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氨基-6-硝基-3-溴喹啉的合成
1
作者 王雅珍 林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50-1154,共5页
喹啉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类药物,其中4-氨基喹啉衍生物可以作为痛敏肽拮抗剂,而4-氨基-6-硝基-3-溴喹啉是制备4-氨基喹啉衍生物的前体。本文以4-硝基喹啉N-氧化物为原料,在醋酸的作用下,经铁粉还原反应生成4-氨基喹啉;再经溴代反应生... 喹啉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类药物,其中4-氨基喹啉衍生物可以作为痛敏肽拮抗剂,而4-氨基-6-硝基-3-溴喹啉是制备4-氨基喹啉衍生物的前体。本文以4-硝基喹啉N-氧化物为原料,在醋酸的作用下,经铁粉还原反应生成4-氨基喹啉;再经溴代反应生成4-氨基-3-溴喹啉;最后经混酸硝化反应生成4-氨基-6-硝基-3-溴喹啉。化合物结构用1H-NMR、13C-NMR、IR、MS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硝基喹啉n-氧化物 4-氨基-3-溴喹啉 4-氨基-6-硝基-3-溴喹啉 合成
下载PDF
4NQO饮水法诱发小鼠舌癌前病变模型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武伟 马国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建立与人口腔癌前病变相似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0.001% 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法对Balb/c近交系小鼠进行诱发实验.16周和20周时处死小鼠,观察病变情况.结果:舌背黏膜癌前病变的总发病率为100%.16周时以轻度和中度异常增生为... 目的:建立与人口腔癌前病变相似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0.001% 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法对Balb/c近交系小鼠进行诱发实验.16周和20周时处死小鼠,观察病变情况.结果:舌背黏膜癌前病变的总发病率为100%.16周时以轻度和中度异常增生为主;20周时以中度和重度异常增生为主.结论:4NQO饮水法的致病过程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与人相似;0.001% 4NQO饮用16~20周是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建立的理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 癌前病变 模型 小鼠
下载PDF
4-NQO饮水法构建Balb/c小鼠口腔癌及淋巴道转移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晶 于大海 +1 位作者 卿海云 黎明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15-518,共4页
目的:利用化学诱导法构建与人口腔癌发生发展相似的Balb/c小鼠口腔癌及淋巴道转移模型。方法:实验组68只小鼠,采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oxide,4-NQO)300mg/L饮水喂养8~20周,停药后自来水喂养至40周,对照组32只仅给自... 目的:利用化学诱导法构建与人口腔癌发生发展相似的Balb/c小鼠口腔癌及淋巴道转移模型。方法:实验组68只小鼠,采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oxide,4-NQO)300mg/L饮水喂养8~20周,停药后自来水喂养至40周,对照组32只仅给自来水喂养12~40周;8周后,每隔2周处死4只实验组小鼠,肉眼及HE染色和免疫组化广谱细胞角蛋白(pan-ck)染色观察癌变及淋巴道转移全过程。结果:随着4-NQO作用时间及观察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小鼠舌背黏膜相继出现白色斑块,红白相间的斑块及乳头状新生物等改变,斑块出现的位置由最初的舌根部向舌尖部蔓延,并在舌腹、口底、牙龈、上腭等部位发现类似斑块。24周及以前,小鼠口腔黏膜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皮异常增生。25~32周期间,16只中有14只发生肿瘤,其中一部分发生同侧或双侧颌下淋巴结转移(2/16)。33~40周期间,全部发现有原发灶肿瘤以及同侧或双侧下颌淋巴结转移(16/16),HE染色确定有转移的实验组小鼠颌下淋巴结免疫组化pan-ck染色均为阳性。未发现远处转移。结论:4-NQO化学诱导法成功建立小鼠口腔癌前病变、口腔癌及淋巴道转移模型,发病过程与人发病过程相似,具有较高的成瘤率以及淋巴道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 口腔癌 淋巴道转移 小鼠模型
下载PDF
六君子汤对4-硝基喹啉-1-氧化物诱导食管癌小鼠免疫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吕翠田 董志斌 陈玉龙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831-2834,共4页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对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诱导食管癌小鼠一般情况、脏器重量和指数、食管组织病理形态、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干预作用。方法:小鼠分正常组、模型组和六君子组,16周后撤除干预因素,观察进食饮水并称重,32周后...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对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诱导食管癌小鼠一般情况、脏器重量和指数、食管组织病理形态、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干预作用。方法:小鼠分正常组、模型组和六君子组,16周后撤除干预因素,观察进食饮水并称重,32周后取脏器称重计算脏器指数,观察食管组织,检测外周血IL-10、TNF、IFN-γ、MCP-1、IL-6、IL-12p70等细胞因子、淋巴细胞亚群(CD3^+/CD19^+,CD3^+/CD8^+)。结果:六君子组小鼠活动度较正常,体质量下降不明显等;脾、心和肝重量高于模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肺指数显著降低(P<0.05);镜下食管基底细胞层未见"癌珠"和"病理分裂象",可上调IL-10、TNF、MCP-1、IL-6、IL-12p70(P<0.05),且显著提高CD4^+/CD8^+比例(P<0.05)。结论:六君子汤能改善4NQO诱导食管癌小鼠生存质量、保护脏器;防治食管组织损害;提高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提升机体免疫功能,纠正CD4^+/CD8^+比例改善免疫功能失衡及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硝基喹啉-I-氧化物 六君子汤 食管癌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食管鳞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裔腾 殷秀凯 +1 位作者 钟雪云 张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704-1710,共7页
建立和应用真实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从整体水平动态地揭示肿瘤发生机制,从而寻找防治对策和开发治疗新药,是成功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关键.食管癌是最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相关活体动物模型研究和开发的相对滞后,对于食管鳞癌的病... 建立和应用真实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从整体水平动态地揭示肿瘤发生机制,从而寻找防治对策和开发治疗新药,是成功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关键.食管癌是最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相关活体动物模型研究和开发的相对滞后,对于食管鳞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相关分子通路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直接导致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分子诊断标志物和有效药物靶点的开发和转化,严重影响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合适的动物模型是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本文就食管鳞癌动物模型的种类、构建和应用方面作一综述,并着重介绍了4-硝基喹啉-氧化物(4NQO)化学致癌结合基因工程的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基因工程小鼠 4-硝基喹啉-氧化物 转化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唾液乳杆菌脱基因毒性作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芳 姜鹭 +2 位作者 刘爱萍 郭兴华 任发政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0-744,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唾液乳杆菌对4-硝基喹啉-N-氧化物(4-NQO)基因毒性的抑制作用。Lact.salivariusFDB89与4-NQO(终浓度为20mg/L)共培养后,利用SOS-显色反应法检测唾液乳杆菌的脱基因毒性作用,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唾液乳杆菌对4-硝基喹啉-N-氧化物(4-NQO)基因毒性的抑制作用。Lact.salivariusFDB89与4-NQO(终浓度为20mg/L)共培养后,利用SOS-显色反应法检测唾液乳杆菌的脱基因毒性作用,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共培养前后的4-NQO含量变化。色谱分析条件为:C18反相色谱柱(kromasil100-5C18),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65nm。结果表明,唾液乳杆菌转化4-NQO,降低了4-NQO的基因毒性;HPLC测定的4-NQO峰面积与SOS-显色反应测定的基因毒性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2为0.991。HPLC方法测定脱基因毒性检出限为1.2ng,菌体浓度在10^6~10^9cfu/mL范围内回收率为85%~98%。HPLC法测定唾液乳杆菌的脱基因毒性操作简单,其重复性和精确度均优于SOS-显色反应,可以采用HPLC代替SOS-显色反应。本研究在应用仪器分析方法代替生化分析方法测定乳杆菌脱基因毒性方面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基因毒性 高效液相色谱 4-硝基喹啉-n-氧化物 唾液乳杆菌
下载PDF
4-硝基喹啉-1-氧化物诱发大鼠舌黏膜鳞癌模型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陈万涛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387-390,共4页
发展一种新的方法用来提高口腔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建立能够模拟人类口腔鳞癌自然发生的动物模型是必需的,应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1-oxide,4NQO)诱导SD大鼠舌黏膜鳞癌是一种可靠的方法。水溶性喹啉衍生物4NQO可以形... 发展一种新的方法用来提高口腔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建立能够模拟人类口腔鳞癌自然发生的动物模型是必需的,应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1-oxide,4NQO)诱导SD大鼠舌黏膜鳞癌是一种可靠的方法。水溶性喹啉衍生物4NQO可以形成DNA加成物,引起碱基的改变(G→A)或丢失突变。但4NQO要发挥这种诱变剂作用,需要在4NQO还原酶作用下将4NQO转化成4-羟氨基喹啉-1-氧化物及4-乙酰基喹啉-1-氧化物(4-AAQO),4-AAQO能够以共价键的方式结合到核酸上并破坏染色体的结构,进一步影响抑癌基因和癌基因表达。动物舌根黏膜该酶含量较高,所以可以靶向性在舌根形成癌。饮水中很低剂量的4NQO便可特异性在舌根形成癌,其形成过程和形态学变化都和人的口腔鳞癌发生过程十分相似,该模型是研究口腔癌发生和癌变机制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肿瘤动模型 4-硝基喹啉-1-氧化物 分子癌变机制
原文传递
舌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文荟 周磊 +1 位作者 耿华欧 蔡海燕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 :为研究舌鳞状细胞癌 (SCC)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建立舌鳞癌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化学致癌剂 4-硝基喹啉 - 1 -氧化物 (4NQO)给水饮用法 ,对 2 0只 SD大白鼠舌粘膜进行诱癌实验 ,观察肿瘤诱发情况。结果 :至 32周时 ,2 0只大鼠有 1 4... 目的 :为研究舌鳞状细胞癌 (SCC)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建立舌鳞癌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化学致癌剂 4-硝基喹啉 - 1 -氧化物 (4NQO)给水饮用法 ,对 2 0只 SD大白鼠舌粘膜进行诱癌实验 ,观察肿瘤诱发情况。结果 :至 32周时 ,2 0只大鼠有 1 4只出现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3只为原位癌 ;余 3只为轻、中度异常增生。结论 :以饮水给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模型 4硝基喹啉—l—氧化物 诱癌实验
下载PDF
六君子汤干预4NQO诱导食管癌模型小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尚艺婉 陈星 +5 位作者 武颖烁 周哲旭 刘洋 刘娅茹 胡啸博 陈玉龙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1-470,共10页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讨六君子汤治疗4-硝基喹啉-N-氧化物(4-nitroquinoline-N-oxide,4NQO)诱导食管癌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选取35~45日龄小鼠10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六君子汤低浓度组、六君子汤中浓度组、六君子汤高浓度组。除...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讨六君子汤治疗4-硝基喹啉-N-氧化物(4-nitroquinoline-N-oxide,4NQO)诱导食管癌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选取35~45日龄小鼠10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六君子汤低浓度组、六君子汤中浓度组、六君子汤高浓度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自由饮用100μg·mL^(-1)的4NQO溶液16周,构建食管癌小鼠模型。六君子汤低、中、高浓度组分别用药物质量分数为18.2、36.4、54.6 g·kg^(-1)的定制饲料喂养,称量各组小鼠体质量和脏器质量计算脏器指数;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食管组织病理改变;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进行小鼠血清样本的代谢物采集,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及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脾脏、胃脏器指数明显降低,肺、食管、肾的脏器指数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六君子汤各浓度脏器指数无明显变化;HE结果显示,六君子汤能改善小鼠食管癌细胞浸润性生长及癌变情况;血清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9种六君子汤干预食管癌小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分别为尿刊酸(urocanic acid,UCA)、1-油酰甘油磷酸丝氨酸(1-oleoylglycerophosphoserine)、11-脱氧前列腺素E1(11-deoxy prostaglandin E1)、多肽链Leu-Glu-Lys-Glu、(±)4-羟基-5E,7Z,10Z,13Z,16Z,19Z-二十二碳六烯酸[(±)4-HDHA]、脲基琥珀酸(ureidosuccinic acid)、泛酸[(2R)-2,4-dihydroxy-3,3-dimethylbutanoic acid]、犬尿酸(kynurenic acid)和双环前列腺素E2(bicyclo prostaglandin E2),涉及的通路包括组氨酸、嘧啶、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泛酸和色氨酸代谢及辅酶a生物合成等。六君子汤对4NQO诱导的食管癌模型小鼠发挥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小鼠体内氨基酸代谢、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君子汤 食管癌 血清代谢组学 4-硝基喹啉-n-氧化物
原文传递
两种浓度4NQO饮水法诱发小鼠舌癌及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卜冬平 马国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快速、准确的建立与人舌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相似的动物模型。方法:0.001%和0.002%四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 1-oxide,4NQO)饮水喂养Balb/c小鼠16-28周,肉眼及组织学观察癌变全过程。结果:随4NQO作用时间和... 目的:快速、准确的建立与人舌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相似的动物模型。方法:0.001%和0.002%四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 1-oxide,4NQO)饮水喂养Balb/c小鼠16-28周,肉眼及组织学观察癌变全过程。结果:随4NQO作用时间和观察时间的延长,小鼠舌黏膜相继出现白色斑块、红白相间斑块、乳头状新生物、溃疡等改变。饮用0.001%4NQO 16周后的小鼠50.0%小鼠舌背黏膜表现为轻度异常增生,45.0%为中度异常增生,5.0%为重度异常增生;20周后5.0%为轻度异常增生,60.0%为中度异常增生,30.0%为重度异常增生,5.0%为原位癌124周后50.0%为中度异常增生,40.0%为重度异常增生,10.0%为原位癌;饮用0.002%4NQO16、20、24、28周停药观察至40周的小鼠,舌癌的发生率分别为10%、25%、37.5%、45.5%,未见远处转移。结论:4NQO饮水法诱发小鼠舌癌及癌前病变生长缓慢、潜伏期长,致癌过程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与人相似,方法简便;0.001%是诱发小鼠舌癌前病变的理想浓度,0.002%是诱发小鼠舌癌的理想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硝基喹啉-1-氧化物 舌癌 小鼠 模型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发炎症微环境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
11
作者 许海军 齐义军 +7 位作者 伍当柔 刘其伟 陈攀 李孟祥 焦叶林 阮豪杰 李智涛 高社干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6-754,共9页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发食管炎症微环境在小鼠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180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牙龈卟啉单胞菌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组、4NQO+牙龈卟啉单胞菌组、4NQO+牙龈卟啉单胞菌...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发食管炎症微环境在小鼠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180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牙龈卟啉单胞菌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组、4NQO+牙龈卟啉单胞菌组、4NQO+牙龈卟啉单胞菌+塞来昔布组和4NQO+牙龈卟啉单胞菌+抗生素(甲硝唑、新霉素、氨苄青霉素和万古霉素,ABC)组,每组30只。给予ABC饮水2周,之后8周,对照组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组小鼠饮用纯水,其余4组给予含30μg/ml 4NQO的饮水。第11~12周,牙龈卟啉单胞菌组、4NQO+牙龈卟啉单胞菌组、4NQO+牙龈卟啉单胞菌+塞来昔布组和4NQO+牙龈卟啉单胞菌+ABC组小鼠行上颌第2磨牙结扎;第11~34周,每周3次口腔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第13~34周,4NQO+牙龈卟啉单胞菌+塞来昔布组和4NQO+牙龈卟啉单胞菌+ABC组小鼠分别接受塞来昔布和ABC处理。34周后处死小鼠,观察小鼠食管黏膜大体和形态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小鼠食管组织中炎症和肿瘤相关分子表达。结果34周时,4NQO单独处理未能显著增加小鼠食管黏膜乳头状增生病灶数、病变面积和食管壁厚度,单纯性增生病灶数(中位数为1.00个,P<0.05)和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病灶数(中位数为2.00个,P<0.01)显著增加,小鼠食管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myc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8.35(3.45,8.99)、6.90(2.01,9.72)、12.04(3.31,14.08)、2.21(1.80,3.04),均P<0.05]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Ki-67、磷酸化组蛋白2A变异体(pH2AX)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4NQO+牙龈卟啉单胞菌组小鼠食管黏膜病变显著,乳头状增生病灶数(中位数为2.00个)、病变面积(中位数为2.51 mm^(2))和食管壁厚度(中位数为172.52μm)最大,且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单纯性增生病灶数(中位数为1.00个,P<0.05)和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牙龈卟啉单胞菌 炎症微环境 4-硝基喹啉-1-氧化物 白细胞介素6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环氧合酶2 组蛋白2A变异体
原文传递
小鼠食管癌前病变组织P53表达及化浊润燥降气方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范焕芳 黄茂 +2 位作者 单保恩 王玲 韩长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950-3951,共2页
目的观察小鼠食管癌前病变组织P53的表达及中药复方化浊润燥降气方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3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采用4-硝基喹啉-氧化物(4-NQO)制备小鼠食管癌前病变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检测、免... 目的观察小鼠食管癌前病变组织P53的表达及中药复方化浊润燥降气方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3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采用4-硝基喹啉-氧化物(4-NQO)制备小鼠食管癌前病变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食管组织中P53的表达。结果 14 w末食管癌前病变模型成功。流式细胞检测:模型组小鼠P53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阳性对照组、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P53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中药预防组与阳性对照组P53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预防组P53表达明显低于中药治疗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P53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分别与模型组及阳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中药预防组低于中药治疗组(P<0.05)。结论小鼠食管癌前病变组织存在P53高表达。化浊润燥降气方能降低食管癌前病变小鼠P5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前病变 化浊润燥降气方 4-硝基喹啉-氧化物 P53
下载PDF
彗星试验对4种化学物质诱导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东平 张美辨 何继亮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验证彗星试验可否用于检测不同类型化学诱变剂诱发的DNA损伤。方法人淋巴细胞经4-硝基喹啉氧化物(4-NQO,拟紫外线诱变剂)、甲基甲烷磺酸酯(MMS,烷化剂)、博来霉素(BLM,拟X射线诱变剂)和丝裂霉素C(MMC,DNA交联损伤剂)染毒3h,再培养0h... 目的验证彗星试验可否用于检测不同类型化学诱变剂诱发的DNA损伤。方法人淋巴细胞经4-硝基喹啉氧化物(4-NQO,拟紫外线诱变剂)、甲基甲烷磺酸酯(MMS,烷化剂)、博来霉素(BLM,拟X射线诱变剂)和丝裂霉素C(MMC,DNA交联损伤剂)染毒3h,再培养0h或21h,然后用彗星试验检测这4种化合物所诱发的DNA单链断裂(SSB)。结果彗星试验能立即检出4-NQO、MMS和BLM诱发的SSB,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P<0.01),在21hDNA损伤程度减轻(与0h比较,P<0.01)。MMC诱发的DNA损伤在染毒后21h才被检出,并有剂量-效应关系(P<0.01)。结论虽然这4种化学诱变剂的作用机制不同,但彗星试验仍能检测出他们诱发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淋巴细胞 DnA损伤 彗星试验 DnA损伤 4-硝基喹啉氧化物 甲基甲烷磺酸酯 博来霉素 丝裂霉素C 诱变剂
下载PDF
健脾和胃法代表方六君子汤对4NQO诱导的食管癌模型小鼠治疗作用机制研究
14
作者 尚艺婉 陈星 +9 位作者 娄翔宇 武颖烁 周哲旭 刘洋 刘娅茹 胡啸博 菅佳宁 肖小乔 孟丹华 陈玉龙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05-2609,共5页
目的探究六君子汤对食管癌模型小鼠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1-oxide,4NQO)诱导法构建食管癌小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六君子汤低浓度组、六君子汤中浓度组和六君子汤高浓度组。苏木素伊红... 目的探究六君子汤对食管癌模型小鼠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1-oxide,4NQO)诱导法构建食管癌小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六君子汤低浓度组、六君子汤中浓度组和六君子汤高浓度组。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小鼠食管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小鼠食管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系统(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ng system,qPCR)检测小鼠食管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s-1,GLUT1)和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urothelial cancer associated 1,UCA1)mRNA相对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小鼠食管组织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M2,PKM2)、磷酸化丙酮酸激酶M2(phospho-PKM2,p-PKM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mTOR,p-mTOR)、单羧酸转运蛋白2(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2,MCT2)、癌基因c-Myc、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s-1,GLUT1)蛋白相对表达。结果模型组有癌灶形成,肿瘤细胞突破上皮基底膜,浸润至粘膜下固有层,肿瘤细胞有明显异型性伴角化珠形成,部分呈乳头状,主要以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为主,与正常组织之间界限不清;模型组小鼠食管组织α-SMA、Vimentin、PKM2、p-PKM2、MCT2、c-Myc、GLUT1蛋白相对表达和GLUT1 mRNA相对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UCA1 mRNA相对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六君子汤各浓度组小鼠食管癌变程度减轻,六君子汤中浓度食管组织α-SMA、Vimentin、p-PKM2、PKM2、MCT2、mTOR、c-Myc蛋白相对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UCA1 mRNA相对表达显著升高(P<0.05);六君子汤高浓度食管组织α-SMA、Vimentin、p-PKM2、PKM2、MCT2、p-mTOR、mTOR、c-Myc、GLUT1蛋白相对表达和GLUT1 mRNA相对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健脾和胃法 六君子汤 能量代谢 4-硝基喹啉-1-氧化物
原文传递
槲皮素改善4-硝基喹啉-1-氧化物诱导小鼠食管癌作用机制研究
15
作者 郭政 唐艳萍 +5 位作者 李明莉 杨磊 李培彩 刘磊 刘茜 弓艳霞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3年第4期24-29,共6页
目的 探究槲皮素缓解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法诱导的食管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4NQO诱导食管癌小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奥美拉唑+铝碳酸镁+吗丁啉)和槲皮素组。肉眼和显微镜观察槲皮素治疗后食管的病理变化;流... 目的 探究槲皮素缓解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法诱导的食管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4NQO诱导食管癌小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奥美拉唑+铝碳酸镁+吗丁啉)和槲皮素组。肉眼和显微镜观察槲皮素治疗后食管的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Th17和Treg细胞的占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AKT、p-AKT的蛋白含量。结果 4NQO诱导的食管癌小鼠食管癌组织出现异常增生,槲皮素组增生程度减轻;相比模型组,槲皮素组Th17细胞升高,Treg细胞、IL-10、IL-17、TNF-α降低,Th17/Treg比例升高(P <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经槲皮素干预后,PI3K、AKT、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05)。结论 槲皮素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从而延缓4NQO诱导食管癌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食管癌 4-硝基喹啉-1-氧化物 Th17/Treg免疫平衡
原文传递
4-硝基喹啉-1-氧化物诱导小鼠食管鳞状细胞癌模型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金歌 李晶 +3 位作者 张振悍 郭建鑫 王景普 吴忠冰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37-441,共5页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是一种水溶性的喹啉衍生物,在体内可以成功诱导鳞状上皮细胞癌的产生。建立并优化4NQO诱导小鼠ESCC形成的实验方法可以为ESCC研究提供更适宜的原位模型。
关键词 4-硝基喹啉-1-氧化物 食道鳞癌 原位模型
原文传递
大鼠舌癌变过程中生存素、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燕芬 陈作良 +1 位作者 陈宏柏 程筠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蛋白在大鼠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0.002%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 1-oxide,4NQO)饮水喂养SD大鼠9~36周建立大鼠舌癌变模型,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蛋白在大鼠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0.002%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 1-oxide,4NQO)饮水喂养SD大鼠9~36周建立大鼠舌癌变模型,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0例大鼠舌癌变过程中生存素、Bcl-2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36例正常组织中生存素蛋白表达仅1例,而11例异常增生组织中其表达为6例,11例口腔癌组织中其表达为10例。生存素蛋白在正常舌黏膜、异常增生黏膜及舌癌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异常增生及口腔癌组织中生存素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黏膜中的表达(P〈0.01)。在17例生存素蛋白表达阳性的大鼠舌组织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12例,p53蛋白阳性表达8例;生存素蛋白表达与Bcl-2、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生存素蛋白的表达增高和口腔鳞状上皮的异常增生、癌变有关,提示生存素可能参与了口腔癌的发生、发展;生存素、Bcl-2及p53蛋白的表达可能在口腔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硝基喹啉-1-氧化物 生存素 Bel-2蛋白 P53蛋白
原文传递
连花参加方对小鼠食管癌前病变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纪晓花 王玲 +2 位作者 单保恩 陈欣然 韩利霞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8-535,共8页
目的:研究连花参加方对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 quinoline-1-oxide,4NQO)诱导C57BL/6小鼠食管癌前病变形成过程中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食管癌前病变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NQO诱导小鼠食... 目的:研究连花参加方对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 quinoline-1-oxide,4NQO)诱导C57BL/6小鼠食管癌前病变形成过程中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食管癌前病变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NQO诱导小鼠食管癌前病变不同阶段以及给予连花参加方治疗前后各组小鼠食管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β-catenin蛋白在单纯诱癌组小鼠食管鳞状上皮细胞中的异常表达率随着诱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诱癌开始后第24周时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为62.5%(10/16),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P<0.01)。与单纯诱癌组相比,连花参加方治疗组和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治疗组小鼠食管上皮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连花参加方和ATRA治疗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连花参加方可以抑制β-catenin蛋白的聚积,这可能是其抑制小鼠食管癌变发生与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4-硝基喹啉-1-氧化物 肿瘤形成过程 中医疗法 Β-CATEnIn
原文传递
4-硝基喹啉-1-氧化物诱导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欣然 王玲 +3 位作者 王薇 韩利霞 刘莉 单保恩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51-154,共4页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一种常见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建立ESCC模型,研究ESCC发病机制,对于降低ESC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是一种肿瘤诱导剂,已广泛用于口腔癌的研究,而在E...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一种常见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建立ESCC模型,研究ESCC发病机制,对于降低ESC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是一种肿瘤诱导剂,已广泛用于口腔癌的研究,而在ESCC研究中的应用还较少。因此,本文就4NQO体内代谢特点、诱导ESCC模型及诱癌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食管癌的防治提供一些新的研究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硝基喹啉-1-氧化物 食管鳞状细胞癌 癌前病变 肿瘤诱导剂
下载PDF
屏障环境下建立4NQO饮水诱导SD大鼠口腔鳞癌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廖鹏程 张绪 +2 位作者 谭红 邓婷婷 聂敏海 《广东牙病防治》 2015年第2期66-70,共5页
目的建立与人类发病机理相似的大鼠口腔癌前病变与鳞癌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实验对象。方法在屏障环境下将质量分数为0.004%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1-oxide,4NQO)水溶液,作为饮水给予大鼠自... 目的建立与人类发病机理相似的大鼠口腔癌前病变与鳞癌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实验对象。方法在屏障环境下将质量分数为0.004%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1-oxide,4NQO)水溶液,作为饮水给予大鼠自行饮用,观察大鼠口腔黏膜的变化,并在第10、14、18、22、24周分5批处死,采集口腔黏膜标本,确定病理分级及病变性质。结果 82只有效实验大鼠中:1舌正常黏膜25.6%(21/82)、上皮单纯增生25.6%(21/82)、轻度异常增生17.1%(14/82)、中度异常增生9.8%(8/82)、重度异常增生2.4%(2/82)、鳞癌19.5%(16/82);2腭正常黏膜20.7%(17/82)、上皮单纯增生23.2%(19/82)、轻度异常增生24.4%(20/82)、中度异常增生14.6%(12/82)、重度异常增生7.3%(6/82)、鳞癌9.8%(8/82)。实验组病理分级结果采用等级资料的多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舌黏膜(χ2=20.738,P<0.005)、腭黏膜(χ2=15.003,P<0.005),结果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模型可排除其它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效果明确,是理想的研究口腔鳞癌发生发展机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障环境 4-硝基喹啉-l-氧化物 口腔鳞状细胞癌 模型口腔肿瘤 致癌性试验 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