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油脱臭条件对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任我行 刘玉兰 +3 位作者 马宇翔 王风艳 王满意 魏安池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60,共4页
以玉米油为原料,研究水蒸气蒸馏脱臭过程以及脱臭条件对玉米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过程造成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大幅升高,脱臭温度越高、脱臭时间越长,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增加量越大,其... 以玉米油为原料,研究水蒸气蒸馏脱臭过程以及脱臭条件对玉米油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过程造成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大幅升高,脱臭温度越高、脱臭时间越长,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增加量越大,其中脱臭温度比脱臭时间对二者生成的影响更大;在脱臭温度不超过230℃时,60~120 min的脱臭时间,3-氯丙醇酯含量仅增加了0.047~2.581 mg/kg,缩水甘油酯含量仅增加了0.300~3.883 mg/kg,当脱臭温度达到250℃时,即使脱臭时间仅为60 min,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均显著升高了5.039 mg/kg和8.354mg/kg,尤其在270℃、120 min的极限脱臭条件下,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更是分别上升至13.004 mg/kg和34.864 mg/kg,达到待脱臭玉米油中其含量的4倍和15倍左右。为防范和控制玉米油脱臭过程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生成,降低脱臭温度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油 脱臭 3-氯丙醇酯 缩水甘油酯
下载PDF
油脂中3-氯丙二醇酯形成的化学反应机制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红茹 金俊 +1 位作者 杨娇 金青哲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3-氯丙二醇酯是油脂及油脂食品在热加工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目前被认为是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之一。本文介绍了油脂中3-氯丙二醇酯形成的3种化学反应机制,普遍认为是氯离子的亲核进攻导致了3-氯丙二醇酯的形成。其中,第1种机制认为... 3-氯丙二醇酯是油脂及油脂食品在热加工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目前被认为是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之一。本文介绍了油脂中3-氯丙二醇酯形成的3种化学反应机制,普遍认为是氯离子的亲核进攻导致了3-氯丙二醇酯的形成。其中,第1种机制认为氯离子亲核反应的中间体环酰氧鎓离子是3-氯丙二醇酯的前体;第2种机制认为是亲核的氯离子直接攻击甘油骨架上的酯基或质子化羟基;第3种机制认为缩水甘油酯可能作为氯离子亲核反应的中间体而成为其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氯丙二醇酯 环酰氧鎓离子 缩水甘油酯 形成机制
下载PDF
广东省食品中的氯丙醇酯水平及其人体暴露评估 被引量:11
3
作者 姜子岸 吕芬 +2 位作者 张晓岚 龙朝阳 余应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941-2947,共7页
氯丙醇酯是氯丙醇与脂肪酸反应的一类污染物,该文旨在通过评估食品中的此类污染物对不同人群进行暴露风险评估.在广东省的3个地区采集了包括油条、方便面饼和麻花在内的食品样品,用GC-MS测定了4种氯丙醇酯类化合物,其中主要为2-MCPD酯和... 氯丙醇酯是氯丙醇与脂肪酸反应的一类污染物,该文旨在通过评估食品中的此类污染物对不同人群进行暴露风险评估.在广东省的3个地区采集了包括油条、方便面饼和麻花在内的食品样品,用GC-MS测定了4种氯丙醇酯类化合物,其中主要为2-MCPD酯和3-MCPD酯.氯丙醇酯浓度最高的为麻花,其次为方便面饼和油条.样品中3-MCPD酯和2-MCPD酯的浓度范围分别为n.d.~0.49 mg·kg^(-1)和n.d.~0.64 mg·kg^(-1).不同样品中2-MCPD酯的浓度均大于3-MCPD酯.对各个年龄的人群暴露评估的结果表明,3~9岁儿童的3-MCPD酯的暴露大于耐受量(TDI)0.8μg·kg-1·d-1,青年与成年组均小于每日最大耐受量(PMTDI)2μg·kg-1·d-1.本研究中的食品样本,对于儿童的暴露均存在健康风险,所以应该减少对油炸食品的摄入量以降低氯丙醇酯对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mcpd 2-mcpd 暴露评估 暴露风险
原文传递
吸附法脱除大豆油中3-氯丙醇酯及缩水甘油酯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玉兰 任我行 +3 位作者 马宇翔 王风艳 王满意 黄会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7-62,共6页
以大豆油为原料,研究了吸附剂种类、添加量对大豆油中3-氯丙醇酯的脱除效果和吸附剂种类、吸附剂添加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大豆油中缩水甘油酯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吸附剂对大豆油中3-氯丙醇酯的脱除效果依次为H-1号活性炭>... 以大豆油为原料,研究了吸附剂种类、添加量对大豆油中3-氯丙醇酯的脱除效果和吸附剂种类、吸附剂添加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大豆油中缩水甘油酯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吸附剂对大豆油中3-氯丙醇酯的脱除效果依次为H-1号活性炭>活性白土> H-2号活性炭>普通活性炭>凹凸棒土,所有吸附剂对3-氯丙醇酯的脱除率均较低,脱除效果相对较好的H-1号活性炭的脱除率仅达到34. 42%(添加量为油质量0. 5%),3-氯丙醇酯含量从1. 107 mg/kg下降至0. 726 mg/kg;对缩水甘油酯的脱除效果依次为H-1号活性炭> H-2号活性炭>普通活性炭>活性白土>凹凸棒土,在添加量为2%时,前3种吸附剂对缩水甘油酯的脱除率均达到80%以上,H-1号活性炭的脱除率达到90%以上。在H-1号活性炭添加量3%、吸附时间40 min、吸附温度100℃的优化条件下,大豆油中缩水甘油酯的脱除率为95. 59%,含量从初始的2. 810 mg/kg降低至0. 124 mg/kg,可以有效脱除大豆油中的缩水甘油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氯丙醇酯 缩水甘油酯 吸附脱除 脱除率 大豆油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奶粉中3-氯丙醇酯和2-氯丙醇酯含量 被引量:7
5
作者 覃玲 许桂锋 +4 位作者 李波 王生 蔡超海 蔡雅清 肖国军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建立奶粉中3-氯-丙二醇脂肪酸酯(3-MCPD酯)和2-氯-丙二醇脂肪酸酯(2-MCPD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醚和石油醚提取奶粉中的脂肪,以甲醇钠-甲醇溶液水解脂肪,硅藻土小柱净化,经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后,采用GC-M... 目的建立奶粉中3-氯-丙二醇脂肪酸酯(3-MCPD酯)和2-氯-丙二醇脂肪酸酯(2-MCPD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醚和石油醚提取奶粉中的脂肪,以甲醇钠-甲醇溶液水解脂肪,硅藻土小柱净化,经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后,采用GC-MS测定,以氘代同位素标准品为内标,内标法定量。结果 3-MCPD酯和2-MCPD酯在20~600n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0.999;添加两个浓度水平回收,3-MCPD酯和2-MCPD酯回收率分别为91.22%~107.41%和90.26%~107.88%,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59%~4.85%、3.11%~6.34%,检出限均为0.03mg/kg,定量限均为0.10mg/kg。60份奶粉样品中,3-MCPD酯检出率为68.33%,2-MCPD检出率为18.33%。结论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奶粉中3-MCPD酯和2-MCPD酯检测;奶粉中氯丙醇酯检出率较高,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暴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mcpd 2-mcpd 气质联用 奶粉 污染水平
下载PDF
食品中3-氯-1,2-丙二醇脂肪酸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健爽 王森 杜晓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5-388,共4页
3-氯-1,2-丙二醇(3-MCPD)作为一种公认的食品污染物已有数十年之久。随着对3-MCPD的深入研究,在越来越多的食品中检测出较高含量的3-MCPD。最近的研究发现3-MCPD更多地以酯化形式存在于咖啡、婴幼儿配方奶粉及食用油等很多食品中。这些... 3-氯-1,2-丙二醇(3-MCPD)作为一种公认的食品污染物已有数十年之久。随着对3-MCPD的深入研究,在越来越多的食品中检测出较高含量的3-MCPD。最近的研究发现3-MCPD更多地以酯化形式存在于咖啡、婴幼儿配方奶粉及食用油等很多食品中。这些存在于食品中的3-MCPD脂肪酸酯(3-MCPD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释放3-MCPD,从而引起对机体的毒性作用。目前已有研究报道了3-MCPD棕榈酸单酯在动物体内的急性毒性作用和细胞毒性作用,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3-MCPD酯的毒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3-MCPD酯在食品中的存在及影响因素、检测方法、代谢转化以及毒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氯-1 2-丙二醇 2-丙二醇脂肪酸酯 检测 代谢 毒性
下载PDF
GC-MS面积比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翠莉 王天明 +3 位作者 杨宁 王力清 王瑛瑶 吴炜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4-78,共5页
建立了以d5-3-氯-1,2-棕榈酸二酯为内标物,面积比法定量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3-MCPD酯)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样品加内标后经甲基叔丁基醚溶解,与甲醇钠-甲醇溶液酯交换反应4 min后加酸性溴化钠终止反应。使用液液萃... 建立了以d5-3-氯-1,2-棕榈酸二酯为内标物,面积比法定量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3-MCPD酯)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样品加内标后经甲基叔丁基醚溶解,与甲醇钠-甲醇溶液酯交换反应4 min后加酸性溴化钠终止反应。使用液液萃取法进行萃取后,加0.2 m L苯基硼酸于45℃下衍生20 min,进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为10μg/kg。利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植物油精炼过程和冷冻储存时间对3-MCPD酯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脱臭工段是产生3-MCPD酯的主要来源,随着植物油储存时间的延长3-MCPD酯含量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mcpd 面积比法 食用植物油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不同脱臭工艺和条件对菜籽油综合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春梅 刘玉兰 +1 位作者 黄会娜 刘昌树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53,共8页
为研究脱臭工艺和脱臭条件对菜籽油综合品质的影响,对菜籽油分别进行不同温度(210、230、250、270℃)、不同时间(60、80、100、120 min)的常规脱臭及双温脱臭(低温阶段190℃,50 min,高温阶段230、240、250、260、270℃,30 min),检测脱... 为研究脱臭工艺和脱臭条件对菜籽油综合品质的影响,对菜籽油分别进行不同温度(210、230、250、270℃)、不同时间(60、80、100、120 min)的常规脱臭及双温脱臭(低温阶段190℃,50 min,高温阶段230、240、250、260、270℃,30 min),检测脱臭前后菜籽油中多环芳烃(PAHs)、3-氯丙醇酯(3-MCPD酯)、缩水甘油酯(GEs)、维生素E、植物甾醇、反式脂肪酸含量,分析研究不同脱臭工艺和脱臭条件对菜籽油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脱臭工艺中,随脱臭温度升高和脱臭时间延长,PAHs脱除率提高,苯并芘(BaP)脱除率10.04%~45.08%;在适度脱臭条件下(230℃、60~120min),3-MCPD酯含量升幅均在0.3 mg/kg之内(从0.5升高至0.73 mg/kg),GEs含量升幅均在0.9 mg/kg之内(从1.19升高至2.04 mg/kg);230℃/60 min维生素E损失率为13.09%,230℃/120 min甾醇损失率15.86%,反式脂肪酸含量升高0.51%。采用190℃/50 min+260℃/30 min的双温脱臭工艺,BaP脱除率为36%;190℃/50 min+230℃/30 min双温脱臭后,3-MCPD酯和GEs含量分别为0.74、0.87 mg/kg,维生素E和甾醇损失率分别为7.20%、3.47%,未有反式酸生成。与单温脱臭工艺相比,双温脱臭对提升菜籽油综合品质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油 油脂脱臭 双温脱臭 多环芳烃 3-氯丙醇酯 缩水甘油酯 维生素E 植物甾醇
下载PDF
微生物油脂中氯丙醇酯的形成及应对措施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杜芳芳 郑晓辉 +1 位作者 曾远平 姜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2161-2167,共7页
食品中的氯丙醇特别是3-氯-1,2-丙二醇(3-monochloropropanol-l,2-diol,3-MCPD)及其酯类,从其发现以来一直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食品污染物之一。近年来发现氯丙醇酯广泛存在于各类食用油脂及含油脂食品中,不仅影响企业安全生产加工,还... 食品中的氯丙醇特别是3-氯-1,2-丙二醇(3-monochloropropanol-l,2-diol,3-MCPD)及其酯类,从其发现以来一直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食品污染物之一。近年来发现氯丙醇酯广泛存在于各类食用油脂及含油脂食品中,不仅影响企业安全生产加工,还成了影响消费者健康的潜在因子,这引起国内外油脂行业的高度重视。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食品中氯丙醇酯毒性研究情况,概述了国内外权威组织对食品中氯丙醇酯的有关限量规定和不同检测方法、油脂中氯丙醇酯的污染现状、可能形成机制及应对措施等的有关研究进展。特别对食用微生物油脂加工中氯丙醇酯可能的来源、形成机制及其加工过程中可行的控制方式等进行了综述,以减少微生物油脂及相关食品生产过程中氯丙醇酯的产生,保障微生物油脂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氯-1 2-丙二醇酯 微生物油脂 毒性 形成机制
下载PDF
炒籽胡麻油中3-MCPD酯分析检测及其调控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京星 王永瑞 +2 位作者 徐宇丽 赵巧玲 魏长庆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4-157,共4页
以炒籽胡麻油作为原料,通过GC-MS联用法对其所含有的新型风险因子3-MCPD酯(3-氯-1,2-丙二醇酯)进行分析检测,并结合炒籽胡麻油实际精炼工艺对其含量进行初步调控研究。结果表明,脱胶、脱酸阶段不产生3-MCPD酯或其产生量低于检出限,脱色... 以炒籽胡麻油作为原料,通过GC-MS联用法对其所含有的新型风险因子3-MCPD酯(3-氯-1,2-丙二醇酯)进行分析检测,并结合炒籽胡麻油实际精炼工艺对其含量进行初步调控研究。结果表明,脱胶、脱酸阶段不产生3-MCPD酯或其产生量低于检出限,脱色阶段添加1.2%的活性炭处理时,油样中3-MCPD酯含量可降至57.25μg/kg;在脱臭阶段其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60~180 min范围,3-MCPD酯产生的含量范围达到233.6~245.8μg/kg。因此,经优化后调控工艺可初步设定为:脱色阶段添加1.2%的活性炭;脱臭阶段以220℃~235℃为加热温度,120~160min为加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籽胡麻油 3-mcpd 分析检测 工艺调控
原文传递
山东省糕点类食品3-氯-1,2-丙二醇酯污染水平及暴露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丽君 王楷 +3 位作者 曹静 郗德凤 王立友 董健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391-1393,共3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糕点类食品中3-氯-1,2-丙二醇酯(3-MCPD酯)的污染水平并进行暴露评估。方法依照《2016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手册》方法测定3-MCPD酯在糕点类食物中污染水平,从而获得不同人群3-MPCD酯的暴露量,以粮农组织/世... 目的了解山东省糕点类食品中3-氯-1,2-丙二醇酯(3-MCPD酯)的污染水平并进行暴露评估。方法依照《2016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手册》方法测定3-MCPD酯在糕点类食物中污染水平,从而获得不同人群3-MPCD酯的暴露量,以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推荐的可耐受量为标准,根据WHO/FAO《食品中化学物风险评估的原则和方法》评估人群糕点暴露水平。结果山东省糕点类样品中3-MCPD酯检出率为100%,浓度为10μg/kg^1 400μg/kg,平均值为293μg/kg,污染范围较广。对3-MCPD酯评估不同年龄段暴露(95%)值为0. 12μg/(kg·d)~0. 79μg/(kg·d),占每日允许摄入量TDI值的3. 0%~20%,所有年龄组人群的3-MCPD酯摄入量均小于每日允许摄入量TDI[4μg/(kg·d)]。结论山东省市售糕点类食物3-MCPD酯污染范围广,但不同年龄组的暴露水平均远低于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氯-1 2-丙二醇酯 糕点 食品安全 暴露评估
原文传递
气质联用法测定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不确定度评定
12
作者 朱丽君 郗德凤 +2 位作者 王楷 王立友 董健 《预防医学论坛》 2020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评定气质联用法测定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的不确定度。方法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表示》,建立测量3-MCPD酯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并对不确定度分量识别,计算不同来源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 目的评定气质联用法测定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的不确定度。方法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表示》,建立测量3-MCPD酯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并对不确定度分量识别,计算不同来源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3-MCPD酯结果为0.40 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7 mg/kg。结果表示(0.40±0.07) mg/kg k=2。结论评定结果显示测定的标准曲线的拟合、标准溶液配制和重复性是影响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氯-1 2-丙二醇酯 气质联用 不确定度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进口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的污染及监管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华从伶 张连军 +1 位作者 王海涛 范广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56,共5页
3-氯丙醇酯是食用植物油中新近发现的潜在危害物质,其代谢产物3-氯丙醇具有肾脏毒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和致突变性,我国绝大多数食品安全标准中无3-氯丙醇酯限量要求。江苏省进口食用植物油风险监控数据显示,36个样品中有2... 3-氯丙醇酯是食用植物油中新近发现的潜在危害物质,其代谢产物3-氯丙醇具有肾脏毒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和致突变性,我国绝大多数食品安全标准中无3-氯丙醇酯限量要求。江苏省进口食用植物油风险监控数据显示,36个样品中有28个检出3-氯丙醇酯。统计分析发现: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的食用植物油产品受3-氯丙醇酯污染风险较高,而棕榈液油和菜籽原油中3-氯丙醇酯含量也比其他食用植物油高。从扩大取样量、制定行业标准、全过程风险分析、制定防控体系方面探讨了进口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的监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食用植物油 3-氯丙醇酯 污染 监管
下载PDF
GC-MS内标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严家俊 唐琦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24期150-151,157,共3页
建立了以d5-3-氯-1,2-丙二醇双棕榈酸酯为内标物,面积比定量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3-氯-1,2-丙二醇酯(简称3-MCPD酯)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样品加内标后经甲基叔丁基醚溶解,与甲醇钠甲醇溶液酯交换反应4 min后加酸性溴化钠终止反... 建立了以d5-3-氯-1,2-丙二醇双棕榈酸酯为内标物,面积比定量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3-氯-1,2-丙二醇酯(简称3-MCPD酯)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样品加内标后经甲基叔丁基醚溶解,与甲醇钠甲醇溶液酯交换反应4 min后加酸性溴化钠终止反应。使用液液萃取法进行萃取后,加0.2 m L苯基硼酸于45℃下衍生20 min进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为10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mcpd 食用植物油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胡麻油中3-氯丙醇酯的GC-NCl-MS测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永瑞 王丹 +1 位作者 徐宇丽 魏长庆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00-303,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GC-NCI-MS)联用技术,建立了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3-MCPD酯)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在0.01~0.10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 4),检出限为5μg/kg,定量限为20μg/kg。加标回收率在80.47%~... 采用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GC-NCI-MS)联用技术,建立了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3-MCPD酯)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在0.01~0.10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 4),检出限为5μg/kg,定量限为20μg/kg。加标回收率在80.47%~81.6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5.60%~8.35%之间。对市售胡麻油中3-MCPD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石河子市售的三种胡麻油中3-MCPD酯的含量在0.307 7~1.205 9 mg/kg之间。相对其他文献报道过的油脂,胡麻油中3-MCPD含量处于一个相对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联用技术 胡麻油 3-氯丙醇酯
原文传递
葵花籽炒籽条件对其油脂3-氯丙醇酯产生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安浩 马宇翔 +1 位作者 汪学德 郑永战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93,共8页
对不同产地的葵花籽进行炒籽并压榨制油,测定葵花籽原料中氯离子含量及葵花籽油中氯离子、3-氯丙醇酯、维生素E含量及甘油酯组成、酸值、过氧化值、色泽(红值),分析炒籽条件对葵花籽油3-氯丙醇酯产生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炒籽后... 对不同产地的葵花籽进行炒籽并压榨制油,测定葵花籽原料中氯离子含量及葵花籽油中氯离子、3-氯丙醇酯、维生素E含量及甘油酯组成、酸值、过氧化值、色泽(红值),分析炒籽条件对葵花籽油3-氯丙醇酯产生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炒籽后中国内蒙古葵花籽中氯离子含量下降幅度最大;葵花籽油中3-氯丙醇酯含量随炒籽温度升高和炒籽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中国内蒙古葵花籽油中3-氯丙醇酯含量最高。同一炒籽温度、不同炒籽时间下,压榨葵花籽油中氯离子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中国甘肃葵花籽油中氯离子含量为0.28~0.58 mg/kg,中国内蒙古葵花籽油中氯离子含量为0.32~0.87 mg/kg,保加利亚葵花籽油中氯离子含量为0.46~1.26 mg/kg。200、220℃炒籽温度下,随炒籽时间的延长,葵花籽油中甘油酯组成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甘肃葵花籽油甘二酯含量为1.83%~4.12%,甘三酯含量为95.20%~97.35%;中国内蒙古葵花籽油甘二酯含量为1.33%~3.92%,甘三酯含量为95.36%~98.21%;保加利亚葵花籽油甘二酯含量为1.35%~4.53%,甘三酯含量为94.75%~97.96%。葵花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受炒籽时间的影响显著,随着炒籽温度的升高维生素E总量降低,在炒籽温度由200℃上升至220℃时,中国甘肃葵花籽油中维生素E总量由105.6~157.7 mg/kg下降至82.1~141.2 mg/kg,中国内蒙古葵花籽油中维生素E总量由147.4~152.1 mg/kg下降至91.1~141.3 mg/kg,保加利亚葵花籽油中维生素E总量由53.6~167.7 mg/kg下降至51.2~116.0 mg/kg。随着炒籽温度升高和炒籽时间延长,葵花籽油酸值逐渐升高,色泽逐渐加深,而过氧化值随炒籽时间延长逐渐升高,随炒籽温度升高而下降。综合葵花籽油3-氯丙醇酯的产生和质量指标,建议葵花籽油生产以炒籽温度不超过200℃、炒籽时间不超过30 min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炒籽 压榨葵花籽油 3-氯丙醇酯 甘油酯组成 维生素E 理化指标
下载PDF
基准剂量法推导3-氯丙醇及其酯的肾小管增生效应的BMDL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语 曹佩 +5 位作者 李国君 宁钧宇 陈锦瑶 张磊 张立实 周萍萍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07-915,共9页
目的 基于基准剂量(BMD)法推导3-氯丙醇及其酯的肾小管增生效应的基准剂量95%置信区间下限(BMDL10)。方法 利用3-氯丙醇的2年慢性毒性合并致癌性研究分析最敏感毒性终点肾小管增生,分别使用频率论模型法、频率论模型均衡法和贝叶斯模型... 目的 基于基准剂量(BMD)法推导3-氯丙醇及其酯的肾小管增生效应的基准剂量95%置信区间下限(BMDL10)。方法 利用3-氯丙醇的2年慢性毒性合并致癌性研究分析最敏感毒性终点肾小管增生,分别使用频率论模型法、频率论模型均衡法和贝叶斯模型均衡法进行BMD建模,通过对9个常规模型的拟合,获得平滑的剂量反应曲线,得到最佳拟合模型和BMDL10值。结果 通过比较不同数据集的结果保守程度,选择最佳数据集。在相同数据集的情况下,模型参数限制与不限制、单一模型与模型均衡的选择是影响3-氯丙醇及其酯的BMDL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综合拟合与保守程度,3-氯丙醇及其酯的肾小管增生效应的BMDL_(10)为0.87 mg/kg·BW,此结果还需结合不确定性系数进一步确定健康指导值。结论 研究结果将为我国重点食品中3-氯丙醇及其酯的风险评估服务,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对重点食品的监管和管控提供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氯丙醇酯 基准剂量法 贝叶斯模型均衡
原文传递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3-氯丙醇酯的GC-MS法测定及暴露危险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许欣欣 陈慧玲 +2 位作者 刘红河 康莉 毛丽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年第4期15-19,共5页
目的:建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3-氯丙醇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方法,并对部分市售婴幼儿配方奶粉中3-氯丙醇酯的含量进行调查。方法:用乙醚+石油醚(1∶1)提取奶粉样品中脂肪,以1 m L甲醇钠甲醇溶液(0.25 mol/L)将脂肪... 目的:建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3-氯丙醇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方法,并对部分市售婴幼儿配方奶粉中3-氯丙醇酯的含量进行调查。方法:用乙醚+石油醚(1∶1)提取奶粉样品中脂肪,以1 m L甲醇钠甲醇溶液(0.25 mol/L)将脂肪中的3-氯丙醇酯(3-MCPD酯)水解成3-氯丙醇(3-MCPD)并用硅藻土小柱净化后,经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再用选择离子监测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采用内标法定量。结果:3-MCPD酯在250~5 000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3个浓度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71.5%~99.6%,相对标准偏差为2.3%~6.0%。20份奶粉样品中,检出率65%,含量为0.26~0.97 mg/kg脂肪、0.042~0.22 mg/kg样品。不同阶段统计婴幼儿配方奶粉平均暴露量,一阶段3.32μg/(kg·bw)、二阶段2.42μg/(kg·bw)、三阶段2.72μg/(kg·bw)、四阶段0.23μg/(kg·bw)。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度,适合婴幼儿配方奶粉中3-氯丙醇酯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3-氯丙醇酯(3-mcpd酯) 婴幼儿配方奶粉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的GC-MS法测定及暴露危险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慧玲 许欣欣 +2 位作者 刘红河 康莉 毛丽莎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12-915,共4页
目的建立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的GC-MS测定方法,并对83份深圳市售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的含量进行调查。方法称取0.1 g样品,以1 ml甲醇钠甲醇溶液(0.25 mol/L)将脂肪中的3-氯丙醇酯(3-MCPD酯)水解成3-氯丙醇(3-MCPD),用硅藻... 目的建立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的GC-MS测定方法,并对83份深圳市售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的含量进行调查。方法称取0.1 g样品,以1 ml甲醇钠甲醇溶液(0.25 mol/L)将脂肪中的3-氯丙醇酯(3-MCPD酯)水解成3-氯丙醇(3-MCPD),用硅藻土小柱净化后,经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后,用选择离子监测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采用内标法定量。结果 3-MCPD酯在250~5 000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3个浓度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78.5%~99.8%,相对标准偏差为2.5%~6.0%。83份食用植物油样品中,检出率60%,3-氯丙醇酯含量为0~1.72 mg/kg。结论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适合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3-氯丙醇酯(3-mcpd酯) 食用植物油
原文传递
GC—MS法测定植物油中脂肪酸氯丙醇酯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阳明 郭娇娇 宫智勇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5-8,共4页
采用甲醇钠/甲醇酯转化—苯基硼酸(PBA)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方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3-氯-1,2-丙二醇酯(简称3-MCPD酯)。结果表明,食用植物油棕榈酸油、芝麻油和菜籽油脂3-MCPD酯含量比较高,其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5... 采用甲醇钠/甲醇酯转化—苯基硼酸(PBA)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方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3-氯-1,2-丙二醇酯(简称3-MCPD酯)。结果表明,食用植物油棕榈酸油、芝麻油和菜籽油脂3-MCPD酯含量比较高,其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51 250μg/kg,10 400μg/kg和9 990μg/kg。食用菜籽油在保持温度220℃、常压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其他不同脱除工艺处理30 min,油脂中所含的3-MCPD酯无明显变化,这表明油脂的精炼脱臭工序中脱臭温度可能是产生3-MCPD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3-mcpd 植物油 菜籽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