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松 张素倩 +2 位作者 邹琳 符州 代继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283-2286,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小鼠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将SPF级C57BL/6雄性小鼠(6-8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模型组(BO组),每组6只。模型组构建采用初次气管内滴注2,3丁二酮(DA)(49... 目的探讨建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小鼠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将SPF级C57BL/6雄性小鼠(6-8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模型组(BO组),每组6只。模型组构建采用初次气管内滴注2,3丁二酮(DA)(490 mg/m L即500 mg/kg)1次,对照组采用初次气管内滴注已消毒的蒸馏水代替,其余实验条件和方法 2组相同。饲养于SPF级动物中心,至第3天和第7天收集标本,分别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和左肺行病理学检测。饲养期间观察小鼠一般状态,监测两组体质量变化,用无创肺功能体描仪行小鼠气道高反应监测,支气管肺泡灌洗,细胞计数及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左肺行病理切片、HE染色、图像分析与采集。结果模型组小鼠给予DA后1 d可出现吼喘、呼吸加快等,监测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功能(雾化乙酰甲胆碱浓度为50 mg/m L时)增强呼气间歇(enhanced pause,Penh)值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小鼠BALF炎性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可见第3天时中性粒细胞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7天时淋巴细胞总数、巨噬细胞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切片HE染色可见典型的BO改变。3 d模型组细支气管腔内及管腔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管腔严重闭塞,组织急性期出血严重;7 d模型组基底细胞严重坏死,气道上皮细胞虽附着于基底,但可见细胞明显增生肥大,细胞核丢失严重,管腔内炎性细胞浸润,管腔壁增厚,类纤维化表现。结论 C57BL/6小鼠给予气管内滴注DA(500 mg/kg)1次,可于第7天观察到典型的急性期BO改变,可以成功建立BO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2 3丁二酮 小鼠 模型
下载PDF
不同浓度2,3-丁二酮单肟初始复灌对停搏心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学新 杨沙宁 +3 位作者 金立军 彭水先 易绪英 周忠泉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06年第1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2,3-丁二酮单肟(2,3 butanedione monoxime,BDM)初始复灌对停搏心脏机械功能和氧代谢恢复的影响,确定理想作用浓度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48只Langendorff灌流豚鼠心脏用4℃St.Thomas Hospital液保存12 h,随机分为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2,3-丁二酮单肟(2,3 butanedione monoxime,BDM)初始复灌对停搏心脏机械功能和氧代谢恢复的影响,确定理想作用浓度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48只Langendorff灌流豚鼠心脏用4℃St.Thomas Hospital液保存12 h,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37℃改良Krebs-Ringer液(CON组)、含20 mmol/L BDM的Krebs液(BDM20组)、含30 mmol/L BDM的Krebs液(BDM30组)和含40 mmol/L BDM的Krebs液(BDM40组)进行初始复灌30 min,随后所有心脏以37℃改良Krebs-Ringer液进行复灌60 min。结果:与CON组比较,BDM组初始灌流后左室作用压、左室压力增加速率峰值(+dP/dtmax)和左室压力减少速率峰值(-dP/dtmax)、氧消耗速度和用氧效率恢复更为迅速,BDM30组最为显著。电镜检查发现,CON组心肌呈明显的肌节过度收缩和线粒体破坏,BDM30组则明显减轻。结论:BDM初始灌流可显著改善停搏心肌的机械功能和氧代谢,且理想作用浓度为30mmol/L,其机制可能与BDM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过度收缩和细胞破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再灌注损伤 2 3丁二酮单肟 保护作用
下载PDF
不同浓度2,3-丁二酮单肟初始复灌对停搏心脏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周忠泉 杨沙宁 +5 位作者 杨学新 金立军 彭水先 余兆新 陈锦明 易绪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2,3-丁二酮单肟(BDM)初始复灌对停搏心脏机械功能和氧代谢恢复的影响,确定理想作用浓度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48只Langendorff灌流豚鼠心脏用4℃St.Thomas Hospital液保存12h,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37℃改良Krebs-Ringe...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2,3-丁二酮单肟(BDM)初始复灌对停搏心脏机械功能和氧代谢恢复的影响,确定理想作用浓度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48只Langendorff灌流豚鼠心脏用4℃St.Thomas Hospital液保存12h,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37℃改良Krebs-Ringer液(CON组),含20mmol/L BDM的Krebs液(BDM20组)、含30mmol/L BDM的Krebs液(BDM30组)、含40mmol/L BDM的Krebs液(BDM40组)进行初始复灌30min,随后所有心脏以37℃改良Krebs-Ringer液进行复灌60min。结果与CON组比较,BDM初始灌流后左室作用压、左室压力增加速率峰值(dP/dtmax)和左室压力减少速率峰值(-dP/dtmax)、氧消耗速度和用氧效率恢复更为迅速,BDM30组最为显著。电镜检查发现,CON组心肌呈明显的肌节过度收缩和线粒体破坏,BDM30组则明显减轻。结论BDM初始灌流可显著改善停搏心肌的机械功能和氧代谢,且理想作用浓度为30mmol/L,其机制可能与BDM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过度收缩和细胞破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心肌再灌注损伤 2 3丁二酮单肟
下载PDF
基于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的麦芽炒制过程气味变化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蒋孝峰 谢辉 +5 位作者 陆兔林 冯飞 陈好 许金国 何畅 毛春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50,共10页
目的采用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解析麦芽炒制过程中产生的香气成分的物质基础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炒药机炒制得不同炮制时间的麦芽样品,以顶空进样方式,使用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麦芽炒制过程中产生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运用AroChemBas... 目的采用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解析麦芽炒制过程中产生的香气成分的物质基础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炒药机炒制得不同炮制时间的麦芽样品,以顶空进样方式,使用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麦芽炒制过程中产生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运用AroChemBase数据库得出定性结果,再根据峰面积数据,筛选出区分能力强的色谱峰作为传感器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生麦芽中固有及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成分共18种,包括乙醇、丙烯醛、叔丁醇、丙-2-酮、异丁醛、丁醛、2,3-丁二酮、2-甲基呋喃、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2,3-戊二酮、己醛、3-己醇、糠醛、3-甲基丁酸乙酯、糠醇、5-甲基糠醛、2-乙基-3,6-二甲基吡嗪。根据外观性状判别,综合气味信息描述与文献研究,推测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为炒制过程中"香气"产生的物质基础,糠醛、2,3-丁二酮、2-乙基-3,6-二甲基吡嗪为"焦香气"产生的物质基础。结论随着麦芽炒制程度的不断增加,气味变化呈现出一定规律性。使用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可以快速分析麦芽炒制过程中"香气"产生可能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 气味 炮制 超快速气相电子鼻 化学计量学 香气 糠醛 糠醇 3-甲基丁醛 2-甲基丁醛 2 3-丁二酮 2-乙基-3 6-二甲基吡嗪
原文传递
白酒基酒中酮类物质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 被引量:21
5
作者 董新罗 刘建学 +5 位作者 韩四海 谢安国 李璇 李佩艳 徐宝成 罗登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27-1432,共6页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白酒基酒中2,3-丁二酮和3-羟基-2-丁酮的快速检测模型。从洛阳杜康酒厂选取182个白酒基酒样品为材料,运用气相色谱法测得两种物质的化学值,同时采集其在12000~4000 cm^-1范围内的光谱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白酒基酒中2,3-丁二酮和3-羟基-2-丁酮的快速检测模型。从洛阳杜康酒厂选取182个白酒基酒样品为材料,运用气相色谱法测得两种物质的化学值,同时采集其在12000~4000 cm^-1范围内的光谱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结合内部交叉验证建立校正模型。通过对比不同光谱预处理下PLS模型效果对其进行优化,确定2,3-丁二酮和3-羟基-2-丁酮的最佳预处理方法分别为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和二阶导数,最佳光谱区间分别为9403.2~7497.9 cm^-1和9403.2~7497.9 cm^-1+6101.7~5449.8 cm^-1。优化后2,3-丁二酮和3-羟基-2-丁酮校正集样品的化学值和近红外预测值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02和0.9632,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0.39、0.22 mg/100 mL;通过外部检验,验证集样品的R2分别为0.9576和0.9578,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40、0.24 mg/100 mL。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所建立的模型有较高的准确度,能够满足白酒生产中酮类物质的快速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基酒 近红外光谱 2 3-丁二酮 3-羟基-2-丁酮
下载PDF
香料2,3-丁二酮的合成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9
6
作者 练敏 纪晓俊 +3 位作者 黄和 任潇 胡南 李霜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9-32,34,共5页
介绍了香料2,3-丁二酮合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中着重介绍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中的菌种、工艺以及目标产物的检测方法及高产策略,并对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2,3-丁二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以期待减少环境压力,提高香料安全。
关键词 2 3-丁二酮 合成 微生物发酵法
下载PDF
MDEA+2,3-丁二酮水溶液对CO_2吸收速率的测定 被引量:14
7
作者 艾宁 陈健 费维扬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12,18,共4页
采用恒定容积法测定了不同条件下混合溶剂(w(MDEA)48 5%+w(2,3 丁二酮)5%+水)吸收CO2的吸收速率。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较高温度下的吸收速率较高;随着溶剂中CO2平衡浓度的增加,表观吸收速率常数降低;相同条件下,本文使用的混合溶剂吸... 采用恒定容积法测定了不同条件下混合溶剂(w(MDEA)48 5%+w(2,3 丁二酮)5%+水)吸收CO2的吸收速率。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较高温度下的吸收速率较高;随着溶剂中CO2平衡浓度的增加,表观吸收速率常数降低;相同条件下,本文使用的混合溶剂吸收CO2的速率高于其他两种混合溶剂(w(MDEA)48 5%+水;w(MDEA)48 5%+w(环丁砜)5 0%+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速率 二氧化碳 MDEA 2 3-丁二酮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电子烟雾化液中甲醛、乙醛、丙烯醛和2,3-丁二酮的含量 被引量:18
8
作者 杜茹芸 徐红斌 卞华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0年第1期16-20,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电子烟雾化液中甲醛、乙醛、丙烯醛和2,3-丁二酮含量的方法。样品经2,4-二硝基苯肼溶液衍生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衍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分析时间仅需要15 min。甲醛、乙醛、丙烯醛线性范围为0.012~75μg/mL,...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电子烟雾化液中甲醛、乙醛、丙烯醛和2,3-丁二酮含量的方法。样品经2,4-二硝基苯肼溶液衍生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衍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分析时间仅需要15 min。甲醛、乙醛、丙烯醛线性范围为0.012~75μg/mL,2,3-丁二酮的线性范围为0.024~30μg/mL,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甲醛、乙醛、丙烯醛和2,3-丁二酮含量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339、0.353、0.344和0.149 mg/kg(S/N=3),定量限分别为1.13、1.18、1.17和0.496 mg/kg(S/N=10)。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84.4%~94.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5%。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适用于电子烟雾化液中4种醛酮类污染物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子烟雾化液 甲醛 乙醛 丙烯醛 2 3-丁二酮
下载PDF
乙偶姻合成工艺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小舟 曾崇余 任晓乾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54-57,共4页
探索了 2 ,3 丁二酮化学还原生成 3 羟基 2 丁酮 (乙偶姻 )的反应规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 3 羟基 2 丁酮摩尔产率的影响 ,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 :W (2 ,3 ... 探索了 2 ,3 丁二酮化学还原生成 3 羟基 2 丁酮 (乙偶姻 )的反应规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 3 羟基 2 丁酮摩尔产率的影响 ,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 :W (2 ,3 丁二酮 )∶W (Zn粉 )∶W (DMF)∶W (H2 O) =1 0 0∶0 .87∶5 .46∶2 .83 ;反应温度 90℃ ;反应时间 1.5h。在此工艺条件下 ,乙偶姻的最高产率为 70 .6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丁二酮 3-羟基-2-丁酮 制备 乙偶姻 合成工艺 食品香料 香味增强剂
下载PDF
食品中2,3-丁二酮形成机制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相启森 马云芳 申瑞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8-214,共7页
2,3-丁二酮又名双乙酰,是一种具有奶油香味的重要香料,天然存在于奶油和发酵饮料中。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风味物质,2,3-丁二酮广泛应用于奶油味微波爆米花、巧克力、糖果、焙烤食品等的生产。最近的研究表明:2,3-丁二酮与闭塞性细支气管... 2,3-丁二酮又名双乙酰,是一种具有奶油香味的重要香料,天然存在于奶油和发酵饮料中。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风味物质,2,3-丁二酮广泛应用于奶油味微波爆米花、巧克力、糖果、焙烤食品等的生产。最近的研究表明:2,3-丁二酮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活性氧过量产生等密切相关。食品中2,3-丁二酮的毒性问题引起了消费者和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文中对食品中2,3-丁二酮形成机制和检测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丁二酮 食品 形成机制 分析方法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生产2,3-丁二酮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文效 魏彦锋 渊辛华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2,3-丁二酮又称双乙酰,是一种黄色至浅绿色具有强烈奶油香味的重要香料。2,3-丁二酮传统上用合成法生产,我们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利用选育的高产菌株发酵生产,发酵工艺条件温和,产品风味自然、逼真、安全性高,视同天然产品,符合人们... 2,3-丁二酮又称双乙酰,是一种黄色至浅绿色具有强烈奶油香味的重要香料。2,3-丁二酮传统上用合成法生产,我们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利用选育的高产菌株发酵生产,发酵工艺条件温和,产品风味自然、逼真、安全性高,视同天然产品,符合人们崇尚自然的趋势,可广泛用于食品、日化、饲料香精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发酵 2 3-丁二酮 香料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中2,3-丁二酮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禹熙 樊双喜 +7 位作者 张娅 李细芬 尹学忠 王国江 杨礼红 侯玉祥 卢君 李长文 《酿酒科技》 2024年第3期108-112,117,共6页
基于直接进样结合气相色谱(GC)技术,通过优化确认检测方法条件(即柱流速1 mL/min;分流比1∶20;柱温箱升温程序:初始柱温箱40℃,保持2 min,以3℃/min升温至90℃,再以15℃/min升温至230℃,保持20 min),研究建立了GC外标法定量分析检测酱... 基于直接进样结合气相色谱(GC)技术,通过优化确认检测方法条件(即柱流速1 mL/min;分流比1∶20;柱温箱升温程序:初始柱温箱40℃,保持2 min,以3℃/min升温至90℃,再以15℃/min升温至230℃,保持20 min),研究建立了GC外标法定量分析检测酱香型白酒中2,3-丁二酮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质量浓度7.05~117.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检出限为0.67 mg/L(S/N=3),定量限为2.24 mg/L(S/N=10);加标回收率范围在82.77%~112.61%之间;日内与日间RSD分别为0.41%和1.44%。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以广泛推广应用于酱香白酒中2,3-丁二酮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2 3-丁二酮 气相色谱 方法优化 方法学
下载PDF
一种同时测定电子烟油中2,3-丁二酮、2,3-戊二酮、乙偶姻的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文建 李剑政 +3 位作者 徐潇 杨海玉 余志虹 袁也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24期123-124,129,共3页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电子烟油中2,3-丁二酮、2,3-戊二酮、乙偶姻的方法。试样经甲醇稀释分散定容后,直接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三种目标物在1~100mg/kg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5),并且在14min内可完...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电子烟油中2,3-丁二酮、2,3-戊二酮、乙偶姻的方法。试样经甲醇稀释分散定容后,直接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三种目标物在1~100mg/kg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5),并且在14min内可完全出峰。该方法前处理过程不需要进行衍生化,减少了试剂的使用,清洁环保,简单快速,能同时准确定量各种比例丙二醇/甘油电子烟烟油基质样品中的2,3-丁二酮、2,3-戊二酮及乙偶姻的含量,适合对电子烟油中三种目标物进行批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子烟油 2 3-丁二酮 2 3-戊二酮 乙偶姻
下载PDF
2-(1,2-亚乙/1,3-亚丙二硫)亚甲基-3-羰基丁酰氯的制备及其与芳烃的酰化反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海丰 肖幼萍 +2 位作者 刘群 迟英楠 张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3-675,共3页
制备了较稳定的 2 -( 1 ,2 -亚乙 /1 ,3 -亚丙二硫 )亚甲基 -3 -羰基丁酰氯 ,并实现了其与芳烃的酰化反应 ,为 1 -芳基 -2 -( 1 ,2 -亚乙 /1 ,3 -亚丙二硫 )亚甲基 -1 ,3 -丁二酮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关键词 2-(1 2-亚乙/1 3-亚丙二硫)亚甲基-3-羰基丁酰氯 制备 芳烃 酰化反应 1-芳基-2-(1 2-亚乙/1 3-亚丙二硫)亚甲基-1 3-丁二酮 二硫缩烯酮
下载PDF
工作场所空气中2,3-丁二酮测定的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海朋 傅红 +3 位作者 邵吉 单晓月 张玲 张磊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建立磷酸溶液采集、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2,3-丁二酮(简称丁二酮)。方法于2022年10月,用多孔玻板吸收管盛装0.01%的磷酸溶液10 ml,以0.2 L/min流量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丁二酮,吸收液经2,4-二硝基苯肼衍生化75 min... 目的建立磷酸溶液采集、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2,3-丁二酮(简称丁二酮)。方法于2022年10月,用多孔玻板吸收管盛装0.01%的磷酸溶液10 ml,以0.2 L/min流量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丁二酮,吸收液经2,4-二硝基苯肼衍生化75 min,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分离,在30 ℃柱温下,用乙腈-水(V∶V,1∶1)混合液作流动相,以1.0 ml/min的流速洗脱,紫外检测器(λ=365 nm)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本方法中丁二酮的磷酸溶液吸收样在4 ℃下可保存7 d,在0.05~6.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89.610x+0.133,r=0.999 9,采样效率为98.33%~100.00%,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 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16 mg/m3(以V0=3.0 L计),方法回收率为95.96%~102.44%,批内精密度为4.36%~7.78%,批间精密度为4.96%~6.06%。结论本方法简单实用,准确度好,灵敏度高,可防止丁二酮损失降解,可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丁二酮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场所 空气 2 3-丁二酮 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TFTBD缩氨基硫脲的UV光谱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万仁 胡培植 +2 位作者 李美英 黄筱玲 吴成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335,共3页
测定了由4,4,4-三氟-1-(2-噻吩基)-1,3-丁二酮(TFTBD)与氨基硫脲反应所形成新席夫碱4,4,4-三氟-1-(2-噻吩基)-1-丁酮-3-缩氨基硫脲(P)的UV光谱,讨论了不同溶剂对P的UV光谱的影响。
关键词 TFTBD缩氨基硫脲 UV光谱 席夫碱 氨基硫脲 4 4 4-三氟-1-(2-噻吩基)-1 3-丁二酮 4 4 4-三氟-1-(2-噻吩基)-1-丁酮-3-缩氨基硫脲
下载PDF
香料2,3-丁二酮在电子烟中的应用、管控及分析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剑政 徐潇 +2 位作者 杨海玉 余志虹 袁也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1期116-117,100,共3页
近年来,随着电子烟的迅猛发展,由其导致的系列疾病也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已开始关注电子烟中的化学组分可能带来的健康危害。2,3-丁二酮作为一种食品用香料被用在了电子烟液中,但研究发现它的使用会引起呼吸道疾病。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 近年来,随着电子烟的迅猛发展,由其导致的系列疾病也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已开始关注电子烟中的化学组分可能带来的健康危害。2,3-丁二酮作为一种食品用香料被用在了电子烟液中,但研究发现它的使用会引起呼吸道疾病。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2,3-丁二酮规定的相关标准和管控情况,同时也总结了色谱法检测2,3-丁二酮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 2 3-丁二酮 电子烟液 管控 色谱
下载PDF
1-苯基-2-烯丙基-1,3-丁二酮的合成及其Eu(Ⅲ)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建宇 张颂培 吴爱萍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7-388,426,共3页
合成了一种可聚合螯合剂———1-苯基-2-烯丙基-1,3-丁二酮(PABD),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产物的结构。制备了PABD的Eu(Ⅲ)发光配合物,荧光光谱数据表明,PABD是Eu(Ⅲ)发光配合物的较好配体。
关键词 1-苯基-2-烯丙基-1 3-丁二酮 可聚合螯合剂 合成 Eu(Ⅲ)配合物 荧光
下载PDF
食品添加剂2,3-丁二酮的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兰 刘畅 王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22期62-63,共2页
食品工业飞速发展,人们对食品要求日益提高,其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物香味。2,3-丁二酮(2,3-butanedione,BUT)是具有挥发性、黄油类颜色和气味的香精。这些特性使BUT常常被添加到食品中。尽管BUT已经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为一般... 食品工业飞速发展,人们对食品要求日益提高,其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物香味。2,3-丁二酮(2,3-butanedione,BUT)是具有挥发性、黄油类颜色和气味的香精。这些特性使BUT常常被添加到食品中。尽管BUT已经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为一般认为是安全的,但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BUT蒸气会导致肺功能受损,肺部存在限制性或阻塞性的呼吸道狭窄。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存在短期和长期暴露于BUT中导致的临床发病症状。为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BUT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文章分别从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讨论了BUT的毒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丁二酮 食品添加剂 毒性
下载PDF
配合物[Eu(Ⅲ)(TFPB)_3bpy]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俊芳 张洪杰 +1 位作者 符连社 孟庆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3-546,共4页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Eu(TFPB)3bpy [TFPB: 4,4,4-trifluoro-1-phenyl-1,3- butanedione, bpy: 2,2′-bipyridyl]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d the coordination geometry of Eu atom is a squar...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Eu(TFPB)3bpy [TFPB: 4,4,4-trifluoro-1-phenyl-1,3- butanedione, bpy: 2,2′-bipyridyl]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d the coordination geometry of Eu atom is a square antiprism. The complex can give the characteristic luminescence of Eu3+ upon UV excitation. CCDC: 2248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銪配合物 晶体结构 发光性质 Eu(Ⅲ)(TFPB)3bpy 4 4 4-三氟-1-苯基-1 3-丁二酮 2 2'-二吡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