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尿酸血症对高龄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庹田 汪里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16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白蛋白、肾病指数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岁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ADU)组78例和单纯糖尿病肾病(ADN)组62例。另选取老年正常...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白蛋白、肾病指数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岁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ADU)组78例和单纯糖尿病肾病(ADN)组62例。另选取老年正常人32例作为非糖尿病肾病(AN)组。测定3组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h尿白蛋白(UAER)、肾病指数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空腹血糖及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U组和ADN组尿酸、肾病指数及UAER均高于AN组,且ADU组高于AD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24hUAER和肾病指数呈正相关(r=0.401,P<0.05;r=0.387,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加重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肾病 高尿酸血症 24小时尿蛋白 肾病指数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松 张敬 谢瑞玉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528-53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lb)在2型糖尿病肾病(DN)肾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50例2型单纯糖尿病(DM)患者及同期28例...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lb)在2型糖尿病肾病(DN)肾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50例2型单纯糖尿病(DM)患者及同期28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肾病(DN)组的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其他2组,2型单纯糖尿病(DM)组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DN)组Cys C、HbAlc及U-mAlb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53、0.836、0.639,P值均小于0.01)。结论2型糖尿病存在肾功能损伤时,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可有显著升高。以上三项联合测定,可更加灵敏地反映肾脏的损害,在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清胱抑素C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下载PDF
温阳消肿汤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彬彬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温阳消肿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沈阳市中医院肾内科住院及门诊收治的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所有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 目的:探讨应用温阳消肿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沈阳市中医院肾内科住院及门诊收治的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所有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温阳消肿汤治疗,然后对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14 d后采集晨间空腹静脉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各项检测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总胆固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对比,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浆尿素氮、血肌酐、总胆固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24 h尿蛋白(PRO)、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较治疗前减少(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阳消肿汤,能明显减少患者临床指标,疗效确切,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温阳消肿汤 24 h尿蛋白定量 血浆白蛋白 血肌酐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RANTES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朱加进 王保法 +1 位作者 洪郁芝 杨晓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31-1237,共7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L)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糖尿病模型组(模型组)、雷公藤甲素小剂量治疗组(TPL小剂量组,TPL0.2 mg/kg灌胃)、雷公藤甲素大剂量治疗组(TPL大剂量组...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L)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糖尿病模型组(模型组)、雷公藤甲素小剂量治疗组(TPL小剂量组,TPL0.2 mg/kg灌胃)、雷公藤甲素大剂量治疗组(TPL大剂量组,TPL 0.4 mg/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第4、8、12周,各组随机选5只大鼠检测体重、肾重、24 h尿白蛋白(24 hUAL)、FBG、TC、TG、ALT、AST、WBC、HbA1c;采用RT-PCR、ELISA法检测肾皮质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因子(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蛋白及mRNA表达;HE、PAS、Masson肾组织病理染色,观察各时间点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病变,PAS染色观察肾小球的硬化指数(glomerular sclerosis index,GSI),计算肾间质纤维化指数(renal interstitial filrosis index,RIFI)。结果与本组4周比较,两个给药组12周24 hUAL、RANTES、GSI、RIFI降低(P<0.01)。与本组8周比较,两个给药组12周24 hUAL、RANTES、GSI、RIFI较本组8周时降低(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4、8、12周大鼠体重、肾重明显降低(P<0.01),24 hUAL、FBG、TG、TC、HbA1c、RANTES、GSI及RIFI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个给药组24 hUAL、RANTES、GSI、RIFI降低(P<0.01)。与TPL小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24 hUAL、RANTES、GSI、RIFI降低(P<0.05,P<0.01)。结论雷公藤甲素能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RANTES的过度表达,并可改善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糖尿病肾病 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因子 24 h尿白蛋白 肾小球硬化
原文传递
前列地尔联合川芎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康英英 李波 +2 位作者 李明 霍莹莹 李芸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27期5268-5270,5283,共4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凯时)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川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降低尿蛋白,减轻肾损害的机制。方法:收集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川芎嗪组(40例)、前列地尔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全部病例进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凯时)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川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降低尿蛋白,减轻肾损害的机制。方法:收集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川芎嗪组(40例)、前列地尔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全部病例进行临床观察2周,分别比较三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的作用优于川芎嗪组和前列地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地尔组和川芎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前列地尔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能够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川芎嗪 糖尿病肾病 24h尿蛋白定量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洁 安光伟 +1 位作者 李亚 谢杨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1期2583-2587,共5页
目的探究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片,50 mg/次,1次/d... 目的探究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片,5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h17/Treg、miR-155水平及24 h尿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2.50%)比较,治疗组明显升高(77.5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Th17/Treg、miR-155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而血清白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可能通过降低患者外周血Th17/Treg、miR-155水平发挥控制病情的作用,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片 氯沙坦钾片 特发性膜性肾病 终末期肾病 24 h尿蛋白 白蛋白
原文传递
氯沙坦钾片联合雪莲益肾颗粒治疗脾肾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绍玮 邓德强 +1 位作者 盛华 张亚琼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3期85-87,共3页
目的评价雪莲益肾颗粒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脾肾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雪莲益肾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目的评价雪莲益肾颗粒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脾肾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雪莲益肾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较前均改善(P<0.05),治疗组更显著(P<0.05)。结论雪莲益肾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脾肾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可减轻肾功能损害,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钾 雪莲益肾颗粒 糖尿病肾病 24 h尿微量白蛋白 内生肌酐清除率
下载PDF
甲泼尼龙、他克莫司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被引量:2
8
作者 段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4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效果。方法研究时段为2015年3月—2018年3月年,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单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效果。方法研究时段为2015年3月—2018年3月年,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单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50.56%(P <0.05);治疗前1周,就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而言,两组患者不存在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周后,两组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降幅、增幅均大于对照组(P <0.05);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观察组8.34%略高于对照组5.56%,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甲泼尼龙与他克莫司联合治疗效果理想,推荐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甲泼尼龙 他克莫司 24 h尿蛋白 血清白蛋白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体外反搏辅助治疗糖尿病并早期肾病90例
9
作者 段红艳 钟晓春 陈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3期42-43,共2页
目的:对体外反搏辅助治疗糖尿病并早期肾病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1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9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对于其余的9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体外反搏辅助治疗,作为治疗组。结果:进行体外反搏治疗... 目的:对体外反搏辅助治疗糖尿病并早期肾病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1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9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对于其余的9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体外反搏辅助治疗,作为治疗组。结果:进行体外反搏治疗之后,治疗组中的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24 h尿白蛋白、尿及血β2-微球蛋白比对照组明显少(P<0.01、P<0.05)。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P<0.05)。治疗组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与对照组进行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反搏辅助治疗可以使得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 h尿白蛋白、尿及血β2-微球蛋白的总体水平降低,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了患者的肾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糖尿病肾病 24 h尿白蛋白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真武汤合丹参四物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山 陈朝霞 余天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3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真武汤合丹参四物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按照是否给予中药真武汤合丹参四物汤治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规范化激素和常规抗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分析真武汤合丹参四物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按照是否给予中药真武汤合丹参四物汤治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规范化激素和常规抗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真武汤合丹参四物汤治疗,疗程均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及中医症候积分情况。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93.3%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合丹参四物汤可以提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总体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24 h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丹参四物汤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中医症候积分 24 h尿蛋白定量 血浆白蛋白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脂联素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伦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5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脂联素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T2MD)患者,依据24 h尿白蛋白定量将其分为A组(肾病组32例)与B组(非肾病组54例),同期收集42例...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脂联素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T2MD)患者,依据24 h尿白蛋白定量将其分为A组(肾病组32例)与B组(非肾病组54例),同期收集42例体检正常健康人列为C组(健康组),对比分析三组血清胆红素、脂联素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结果:(1)血清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水平方面,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和B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值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脂联素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相关性,血清胆红素是糖尿病肾病的保护因素,脂联素及血液高凝状态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早期适当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有利于预防糖尿病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清胆红素 脂联素 血液流变学指标 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
下载PDF
山东省居民代谢综合征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葛增 郭晓雷 +6 位作者 陈晓荣 张吉玉 颜流霞 唐俊利 蔡小宁 徐爱强 马吉祥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6年第10期746-749,共4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居民代谢综合征(MS)与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关系,为MAU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在山东省采用4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 184名18-69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血糖、血脂、24 h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等指标。采用... 目的分析山东省居民代谢综合征(MS)与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关系,为MAU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在山东省采用4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 184名18-69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血糖、血脂、24 h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等指标。采用SAS 9.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MS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资料完整并符合要求的1 904名研究对象纳入本研究。MS患病率为24.7%。经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与非MS者相比,MS患者MAU患病风险OR值(95%CI)为2.71(1.69-4.36)。在MS各组分中,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和血糖升高均与MAU患病风险存在正相关。此外,与不具有MS组分者相比,具有1、2、3、4和5个MS组分者MAU患病风险OR值(95%CI)分别为1.19(0.55-2.58)、1.32(0.59-2.93)、2.57(1.20-5.51)、3.92(1.67-9.20)和5.66(1.82-17.63),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S是MAU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尿微量白蛋白 代谢综合征 微量白蛋白尿
原文传递
温肾利水方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延辉 沈蓓莉 +2 位作者 曲青山 刘瑞勇 刘变玲 《河南中医》 2018年第6期913-916,共4页
目的:观察温肾利水方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RN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RNS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温肾利水方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RN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RNS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换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环孢素或他克莫司)治疗,治疗组在原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肾利水方治疗,疗程3个月,患者每月随访1次,检测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有效率为6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3个月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及治疗3个月后ALB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ALB、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 rate,GFR)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但无显著差异。结论:温肾利水方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温肾利水方 免疫抑制剂 24 h尿蛋白定量 血清白蛋白 血肌酐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_3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士荣 时照明 +1 位作者 张晓梅 周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470-1472,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浆维生素D和肾功能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评价维生素D在T2DN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对72例T2DN患者按24 h尿白蛋白定量(24 h-UAE)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组)、微量蛋白尿组(B组)和大量蛋白尿组(C组),同时选...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浆维生素D和肾功能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评价维生素D在T2DN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对72例T2DN患者按24 h尿白蛋白定量(24 h-UAE)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组)、微量蛋白尿组(B组)和大量蛋白尿组(C组),同时选择相匹配的2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D组)。检测4组血浆尿素(UREA)、血肌酐(Cr)、尿酸(UA)、24 h-UAE及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3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B和C 3组血清25-(OH)D3水平均较D组明显降低(P<0.01),C组患者亦均较A组和B组患者明显降低(P<0.01),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血浆UREA、Cr和24 h-UAE较A、B、D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B组和A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T2DN患者和D组血浆U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3与UREA、Cr和24 h-UAE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UA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合并25-(OH)D3缺乏的T2DN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肾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25-羟维生素D3 24h尿白蛋白定量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武相喜 安萍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9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4h尿蛋白定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临床疗效,不仅能够延缓或者逆转肾脏损害的发展进程,还可对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DN) 2型糖尿病 丹红注射液 24h蛋白尿定量 血脂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用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荔薰 肖金华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19-120,共2页
目的 探讨随意尿标本测定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lb/Cr),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了62例糖尿病患者的Alb/Cr,与 24小时尿白蛋白(Alb/24h尿)量对比,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眼底镜检查。结果 尿A... 目的 探讨随意尿标本测定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lb/Cr),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了62例糖尿病患者的Alb/Cr,与 24小时尿白蛋白(Alb/24h尿)量对比,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眼底镜检查。结果 尿Alb/Cr与尿Alb/24 h尿呈极显著相关,且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尿 Alb/Cr可用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留取标本方便、诊断确切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肌酐 24小时尿白蛋白 早期诊断 DR
下载PDF
百令胶囊与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蒙冠云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年第8期739-741,共3页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与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方法将50例早期E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胰激肽原酶240U,3次/d,口服;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1.0...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与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方法将50例早期E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胰激肽原酶240U,3次/d,口服;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1.0g,3次/d,口服,12周和6个月后观察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 UAER均有较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24h UAER有一定的下降(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后24h UAER有明显的下降(P<0.01);治疗后12周和6个月组间比较,联合组24h UAE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与胰激肽原酶联合应用能明显降低EDN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可以有效延缓DN的讲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百令胶囊 胰激肽原酶
下载PDF
不同维生素D水平对过敏性紫癜儿童治疗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培 曹宁丽 胡华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维生素D水平对过敏性紫癜儿童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首次发病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100例患儿,均在治疗前进行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检测,根据治疗前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情况分... 目的探讨不同维生素D水平对过敏性紫癜儿童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首次发病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100例患儿,均在治疗前进行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检测,根据治疗前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情况分为对照组(25羟基维生素D≤20 ng/mL,维生素D水平不足,50例)、观察组(25羟基维生素D>20 ng/mL,维生素D水平正常,5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维生素D胶囊治疗,并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及随访结束后肾脏损害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24 h尿微量清蛋白、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结束随访时的24 h尿微量清蛋白及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24 h尿微量清蛋白、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治疗前维生素D水平不足者而言,治疗前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经治疗后,其24 h尿微量清蛋白、尿素氮水平更低,远期肾脏损害及疾病复发发生率也更低,能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儿童 临床疗效 复发情况 远期肾脏损害 24 h尿微量清蛋白 尿素氮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建芳 《辽宁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C(Cys-C)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将其纳入对照组。另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将其纳入观察组。检测并比...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C(Cys-C)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将其纳入对照组。另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将其纳入观察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Hcy、Cys-C、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Hcy、Cys-C、UAE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cy、Cys-C、UAER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晚期观察组患者Hcy、Cys-C、UAE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cy、Cys-C与UAE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cy、Cys-C可作为评价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敏感指标,对诊断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肾病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24h尿白蛋白排泄率 相关性
原文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2型糖尿病肾损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商慧鲜 李华 +1 位作者 杨再刚 李天艺 《医药论坛杂志》 2014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2糖尿病肾损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T2DM患者466例,分为T2DM伴NAFLD组(N组,n=266)及T2DM不伴NAFLD组(NN组,n=200),测定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比较两组间肾脏损伤发生率。结果 N组BMI、DBP、...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2糖尿病肾损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T2DM患者466例,分为T2DM伴NAFLD组(N组,n=266)及T2DM不伴NAFLD组(NN组,n=200),测定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比较两组间肾脏损伤发生率。结果 N组BMI、DBP、FPG、FCP、FINS、HbA1c、HOMA-IR、TC、TG、ALT、UAER高于NN组(P<0.05);N组的肾损伤发生率高于NN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是2糖尿病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组2糖尿病肾损伤的发生率高于NN组,NAFLD是2糖尿病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糖尿病肾损伤 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