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青少年24小时活动与负性情绪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缪宇铃 林青敏 +4 位作者 姜艳蕊 赵瑾 张云婷 王广海 江帆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75-480,共6页
目的探索上海市青少年24小时活动情况及其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以期为24小时活动干预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医教结合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抽取上海市6个行政区(县)6~12年级学生... 目的探索上海市青少年24小时活动情况及其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以期为24小时活动干预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医教结合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抽取上海市6个行政区(县)6~12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学生自填标准化问卷评估睡眠时长、屏幕暴露时间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三项24小时活动达标情况,以及抑郁、焦虑和压力三种负性情绪。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24小时活动达标情况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2312名青少年,平均年龄为(14.84±2.09)岁,其中女生1113名(48.1%),初中生1267名(54.8%)。初中生和高中生24小时活动全部达标率分别为13.4%和3.5%,而负性情绪发生率分别为11.4%~35.8%和19.5%~51.6%。24小时活动达标项目数量与负性情绪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达标项目数越多,负性情绪发生风险越低。与无一项达标者相比,初中生24小时活动全部达标者负性情绪发生风险下降78%~79%(焦虑OR=0.21,95%CI:0.11~0.39;抑郁OR=0.22,95%CI:0.09~0.51),而高中生下降49%~50%(压力OR=0.50,95%CI:0.29~0.86;抑郁OR=0.51,95%CI:0.30~0.87)。结论上海市青少年24小时活动达标情况不容乐观,而达标项目数越多的学生,负性情绪发生风险越低,提示加强24小时活动干预对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24小时活动 负性情绪 睡眠 视屏时间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0~5岁婴幼儿24 h活动研究系统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丽娟 陈元 张莹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5-96,共12页
在4个英文数据库(WoS核心合集、PubMed、Embase、MEDLINE)和4个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2020年5月1日前发表的0~5岁婴幼儿24 h活动相关文献,对文献的基本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并运用文献... 在4个英文数据库(WoS核心合集、PubMed、Embase、MEDLINE)和4个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2020年5月1日前发表的0~5岁婴幼儿24 h活动相关文献,对文献的基本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并运用文献归纳法对所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提炼。共有12篇文献纳入研究,平均61.95%、26.59%、82.61%的婴幼儿分别达到了身体活动水平、屏幕时间、睡眠时长3项指标推荐量,3.44%、29.53%、58.25%、9%的婴幼儿分别达到了身体活动水平、屏幕时间和睡眠时长3项指标0、1、2、3条的建议标准;家庭经济水平、屏幕时间、种族是影响婴幼儿24 h活动的重要因素,但因研究数量过少无法确定其具体影响机制;24 h活动的多项指标达标可改善婴幼儿不同的身心健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活动 婴幼儿 婴幼儿24 h活动指南 身体活动水平 屏幕时间 睡眠时长
下载PDF
基于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及执行功能的我国儿童青少年24 h活动推荐量研究
3
作者 杨兴隆 王丽娟 +4 位作者 徐琪 陈欢 梁果 邱艳平 郑南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86,共12页
目的:运用最佳时区的分析方法探究我国儿童青少年24 h活动推荐量,验证满足该推荐量对于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及执行功能的影响,并以此推荐量为标准,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24 h活动的达标情况。方法:以广州、武汉、长沙三地的1736... 目的:运用最佳时区的分析方法探究我国儿童青少年24 h活动推荐量,验证满足该推荐量对于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及执行功能的影响,并以此推荐量为标准,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24 h活动的达标情况。方法:以广州、武汉、长沙三地的1736名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推荐量组和验证组,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24 h活动,24 h活动包括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低强度身体活动(light-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LPA)、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ED)、睡眠(sleep,SLP)。运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版)》评估体质健康水平,采用调查问卷评价心理健康及执行功能。通过构建回归模型、组建24 h活动组合、预测结局变量等步骤,明确24 h活动最佳时长与区间,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24 h活动达标与结局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推荐量组样本的测试与调查结果显示,24 h活动组合与体质健康(小学生:F=11.342,P<0.05;中学生:F=15.051,P<0.001)、心理健康(小学生:F=3.613,P<0.05;中学生:F=4.315,P<0.01)及执行功能(小学生:F=4.365,P<0.01;中学生:F=6.973,P<0.001)显著相关。在关系明晰的基础上提出小学生24 h活动的最佳时长与区间为MVPA 62 min(40~70 min)、LPA 270 min(240~310 min)、SED 480 min(420~600 min)、SLP 630 min(520~650 min),中学生24 h活动最佳时长与区间为MVPA 66 min(40~80 min)、LPA 246 min(220~290 min)、SED 552 min(480~630 min)、SLP 576 min(490~610 min)。结合验证组样本进行检验发现,相对于未达标群体而言,24 h活动达标与儿童青少年的体质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小学生:β=6.17,P<0.05;中学生:β=5.32,P<0.01),与心理健康异常(小学生:β=−0.86,P<0.05;中学生:β=−1.04,P<0.001)以及执行功能障碍(小学生:β=−2.12,P<0.01;中学生:β=−1.35,P<0.01)呈显著负相关。以此推荐量为标准,在验证组中仅11.5%的小学生和7.7%的中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24 h活动 体质健康 心理健康 执行功能
下载PDF
Associations between meeting 24-hour movement guidelines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被引量:3
4
作者 Chuidan Kong Aiguo Chen +9 位作者 Sebastian Ludyga Fabian Herold Sean Healy Mengxian Zhao Alyx Taylor Notger G.Muller Arthur F.Kramer Sitong Chen Mark S.Tremblay Liye Zou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73-86,共14页
Background:The Canadian 24-hour movement behavior(24-HMB)guidelines suggest that a limited amount of screen time use,an adequate level of physical activity(PA),and sufficient sleep duration are beneficial for ensuring... Background:The Canadian 24-hour movement behavior(24-HMB)guidelines suggest that a limited amount of screen time use,an adequate level of physical activity(PA),and sufficient sleep duration are beneficial for ensuring and optimizing the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QoL)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However,this topic has yet to be examined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specifically.The aim of this cross-sec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meeting 24-HMB guidelines and several QoLrelated indicators among a national sample of Americ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SD.Methods:Data were taken from the 2020 U.S.National Survey of Children’s Health dataset.Participants(n=956)aged 617 years and currently diagnosed with ASD were included.The exposure of interest was adherence to the 24-HMB guidelines.Outcomes were QoL indicators,including learning interest/curiosity,repeating grades,adaptive ability,victimization by bullying,and behavioral problems.Categorical variables were described with unweighted sample counts and weighted percentages.Age,sex,race,preterm birth status,medication,behavioral treatment,household poverty level,and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the primary caregivers were included as covariates.Odds ratio(OR)and 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were used to present the strength of association between adherence to 24-HMB guidelines and QoL-related indicators.Results:Overall,452 participants(45.34%)met 1 of the 3 recommendations,216(22.65%)met 2 recommendations,whereas only 39 participants(5.04%)met all 3 recommendations.Compared with meeting none of the recommendations,meeting both sleep duration and PA recommendations(OR=3.92,95%CI:1.639.48,p<0.001)or all 3 recommendations(OR=2.11,95%CI:1.034.35,p=0.04)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odds of showing learning interest/curiosity.Meeting both screen time and PA recommendations(OR=0.15,95%CI:0.040.61,p<0.05)or both sleep duration and PA recommendations(OR=0.24,95%CI:0.070.87,p<0.05)was associated with l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our movement guidelines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Physical activity Quality of life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f 24-hour movement behaviors in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5
作者 Rong-Xuan Li Qing-Qing Fan Di Cui 《Life Research》 2024年第3期24-34,共11页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s)represent a significant impediment to improve life expectancy and remain a focal point in global public health and disease prevention efforts.24-hour movement behaviors,which inc...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s)represent a significant impediment to improve life expectancy and remain a focal point in global public health and disease prevention efforts.24-hour movement behaviors,which include sleep,sedentary behavior(SED),and physical activity,underscore the inherent 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daily activiti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impact of overall movement patterns on health.Evidence suggested that modifying patterns of 24-hour movement behaviors can aid in preventing and attenuating the progression of NCDs.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delineated the concept,evolution,analytical methods,and intrinsic associations of 24-hour movement behaviors,emphasizing their pivotal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NCDs such as obesity,mental disorders,cardiovascular diseases,diabetes,and renal diseases.Future research endeavors should focus on refining methodologies,broadening study populations,developing research tools,and exploring precis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nd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NCDs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a temporal perspective.Such efforts are poised to provide substantive guidance and support for public health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24-hour movement behaviors time-use epidemiology isotemporal substitution model compositional data analysis
下载PDF
幼儿24 h活动行为对基本动作技能影响的成分等时替代效益 被引量:6
6
作者 尹龙 李芳 孙明云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100,共11页
目的应用成分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幼儿24 h活动行为(24-hour Movement Behavior)与基本动作技能(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FMS)之间的关联,以及各活动行为间等时替代后幼儿FMS的预期变化。方法采用ActiGraph wGT3-BT加速度计测量323名... 目的应用成分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幼儿24 h活动行为(24-hour Movement Behavior)与基本动作技能(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FMS)之间的关联,以及各活动行为间等时替代后幼儿FMS的预期变化。方法采用ActiGraph wGT3-BT加速度计测量323名3~6岁幼儿(男童181名,女童142名)的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静态行为(Sedentary Behaviour,SB)数据,采用美国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第3版工具(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TGMD-3)测量FMS,睡眠时间由父母报告,成分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线性模型和等时替代均采用R软件完成。结果①幼儿24 h活动时间分布与动作发展关联紧密,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在成分之间分布相对稳定,与低强度身体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转换的可能性更大;②幼儿MVPA对移动技能和总动作技能(Total Motor Skill,Total MS)的影响最大,MVPA等时替代其他行为均具有积极效益,其中替换LPA效果最为明显,其他行为等时替代MVPA预示着更低的动作能力,而且预测具有不对称性。结论虽然MVPA对幼儿动作发展影响最大,但更需要从整体视角平衡24 h活动行为对动作发展的影响;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环境中,强调将幼儿的LPA转换为MVPA,以更好地促进其FMS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24 h活动行为 基本动作技能 成分数据 等时替代效益
下载PDF
24小时活动行为: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研究的新方向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美倩 肖进 +2 位作者 李斐斐 胡镕镕 刘彩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911-1916,共6页
24 h活动行为包括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及睡眠,国内外研究发现老年人普遍存在身体活动少、久坐、睡眠不足的问题,已有研究证明合理分配24 h活动行为是改善老年人不良健康结局的重要措施,但目前对于老年人24 h活动行为的相关研究仍处于探... 24 h活动行为包括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及睡眠,国内外研究发现老年人普遍存在身体活动少、久坐、睡眠不足的问题,已有研究证明合理分配24 h活动行为是改善老年人不良健康结局的重要措施,但目前对于老年人24 h活动行为的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结合现有的研究从24 h活动行为的概念、理论发展、分析方法以及其与老年人不良健康结局的关系进行综述。未来需要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深入探讨并量化24 h活动行为对老年人健康产生的影响,形成能够发挥老年人最大健康效益的24 h活动行为组合,开发准确的评估工具,以促进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24小时活动行为 身体活动 久坐行为 睡眠 综述
下载PDF
基于体质健康的多指标联合ROC曲线法建立儿童青少年24 h活动行为推荐量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毅 刘媛 +7 位作者 尹小俭 吴慧攀 李明 张婷 张凤 郭亚茹 孙鹏伟 洪俊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8,28,共10页
目的:采用多指标联合ROC曲线方法对24 h活动行为的推荐量进行探索性研究,并与其他方法的推荐量进行比较。方法:在全国7个地区选取435名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加速度计测量身体活动,问卷调查视屏时间(screen time,ST)和睡眠(sleep,SL... 目的:采用多指标联合ROC曲线方法对24 h活动行为的推荐量进行探索性研究,并与其他方法的推荐量进行比较。方法:在全国7个地区选取435名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加速度计测量身体活动,问卷调查视屏时间(screen time,ST)和睡眠(sleep,SLP),从身体成分、心肺耐力、柔韧性、力量、速度和协调灵敏性等方面评价体质健康水平。使用成分数据的分析方法对24 h活动行为进行描述和变换。采用线性回归、二元逻辑回归和ROC曲线法探索24 h活动行为推荐量。采用准确率和Kappa值检验准确性和一致性,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满足不同项目推荐量的体质健康水平差异。结果:1)控制年龄、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后,非视屏静坐(non-screen-time sedentary behavior,Non-ST SB)与体质健康呈负相关,低强度身体活动(light-intensityphysicalactivity,LPA)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MVPA)与体质健康呈正相关;2)多指标联合的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10,高于所有单项指标且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指标预测值最佳切点值为0.38,对应的SLP为568.49 min/d,ST为130.00 min/d,Non-ST SB为584.92 min/d,LPA为99.92 min/d,MVPA为56.67 min/d;3)多指标联合预测的效果最好,准确率为88.72%,精确率为78.43%,召回率为90.91%,Kappa一致性系数为0.76。满足多指标联合推荐量的被试体质健康评分最高,且呈现随着满足项目数的增多,体质健康评分逐渐上升的趋势(Ptrend<0.001)。结论:研究采用的成分数据结合多指标联合ROC曲线法准确性和一致性较高,满足该方法的推荐量与较高的体质健康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标联合 儿童青少年 24 h活动行为 推荐量
下载PDF
24h活动行为与4~6岁儿童执行功能:基于具身认知的成分等时替代分析
9
作者 尹龙 李芳 +3 位作者 杨宗宇 孙明云 刘攀 刘小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0,共8页
目的:研究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利用成分数据分析法综合探究24 h活动行为(24-hour Movement Behavior)与儿童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活动成分在等时替代后对EF的影响。方法:103名4~6岁儿童(女童50名,男童5... 目的:研究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利用成分数据分析法综合探究24 h活动行为(24-hour Movement Behavior)与儿童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活动成分在等时替代后对EF的影响。方法:103名4~6岁儿童(女童50名,男童53名)通过ActiGraph wGT3-BT加速度计和主观睡眠报告测量24 h活动行为,利用E-prime3编制的执行功能任务范式评估其EF,统计分析过程均由RStudio软件完成。结果:(1)儿童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而静态行为(Sedentary Behaviour,SB)时间偏长,MVPA与低强度身体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有转换可能性,但MVPA时间整体较为稳定;(2)24 h活动行为与执行功能相关,MVPA、睡眠(Sleep Period,SP)与执行功能呈正相关,静态行为与执行功能呈负相关,LPA与执行功能无显著关系;(3)当MVPA等时替代静态行为、LPA可显著提升执行功能,替代LPA效益最高,反之,若MVPA被静态行为、LPA替代,执行功能快速下降。结论:本研究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明确指出,24 h活动行为,特别是MVPA和睡眠,在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建议在儿童教育实践和家庭教育中全面和系统地考虑活动行为,特别是优化MVPA和确保充足的睡眠,以有效提升儿童的执行功能。研究不仅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还进一步强化了具身认知理论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24 h活动行为 成分数据 等时替代 执行功能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24 h活动行为特征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10
作者 王成龙 宋慧琦 +2 位作者 李明哲 刘永松 王晶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0-726,共7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24 h活动行为特征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以珠海市555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客观测量法,采用加速度计测量身体活动水平,采用计算机化行为测试评估执行功能。对儿童24 h活动行为特征进行描述,使用SPSS 26.0...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24 h活动行为特征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以珠海市555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客观测量法,采用加速度计测量身体活动水平,采用计算机化行为测试评估执行功能。对儿童24 h活动行为特征进行描述,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24 h活动行为差异,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学龄前儿童活动行为达标情况对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依据《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对儿童每日中高强度身体活动、静坐屏幕时间和睡眠时长的推荐量,研究对象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达标(≥60 min/d)率为33.9%(188/555)、静坐屏幕时间达标(≤1 h/d)率为43.4%(241/555)、睡眠时长达标(10~13 h/d)率为83.4%(463/555),仅13.3%(74/555)儿童三项均达标。工作记忆测验正确得分为(60.6±20.3)分,抑制控制测验反应时间为(695.1±135.8)ms。学龄前男性儿童中高强度身体活动(≥60 min/d)正向预测工作记忆(β=0.121,P=0.037),静坐屏幕时间(≤1 h/d)负向预测抑制控制(β=-0.122,P=0.036)。结论学龄前儿童每日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和静坐屏幕时间达标率较低,且前者与学龄前男性儿童工作记忆呈正相关,后者与学龄前男性儿童抑制控制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24 h活动行为 身体活动 执行功能 推荐量 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超重肥胖大学生24小时活动指南依从性及其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11
作者 祝捷 尚博睿 +3 位作者 周林 刘华煊 洪晓彬 梁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0,共8页
目的:考察中国超重肥胖大学生24小时活动指南依从和心理健康问题(压力、焦虑和抑郁)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探究活动指南依从与压力、焦虑和抑郁之间的关联,以及特征自我控制是否在上述关联中起到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纵向前瞻性设计,对456名... 目的:考察中国超重肥胖大学生24小时活动指南依从和心理健康问题(压力、焦虑和抑郁)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探究活动指南依从与压力、焦虑和抑郁之间的关联,以及特征自我控制是否在上述关联中起到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纵向前瞻性设计,对456名超重肥胖大学生完成两个时间点的数据收集,包含基线的自评24小时活动行为(身体活动、久坐及睡眠)和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及间隔2个月后的自评压力、焦虑和抑郁水平。结果:在24小时活动指南方面,男性、低年级以及父母教育水平较高的学生在活动指南方面的依从情况更好。女性以及高年级被试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压力、焦虑和抑郁水平更高。此外,活动指南依从反向显著预测超重肥胖大学生的压力、焦虑及抑郁水平。特质自我控制对24小时活动依从与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未来应制定相关健康政策,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帮助中国超重肥胖大学生提高身体活动量、降低久坐、确保充足睡眠,进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小时活动行为 心理健康 大学生 肥胖 自我控制
下载PDF
大学生24 h活动行为和心肺适能关系的成分数据分析
12
作者 刘佳佳 周傥 +1 位作者 李易燕 全明辉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6,共9页
目的:运用成分数据分析探究大学生24 h活动行为与心肺适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CRF)的关系,以及各活动行为间等时替代后CRF的预测变化。方法:数据来源于“上海体育大学校友健康队列研究”。共纳入1039名大学生[男生517人,女生522... 目的:运用成分数据分析探究大学生24 h活动行为与心肺适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CRF)的关系,以及各活动行为间等时替代后CRF的预测变化。方法:数据来源于“上海体育大学校友健康队列研究”。共纳入1039名大学生[男生517人,女生522人,平均年龄(21.46±0.9)岁]作为研究对象。使用ActiGraph GT3X+三轴加速度计测量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轻体力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和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及自主报告的方式采集睡眠数据。通过功率自行车进行有氧代谢测试以评估CRF,利用双能X射线吸收仪评估受试者的身体成分。采用成分数据分析探究24 h活动行为与CRF的关系,并以成分等时替代模型探究各项活动行为时间相互替代后,CRF的预测变化情况。结果:1)调整混杂因素后,结果表明24 h活动行为与CRF有显著关联。相对其他活动行为,MVPA和CRF成正相关,SB与CRF成负相关,未发现睡眠和LPA与CRF的关联。2)亚组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高体脂率组和非体育生组与上述结果一致;低体脂率组和体育生组未发现各分量与CRF相关。3)在等时替代结果中,MVPA等时替代其他活动行为,CRF增加的幅度要远小于其他活动行为等时替代MVPA时CRF下降时的幅度。结论:MVPA和SB行为是影响大学生CRF的主要因素,相对于简单地控制SB行为,更应鼓励将更多SB行为转成MVPA行为,尤其是高体脂率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活动行为 体力活动 久坐行为 睡眠 心肺适能 成分数据分析
下载PDF
外国学者关于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的研究:起源、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飞 陈思同 +1 位作者 洪金涛 刘阳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8-549,共12页
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WOS)”“PubMed”等数据库,对关于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的论文进行分析。将所有文献导入EndNote X9,经过筛选,最终选择了27篇。结果:1)在近10年的研究中,有关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的建立。2)... 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WOS)”“PubMed”等数据库,对关于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的论文进行分析。将所有文献导入EndNote X9,经过筛选,最终选择了27篇。结果:1)在近10年的研究中,有关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的建立。2)一些国家的“幼儿24身体活动行为指南”发布后,外国学者关于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的研究逐渐增多。3)近年来,外国学者关于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论文数量呈现增长趋势。4)受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学者研制的“幼儿24 h活动行为指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幼儿的身体活动、静态行为和睡眠行为。5)大多数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与之相关的干预性研究较少。6)从方法学的角度来看,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测试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的方法,二是分析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数据的方法。7)从本研究的分析来看,当前大部分的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研究在探索样本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与其身心健康评价指标的相关性。8)有少数学者对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9)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的干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的干预还未得到研究者的充分关注。启示:1)加强中国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监测系统的研制;2)进一步加强中国的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研究;3)研制中国的《幼儿24h身体活动行为指南》;4)完善幼儿24 h身体活动行为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活动行为 身体活动 静态行为 睡眠 指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