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06
1
作者 邵云飞 杨晓波 +1 位作者 邓龙江 杜欣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年第4期79-84,共6页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推行,全国各高校已经陆续开始协同创新的实施或培育工作。结合该计划的现实背景和相关理论基础,分析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功能及构建的原则,探讨创新平台的运行...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推行,全国各高校已经陆续开始协同创新的实施或培育工作。结合该计划的现实背景和相关理论基础,分析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功能及构建的原则,探讨创新平台的运行及机制保障、基本组织结构及制度体系建设等内容,可以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平台建设 创新体 2011计划
下载PDF
科学共同体的合作网络及演化研究——以“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何秀美 朱庆华 沈超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3期24-30,共7页
[目的 /意义]针对我国以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基地和新型智库为代表的科学共同体不断涌现,但缺乏定量化评价措施的问题,本文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网络及演化过程进行研究,为我国科学共同体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目的 /意义]针对我国以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基地和新型智库为代表的科学共同体不断涌现,但缺乏定量化评价措施的问题,本文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网络及演化过程进行研究,为我国科学共同体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获取"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论文合作数据,利用Vos Viewer和Ucinet构建"2011计划"机构论文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合作网络在网络结构、机构间合作强度等方面的特征及演化规律。[结果 /结论]"2011计划"实施前后协同创新中心合作网络结构及演化特征表明,科学共同体的构建能促进科研机构间构建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但机构间的合作强度则取决于科学共同体研究方向与政策导向和应用热点的契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共同体 合作网络 2011计划” 协同创新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高校及科研院所机构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 被引量:16
3
作者 常路 汪旭立 符正平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00-108,共9页
以联盟管理、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以参与“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单位为研究对象,从组织声誉、联盟经验和网络中心性三个维度,对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组织... 以联盟管理、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以参与“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单位为研究对象,从组织声誉、联盟经验和网络中心性三个维度,对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组织声誉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显著;(2)联盟经验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组织在协同创新合作网络中所处位置的中心性对其联盟经验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4)政府合作对组织在协同创新合作网络中所处位置的中心性与其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联盟经验 组织声誉 网络中心性 协同创新绩效
下载PDF
基于2011计划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设计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守伟 林霖琳 李备友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6期49-54,共6页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项重大工程。其中,构建具有活力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又是实施2011计划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发现,具有多主...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项重大工程。其中,构建具有活力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又是实施2011计划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发现,具有多主体网络化的协同创新平台,既不同于传统的产学研合作联盟,也不同于一般的公共服务平台。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平台的架构应以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导,包括组织管理、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研发模式、产业化、创新文化、国际合作、评价体系等八个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推动重大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协同创新 平台设计 功能设计
下载PDF
我国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要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晓清 詹启伟 姜田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99,共7页
随着全国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等各类协同创新中心的涌现,如何把中心办好引起高度重视.纵观国际国内的最新发展态势和成功经验,本文提出制订目标、研究问题、学科交叉、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使用仪器、锤炼团队等7个核心要素对于协... 随着全国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等各类协同创新中心的涌现,如何把中心办好引起高度重视.纵观国际国内的最新发展态势和成功经验,本文提出制订目标、研究问题、学科交叉、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使用仪器、锤炼团队等7个核心要素对于协同创新中心的成败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协同创新 大科学
下载PDF
基于地域差异分析的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教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浩 葛岳静 陈鑫弘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14,共8页
基于教育部、中科院相关统计资料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区域、省域、市域3个空间尺度对全国"211工程"、"985工程"高等院校和中科院科研院所的地域分布差异进行分析,并对地域差异对比下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教协... 基于教育部、中科院相关统计资料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区域、省域、市域3个空间尺度对全国"211工程"、"985工程"高等院校和中科院科研院所的地域分布差异进行分析,并对地域差异对比下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教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和潜力空间进行探索和定位。结果得出211、985高等院校与中科院科研院所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异和关联指向,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区域内强强联合发展、中科院所助力高等院校的区域内科教协同发展、高等院校与地方高校的区域内外联合发展是当前地域差异现实下实现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重要模式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研院所 协同创新 地域差异 2011计划 中国
原文传递
高校内部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2011计划”背景 被引量:8
7
作者 罗占收 邵莹 吴勉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7,共7页
高校牵头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处在起步探索阶段,高校在协同创新计划中正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考验。高校协同创新分为高校内部和高校与外部之间的协同创新,并强调高校的内生主动力和带头作用,即高校的动力协同。以高校内部为视角,在对高校内... 高校牵头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处在起步探索阶段,高校在协同创新计划中正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考验。高校协同创新分为高校内部和高校与外部之间的协同创新,并强调高校的内生主动力和带头作用,即高校的动力协同。以高校内部为视角,在对高校内部协同创新动力形成的分析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内部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并针对当前高校内部主动力不足的问题,初步提出了完善高校内部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高校内部 协同创新 动力机制 政策建议
下载PDF
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历程及展望——基于国家历次高等教育重大战略举措的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车如山 邢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2-200,共9页
"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使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形成了以重点建设求突破、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资金投入为主要支持方式、以提高质量为内涵的路径。以"2011计划"和"双一流"战略为拐点,我国的... "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使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形成了以重点建设求突破、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资金投入为主要支持方式、以提高质量为内涵的路径。以"2011计划"和"双一流"战略为拐点,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又实现了建设程序从"先确定资格再建设"向"先建设再确定资格",建设内容从注重高校内部建设向注重高校内外部融合发展,建设标准从"偏重发达国家指标"向"彰显中国特色",以及建设效应从"局限于部分大学"向"力求辐射整个高等教育"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高等教育 重点建设 211工程 985工程 2011计划 双一流
下载PDF
地方高校“2011计划”实施策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明 吴双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47-551,共5页
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驱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转变创新理念和模式,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集成与转化,加快创新力量与资源的整合、重组,促进产、学、研、... 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驱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转变创新理念和模式,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集成与转化,加快创新力量与资源的整合、重组,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历史任务。在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能力提升开拓了全新境界。从创新理论的历史演进中发掘协同创新的时代内涵,结合地方高等学校实施"2011计划"的初步实践,为高等学校建构协同创新的实施策略在当下显得卓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2011计划” 实施策略
下载PDF
构建高效科研平台 落实协同创新战略——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科技平台的启示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宇 贾申利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0-195,共6页
通过对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科技平台搭建过程中的平台建设背景目标、发展战略、理念思路、发展步骤、结构规划、考核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等内容的介绍,详细展示了科技平台的运行模式、"科技管道"理念及其成效,对我国高校落实&... 通过对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科技平台搭建过程中的平台建设背景目标、发展战略、理念思路、发展步骤、结构规划、考核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等内容的介绍,详细展示了科技平台的运行模式、"科技管道"理念及其成效,对我国高校落实"2011计划"具有现实意义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MONASH大学 科技平台 科技管道设备共享
下载PDF
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分析——基于普适计算与信息链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媛 姜腾腾 钟炜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7-100,共4页
2012年我国启动实施了"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2011计划",开启了协同创新政策的国家意志。知名高校由于其各方面资源优势突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而... 2012年我国启动实施了"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2011计划",开启了协同创新政策的国家意志。知名高校由于其各方面资源优势突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而作为高等教育中流砥柱的地方高校由于实力问题,始终都没有形成适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了地方的发展。阐述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发展的客观性与迫切性,基于普适计算与信息链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其它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互联网思维 2011计划 普适计算 产学研
下载PDF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共享平台模式探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磊 贺强 林卫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5-278,共4页
在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作为"2011计划"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在组建模式、建设目标、机制改革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全力打造国际化学... 在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作为"2011计划"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在组建模式、建设目标、机制改革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全力打造国际化学化工学术领域的知名科研平台,构建"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共享平台,汇聚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本文从"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共享平台模式建设、功能研究、成效分析等方面阐述其协同创新新模式,打破了大型仪器设备封闭式管理方式,通过平台互通资源,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目标,开启了校校、校企、校地互通共享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平台 协同创新 2011计划 产学研
下载PDF
“2011计划”中跨学科课程协同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珊 詹爱岚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459-464,共6页
"2011计划"是国家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协同创新能力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举措。基于知识产权的跨学科属性和"2011计划"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分析国内外跨学科课程理论研究态势,提炼、借鉴美国... "2011计划"是国家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协同创新能力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举措。基于知识产权的跨学科属性和"2011计划"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分析国内外跨学科课程理论研究态势,提炼、借鉴美国著名大学经验,以"绿色制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创新"课程为例,构建"2011计划"跨学科课程协同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跨学科课程 协同教学模式
下载PDF
落实“2011计划”,加强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 被引量:4
14
作者 成立 施卫东 王振宇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3年第2期91-95,共5页
近年来高校学术不端事件有增无减,导致学风不正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约束不力,惩处力度不够,处罚主体不明。为了落实"2011计划",应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但更需加大实施他律制度的力度;惩处乏力无形中削弱了他律约束... 近年来高校学术不端事件有增无减,导致学风不正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约束不力,惩处力度不够,处罚主体不明。为了落实"2011计划",应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但更需加大实施他律制度的力度;惩处乏力无形中削弱了他律约束力,故他律、自律和惩处皆不可偏废;既要基于规章制度的实效,健全整个学术打假制度体系,又宜将此体系特别是惩处机制常态化。对2011年教育部出台的《处理办法》提出了几点补充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研究生学风建设 学术不端
下载PDF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志兵 孙竹梅 《科教导刊》 2014年第4期26-27,共2页
高等教育具有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功能,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通过提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创新人才 2011计划
下载PDF
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下的高校科研机构发展思路和模式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晓楠 《高教学刊》 2015年第18期194-195,共2页
在国家大力推进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即2011计划)的背景下,高校科研机构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职能,根据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要求,明确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构建起独立建制、校企合作,注重人才培养的产学研一体的科研机构。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校科研机构 2011计划
下载PDF
从“211工程”到“985工程”再到“2011计划”——基于渐进模型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雅杰 《教育与考试》 2013年第5期70-73,77,共5页
渐进模型是政策分析中一种基本的政策分析模式,认为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不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211工程"、"985工程"及"2011计划"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 渐进模型是政策分析中一种基本的政策分析模式,认为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不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211工程"、"985工程"及"2011计划"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标志性政策,存在于不同时期服务于不同的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但呈现出渐进决策的特征。本文试图以渐进决策的视角解析我国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的三大重要政策,以期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模型 211工程 985工程 2011计划 世界一流大学
下载PDF
协同创新中心人事管理机制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刚 管春英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98-103,共6页
协同创新中心是一种新型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协同互动、合作创新的组织,它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核心任务,三者之间人才是根本,协同创新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协同。因而,协同创新中心应着力研究人事管理机... 协同创新中心是一种新型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协同互动、合作创新的组织,它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核心任务,三者之间人才是根本,协同创新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协同。因而,协同创新中心应着力研究人事管理机制方面的创新,着重加强在人才遴选、人才聘用、绩效评价、人才流动等方面的人事管理机制创新,以适应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协同创新中心 人事管理机制
下载PDF
基于TIM理论视角下的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之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昌婷 李玲 《行政与法》 2017年第12期85-91,共7页
"2011计划"的工作重点是建立健全协同创新中心的体制机制。本文基于TIM理论之视角,通过对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内涵和制约因素的分析,从研究人员协同机制、人才培养协同机制、科研管理协同机制、科研成果协同机制等方面探讨... "2011计划"的工作重点是建立健全协同创新中心的体制机制。本文基于TIM理论之视角,通过对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内涵和制约因素的分析,从研究人员协同机制、人才培养协同机制、科研管理协同机制、科研成果协同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的路径,以期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协同创新中心 TIM理论
下载PDF
加强协同创新 深化综合改革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青森 《战略决策研究》 2013年第6期3-7,96,共6页
通过实施"2011计划",服务国家急需的理念,加强协同的理念,深化综合改革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受到高度重视。制定文科"2011"总体规划,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要抓好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文科协同创新要凝练方向;建设好... 通过实施"2011计划",服务国家急需的理念,加强协同的理念,深化综合改革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受到高度重视。制定文科"2011"总体规划,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要抓好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文科协同创新要凝练方向;建设好中心的关键点在于建好平台;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要深化改革;协同创新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计划” 协同创新中心 新型智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