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e of Mononuclear Rare Earth Metal Complexes in Promoting the Hydrolysis of 2-Hydroxypropyl p-Nitrophenyl Phosphate
1
作者 王蕊 林海 林华宽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646-1651,共6页
Two long-chain multidentate ligands: 2,9-di-(n-2',5',8'-triazanonyl)-1,10-phenanthroline (L^1) and 2,9-di- (n-4',7',10'-triazaundecyl)-1,10-phenanthroline (L^2) were synthesized. The hydrolytic kinetics... Two long-chain multidentate ligands: 2,9-di-(n-2',5',8'-triazanonyl)-1,10-phenanthroline (L^1) and 2,9-di- (n-4',7',10'-triazaundecyl)-1,10-phenanthroline (L^2) were synthesized. The hydrolytic kinetics of 2-hydroxypropyl p-nitrophenyl phosphate (HPNP) catalyzed by the complexes of L^1 or L^2 with La(Ⅲ) or Gd(Ⅲ) have been studied in aqueous solution at (298.2±0.1) K, I=0.10 mol·dm^-3 KNO3 in pH 7.5-9.1, respectively, finding that the catalytic effect of GdL^1 was the best among the four complexes for hydrolysis of HPNP. Its kLnLH-1, kLnLand pKa are 0.047 mol^-1·L·s^-1, 0.000074 mol^-1·L·s^-1 and 8.90,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studied result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ligands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metal ions, and deduced the catalysis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LYSIS La(Ⅲ) Gd(Ⅲ) POLYAMINE 1 10-PHENANTHROLINE 2-hydroxypropyl p-nitrophenyl phosphate
原文传递
SYNIHESIS AND SURFACE ACTIVE PROPERTIES OF OXYETHYLENATED FATTY ALCOHOL 2-HYDROXYPROPYL SULFONATES
2
作者 Guang You ZHANG Shao Fen LU Ming Li SHIDepatment of Chemisty,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250014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5期349-350,共2页
Synthesis and surface active properties of the oxyethylenated fatty alcohol 2-hydroxypropyl sulfonates were investigated.Of all surface active compounds studied,those with a 2-hydroxypropyl (HP) moiety in the molecule... Synthesis and surface active properties of the oxyethylenated fatty alcohol 2-hydroxypropyl sulfonates were investigated.Of all surface active compounds studied,those with a 2-hydroxypropyl (HP) moiety in the molecule are more surface-active than the corresponding compounds without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 SYNIHESIS AND SURFACE ACTIVE PROPERTIES OF OXYETHYLENATED FATTY ALCOHOL 2-hydroxypropyl SULFONATES CMC
下载PDF
CTA季铵化壳聚糖合成条件的优化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春生 蔡照胜 +2 位作者 王锦堂 许琦 严金龙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49-652,656,共5页
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改性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并以 该产物对Cr2O72-的絮凝去除率为基准优化了合成条件,用IR和1H-NMR表征了产物结构。结果表明,优 化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时间为10.0h,温度为65.0℃,mN... 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改性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并以 该产物对Cr2O72-的絮凝去除率为基准优化了合成条件,用IR和1H-NMR表征了产物结构。结果表明,优 化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时间为10.0h,温度为65.0℃,mNaOH/mCTS=1.0,mCTA/mCTS=4.0。在此条件下合 成的产物对Cr2O72-的最大去除率达94.39%,壳聚糖的季铵化反应主要发生于C2位的氨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条件 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产物结构 改性剂 反应时间 CTA 季铵化反应 结构表征 水溶性壳聚糖 OH
下载PDF
氟苯尼考-2-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 被引量:19
4
作者 邓利斌 欧阳五庆 +2 位作者 景俊年 王政军 孙红武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0-12,15,共4页
为了增加氟苯尼考的水溶性,将其制备成氟苯尼考 2 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物。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交叉正交实验对包合条件进行优选,利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包合物的溶解度,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薄层色谱展开斑点和红外图谱对... 为了增加氟苯尼考的水溶性,将其制备成氟苯尼考 2 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物。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交叉正交实验对包合条件进行优选,利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包合物的溶解度,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薄层色谱展开斑点和红外图谱对包合物进行鉴定。以包合率为指标,筛选出最佳包合条件: 包合时氟苯尼考与 2 羟丙基 β 环糊精 (HPCD)的投料比为 2 5∶1,氟苯尼考浓度为 4mg·ml-1,包合温度为 40℃,搅拌时间为 7h。结论: 经HPCD包合后氟苯尼考的溶解度增加了 35 6倍(由 1 3mg·ml-1增加到 46 3mg·ml-1 ),HPCD是氟苯尼考理想的增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合物 2-羟丙基-Β-环糊精 单因素 薄层色谱 增加 制备工艺 多因素 氟苯尼考 浓度 利用
下载PDF
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新刚 王鸿儒 乔永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9-23,共5页
以水为介质,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为原料合成了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共聚物阻垢分散剂,探讨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并采用静态阻垢法评价了共聚物的阻垢性能... 以水为介质,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为原料合成了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共聚物阻垢分散剂,探讨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并采用静态阻垢法评价了共聚物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该共聚物不仅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而且对氧化铁有很好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丙烯酸羟丙酯 共聚物 阻垢剂 合成 静态阻垢法 阻垢性能 水处理剂
下载PDF
2-羟丙基-β-环糊精对丹皮酚的增溶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菅凌燕 杨跃辉 +1 位作者 徐英宏 何仲贵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考察不同pH条件下2-羟丙基-β-环糊精(HPCD)对丹皮酚的增溶作用及包合物的稳定常数。方法:在25℃运用相溶解度法进行增溶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皮酚的浓度。结果:随着HPCD浓度增加,丹皮酚的溶解度增加。在pH3及HPCD浓度为1... 目的:考察不同pH条件下2-羟丙基-β-环糊精(HPCD)对丹皮酚的增溶作用及包合物的稳定常数。方法:在25℃运用相溶解度法进行增溶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皮酚的浓度。结果:随着HPCD浓度增加,丹皮酚的溶解度增加。在pH3及HPCD浓度为133.33mmol·L-1条件下,丹皮酚与HPCD形成的包合物表观稳定常数为1425,丹皮酚的溶解度可达到10mg·mL-1。结论:对于难溶性药物,丹皮酚是较理想的增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丙基-Β-环糊精 丹皮酚 溶解度
下载PDF
微量热法研究β-环糊精与3-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孙得志 王世兵 +2 位作者 魏西莲 尹宝霖 李林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247-1251,J004,共6页
在 2 98 .15K下用微量热法研究了 β 环糊精与 3 烷氧基 2 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在水溶液中的包结作用 .实验表明 ,随着疏水链CnH2n + 1O中碳原子数目n的增加 (n =8,12 ,14 ) ,主 -客体包合物的化学计量比由 1∶1为主变为 2∶1为主 .... 在 2 98 .15K下用微量热法研究了 β 环糊精与 3 烷氧基 2 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在水溶液中的包结作用 .实验表明 ,随着疏水链CnH2n + 1O中碳原子数目n的增加 (n =8,12 ,14 ) ,主 -客体包合物的化学计量比由 1∶1为主变为 2∶1为主 .各包合物都比较稳定 ,对应于n =8,12 ,14所得实验稳定常数分别为 :β1=1.0 8× 10 -3 dm3 ·mol-1,β1=2 8.66× 10 3 dm3 ·mol-1,β2 =14 1.9× 10 3 dm6·mol-2 .形成包合物的过程都是焓、熵共同驱动的过程 .包合物标准形成焓 (ΔH )和标准形成熵(ΔS )随着CnH2n+ 1O中碳原子数目n的增加而减小 .从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3-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 微量热 包结作用 表面活性剂 平衡常数 热力学函数
下载PDF
番茄红素水溶性包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坤 丁霄霖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8-101,106,共5页
制备了番茄红素-2-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测定了包合物的溶解度、稳定性,比较了包合物及番茄红素的紫外吸光光谱变化,差示扫描量热图谱.结果表明:番茄红素与2-HP--βCD以摩尔比1∶4混合,经研磨法包合处理后,2-羟丙基-β-环糊精与番茄... 制备了番茄红素-2-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测定了包合物的溶解度、稳定性,比较了包合物及番茄红素的紫外吸光光谱变化,差示扫描量热图谱.结果表明:番茄红素与2-HP--βCD以摩尔比1∶4混合,经研磨法包合处理后,2-羟丙基-β-环糊精与番茄红素形成一种新的物相,包合后番茄红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到0.5 mg/mL,包合物在4℃下放置两个月番茄红素基本不损失,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2-羟丙基-Β-环糊精 水溶性
下载PDF
2─氧─(2─羟基丙基)─β─环糊精的简便合成及纯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郝爱友 童林荟 金道森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1-162,178,共3页
考察了在碱性溶液中环氧丙烷与β-环糊精(β-CD)的反应,提出2-氧-(2-羟基丙基)-β-CD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制备方法,产率可达21%。并详细报道了产物的纯化方法。
关键词 羟基丙基 环糊精 合成 纯化
下载PDF
环氧氯丙烷合成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被引量:12
10
作者 菅秀君 丁文光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0年第2期17-18,共2页
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作为变性淀粉的改性剂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造纸及油田钻井助剂。其合成方法主要有三种,其中以环氧氯丙烷、盐酸为原料的水法合成及汽提工艺,解决了产品颜色黄、有机杂质含量高的难题。今后的研究方... 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作为变性淀粉的改性剂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造纸及油田钻井助剂。其合成方法主要有三种,其中以环氧氯丙烷、盐酸为原料的水法合成及汽提工艺,解决了产品颜色黄、有机杂质含量高的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合成高浓度的产品,并将生产工艺连续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 水法合成 环氧氯丙烷
原文传递
结构型阻燃剂对PMI泡沫塑料的阻燃改性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挺 张广成 +1 位作者 董善来 马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2,106,共5页
以亚磷酸二甲酯、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阻燃剂(3-氯-2羟基)丙基磷酸二甲酯(DMCPP),并用于PMI泡沫塑料的阻燃改性。通过傅里叶转变红外和核磁共振表征DMCPP的结构,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失重对阻燃泡沫塑料进行热分析,研究了DMCPP对PMI泡... 以亚磷酸二甲酯、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阻燃剂(3-氯-2羟基)丙基磷酸二甲酯(DMCPP),并用于PMI泡沫塑料的阻燃改性。通过傅里叶转变红外和核磁共振表征DMCPP的结构,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失重对阻燃泡沫塑料进行热分析,研究了DMCPP对PMI泡沫塑料阻燃性能、泡孔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MI泡沫塑料的分解温度和残炭率因DMCPP而提高,极限氧指数(LOI)随DMCPP用量增加而提高;10%DMCPP使80 kg/m^3的PMI泡沫塑料LOI达29.2%,泡孔增大32%,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3-氯-2羟基)丙基磷酸二甲酯 合成 PMI泡沫塑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柔软整理剂的合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建华 于涛 《有机硅材料》 CAS 2006年第5期238-242,共5页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WS-62M)、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G-Si900)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为原料,合成了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柔软整理剂,用其整理的织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性和柔软的手感。合成氨基硅油的...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WS-62M)、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G-Si900)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为原料,合成了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柔软整理剂,用其整理的织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性和柔软的手感。合成氨基硅油的最佳条件为:n(WS-62M)∶n(SG-Si900)=1·33,三乙胺质量分数1·55%(相对于WS-62M和SG-Si900的总质量),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0h,在0·01MPa下抽真空0·51h;合成聚硅氧烷季铵盐的最佳条件为:m(异丙醇)/m(RASI+CHPTA)=1∶1,n(NaOH)∶n(CHPTA)=1∶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季铵盐 α 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 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抗菌柔软整理剂 织物
下载PDF
UV固化磷腈阻燃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储昭荣 徐博 王凤武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5期22-23,28,共3页
用六氯环三磷腈作为阻燃剂,丙烯酸-2-羟丙酯作为UV固化活性单体,合成UV固化磷腈阻燃单体。当六氯环三磷腈与丙烯酸-2-羟丙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时,产物的产率为80.3%。经FT-IR光谱与31PNMR分析,表明六氯环三磷腈和丙烯酸-2-羟丙酯发... 用六氯环三磷腈作为阻燃剂,丙烯酸-2-羟丙酯作为UV固化活性单体,合成UV固化磷腈阻燃单体。当六氯环三磷腈与丙烯酸-2-羟丙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时,产物的产率为80.3%。经FT-IR光谱与31PNMR分析,表明六氯环三磷腈和丙烯酸-2-羟丙酯发生了反应。含磷腈阻燃单体的固化物的氧指数为27,不含磷腈阻燃单体的固化物的氧指数为23,说明合成的磷腈阻燃单体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固化活性单体 阻燃剂 六氯环三磷腈 丙烯酸-2-羟丙酯
下载PDF
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在造纸上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香爱 张洪利 《化工科技》 CAS 2007年第2期20-23,共4页
介绍了以玉米淀粉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原料,采用水法制备低取代度季铵型阳离子淀粉,讨论了醚化剂用量、n(NaOH)∶n(CTA)、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取代度的影响,最佳实验条件为:淀粉50 g,醚化剂用量0.0 160 mol,n(NaOH)∶n(... 介绍了以玉米淀粉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原料,采用水法制备低取代度季铵型阳离子淀粉,讨论了醚化剂用量、n(NaOH)∶n(CTA)、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取代度的影响,最佳实验条件为:淀粉50 g,醚化剂用量0.0 160 mol,n(NaOH)∶n(CTA)=1.2∶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 h,制备的阳离子淀粉取代度可达0.0791%,糊液粘度为1.07,同时对阳离子淀粉在造纸工业上的应用做了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合成 低取代度 阳离子淀粉 应用
下载PDF
2-羟丙基-β-环糊精对桂利嗪的增溶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施洁明 何仲贵 +3 位作者 刘晓红 孙英华 李鸿滨 施其海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考察不同pH条件下2-羟丙基-β环糊精对桂利嗪的增溶作用。方法:在37℃运用相溶解度法进行增溶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桂利嗪的浓度。结果:随着2-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增加和pH的减小,桂利嗪的溶解度显著提高。计算了不同pH下... 目的:考察不同pH条件下2-羟丙基-β环糊精对桂利嗪的增溶作用。方法:在37℃运用相溶解度法进行增溶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桂利嗪的浓度。结果:随着2-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增加和pH的减小,桂利嗪的溶解度显著提高。计算了不同pH下包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结论:对于难溶性药物桂利嗪,2-羟丙基β-环糊精是较理想的增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丙基-Β-环糊精 桂利嗪 溶解度
下载PDF
干法制备阳离子淀粉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友全 徐文岭 颜博渊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06年第4期9-12,共4页
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为阳离子化剂,碱性条件下,采用干法工艺制备了季铵型阳离子木薯淀粉。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淀粉与CHPTMA用量之比、CHPTMA和NaOH用量之比、混合时间、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水用量以及NaOH在淀粉和... 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为阳离子化剂,碱性条件下,采用干法工艺制备了季铵型阳离子木薯淀粉。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淀粉与CHPTMA用量之比、CHPTMA和NaOH用量之比、混合时间、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水用量以及NaOH在淀粉和醚化剂之间的分配比等诸因素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采用NaOH在淀粉和醚化剂之间分开加入的工艺方法,其分配比为3.0时,可降低反应温度和提高反应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淀粉 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 干法
下载PDF
两性壳聚糖的制备及产物结构表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蔡照胜 宋湛谦 +2 位作者 杨春生 王锦堂 许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以脱乙酰度大于90%的壳聚糖(CTS)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ω(NaOH)40.0%的碱液为催化剂,氯乙酸为羧甲基化试剂,NaOH、CTS、氯乙酸的质量比为1.0∶1.0∶1.25、反应温度50.0℃、反应时间7.0h的条件下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CM-CTS);以3-氯-2-羟... 以脱乙酰度大于90%的壳聚糖(CTS)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ω(NaOH)40.0%的碱液为催化剂,氯乙酸为羧甲基化试剂,NaOH、CTS、氯乙酸的质量比为1.0∶1.0∶1.25、反应温度50.0℃、反应时间7.0h的条件下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CM-CTS);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改性剂,NaOH、CM-CTS、CTA的质量比为1.0∶2.0∶3.0、反应温度60.0℃、反应时间10.0h,制得CTA季铵化羧甲基壳聚糖(CTA-CMCTS)。IR和1HNMR的结果表明,CTA-CMCTS为一既有季铵基团又有羧甲基的两性壳聚糖衍生物。以CTA-CMCTS为絮凝剂处理含Cd2+或含Cr6+模拟废水时,Cd2+和Cr6+的最大絮凝去除率分别可达99.7%和9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接枝试剂 两性壳聚糖 絮凝剂
下载PDF
亚微米C18键合硅胶固定相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同时拆分3种手性三唑类农药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巧梅 柳青 +3 位作者 申琳 薛芸 王彦 阎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8-394,共7页
采用改良Stber法制备420 nm亚微米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采用C18硅烷化修饰后装填成毛细管色谱柱。采用该色谱柱,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平台上成功地实现了3对手性三唑类农药烯效唑、烯唑醇和丙环唑的同时拆分和分离。考察了各因素对手性... 采用改良Stber法制备420 nm亚微米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采用C18硅烷化修饰后装填成毛细管色谱柱。采用该色谱柱,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平台上成功地实现了3对手性三唑类农药烯效唑、烯唑醇和丙环唑的同时拆分和分离。考察了各因素对手性分离效果的影响,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乙腈-2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8)(45∶55,v/v),其中缓冲液中含20 mmol/L羟丙基-γ-环糊精(HP-γ-CD);泵流速为0.04 mL/min;施加电压-9.4 kV;检测波长220 nm。在上述条件下,烯效唑、烯唑醇和丙环唑3种对映体同时得到拆分和分离,相邻两峰之间的分离度依次为4.20、12.9、4.41、4.09、1.70,分离时间仅为12 min,柱效最高达到310 000 plates/m。该研究为手性三唑类农药的同时分离提供了新的分离分析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 亚微米二氧化硅微球 手性三唑类农药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 羟丙基-γ-环糊精
下载PDF
季铵化壳聚糖对冬枣的保鲜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吉平 王娟 郑学勤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4-247,共4页
为研究季铵化壳聚糖(HPTAC-CTS)对冬枣的保鲜效果,于-1℃~-2℃冷藏温度下,采用2%季铵化壳聚糖对冬枣进行涂膜保鲜处理,可保鲜贮藏冬枣80d。贮藏后果实不变形,果皮硬度高,果肉仍然很脆;腐烂率低于4%,好果率超过96%;失重率低于<5%,外... 为研究季铵化壳聚糖(HPTAC-CTS)对冬枣的保鲜效果,于-1℃~-2℃冷藏温度下,采用2%季铵化壳聚糖对冬枣进行涂膜保鲜处理,可保鲜贮藏冬枣80d。贮藏后果实不变形,果皮硬度高,果肉仍然很脆;腐烂率低于4%,好果率超过96%;失重率低于<5%,外观、口感可达贮藏前的水准;含糖量、含酸量、维生素C含量基本不变,保持原有风味和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季铵化壳聚糖 保鲜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权法优选香果健消片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工艺及其表征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郝佳旭 查丽春 +5 位作者 范晓 崔利利 高家菊 曾鹏辉 武旭润 马云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962-3971,共10页
目的优选羟丙基-β-环糊精(2-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CD)包合香果健消片(Xiangguo Jianxiao Pian,XJP)挥发油最佳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包合率、收率、含油率、每克包合物中1,8-桉叶素的含量为指标,HPCD与无水乙醇... 目的优选羟丙基-β-环糊精(2-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CD)包合香果健消片(Xiangguo Jianxiao Pian,XJP)挥发油最佳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包合率、收率、含油率、每克包合物中1,8-桉叶素的含量为指标,HPCD与无水乙醇的质量体积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信息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计算综合评分,建立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包合工艺。采用薄层色谱、紫外吸收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GC-MS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并考察其稳定性影响因素。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HPCD与无水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2∶20(g/mL),包合温度55℃,包合时间2 h,经验证制得的包合物平均包合率为88.15%、收率为96.11%、含油率为7.65%、包合物中1,8-桉叶素的含量为20.28mg/g。挥发油成功进入HPCD空腔中,包合前后挥发油成分基本未发生变化,包合物稳定性较好。结论优选的挥发油包合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果健消片 挥发油 羟丙基-Β-环糊精 1 8-桉叶素 信息熵权法 正交试验 包合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