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3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Ga_(2)前驱体合金的制备和去合金化过程中纳米多孔铜的形成
1
作者 周玉鑫 胡劲 +3 位作者 朱家军 王开军 段云彪 张维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2-789,共8页
在220℃的加热条件下制备前驱体CuGa_(2)合金,运用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两种去合金方法制备纳米多孔铜,分析不同浓度的腐蚀介质对多孔结构形成的影响,并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和电感耦合... 在220℃的加热条件下制备前驱体CuGa_(2)合金,运用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两种去合金方法制备纳米多孔铜,分析不同浓度的腐蚀介质对多孔结构形成的影响,并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样品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合金化过程中以甲基硅油作为防氧化保护介质可获得前驱体CuGa_(2)合金;不同腐蚀介质对纳米多孔铜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由于不同溶液中Cu,Ga与CuGa_(2)的平衡电位不同对纳米多孔铜的形成影响显著,1M HCl溶液中CuGa_(2)的平衡电位与Cu的平衡电位相近,Ga、Cu原子会共同溶解导致无法形成多孔结构;1M NaOH溶液中Cu与CuGa_(2)的平衡电位的电位差较大,可进行充分腐蚀获得多孔结构,形成的多孔孔隙分布杂乱且不均匀,孔径范围为120 nm~1μm。前驱体合金经1M HCl溶液的化学腐蚀,由于H^(+)的腐蚀作用,Cl^(-)促进Cu原子的扩散重排,获得的多孔纳米铜形貌与结构更加清晰均匀且连续,其孔径范围为20~1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CuGa 2合金 腐蚀介质 合金 纳米多孔铜
下载PDF
固溶时效深冷复合处理对ZCuAl10Fe3Mn2合金微观组织和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赵玲 刘光磊 +3 位作者 张思源 李茂军 刘简宁 李明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3-70,共8页
研究T6处理、深冷处理和T6+深冷处理对ZCuAl 10 Fe 3Mn 2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在室温至450℃下的热疲劳行为。通过XRD,OM,SEM,EDS对合金组织和裂纹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T6+深冷复合处理工艺能够显著改善ZCuAl 10 Fe 3Mn 2... 研究T6处理、深冷处理和T6+深冷处理对ZCuAl 10 Fe 3Mn 2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在室温至450℃下的热疲劳行为。通过XRD,OM,SEM,EDS对合金组织和裂纹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T6+深冷复合处理工艺能够显著改善ZCuAl 10 Fe 3Mn 2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与T6处理相比,其抗拉强度、硬度以及伸长率分别提高了7.28%,16.96%和23.53%;其α相进一步细化且分布更加均匀,位错密度增加,使得合金整体的组织均匀性、致密性更好。综合性能的提高也有效地提高了合金的热疲劳性能,其抗热应力和氧化腐蚀的能力增强。在相同冷热循环次数下,疲劳裂纹长度最短,裂纹生长速率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CuAl 10 Fe 3Mn 2合金 T6处理 深冷处理 热疲劳 裂纹生长
下载PDF
A356.2铝合金螺簧座挤压铸造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鹏 罗继相 +1 位作者 沈艾迪 任川东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研究了挤压铸造A356.2铝合金螺簧座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对其进行了充型以及凝固模拟,探讨了断口集中于试样下部的原因。结果表明,铸态螺簧座本体取样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分别为268 MPa、184 MPa、9.3%;T6处理后达到330 MPa、... 研究了挤压铸造A356.2铝合金螺簧座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对其进行了充型以及凝固模拟,探讨了断口集中于试样下部的原因。结果表明,铸态螺簧座本体取样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分别为268 MPa、184 MPa、9.3%;T6处理后达到330 MPa、266 MPa、6.4%。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充型速度和铸造压力的增加,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但对屈服强度影响不大。挤压铸造条件下,α-Al相可使晶粒细化并使其呈团块状发展,但对亚共晶相影响很小。在螺簧座底部、中部和上部均有涡流产生,凝固时会在拐角处产生热节,有缩孔、缩松倾向。试样的断裂位置集中在弹簧座下部,是涡流导致的夹杂物与卷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通过对充型速度采用分段变速法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铸造 A356. 2合金 T6 热处理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减薄率对QSn7-0.2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孔维静 樊文欣 +2 位作者 席奇豪 王欣 亓岳岩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3-227,共5页
采用数控强力旋压机分别在减薄率为25%、35%和45%的不同水平下对锡青铜(QSn7-0. 2)强力旋压成形,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检测仪器研究旋压件不同减薄率对锡青铜(QSn7-0. 2)试件的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减薄率的增加,... 采用数控强力旋压机分别在减薄率为25%、35%和45%的不同水平下对锡青铜(QSn7-0. 2)强力旋压成形,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检测仪器研究旋压件不同减薄率对锡青铜(QSn7-0. 2)试件的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减薄率的增加,晶粒细化加剧,晶粒的转变过程为原始的等轴晶粒被拉长变为细化均匀的等轴晶。减薄率为25%时,原始的等轴晶粒开始被较小程度的压扁,部分晶粒被拉长;当减薄率达到35%时,晶粒严重破碎,组织内部的晶粒变形程度不均匀;当减薄率达到45%时,组织中原始的晶粒完全消失,晶粒的整体分布比较均匀。随着减薄率的增加,金属塑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Sn7-0. 2合金 强力旋压 拉伸断口 减薄率
下载PDF
Nb对LaFe_(10.8-x)Nb_xCo_(0.7)Si_(1.5)C_(0.2)磁制冷合金成相和居里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松 叶荣昌 +1 位作者 龙毅 吴云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07-1611,共5页
用真空电弧炉熔炼了LaFe10.8-xNbxCo0.7-Si1.5C0.2(x=0、0.01、0.07、0.10、0.14、0.36和0.74)合金,并对其铸态及退火态的显微组织、相成分及体积分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b的添加可细化铸态组织中的树枝晶,并促进退火过程中1∶13相的... 用真空电弧炉熔炼了LaFe10.8-xNbxCo0.7-Si1.5C0.2(x=0、0.01、0.07、0.10、0.14、0.36和0.74)合金,并对其铸态及退火态的显微组织、相成分及体积分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b的添加可细化铸态组织中的树枝晶,并促进退火过程中1∶13相的形成。其中当x=0.07时,铸态组织的细化作用最为明显,退火后可得到接近单一的1∶13相。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的结果表明,LaFe10.8-xNbxCo0.7Si1.5C0.2(x=0、0.01、0.07、0.10、0.14和0.36)合金在相变点附近发生了二级磁相变,且相变温度随Nb含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制冷 LaFe10 8-xNbxCo0 7Si1 5C0 2合金 成相 居里温度
下载PDF
TA2合金激光熔覆钛基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的高温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秀波 王勉 +4 位作者 乔世杰 翟永杰 周仲炎 罗迎社 涂溶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290,共8页
为提升TA2合金的摩擦学性能,选用Ti-TiC-WS_2复合粉末在TA2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钛基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系统地分析了涂层的物相、显微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分别在室温(20℃)、250℃和500℃下测试了基体和涂层的摩擦学性能,并分析了其... 为提升TA2合金的摩擦学性能,选用Ti-TiC-WS_2复合粉末在TA2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钛基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系统地分析了涂层的物相、显微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分别在室温(20℃)、250℃和500℃下测试了基体和涂层的摩擦学性能,并分析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涂层的显微硬度(约HV_(0.5)1 005.4)是基体(HV_(0.5)190)的5倍;由于增强相TiC/(Ti,W)C_(1–x)和自润滑相Ti_2SC/TiS的综合效应,相比基体,复合涂层在所有试验温度下均具有较小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涂层的摩擦系数先变小后升高,在250℃下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0.257);涂层的磨损率随温度的升高一直降低,在500℃下磨损率最低[0.487×10^(–5) mm^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A2合金 复合涂层 高温摩擦磨损
下载PDF
新型倾斜板技术制备半固态AlSi6Mg2合金及触变成形 被引量:13
7
作者 管仁国 石路 +3 位作者 邢振环 王超 马廷威 尚剑洪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94-697,共4页
采用自制的波浪型倾斜板技术装置,对制备半固态AlSi6Mg2合金坯料及触变成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波浪型的倾斜板可制备组织性能优良的半固态合金坯料,坯料由细小的球形晶和少量玫瑰晶组成。在本试验条件下,制备AlSi6Mg2半固态坯料的... 采用自制的波浪型倾斜板技术装置,对制备半固态AlSi6Mg2合金坯料及触变成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波浪型的倾斜板可制备组织性能优良的半固态合金坯料,坯料由细小的球形晶和少量玫瑰晶组成。在本试验条件下,制备AlSi6Mg2半固态坯料的浇注温度范围为660-680℃。在坯料二次加热温度为597℃,保温90min,模具预热温度为400℃,保温120min的试验条件下,可得到表面光洁、组织优良的成品制件。触变压铸时,液相流动成为主要的变形方式,制品上部由于液相偏聚,对应的硬度较低,下部由于固相的微塑性变形,对应的硬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型倾斜板 半固态 AlSi6Mg2合金 触变成形
下载PDF
TB2钛合金绝热剪切行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扬 程信林 安宇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8-724,共7页
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法和C语言编程拟合热粘塑性本构方程中的待定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对绝热剪切带内温升进行了估算。将估算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绝热温升的估算结果表明:在绝热剪切带内,温度达到了TB2钛合金的再结... 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法和C语言编程拟合热粘塑性本构方程中的待定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对绝热剪切带内温升进行了估算。将估算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绝热温升的估算结果表明:在绝热剪切带内,温度达到了TB2钛合金的再结晶温度,但低于其相转变温度,这与合金发生剪切变形后的微观组织特点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剪切 热粘塑性本构关系 TB2合金 绝热温升 有限元
下载PDF
合金元素Al对Laves相NbCr2显微组织及断裂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海忠 鲁世强 +1 位作者 祝建业 周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85,共6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烧结的工艺路线制备Laves相NbCr2合金,研究合金元素Al对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特别是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元素Al主要占据了Laves相NbCr2金属间化合物中Cr原子的晶格位置。添加合金元素Al的Laves相NbCr2合... 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烧结的工艺路线制备Laves相NbCr2合金,研究合金元素Al对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特别是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元素Al主要占据了Laves相NbCr2金属间化合物中Cr原子的晶格位置。添加合金元素Al的Laves相NbCr2合金较未合金化的NbCr2硬度有所提高;当Al含量达到12at%时,断裂韧性要高于未合金化的NbCr2合金,达到了6.8MPam,远远高于熔铸合金的断裂韧性(1.2MP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ves相NbCr2合金 断裂韧性 硬度
下载PDF
热暴露对Nb/NbCr_2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邓莉萍 鲁世强 +1 位作者 虞文 林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5-659,共5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工艺制备了成分为Cr-77.5at.%Nb的Nb/NbCr2合金。分别在800,1000,1200℃对其进行10,30,50,100h的真空热暴露实验,研究热暴露对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暴露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Nb/NbCr2合金的相对密... 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工艺制备了成分为Cr-77.5at.%Nb的Nb/NbCr2合金。分别在800,1000,1200℃对其进行10,30,50,100h的真空热暴露实验,研究热暴露对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暴露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Nb/NbCr2合金的相对密度略有增加,1200℃热暴露100h后,合金的相对密度由热暴露前的99.1%增大至99.6%。合金在整个热暴露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物相变化。合金的维氏硬度随着热暴露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随着热暴露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合金的断裂韧度逐渐下降;合金的室温抗压强度和塑性应变随热暴露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屈服强度随热暴露时间延长先增后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 NbCr2合金 热暴露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TA2合金激光熔覆自润滑复合涂层组织与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秀波 乔世杰 +2 位作者 翟永杰 周仲炎 罗迎社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82,共8页
以三种不同质量分数配比为40%Ti–19.5%Ti C–40.5%WS_2、40%Ti–25.2%Ti C–34.8%WS_2、40%Ti–29.4%Ti C–30.6%WS_2的复合粉末为预置原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钛合金TA2表面原位合成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系统地分析了涂层的物相、组织... 以三种不同质量分数配比为40%Ti–19.5%Ti C–40.5%WS_2、40%Ti–25.2%Ti C–34.8%WS_2、40%Ti–29.4%Ti C–30.6%WS_2的复合粉末为预置原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钛合金TA2表面原位合成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系统地分析了涂层的物相、组织、显微硬度及其摩擦学性能与机理.结果表明:三种涂层的显微硬度分别为HV_(0.5)927.1、HV_(0.5)1007.5和HV_(0.5)1052.3,相对于基体(HV_(0.5)180)有极大的提高;三种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41和30.98×10^(–5) mm^3/(N·m);0.30和18.92×10^(–5) mm^3/(N·m)以及0.34和15.98×10^(–5) mm^3/(N·m).WS_2质量分数为34.8%和30.6%的预置粉末制备的涂层表现出较好的耐磨减摩性能,其磨损机理为轻微的塑性变形和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A2合金 耐磨减摩 复合涂层
下载PDF
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半固态加工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广安 孟力凯 罗守靖 《金属成形工艺》 2003年第2期30-32,共3页
采用M4 0石墨纤维和LY12合金 ,挤压浸渗后半固态下直接充填成形 ,制备了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半固态加工对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及与固态塑性成形的区别。结果表明 :半固态下加工碳纤维的纤维长度明显高于固态加工。
关键词 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半固态加工 M40石墨纤维 LYl2合金
下载PDF
ZrV_2合金的吸、放氘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彭述明 赵鹏骥 +3 位作者 徐志磊 龙兴贵 郝万立 罗顺忠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1-435,共5页
测定了ZrV2 合金的吸、放氘P C T曲线、吸附 (或离解 )平衡压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初始吸附速率曲线 ,确定了ZrV2 合金的吸、放氘热力学参数 ,给出了ZrV2 合金的吸附容量、室温吸附 (或离解 )平衡压 。
关键词 ZrV2合金 放氘性能 吸附容量 离解平衡压 初始吸附速率 吸氘性能 锆钒合金 贮氢材料
下载PDF
喷射沉积AlZn_(12)Mg_2Cu_2合金的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林 田冲 +3 位作者 陈桂云 赵九洲 张永昌 叶恒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26,共4页
用喷射成形技术在较低雾化压力下沉积了 Al Zn1 2 Mg2 Cu2 合金 ,对其组织结构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发现 :在本喷射成形工艺条件下 ,可以形成高致密度的具有等轴晶粒的均匀合金 ,晶粒尺寸在 30~ 6 0 μm范围... 用喷射成形技术在较低雾化压力下沉积了 Al Zn1 2 Mg2 Cu2 合金 ,对其组织结构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发现 :在本喷射成形工艺条件下 ,可以形成高致密度的具有等轴晶粒的均匀合金 ,晶粒尺寸在 30~ 6 0 μm范围内 ,在晶内和晶界处有 Mg Zn2 相的析出 ;对制备的材料经挤压比为 7.7∶ 1条件下的热挤压和 T6时效处理后进行了力学性能测定 ,结果显示屈服强度 (σUS)为 74 0 MPa,抗拉强度 (σUTS)为 75 3MPa,延伸率 (δ)为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成形 显微组织 航空材料 AlZm12Mg2Cu2合金 粉末冶金
下载PDF
合金元素对Cu_(60)Zr_(30)Ti_(10)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与显微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元政 仇在宏 +1 位作者 谢致薇 白晓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55-1160,共6页
用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2~3mm的Cu60-xZr30Ti10M2(M=Mg、Al、Sn)系列非晶合金。用X射线衍射、差式扫描量热仪和硬度实验等研究它们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与显微硬度。该系列非晶合金均表现出两级晶化行为。Cu60Zr30Ti10的玻璃转变... 用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2~3mm的Cu60-xZr30Ti10M2(M=Mg、Al、Sn)系列非晶合金。用X射线衍射、差式扫描量热仪和硬度实验等研究它们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与显微硬度。该系列非晶合金均表现出两级晶化行为。Cu60Zr30Ti10的玻璃转变温度为426.5℃,晶化起始温度为467.7℃,过冷液相区为41.2℃。添加Mg、Mo、Al对过冷液相区影响比较小,而添加Sn则使过冷液相区明显增大,达到51.6℃,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有较明显提高,热稳定性增强。Cu60Zr30Ti10非晶合金的显微硬度为HV594.3,添加2%(摩尔分数)的Mg、Mo和Al对显微硬度影响不大,而添加2%Sn(摩尔分数)却使显微硬度达到HV755.7,提高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60-xZr30Ti10M2合金 块体非晶合金 非晶形成能力 显微硬度
下载PDF
LY12合金粗晶材料的超塑性变形机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艳青 张克实 +1 位作者 耿晓亮 杨永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86-990,共5页
采用单轴拉伸对LY12粗晶材料进行超塑性研究 ,温度一定时 ,在较高和较低的应变速率下都得到了大延伸率 ,而处于中间应变速率的试样延伸率较低。SEM断口分析表明 ,晶界上产生的粘性物质对粗晶超塑性行为有决定性影响。在高应变速率下 ,... 采用单轴拉伸对LY12粗晶材料进行超塑性研究 ,温度一定时 ,在较高和较低的应变速率下都得到了大延伸率 ,而处于中间应变速率的试样延伸率较低。SEM断口分析表明 ,晶界上产生的粘性物质对粗晶超塑性行为有决定性影响。在高应变速率下 ,晶界上粘性层很薄 ,被粘性层包围着的晶粒和亚结构在相互挤压和相对转动中容易细化 ,有利于超塑性变形能力的提高且不易产生孔洞 ,室温性能良好 ;低应变速率下 ,大多晶界上都有粘性物质包围且粘性层厚度增大 ,粘性物质的增多使超塑性变形能力增强 ,但易产生孔洞 ,使室温性能恶化 ;而中间应变速率区间 ,晶粒细化程度不够 ,晶界上未产生较多粘性物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l2合金 粗晶 超塑性变形 晶界 粘性物质
下载PDF
锆-2合金在500-800℃空气中氧化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邦新 蒋有荣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1-47,共7页
研究了Zr-2合金在500—800℃空气中氧化的规律,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氧化膜形貌、组织和晶体结构进行观察,并对氧化膜内表面应力和应力梯度进行了估算。随着氧化膜增厚,氧化膜内表面应力最初增加而后下降,出现极大值;... 研究了Zr-2合金在500—800℃空气中氧化的规律,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氧化膜形貌、组织和晶体结构进行观察,并对氧化膜内表面应力和应力梯度进行了估算。随着氧化膜增厚,氧化膜内表面应力最初增加而后下降,出现极大值;极大应力值和与其相对应的氧化膜厚度都随氧化温度升高而增加,应力梯度随氧化膜增厚呈单调下降。黑色氧化膜内存在三种晶体结构;单斜、四方、立方,最初晶粒细小,模糊不清,随着氧化时间增长,发生回复再结晶后,晶粒衬度才逐渐变得清晰。白色氧化膜为单一的单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Zr-2合金 氧化 应力 梯度
下载PDF
化学镀Ni-P-ZrO_2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江文辉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49,共4页
以NiSO4 为施镀主盐 ,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研究了化学镀法在工件表面获得良好性能的Ni P ZrO2 镀层的工艺 .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镀液的最佳成分 ,考察了施镀温度、搅拌速度、ZrO2 微粒的添加量对镀层形成的影响 ,并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 以NiSO4 为施镀主盐 ,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研究了化学镀法在工件表面获得良好性能的Ni P ZrO2 镀层的工艺 .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镀液的最佳成分 ,考察了施镀温度、搅拌速度、ZrO2 微粒的添加量对镀层形成的影响 ,并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对镀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镀液的最佳组成为 :NiSO4 30g·L-1,配合剂 18g·L-1,稳定剂 2g·L-1,次亚磷酸钠 2 0g·L-1,促进剂 15g·L-1;施镀工艺条件为 :施镀温度 85~ 90℃ ,ZrO2 微粒加入量 10~ 2 0g·L-1,在施镀过程中采用间歇式搅拌法 ;经过 30 0℃以下的热处理后镀层结构仍为非晶态结构 ,经过 30 0℃以上的热处理后 ,则变为晶体结构 ;用以上方法获得的镀层为高磷镀层 .此外 ,用浓度为 10 % (质量分数 )的盐酸检验镀层的耐蚀性 ,结果表明ZrO2 微粒的加入不会影响Ni P基质层的抗蚀性 .因此 ,采用本工艺能获得性能优良的Ni P ZrO2 合金镀层 ,且性能比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复合镀层 Ni-P-ZrO2合金 镀镍工艺 沉积速度 镀液 正交试验法
下载PDF
高速激光熔覆铁基TY-2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强 杨驹 +3 位作者 牛文娟 苏成明 QIU Dong 李洋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73,共8页
目的通过与激光熔覆进行对比,探究高速激光熔覆铁基TY-2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方法采用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27SiMn不锈钢基体上制备铁基TY-2合金熔覆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对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结... 目的通过与激光熔覆进行对比,探究高速激光熔覆铁基TY-2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方法采用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27SiMn不锈钢基体上制备铁基TY-2合金熔覆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对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测试,对比研究高速激光熔覆与激光熔覆铁基TY-2合金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与激光熔覆层相比,获得的高速激光熔覆层均匀致密,无裂纹,孔隙与夹杂较少,与基体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激光熔覆层的组织以粗大的柱状晶为主,高速激光熔覆层的组织以尺寸为5~10μm的细小晶粒为主。高速激光熔覆层与原始粉末的物相一致,包含(Fe,Ni)、Cr_(0.19)Fe_(0.7)Ni_(0.11)和Fe-Cr等相。激光熔覆层与原始粉末的物相有所差别,高能量密度导致CaNi_(3)C_(0.5)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高速激光熔覆层的平均硬度为604HV_(0.3),相比激光熔覆层(543HV_(0.3))提高了9.4%。结论高速激光熔覆的总能量较低,为激光熔覆总能量的77.9%,其中高速粒子携带的动能占高速激光熔覆总能量的17.7%。高速激光熔覆可实现低能量下的高效熔覆,熔覆层的组织更加细小,成分更加均匀,硬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高速激光熔覆 铁基TY-2合金熔覆层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Al_5Fe_2合金熔体中程有序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丛红日 边秀房 李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7-292,共6页
采用紧束缚原子间作用势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 (MD)的方法研究了Al5Fe2 合金熔体的微观结构 ,发现在结构因子的小角部分 (Q =15 7nm-1)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预峰 (FSDP) ,并得到X射线衍射实验的进一步印证 .在实验测得的合金衍射图样中 ,... 采用紧束缚原子间作用势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 (MD)的方法研究了Al5Fe2 合金熔体的微观结构 ,发现在结构因子的小角部分 (Q =15 7nm-1)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预峰 (FSDP) ,并得到X射线衍射实验的进一步印证 .在实验测得的合金衍射图样中 ,液态衍射曲线与固态衍射曲线间存在着很好的对应关系 ,它们在小角部分都存在峰位 ,这表明Al5Fe2 合金熔体与其固态在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 .通过对化学短程序参数α及Bhatis Thornton(BT)结构因子的分析计算 ,发现熔体中存在较强的化学序 ,并认为正是这种化学序导致了中程有序结构 (MRO)的产生 .Faber Ziman (FZ)偏结构因子的SFe Fe(Q)和SAl Fe(Q)在Q =15 7nm-1处分别存在最大值与最小值 ,也是熔体中存在着超结构的表征 .同时 ,我们还给出了体系的配位数及代表中程有序的原子团簇的结构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5Fe2合金熔体 中程有序结构 分子动力学模拟 X射线衍射 结构因子 微观结构 铝铁含金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