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27
1
作者 黄少安 孙圣民 宫明波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7,205-206,共12页
本文运用计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下,所激励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同,从而农业总产出有较大不同;在投入相同的生产要素和政策要素下,农业的产出也有不同... 本文运用计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下,所激励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同,从而农业总产出有较大不同;在投入相同的生产要素和政策要素下,农业的产出也有不同。综合比较后认为:“所有权农民私有、合作或适度统一经营”是相对较好的制度。因为在这种制度下,能较大程度地激励各生产要素的投入,土地和劳动等要素的利用率也较高,从而使农业总产值高速而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土地产权制度 1978 实证分析 中国大陆 农业经济增长 生产要素 要素投入量 农业总产值 统计分析 综合比较 统一经营 稳定增长 总产出 所有权 利用率 激励 农民 合作 劳动
原文传递
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 被引量:100
2
作者 袁志刚 范剑勇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9-66,共8页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直接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快速转移。这一转移在全国各地区的速度如何?我们以此为本文展开的出发点,并应用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偏离份额法对各地区工业化进程进行分析和判断,发现我国原来的...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直接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快速转移。这一转移在全国各地区的速度如何?我们以此为本文展开的出发点,并应用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偏离份额法对各地区工业化进程进行分析和判断,发现我国原来的三大直辖市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三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而中部、西北和西南地区则仍处于工业化的中前期。同时,整个大陆的第二产业有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地区(包括直辖市)聚集的倾向,使东部沿海地区有形成中国的制造业中心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8 中国 工业化进程 地区差异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空间分布 偏离份额法 就业增长
原文传递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旅游客源预测模型——以中国入境旅游客源为例 被引量:95
3
作者 朱晓华 杨秀春 蔡运龙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235,共4页
本文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以中国1978年以来入境客源为例,建构了旅游客源预测的灰色模型,并与常用的线性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定量对比。所得基本结论为:①旅游系统是灰色系统,灰色系统理论是研究旅游现象的有力工具;②中国入境客源灰色GM(... 本文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以中国1978年以来入境客源为例,建构了旅游客源预测的灰色模型,并与常用的线性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定量对比。所得基本结论为:①旅游系统是灰色系统,灰色系统理论是研究旅游现象的有力工具;②中国入境客源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线性模型;③就灰色预测而言,如果原始数据列较长(例如21年),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所得预测模型精度较高,而对原始数据进行取自然对数的处理所得模型预测精度较低;如果原始数据列较短(例如5年),对原始数据进行取自然对数的预处理所得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本文所得结论对其他旅游序列预测应该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理论 旅游客源 预测模型 入境 中国 原始数据 预测精度 线性模型 1978 灰色模型 旅游系统 旅游现象 灰色预测 参考价值 预处理 对数 常用 借鉴
下载PDF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 被引量:64
4
作者 邓正来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42,共18页
1978年至 2 0 0 4年 ,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 ,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 ,要对... 1978年至 2 0 0 4年 ,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 ,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 ,要对“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论题给出回答 ,并对中国法学这一时代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较为具体地讲 ,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 ,对中国法学中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进行了深入探究。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引领中国法制发展 ,实是因为它们都受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 ,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 ,而且还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 ;同时 ,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范式”因无力解释和解决因其自身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 ,最终导致了作者所谓的“范式”危机。正是在批判“现代化范式”的基础上 ,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性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 ,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学 中国法律 理想 现代化范式 论纲 建构 法制发展 “范式” 2004 1978 “总体性” 权利本位论 根本问题 理论模式 西方法律 支配地位 批判 文化论 资源论 现代性 新时代 作为 法条 和解
原文传递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下)——对苏力“本土资源论”的批判 被引量:51
5
作者 邓正来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72,共21页
1978年至2004年,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要对“中国... 1978年至2004年,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要对“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论题给出回答,并对中国法学这一时代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较为具体地讲,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对中国法学中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进行了深入探究。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引领中国法制发展,实是因为它们都受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而且还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同时,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范式”因无力解释和解决因其自身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最终导致了作者所谓的“范式”危机。正是在批判“现代化范式”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性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学 资源论 批判 本土 现代化范式 苏力 中国法律 法制发展 “范式” 2004 1978 “总体性” 权利本位论 根本问题 理论模式 西方法律 支配地位 理想 文化论 现代性 新时代 作为 法条 和解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的职业、阶层和关系网 被引量:40
6
作者 边燕杰 Ronald Breiger +2 位作者 Deborah Davis Joseph Galaskiewicz 伊洪 《开放时代》 CSSCI 2005年第4期98-118,共21页
自1978年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推动了混和经济模式的出现,侵蚀着再分配经济时代的社会等级结构的制度基础,也为一种新的阶层结构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本文依据1998年中国津、沪、汉、深四... 自1978年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推动了混和经济模式的出现,侵蚀着再分配经济时代的社会等级结构的制度基础,也为一种新的阶层结构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本文依据1998年中国津、沪、汉、深四市400户家庭的社会交往资料,分析春节拜年行为,测量各社会阶层间的社会纽带的强度和异质性。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同时存在两个社会分化的维度,即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导致的分化和工作组织中的政治权力导致的分化。与市场决定论相反,中国社会分层的根本逻辑是经济和政治的相互影响和双重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 关系网 职业 社会阶层结构 社会等级结构 1978 市场化改革 1998 市场决定论 经济模式 制度基础 经济时代 社会交往 社会分化 政治权力 工作组织 市场经济 相互影响 社会分层 再分配 异质性 私有化 维度
原文传递
1978年以来湖北省粮食生产波动状况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朱再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16,共4页
摘要 以1978~2001年湖北省粮食生产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了24年来湖北省粮食生产所经历的阶段,总结出湖北省粮食总产波动属于古典型波动的基本特征和稳定粮食生产的几点结论。
关键词 1978 湖北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古典型波动
下载PDF
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李俊锋 邹红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4S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相关性分析 持续高速增长 人口就业 经济增长速度 劳动力就业 经济增长率 2003 1978 经济发展 失业问题 非一致性 失业人数 就业压力 正相关 各国 吸纳
下载PDF
1978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估计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金营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0-76,共7页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在使用从业人员作为生产函数中劳动力投入的表征指标所存在的问题 ,设计出一个可行的方法重新估计三次产业中从业人员的各级受教育程度构成比例和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存量 ,为比较准确地分析三次产业的生产率和...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在使用从业人员作为生产函数中劳动力投入的表征指标所存在的问题 ,设计出一个可行的方法重新估计三次产业中从业人员的各级受教育程度构成比例和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存量 ,为比较准确地分析三次产业的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8 中国 受教育水平 数据质量 从业人员 三次产业
原文传递
1978年以来我国青年择偶研究述评 被引量:8
10
作者 管雷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4年第11期100-108,共9页
1978年以来我国学者对青年择偶的研究是相当丰富的,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发表在《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社会》、《妇女研究论丛》等中国学术期刊杂志上。本文以这些文章为依据,对青年择偶的认识及研究视角、对青年择偶标准观念... 1978年以来我国学者对青年择偶的研究是相当丰富的,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发表在《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社会》、《妇女研究论丛》等中国学术期刊杂志上。本文以这些文章为依据,对青年择偶的认识及研究视角、对青年择偶标准观念的论述、对青年择偶方式的论述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梳理,并进一步归纳分析了现有研究在理论、对象、范围、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8 择偶标准 择偶方式 择偶观念 婚姻制度
下载PDF
后殖民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陶家俊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4,共6页
关键词 后殖民 20世纪80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东方主义》 1978 后结构主义 理论形成 90 批判意识 批评方法 萨义德 爱德华 中后期
原文传递
经济体制变迁中的最高人民法院(1949-1978年) 被引量:12
12
作者 侯猛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6-77,共12页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最高人民法院的主要任务不是进行具体的经济决策 ,而是以不同形式为政治服务。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央各机关关系中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 ,甚至审判与行政权力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从经济变迁来看 ,计划经济体制导致最高人民...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最高人民法院的主要任务不是进行具体的经济决策 ,而是以不同形式为政治服务。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央各机关关系中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 ,甚至审判与行政权力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从经济变迁来看 ,计划经济体制导致最高人民法院过于集权化 ,进而加强对下级法院的控制 ;而在市场经济的形成过程中 ,最高人民法院与地方法院的关系需要从集权转向一定程度的分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人民法院 1978 体制变迁 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决策 政治服务 行政权力 经济变迁 形成过程 市场经济 地方法院 边缘化 集权化 机关 审判
原文传递
过渡期中国制度变迁的经济史解释:1956-1996——“体制困局”与改革的内生性和过渡性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邓宏图 李亚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1,共9页
本文认为,自1956年完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中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渡期。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在《论十大关系》中就埋下伏笔,“体制困局”成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逻辑起点”,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进行的“真理标准... 本文认为,自1956年完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中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渡期。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在《论十大关系》中就埋下伏笔,“体制困局”成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逻辑起点”,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进行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正是试图走出“体制困局”的一次实际尝试。“历史逻辑起点”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经济组织的演进和制度变迁提供了,既是潜在的。又是可辨识的决定因素,而不同类型经济组织和不同地区的生产率竞赛则使制度变迁超越“体制困局”,从而使改革不可逆转。研究表明,对过渡期的或转轨期的经济增长来说,制度变迁等因素是决定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过渡期 中国 过渡性 内生性 经济史 20世纪80代初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论十大关系》 解释 逻辑起点 经济组织 1956 1978 真理标准 决定因素 经济增长 生产率 不可逆 转轨期
下载PDF
1978-2018:走向实践的中国法理学 被引量:10
14
作者 付子堂 王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6,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研究得以全面恢复、重建和发展。中国法理学的学科体系、组织载体及研究论域也随之重获新生。中国法理学40年恢复和重建的过程,不仅是自身范畴逐渐确立和发展的过程,而且也体现为逐步自主回应中国问题、迈向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研究得以全面恢复、重建和发展。中国法理学的学科体系、组织载体及研究论域也随之重获新生。中国法理学40年恢复和重建的过程,不仅是自身范畴逐渐确立和发展的过程,而且也体现为逐步自主回应中国问题、迈向中国实践的过程。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中国法理学的发展,法理学研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长足进步。法理学由形而上的思辩研究,转向具体的理论范畴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尤其是法律方法论和跨学科法学研究逐渐成长,成为中国法理学研究的新趋向,搭建起了法理学与部门法学及社会实践对话的桥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以来40年的中国法治实践,也正是检验中国法理学发展的唯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改革开放 法律方法论 法学研究 1978
下载PDF
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正华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3,共10页
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是在中国经济的恢复取得了喜人的成就、政治上即将面临历史性的转折、人们的思想冲破"两个凡是"束缚的情况下召开的;这次会议虽然没有作出决议,但产生了李先念的总结报告和胡乔木的发言这两个后来影响较大... 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是在中国经济的恢复取得了喜人的成就、政治上即将面临历史性的转折、人们的思想冲破"两个凡是"束缚的情况下召开的;这次会议虽然没有作出决议,但产生了李先念的总结报告和胡乔木的发言这两个后来影响较大的文件;这次会议为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作了理论和舆论上的准备,便于人们畅所欲言的会议形式直接为后来的理论工作务虚会所仿效,同时,会议中的求成过急思想对后来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8 国务院务虚会 华国锋 李先念
原文传递
1978年以来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变化的一个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西安金融》 2005年第4期4-14,共11页
本文对1978-2003年我国各省份城市及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消费差异,各省份城市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消费差距作了比较系统的实证研究,发现这25年间:(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人均储蓄指标)、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速东部地区... 本文对1978-2003年我国各省份城市及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消费差异,各省份城市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消费差距作了比较系统的实证研究,发现这25年间:(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人均储蓄指标)、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速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东部地区省际之间的离散程度大于中、西部地区;(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东部地区增速大于中、西部地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东部地区省际之间的离散程度大于中、西部地区;(3)1978-2003年,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消费)绝对差距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则一直是全国城乡收入比和消费比(即相对差距)最大的地区。本文还从耐用消费品的实物拥有量上验证了上述结论。最后文章指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出现收入上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可以说是市场经济下公平竞争、效率法则、优胜劣汰的一种必然结果,而且对于我国可能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客观存在;政府的作用空间就是通过建立有效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不使这些差距过大,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1978 比较分析 消费水平 居民收入 中部地区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2003 生活消费支出 东部地区 农村居民 离散程度 国民收入 人均纯收入 耐用消费品 消费差异 收入差距 实证研究 比较系统 消费差距 人均储蓄
下载PDF
1978年以来广东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变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媛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2-56,共5页
广东作为人口密集化程度高、就业压力大的沿海省份 ,2 0 0 0年提前实现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超越第一、二产业的目标 ,实现劳动力产业结构从“一、二、三”型向“三、一、二”型的历史性转变。本文通过对这一突破的实证分析 ,探讨造成广东... 广东作为人口密集化程度高、就业压力大的沿海省份 ,2 0 0 0年提前实现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超越第一、二产业的目标 ,实现劳动力产业结构从“一、二、三”型向“三、一、二”型的历史性转变。本文通过对这一突破的实证分析 ,探讨造成广东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迅速增长的各种动因 ,指出在全国大力发展服务业以解决就业压力的形势下 ,广东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这一突破对全省与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8 广东 第三产业 就业比重 实证分析 就业问题 就业结构 劳动力
下载PDF
试论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玉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这是美国历史上进行的第二次文官制度改革,也是在对近百年来的美国文官制度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次改革影响极其深远。因为改革法不仅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联邦政府人事制度应遵... 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这是美国历史上进行的第二次文官制度改革,也是在对近百年来的美国文官制度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次改革影响极其深远。因为改革法不仅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联邦政府人事制度应遵循的九条功绩制原则,而且,为了更好地贯彻功绩制的九项原则,1978年改革还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例如:为了提高高级人员的素质,建立了"高级行政职位";推行"功绩工资制";改革了传统的考核制度;撤消文官委员会,建立了新的人事管理机构;还明确规定了禁止官员采取的人事措施,这样明确规定官员的"被禁止的人事措施",有利于监督、防止和制止官员们利用职权在人事管理方面营私舞弊。扩大了政府各机关的用人权;减少了退伍军人的优待范围等。总之,1978年对公务员制度所进行的改革,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调动公务员积极性,消除互相扯皮现象,以及推动公务员管理理论的研究等,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8 美国 文官制度改革
下载PDF
解析“中国模式” 被引量:5
19
作者 江金权 《瞭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42-43,共2页
“中国模式”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
关键词 中国模式 2004 1978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状况 1979 GDP总量 人均GDP 小康水平 平均速度 人民币 美元 成就
原文传递
宁夏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先柱 左理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5S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 197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价格计算 2001 改革开放以来 地方财政收入 2002 均增长率 宁夏经济 成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