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州傅家北齐线刻画像补遗 被引量:27
1
作者 夏名采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2-93,共2页
1971年春出土于山东省青州市(原益都县)傅家村的北齐武平四年(573年)线刻石画像是一批重要的考古资料,该墓发现时虽遭到破坏,但仍收集到许多精美的线刻石画像,经过调查,还获知其具体的年代。资料公布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这... 1971年春出土于山东省青州市(原益都县)傅家村的北齐武平四年(573年)线刻石画像是一批重要的考古资料,该墓发现时虽遭到破坏,但仍收集到许多精美的线刻石画像,经过调查,还获知其具体的年代。资料公布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这批石刻入藏益都县博物馆(今青州市博物馆)后,由于当时陈列条件所限,有一部分被码放在一起,加上几经易手,在整理报告时有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 北齐 补遗 线刻 1971 考古资料 青州市 博物馆 山东省 学术界 刻石 出土 石刻
原文传递
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危险——陕北石油案新动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鹏 《中国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1-62,72,共3页
关键词 动态分析 经济问题 政治化 长庆石油勘探局 延长油矿 陕北地区 1970 天然气开采 1971 1991 1989 1993 国家计委 登记工作 油气资源 长庆油田 石油资源 能源部 项目 移交
下载PDF
美国政府与一九七一年联合国中国代表权之争 被引量:5
3
作者 吕迅 吕菲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31,共8页
1971年,美国尼克松政府一方面调整战略,主动改善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不愿割裂与台湾的关系,这种矛盾生动地反映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尼克松政府内部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存在着分歧,持不同意见的各方对决策施加了不同程度... 1971年,美国尼克松政府一方面调整战略,主动改善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不愿割裂与台湾的关系,这种矛盾生动地反映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尼克松政府内部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存在着分歧,持不同意见的各方对决策施加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中国代表权 尼克松政府 1971 中美关系
下载PDF
El Nino/La Nina事件对许昌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晓喆 延军平 李长献 《江西农业学报》 2010年第10期89-92,共4页
根据1971~2009年期间发生的El Nino/La Nina事件和许昌市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971年以来许昌气温、降水、旱涝灾害与El Nino/La Nina事件之间的关系,初步揭示了El Nino/La Nina事件对许昌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许昌市39... 根据1971~2009年期间发生的El Nino/La Nina事件和许昌市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971年以来许昌气温、降水、旱涝灾害与El Nino/La Nina事件之间的关系,初步揭示了El Nino/La Nina事件对许昌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许昌市39年来温度和降水均有升高的趋势;厄尔尼诺年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高0.1℃,平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少34mm,厄尔尼诺次年降水增加,降水量多于正常年份35.3mm;拉尼娜年气温上升且波动较大,拉尼娜发生年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高0.3℃,拉尼娜年降水量多于正常年份2.3mm,拉尼娜次年降水量少于正常年份15.5mm;从气温来讲,拉尼娜年许昌气温的上升幅度要大于厄尔尼诺年气温的上升幅度。从降水量上来讲,厄尔尼诺年对许昌降水量的影响度要大于拉尼娜年对降水的影响度。El/La事件对许昌市旱涝灾害影响显著,拉尼娜年发生大涝灾害的几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 许昌市 气候 Impact 拉尼娜 降水量 厄尔尼诺 平均气温 旱涝灾害 影响度 气温 温度和降水 分析的方法 灾害影响 气象资料 气温上升 利用统计 幅度 水量比 1971
下载PDF
美国二战后至1971年义务教育普及与保障过程 被引量:3
5
作者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课题组 顾然 《经济研究参考》 2005年第46期27-41,共15页
一、对比与选择--二战后到1971年的义务教育 (一)对美国义务教育的几点说明. 1.美国义务教育的学制.美国的义务教育学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如表19所示.
关键词 1971 教育普及 美国 二战后 保障 义务教育 发展过程 教育学制
下载PDF
1971年南亚危机对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析论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威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6-110,共5页
1971年南亚危机是南亚地缘政治新旧格局交替的"分水岭"。一方面,它是推进美苏中战略大三角形成的"催化剂",直接地影响危机之后南亚的权势格局,巩固并强化了苏印与美中巴的战略对立;另一方面,危机之后的南亚地区格... 1971年南亚危机是南亚地缘政治新旧格局交替的"分水岭"。一方面,它是推进美苏中战略大三角形成的"催化剂",直接地影响危机之后南亚的权势格局,巩固并强化了苏印与美中巴的战略对立;另一方面,危机之后的南亚地区格局总体上呈现为印巴之间的不对称均势。印巴之间意识形态、国家理念、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全方位直接对抗并未消除,如何在核时代,通过战争之外的方式获取对对方的优势地位是印巴在1971年战争之后考量战略竞争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1 南亚危机 南亚地缘政治格局 影响
下载PDF
加拿大《就业保险法》简介及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红梅 《华东经济管理》 2003年第6期156-157,共2页
加拿大的失业保险是由联邦政府统一在全国实施的强制性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受到加拿大政府的格外重视,1996年加拿大对1971年的《失业保险法》重新修订后,改为《就业保险法》,反映了政府由单一的收入支持转... 加拿大的失业保险是由联邦政府统一在全国实施的强制性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受到加拿大政府的格外重视,1996年加拿大对1971年的《失业保险法》重新修订后,改为《就业保险法》,反映了政府由单一的收入支持转向收入支持和鼓励就业双管齐下的立法意图,体现了目前世界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趋势。对加拿大《就业保险法》的了解,可以为我国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就业保险法》 失业保险 联邦政府 强制性社会保障制度 1996 1971 收入支持 鼓励就业 中国 法律制度
下载PDF
日本人摸大庆魔鬼出自细节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沛霆 《中外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16,共3页
我们不能说,在国人饱尝刻骨铭心的痛苦中,我们没有警醒。早在1971年,本刊总编就在全国首先披露出了"日本人是怎样摸大庆的",并在那动乱的日子里依然震动了高层领导。在此,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篇30年前的"醒世"之作。
关键词 日本人 “克格勃” 大庆 商业 细节 魔鬼 1971 高层领导 披露 总编 动乱 回顾
下载PDF
国外对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下)
9
作者 陈红 《电子知识产权》 2002年第2期58-61,共4页
(接上期) 三、日本的软件法律保护 1、日本版权法对软件范围的规定 日本现行<版权法>于1970年5月6日颁布,1971年1月1日生效,并于1978年、1985年进行了修订.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 知识产权保护 《世界版权公约》 《伯尔尼公约》 《版权法》 国外 1970 1971 1978 1985 1975 1977 艺术作品 国际条约 日本 独创性 生效
下载PDF
毛泽东一生中的“九月九日”
10
作者 陈晋 《财智文摘》 2003年第10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毛泽东 “九月九日” 1976 1927 1945 1949 1956 1971 人生经历
下载PDF
浅谈绿色GDP的核算体系及其理论构造
11
作者 吕宏芬 莫生红 《浙江统计》 2005年第6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理论构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0世纪70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绿色GDP” 1971 1972 研究机构 理论探索 生态需求 对应关系 资源环境 经济增长 经济福利 社会成本 经济行为 家务劳动 联合国 科学家 指标 NEW 各国 国际
下载PDF
“汉阳人”化石的发现
12
作者 李天元 冯小波 李文森 《文物世界》 2000年第2期72-75,共4页
关键词 发现 化石 汉阳 1997 1956 1972 1971 1990 旧石器时代 古文化遗址 古人类 汉南区 武汉市 湖北省 人头骨 300 郧县 龙洞 地点
下载PDF
由戴维斯而及戴维斯--1971年数学家钱德勒·戴维斯的“破冰之旅”
13
作者 周兵 《世界历史评论》 2022年第2期67-84,M0004,共19页
美国数学家钱德勒·戴维斯于1971年9月来华,访问了中科院数学所、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机构,与华罗庚、苏步青、吴文俊等中国数学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的访问对中美两国数学界的教学研究与学术交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依据史... 美国数学家钱德勒·戴维斯于1971年9月来华,访问了中科院数学所、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机构,与华罗庚、苏步青、吴文俊等中国数学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的访问对中美两国数学界的教学研究与学术交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依据史料对钱德勒·戴维斯在“文革”期间的访华历程进行研究,追述中美关系正常化初期两国之间的“民间外交”和“科技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数学 钱德勒·戴维斯 1971 “破冰之旅”
下载PDF
1971年《五国防御协议》(Five Power Defence Arrangements)(马来西亚/新加坡) 被引量:1
14
作者 迈克尔·利弗 《南洋资料译丛》 2003年第2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1971 《五国防御协议》 英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 马来西亚 新加坡 对外防务 外交关系
下载PDF
林彪事件怎样从高层传到民间
15
作者 莽东鸿 《八桂侨刊》 2003年第2期13-14,共2页
乔冠华赶到三○一医院向陈毅报告绝密信息,但因有纪律,他不能明说。中央文件正式传达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惊恐地瞪大了眼睛,一个小姑娘吓得哭起来。在南昌郊区,被“监护”劳动的卓琳把女儿拉到厨房,在她手心写了四个字:“林彪死了”。
关键词 “九一三”事件 1971 林彪 罗瑞卿
下载PDF
自主创新打造 光电子产业核心竞争力
16
作者 郭胜伟 《中国高新区》 2005年第5期8-9,共2页
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的形成经过了30多年的时间。1971年,位于武汉的原华中工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设立了激光教研室;1974年,国家组建了武汉邮电科学院(WRI),集中力量研发光纤通信系统;1976年拉出了中国的第一根光纤;1985年武汉出... 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的形成经过了30多年的时间。1971年,位于武汉的原华中工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设立了激光教研室;1974年,国家组建了武汉邮电科学院(WRI),集中力量研发光纤通信系统;1976年拉出了中国的第一根光纤;1985年武汉出现了全国第一个民营激光企业——楚天激光集团(开始名称为楚天光电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核心竞争力 光电子 自主创新 打造 楚天激光集团 1971 华中工学院 1974 1976 1985 产业集群 通信系统 激光企业 武汉 教研室 科学院 光纤 设立 邮电 组建 民营
下载PDF
英迪拉·甘地政府对1971年印巴危机的对策研究
17
作者 张威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73,共11页
1971年印巴危机是冷战时代一次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地区危机,整个危机的持续时间长达10个月之久。面对东巴危局,英迪拉·甘地政府积极应对,结合危机发展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敏锐把握,适时调整政策,推进自身利益的实现,并最终在印巴... 1971年印巴危机是冷战时代一次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地区危机,整个危机的持续时间长达10个月之久。面对东巴危局,英迪拉·甘地政府积极应对,结合危机发展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敏锐把握,适时调整政策,推进自身利益的实现,并最终在印巴军事冲突热度不断攀升的氛围中以战争形式帮助孟加拉国独立,有力地打击了巴基斯坦,确立其在次大陆主导国的地位。本文以英迪拉·甘地政府决策过程为分析重点,通过危机发展3个阶段当中政策决策的具体表现,透析印度国内各政治力量在国家制定重大危机决策过程中的互动进程及其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1 印巴危机 冷战 印度 对外政策
下载PDF
1971年印巴危机期间美国的难民政策与美印在难民问题上的角力
18
作者 张威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8-127,共10页
1971年印巴危机是冷战时代一次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地区危机。危机期间,因受东巴内战与印巴冲突的双重影响,大量东巴居民逃往印度,沦为难民。东巴难民持续涌入印度不仅是东巴危机转变为印巴危机的主要诱因,同时也是导致南亚持续紧张、敌... 1971年印巴危机是冷战时代一次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地区危机。危机期间,因受东巴内战与印巴冲突的双重影响,大量东巴居民逃往印度,沦为难民。东巴难民持续涌入印度不仅是东巴危机转变为印巴危机的主要诱因,同时也是导致南亚持续紧张、敌对氛围难以消解的重要根源。为妥善解决难民问题,美国积极谋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意图妥善解决难民问题,化解危机。但是美国采取的积极措施并未减缓危机冲突的不断升级。在处理难民问题的过程中,美巴政策协调趋于一致,而印度与美巴在难民问题上的政策倾向却渐行渐远。归根究底,是否应该在难民问题上附加最终促成东巴独立的政治条件是美巴与印度的根本分歧所在。而这一根本分歧的悬而未决最终成为引爆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导火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1 印巴危机 美国 难民政策 印度 全球战略
下载PDF
1971年南亚危机的国际影响析论
19
作者 张威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33-137,226,共6页
1971年南亚危机是南亚国际关系新旧格局交替的"分水岭",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一方面,它是推进美苏中战略大三角形成的"催化剂",直接地影响后危机时代南亚的权势格局,巩固并强化了苏印与美中巴的战略对立;另一方面,... 1971年南亚危机是南亚国际关系新旧格局交替的"分水岭",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一方面,它是推进美苏中战略大三角形成的"催化剂",直接地影响后危机时代南亚的权势格局,巩固并强化了苏印与美中巴的战略对立;另一方面,危机之后的南亚地区格局总体上呈现为印巴之间的不对称均势。印巴之间意识形态、国家理念、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全方位直接对抗并未消除,如何在核时代通过战争之外的方式获取对对方的优势地位,是印巴在1971年战争之后考量战略竞争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1 南亚危机 战略大三角 印巴关系
下载PDF
印苏关系1971年走向鼎盛的缘由探析
20
作者 刘名望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30-33,共4页
尼赫鲁1964年5月谢幕后,印苏两国的领导人相继发生了更迭,但两国关系并没有出现大的波折,反而得到不断巩固与发展,并在1971年达到鼎盛,具有准军事结盟性质的《印苏友好条约》的签订就是佐证。自此,两国基本都置双方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在... 尼赫鲁1964年5月谢幕后,印苏两国的领导人相继发生了更迭,但两国关系并没有出现大的波折,反而得到不断巩固与发展,并在1971年达到鼎盛,具有准军事结盟性质的《印苏友好条约》的签订就是佐证。自此,两国基本都置双方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在外交、经贸、军事、技术合作等领域保持了紧密合作关系。何以如此?本文认为中苏关系持续恶化、印美关系起伏不定、中美关系的缓和、中印关系的长期敌对,这四大因素在其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苏关系 1971 缘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