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银行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
作者 易棉阳 姚会元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282,共31页
关键词 中国近代 银行史 1980 研究综述 1928-1937 20世纪50 《全国报刊索引》 中国银行业 1949 1911 1927 发展历史 发展时期 继续发展 发展过程 学术价值 研究者 建国后 介绍性 发展史 金融
原文传递
废科举:中国儒家社会全面散构的多米诺骨牌——废科举百年祭 被引量:4
2
作者 高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8-222,共5页
科举制是中国儒家社会道统、王统、族统三维共构的制度性联结之关键枢纽所在。儒家道统的制度化、专制王权的合法化、宗族社会的合理化均赖其居中构建调节;中国儒家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奥秘即在于此。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清廷仅认为... 科举制是中国儒家社会道统、王统、族统三维共构的制度性联结之关键枢纽所在。儒家道统的制度化、专制王权的合法化、宗族社会的合理化均赖其居中构建调节;中国儒家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奥秘即在于此。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清廷仅认为是一个教育制度的改革,结果,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1911年辛亥革命,二千年帝制王权覆灭;1915年新文化运动,儒家道统遭全面批判;1927年宗族社会之领导层———“土豪劣绅”在国民革命中被埋葬。废科举导致了中国儒家社会的全面散构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儒家 多米诺骨牌效应 儒家道统 宗族社会 超稳定结构 1905 1911 新文化运动 1915 1927 专制王权 教育制度 辛亥革命 国民革命 科举制 制度性 制度化 合法化 合理化 领导层 改革 清廷 转型
下载PDF
从《湘路新志》看湖南保路运动 被引量:4
3
作者 何智能 《湖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5期121-124,共4页
通过对湖南保路运动中一份专门刊物《湘路新志》的系统研究 ,对湖南保路运动的全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 ,同时分析了湖南保路运动中的劝股筹款活动 ,最后比较了湖南保路运动和四川保路运动在领导集团和人民的动员程度两个方面的不同... 通过对湖南保路运动中一份专门刊物《湘路新志》的系统研究 ,对湖南保路运动的全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 ,同时分析了湖南保路运动中的劝股筹款活动 ,最后比较了湖南保路运动和四川保路运动在领导集团和人民的动员程度两个方面的不同之处 ,肯定了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路新志》 湖南 保路运动 粤汉铁路 辛亥革命 1911
下载PDF
民国元年的司法论争及其启示——以审理姚荣泽案件为个案 被引量:3
4
作者 韩秀桃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4,共12页
辛亥革命在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以一个全新的政治姿态走上中国政治舞台.倡言民主共和已经成为当时社会一个主流话语,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似乎成为拯救中国于水火之中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中国 民国时期 1911 法治 司法体制 宪法
原文传递
基于“使命管理”理念的学校教育管理 被引量:4
5
作者 汪琪 《基础教育参考》 2005年第5期35-36,共2页
一、统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与“使命管理”理念的产生 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三次变革。第一次变革是在1911年.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理论从经验管理转向... 一、统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与“使命管理”理念的产生 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三次变革。第一次变革是在1911年.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理论从经验管理转向了科学管理理论:第二次变革以埃尔顿.梅奥(Elton Mavo)等为代表.著名的霍桑实验.揭示了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影响.也有人说“这是人际与行为管理科学”:第三次管理理论的变革是管理理论丛林,出现了许多管理模式.如系统管理、权变管理等,使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走向混沌化、人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命管理 学校教育管理 理念 《科学管理原理》 现代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1911 经验管理 管理科学 人际关系 霍桑实验 系统管理 管理模式 权变管理 理论发展 弗雷德 人本化
下载PDF
明治后期日本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文富 翟巧相 《日本问题研究》 2005年第1期47-50,共4页
1885年日本进入产业时代,明治政府为推动经济腾飞,在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认真研究国外发展职业教育的有益做法,结合本国情况,积极发展和创立有自己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明治后期(1885-1911年)这短短20多年间,日本不但确立了... 1885年日本进入产业时代,明治政府为推动经济腾飞,在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认真研究国外发展职业教育的有益做法,结合本国情况,积极发展和创立有自己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明治后期(1885-1911年)这短短20多年间,日本不但确立了职业教育制度,而且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日本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其背后有诸多因素,推动它的完善化、体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后期 职业教育体系 原因 先进科学技术 职业教育制度 1911 经济腾飞 明治政府 国外发展 积极发展 现代经济 多因素 完善化 体系化 产业
下载PDF
海山与1911年外蒙古“独立” 被引量:3
7
作者 樊明方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67,共12页
海山在策划1911年外蒙古“独立”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在彼得堡协助车林齐密特与俄国政府交涉援助事宜,以后又在伊尔库茨克、恰克图与俄国有关当局联络。他就外蒙古“独立”问题出了不少主意。1913年秋,海山转向北京政府,声称愿意... 海山在策划1911年外蒙古“独立”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在彼得堡协助车林齐密特与俄国政府交涉援助事宜,以后又在伊尔库茨克、恰克图与俄国有关当局联络。他就外蒙古“独立”问题出了不少主意。1913年秋,海山转向北京政府,声称愿意劝导外蒙古王公内向,但是却乘机提出了大量无理要求,说明他是一个借外蒙古“独立”谋取私利的投机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山 1911 外蒙古独立
原文传递
反思与超越——也说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制度创新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明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68,共3页
研究当代中国问题虽然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但其中社会转型是一个颇有意义的独特视角。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便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艰难转变。尽管其中经历了各种挫折甚至倒退,但人们仍渴望通过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实现真正... 研究当代中国问题虽然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但其中社会转型是一个颇有意义的独特视角。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便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艰难转变。尽管其中经历了各种挫折甚至倒退,但人们仍渴望通过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与进步。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这场持续了百年的社会变革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关键阶段,体现为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学术界对这一变迁也有了学术自觉。广大知识人都开始有意识地从各自学科的视角和立场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社会转型”成为了学者们描述、界定和揭示这一时代特征的普遍用语,但法学界的话语仍然显得比较微弱。法律制度创新不仅意味着政治法律的成功转型,而且也是社会转型目标最终实现的标志和保证。“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法律与社会研究”课题组从法学理论的几个不同方面,表达了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性意见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当代中国 制度创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 反思 和谐 1898 1911 1949 1978 历史事件 鸦片战争 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 华夏文明 历史传统 历史转折 意味 长期性 艰巨性 复杂性
原文传递
云南铜业——清代经济命脉 被引量:2
9
作者 贾云 《云南档案》 2005年第2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清代 经济 铜业 云南省档案馆 1911 矿产开采 生产规模 清政府 历史 资本 财政
下载PDF
1911年外蒙古独立过程中的黄教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英维 《阴山学刊》 2013年第1期55-58,共4页
外蒙古内附清廷的动力之一,就是清朝尊崇黄教。逮于晚清,清政府一改以往做法,对外蒙古黄教采取疏远甚至压制的态度。外蒙古喇嘛王公认为这种做法是在仇视黄教,又,革命方殷,共和国体已成,外蒙古王公喇嘛担心礼教不存,黄教也必不保,他们... 外蒙古内附清廷的动力之一,就是清朝尊崇黄教。逮于晚清,清政府一改以往做法,对外蒙古黄教采取疏远甚至压制的态度。外蒙古喇嘛王公认为这种做法是在仇视黄教,又,革命方殷,共和国体已成,外蒙古王公喇嘛担心礼教不存,黄教也必不保,他们遂不愿意加入中华民国。概而言之,蒙古民族几百年来的黄教信仰,已成为其民族认同的一部分,故如何保护黄教的问题成为1911年外蒙古走向独立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教 外蒙古 独立 1911 清政府
下载PDF
从传统到现代——京津画派泛谈 被引量:2
11
作者 邢立宏 《国画家》 2005年第4期39-40,共2页
自1911年清帝废止,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美术发生了重大转折。短短的38年,正是传统美术向现代美术捩转的时期,显然中国美术转变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是分不开的。与华南、华东相比,20世纪初以京津地区为中心的北方画坛... 自1911年清帝废止,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美术发生了重大转折。短短的38年,正是传统美术向现代美术捩转的时期,显然中国美术转变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是分不开的。与华南、华东相比,20世纪初以京津地区为中心的北方画坛要寂寞得多。辛玄革命后,正是因为北京成为政治文化交战中心.开始吸引了政客和文化人,古物陈列所的成立,使苦思一睹清宫秘藏古代名作的画京纷纷北上,聚集了一大批国内有影响的画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派 中国美术 1911 新中国成立 1949 20世纪初 现代美术 传统美术 社会性质 京津地区 政治文化 根本性 文化人 中心 画家
原文传递
江西高等学校沿革概况
12
作者 欧阳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25-128,共4页
关键词 高等学校 1911 1902 辛亥革命前夕 实业学堂 1904 1905 1910 清末时期 江西工业 农业学堂 创办 学制
下载PDF
勋伯格与康定斯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杰罗米.艾希勒 唐若甫 《音乐爱好者》 2005年第4期42-45,共4页
唱片发明以前,音乐界的革命还只是地方运动。1911年1月2日,这一革命来到了慕尼黑。阿诺德·勋伯格十五分钟的《第二弦乐四重奏》彻底背弃调性主义,揭开革命的序幕。不一会儿,女高音开始向上攀升,唱出了如今家喻户晓的斯蒂芬·... 唱片发明以前,音乐界的革命还只是地方运动。1911年1月2日,这一革命来到了慕尼黑。阿诺德·勋伯格十五分钟的《第二弦乐四重奏》彻底背弃调性主义,揭开革命的序幕。不一会儿,女高音开始向上攀升,唱出了如今家喻户晓的斯蒂芬·乔治的诗句:“我感到了另一个星球的空气。”人们开始骚动,笑声、嘘声、掌声此起彼伏。奇怪的是,一个人开始作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勋伯格 康定斯基 《第二弦乐四重奏》 1911 慕尼黑 阿诺德 女高音 唱片 音乐 调性 作画
下载PDF
孙中山"十年不预政治"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增杰 《新东方》 2005年第3期26-30,共5页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被称赞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但对于他退出临时总统后到首次国共合作前这一时期活动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就对他这一时期因持"十年不预政治"...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被称赞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但对于他退出临时总统后到首次国共合作前这一时期活动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就对他这一时期因持"十年不预政治"的主张,对中国革命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其根源作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政治 中国民主革命 1911 辛亥革命 国共合作 严重后果 中国革命 清王朝 总统 根源
下载PDF
试论1911年梁启超台湾之行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齐福 《台湾研究》 CSSCI 2004年第5期54-58,共5页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的风云人物,他的一生和台湾有着割不断的联系。1895年甲午之战,清政府战败而被迫签马关条约,割让宝岛台湾给日本,梁启超与其师康有为联合各省在京应试举人“公车上书”,反对割台,声动中外。台湾被割让后,梁启超...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的风云人物,他的一生和台湾有着割不断的联系。1895年甲午之战,清政府战败而被迫签马关条约,割让宝岛台湾给日本,梁启超与其师康有为联合各省在京应试举人“公车上书”,反对割台,声动中外。台湾被割让后,梁启超时刻关注宝岛同胞的境况,1911年他应台湾父老的邀请,终于如愿登上宝岛,“本是同根,今成异国”,沧桑之感油然而生,遂以其饱蘸爱国挚情的笔锋,倾吐了对台湾民众的热爱,披露了殖民统治的黑暗。学术界对梁启超的研究比较充分,但惟独其台湾之行的研究却相对不足,因而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1 梁启超 中国 近代 台湾省 地方史志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的公司治理
16
作者 于东智 《中国城市金融》 2005年第6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 公司治理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 1911 1990 CBA 放松管制 市场竞争 上市公司 银行业 公司法 法案 改制 重组 议院
原文传递
1911年安徽水灾实录——对《申报》报道灾情的解读
17
作者 祝杰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1911年安徽遭受特大水灾,灾民达数百万之众。安徽气候多变,短时间的强降雨、连年水灾等自然因素,以及吏治不清、时局维艰等社会因素,导致灾情堪忧。对此,政府和社会力量进行了相应的救灾,包括筹款、筹物等。1911年清政府大厦将倾,新旧... 1911年安徽遭受特大水灾,灾民达数百万之众。安徽气候多变,短时间的强降雨、连年水灾等自然因素,以及吏治不清、时局维艰等社会因素,导致灾情堪忧。对此,政府和社会力量进行了相应的救灾,包括筹款、筹物等。1911年清政府大厦将倾,新旧政权更替,政局动荡,救灾效果非常有限。以1911年《申报》的报道这一社会媒体的视角去审视这段历史,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防灾、减灾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 1911 安徽 水灾
下载PDF
1911年史德文送往美国纽华克博物馆藏族文物目录编译与部分来源考
18
作者 赵艾东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12——区域与国别研究专辑》 2016年第1期1-16,共16页
美国基督会传教士史德文1904至1910年在康定与巴塘从事医疗活动期间收集了150件藏族文物,并于1911年将其送往美国新泽西州纽华克市纽华克(或纽瓦克)博物馆。本文在该博物馆提供的这150件文物的描述信息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并将目录编... 美国基督会传教士史德文1904至1910年在康定与巴塘从事医疗活动期间收集了150件藏族文物,并于1911年将其送往美国新泽西州纽华克市纽华克(或纽瓦克)博物馆。本文在该博物馆提供的这150件文物的描述信息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并将目录编译为中文,对部分文物来源做了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德文 藏族文物 1911 纽华克博物馆 巴塘
原文传递
还原真实的历史—读《共和,1911》
19
作者 程凤 《安徽统一战线》 2002年第1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历史 《共和 1911 书评 历史研究 1911 辛亥革命
下载PDF
清华的人文传统——纪念清华国学院成立80周年
20
作者 张岂之 《华夏文化》 2005年第2期4-6,共3页
关键词 人文传统 学院 纪念 清华大学 1911 1925 1929 研究院 人文基础 梁启超 王国维 陈寅恪 赵元任 学部 国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