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onstruction of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from tree rings in recent 1000 years in Delingha, Qinghai 被引量:120
1
作者 SHAO Xuemei1, HUANG Lei1, LIU Hongbin2, LIANG Eryuan1, FANG Xiuqi3 & WANG Lili1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Beijing 100081, China 3.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5年第7期939-949,共11页
Using seven well-replicated Qilian juniper (Sabina przewalskii Kom.) ring-width chronologies developed at Zongwulong and Shalike Mts.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Qaidam Basin annual precipitation from previous Jul... Using seven well-replicated Qilian juniper (Sabina przewalskii Kom.) ring-width chronologies developed at Zongwulong and Shalike Mts.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Qaidam Basin annual precipitation from previous July to current June in the recent 1000 years was re- constructed for Delingha. The reconstruction can capture 63.1% of precipitation variance and the equation was stable over time. For the reconstructed precipitation, wet periods occurred in AD1520—1633 and 1933—2001, whereas dry intervals in 1429—1519 and 1634—1741. In ad- dition, the magnitude in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was lower before 1430 with about 15 mm, but it increased to 30 mm during the period of 1430 to 1850. After 1850, the precipitation variance de- creased again. In contrast to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a decrease in annual precipitation was evident since the 1990s. The agreement in low-frequency variation between the reconstruction and the glacier accumulation and particulate content in Dunde ice cores during the recent several hundred years suggested that the precipitation re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was rather reliable, and represented a regional signal. This 1000-year reconstruction could benefit our understanding of climatic variation in decadal to century-scale in this region, and provide basic data to climate models and to prediction of future climate in the 21st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Qaidam Basin TREE-RING width series of QILIAN JUNIPER PRECIPITATION RECONSTRUCTION in 1000 years.
原文传递
1000kV级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邬雄 万保权 路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5-58,共4页
基于总结国内外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研究的结果,结合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初步设计的主要塔型和导线型号的电磁环境参数的计算分析,提出了1000kV级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参数控制指标的建议,如工... 基于总结国内外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研究的结果,结合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初步设计的主要塔型和导线型号的电磁环境参数的计算分析,提出了1000kV级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参数控制指标的建议,如工频电场限值为公众易接近地区或线路跨越公路处7kV/m、跨越农田10kV/m、邻近民房4kV/m,无线电干扰设计值55~58dB,可听噪声设计值控制〈5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交流输电线路 电磁环境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无线电干扰 可听噪声
下载PDF
1000 kV交流输电系统动态模拟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张晓莉 周泽昕 +5 位作者 王玉玲 王仕荣 周春霞 程逍 班连庚 熊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共4页
为了准确模拟1000 kV交流输电系统,基于晋东南- 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提供的参数,设计了满足要求的高性能线路元件模型(线路阻抗角可高达88.5°)、并联电抗器元件模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等。建立1000 kV交... 为了准确模拟1000 kV交流输电系统,基于晋东南- 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提供的参数,设计了满足要求的高性能线路元件模型(线路阻抗角可高达88.5°)、并联电抗器元件模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等。建立1000 kV交流输电系统的动态模拟系统能够为所模拟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和选型提供试验条件,并可应用于1000 kV交流输电系统暂态特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交流输电 动态模拟系统 元件模型
下载PDF
1000kV交流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胡毅 王力农 +5 位作者 刘凯 邵瑰玮 徐莹 郑传广 刘庭 胡建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4-77,共4页
为确保1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进行,进行了安全防护研究。根据1000kV交流特高压线路电压等级高、空间场强大的特点,研制了1000kV带电作业屏蔽服,并按照标准对屏蔽服的衣料和成品性能进行了测试。根据线路实际,进行了... 为确保1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进行,进行了安全防护研究。根据1000kV交流特高压线路电压等级高、空间场强大的特点,研制了1000kV带电作业屏蔽服,并按照标准对屏蔽服的衣料和成品性能进行了测试。根据线路实际,进行了登塔过程中人体不同部位的电场强度和等电位时人体不同部位的电场强度及流经人体电流的测量,并进行了进入等电位拉弧试验和脉冲电流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屏蔽服满足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要求,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穿戴全套屏蔽服,进出等电位时应使用电位转移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交流输电线路 特高压 带电作业 安全防护 屏蔽服
下载PDF
10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王力农 胡毅 +5 位作者 邵瑰玮 刘凯 郑传广 徐莹 胡建勋 刘庭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8-82,共5页
为确定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分析了我国第一条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操作过电压水平及概率密度,介绍了带电作业危险率计算过程和修正方法,结合特高压输变电试验示范工程的实际进行了各种工况位置的安全距离的试验研... 为确定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分析了我国第一条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操作过电压水平及概率密度,介绍了带电作业危险率计算过程和修正方法,结合特高压输变电试验示范工程的实际进行了各种工况位置的安全距离的试验研究,得出1000kV输电线路直线塔边相、中相、耐张串的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通过危险率计算分析确定了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研究结果可为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输电线路 特高压 带电作业 操作过电压 危险率 最小安全距离
下载PDF
1000kV交流复合绝缘子均压环参数设计 被引量:37
6
作者 卞星明 张福增 +5 位作者 王黎明 关志成 王来 陈勇 薄学微 任贵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0-986,共7页
为了将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沿面电场分布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根据复合绝缘子的特点,采用场域分解的方法将三维无界场域分解成有界子区域,选择使用有限元法进行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串沿面电位、电场分布计算及... 为了将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沿面电场分布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根据复合绝缘子的特点,采用场域分解的方法将三维无界场域分解成有界子区域,选择使用有限元法进行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串沿面电位、电场分布计算及均压环参数优化设计。应用ANSOFT软件建立1000kV交流线路带杆塔、导线的全三维模型,研究了均压环的管径、环径和抬高距离对绝缘子电场分布影响的规律,从控制电场强度的角度出发得到了均压环结构参数的配置方案。三维计算结果表明,安装了均压环后,复合绝缘子护套、金具、均压环表面最大电场强度均可以满足要求,绝缘子沿面电位分布的均匀性也得到了提高。金具可见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的结果表明,高压端金具和均压环的起晕电压、无线电干扰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 复合绝缘子 均压环 电场强度 电晕 结构参数
下载PDF
1000MW汽轮机滑压优化试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5
7
作者 包劲松 孙永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15,47,共5页
上汽-西门子1000MW汽轮机采用全周进汽滑压运行,为满足AGC快速负荷响应的要求,高压调门通常留有较大的机组负荷调节余量,使机组变负荷运行时,高压调门节流损失较大,对机组运行经济性造成不利影响。介绍了通过高精度试验对上汽-西门子100... 上汽-西门子1000MW汽轮机采用全周进汽滑压运行,为满足AGC快速负荷响应的要求,高压调门通常留有较大的机组负荷调节余量,使机组变负荷运行时,高压调门节流损失较大,对机组运行经济性造成不利影响。介绍了通过高精度试验对上汽-西门子1000MW汽轮机滑压运行方式进行优化的方法,得出了兼顾机组运行经济性和实际可控性的滑压曲线,并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滑压曲线的实用修正方法,可为同型汽轮机运行方式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MW 汽轮机 滑压优化 最佳阀位
下载PDF
用ATP-EMTP研究1000kV CVT的暂态特性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璿 叶国雄 +1 位作者 王晓琪 余春雨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50-1855,共6页
为研究10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暂态特性,在分析其非线性元件的饱和特性后,利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ATP-EMTP建立了1000kV CVT计算模型。对不同阻尼电阻值下的铁磁谐振进行仿真,得出了理想的阻尼电阻值,计算结果与实际采用阻尼电阻... 为研究10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暂态特性,在分析其非线性元件的饱和特性后,利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ATP-EMTP建立了1000kV CVT计算模型。对不同阻尼电阻值下的铁磁谐振进行仿真,得出了理想的阻尼电阻值,计算结果与实际采用阻尼电阻值相吻合;在不同合闸相角下分别对CVT铁磁谐振以及瞬变响应进行仿真计算,铁磁谐振过电压波形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得出最严重情况下的谐振过电压倍数和二次瞬变响应电压值。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实现1000kV CVT设计阶段的暂态性能参数控制,同时解决了试验无法模拟现场实际条件的矛盾,为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中CVT暂态特性提供考核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暂态特性 铁磁谐振 瞬变响应 ATP—EMTP 非线性元件
下载PDF
1000MW机组振动特性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何国安 陈强 +3 位作者 甘文亮 蒋波 张学延 张卫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22,共5页
针对上海电气集团生产的1 000 MW汽轮发电机组普遍存在的高压转子振动波动、中压转子轴承座振动跳变、低压转子不稳定振动、发电机转子热不平衡和励端小轴异常振动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振动的特征及产生机理,并据此给出振动处理对策,为其... 针对上海电气集团生产的1 000 MW汽轮发电机组普遍存在的高压转子振动波动、中压转子轴承座振动跳变、低压转子不稳定振动、发电机转子热不平衡和励端小轴异常振动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振动的特征及产生机理,并据此给出振动处理对策,为其他该类型机组的振动故障诊断及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1000 MW 振动 动平衡
下载PDF
改进电气几何模型法在1000kV输电线路雷电绕击跳闸率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彭谦 李军 +2 位作者 卞鹏 康东升 单志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5-159,共5页
分析现有3种输电线路雷电绕击计算方法的优缺点,改进了电气几何模型法。求解雷电流垂直地面入射时击距曲线间的交点坐标;根据雷电流入射角的变化,将交点映射到不同的几何空间;根据实际击距曲线修正交点坐标并求解雷电绕击跳闸率。计算... 分析现有3种输电线路雷电绕击计算方法的优缺点,改进了电气几何模型法。求解雷电流垂直地面入射时击距曲线间的交点坐标;根据雷电流入射角的变化,将交点映射到不同的几何空间;根据实际击距曲线修正交点坐标并求解雷电绕击跳闸率。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电气几何模型法较传统方法计算更为准确。最后,应用该方法分析了地线保护角和杆塔呼高、中相横担长度、层间距对1000 kV输电线路雷电绕击跳闸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几何模型 1000 KV输电线路 雷电绕击
下载PDF
1000kV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放电特性 被引量:25
11
作者 霍锋 胡伟 +3 位作者 徐涛 曹晶 谢雄杰 谢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75-1881,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特高压线路输电容量,建设节能环保型输电工程,在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后,需着手开展特高压紧凑型输电技术研究工作。为系统掌握1000 kV特高压紧凑型线路空气间隙外绝缘放电特性,为后续工程绝缘设计提供技术支撑,采... 为了进一步提高特高压线路输电容量,建设节能环保型输电工程,在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后,需着手开展特高压紧凑型输电技术研究工作。为系统掌握1000 kV特高压紧凑型线路空气间隙外绝缘放电特性,为后续工程绝缘设计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全尺寸特高压紧凑型塔窗,对不同相V型串空气间隙进行了标准操作冲击、1000μs长波前操作冲击、雷电冲击放电特性试验研究,获得了多条重要的放电特性参数。根据试验结果及过电压仿真结论,分析了1000 kV特高压紧凑型线路的绝缘配合问题,提出了我国单回特高压紧凑型线路最小安全间隙推荐值,在海拔500 m、1000 m条件下,安全间隙(对横梁/对斜边)取7.3m/6.9m和7.5m/7.1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交流紧凑型线路 全尺寸塔窗 长波前冲击电压 外绝缘 操作过电压 绝缘配合
下载PDF
特高压试验线段电晕损失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5
12
作者 刘云鹏 尤少华 +1 位作者 万启发 陈维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97-1801,共5页
为了实现我国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单回试验线段电晕损失的长期准确测量及电晕损失规律,设计研制了一套电晕损失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混合型光供电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采集电晕电流信号以实现试验线段电流的地面安全可靠测量;采用特高压电容... 为了实现我国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单回试验线段电晕损失的长期准确测量及电晕损失规律,设计研制了一套电晕损失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混合型光供电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采集电晕电流信号以实现试验线段电流的地面安全可靠测量;采用特高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测量电压,并采用高精度小型电压互感器二次分压,实现线路电压的准确可靠测量;电流和电压信号均采用光纤传输;基于虚拟仪器技术,采用高精度多通道高速同步数据采集卡,同步采集特高压线段电晕电流、电压信号,采用正弦波参数法,计算得出电压和电流的功率因数角,进而算出电晕损失值。测试光电模块OPDL-16(Optical Data Link-16)和1000kV CVT的误差。一段时间的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可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对特高压试验线段的电晕损失进行长期实时准确监测,满足特高压电晕损失的研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电晕损失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1000 KV CVT误差 正弦波参数法 虚拟仪器
下载PDF
1000kV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被引量:23
13
作者 戴敏 周沛洪 +1 位作者 娄颖 何慧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43-1849,共7页
特高压紧凑型线路输电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限制过电压水平和合理选择线路绝缘水平。为此,基于两个500 kV区域大电网之间采用1000 kV紧凑型线路作为联络线的特高压系统,采用EMTP程序,重点研究了长度为100~500 km的紧凑型线路的工频和... 特高压紧凑型线路输电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限制过电压水平和合理选择线路绝缘水平。为此,基于两个500 kV区域大电网之间采用1000 kV紧凑型线路作为联络线的特高压系统,采用EMTP程序,重点研究了长度为100~500 km的紧凑型线路的工频和操作过电压,统计分析了线路合闸和单相重合闸相地和相间过电压的波前时间和相间过电压的电压分配系数α,以及它们与操作过电压幅值的关系。提出了避雷器额定电压可选828 kV,1ms波前时间和α=0.4系数可用于真型杆塔塔窗和档距中央的操作波间隙试验。紧凑型线路的绝缘配合表明,操作过电压对塔窗处的相地空气间隙大小起控制作用,偏严考虑,海拔1000 m地区的塔窗相地和相间操作波最小空气间隙可分别选为7.5 m和10.9 m,工频电压和操作过电压要求的档距中央的最小空气间隙可分别选为4.6 m和9.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特高压紧凑型线路 过电压 波前时间 电压分配系数a 空气间隙 绝缘配合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谷雅秀 王生鹏 +1 位作者 杨寿敏 朱宝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15,共4页
在一次再热机组的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保持不变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再热可降低汽轮机的热耗率,提高机组效率。以某参数为26.25MPa/600℃/600℃/600℃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为例,对其进行一次再热与二次再热循环下的各热经... 在一次再热机组的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保持不变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再热可降低汽轮机的热耗率,提高机组效率。以某参数为26.25MPa/600℃/600℃/600℃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为例,对其进行一次再热与二次再热循环下的各热经济指标对比发现,1 000 MW负荷工况下,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热耗率比一次再热机组热耗率降低了92kJ/(kW·h),供电煤耗率降低了3.47g/(kW·h),机组净效率提高了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1000 MW机组 二次再热 热耗率 机组净效率
下载PDF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工程设计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郑江 林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9-51,共3页
为针对绕击雷害的特点做好1000kV特高压线路的防雷工程设计以提高线路的安全可靠性,根据10~500kV输电线路的防雷运行经验,考虑特高导线电压的影响,取避雷线、导线的引雷角为25°,杆塔的引雷角为45°,利用雷电击距理论,... 为针对绕击雷害的特点做好1000kV特高压线路的防雷工程设计以提高线路的安全可靠性,根据10~500kV输电线路的防雷运行经验,考虑特高导线电压的影响,取避雷线、导线的引雷角为25°,杆塔的引雷角为45°,利用雷电击距理论,分析了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雷害特性,提出了确定线路的避雷线、杆塔的引雷范围及绕击范围的设计方法,并提出了线路的防雷措施。分析及计算结果表明,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附近38m以内的地面凸出物如树木、建筑、山丘等都有可能构成线路的绕击雷害隐患,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 引雷范围 绕击范围 防雷 电力系统
下载PDF
1000kV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试验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刘凯 胡毅 +3 位作者 肖宾 刘庭 刘艳 彭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57-1861,共5页
为满足特高压紧凑型输电线路的设计需要,同时为线路建成后带电检修工作的安全开展提供参数依据,针对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典型工况进行了1:1模拟塔窗试验,获得了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放电特性。根据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 为满足特高压紧凑型输电线路的设计需要,同时为线路建成后带电检修工作的安全开展提供参数依据,针对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典型工况进行了1:1模拟塔窗试验,获得了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放电特性。根据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保证作业危险率<10-5,得到了海拔1000 m及以下地区特高压紧凑型输电线路直线塔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即等电位人员对上方构架为8.4 m、等电位人员对塔身侧方构架为6.9 m、相间为11.6 m;耐张塔最小安全距离为6.3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 特高压(UHV) 紧凑型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安全距离 等电位作业 放电特性
下载PDF
S1000D规范下IETM中数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1
17
作者 胡耀光 孟小华 李展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3222-3224,3250,共4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传统纸制介质信息存储困难、维护效率低下等问题。在研究了符合S1000D规范下交互式电子手册(IETM)设计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IETM中数据模块的实现过程。并以某型设备为研究背景,给出了IETM系统中数据模块的组织、管理... 为了更好地解决传统纸制介质信息存储困难、维护效率低下等问题。在研究了符合S1000D规范下交互式电子手册(IETM)设计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IETM中数据模块的实现过程。并以某型设备为研究背景,给出了IETM系统中数据模块的组织、管理、出版过程的实现技术。结合设备的特殊性,在系统中通过设计CGM接口类对数据模块进行了封装,简化了程序的编写,提高了系统的开发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电子手册 S1000D 数据模块 计算机图形元 出版物
下载PDF
1000kV同塔双回线路双回故障跳闸概率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谷定燮 戴敏 +1 位作者 李志军 李振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1-444,共4页
为给1000kV同塔双回线路提供设计前提依据,通过对我国1000kV同塔双回线路的防雷计算分析和对我国500kV同塔双回线路以及日本1000kV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降压500kV运行)的故障调查分析,确定我国1000kV同塔双回线路发生双回同时故障跳闸的... 为给1000kV同塔双回线路提供设计前提依据,通过对我国1000kV同塔双回线路的防雷计算分析和对我国500kV同塔双回线路以及日本1000kV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降压500kV运行)的故障调查分析,确定我国1000kV同塔双回线路发生双回同时故障跳闸的概率接近于零。根据我国1000kV同塔双回线路的特点,提出了我国1000kV同塔双回线路设计中考虑其潜供电流水平和限制措施、过电压水平和限制措施以及绝缘配合时,均可以不考虑双回同时故障的判断。这一研究为我国1000kV线路设计前提条件的确定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 同塔双回 线路 故障 跳闸率 故障类型
下载PDF
1000kV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计算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娄颖 戴敏 +1 位作者 何慧雯 李振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82-1887,共6页
1000 kV特高压紧凑型线路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较特高压示范工程大,会降低单相重合闸的成功率,影响特高压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为此,阐述了特高压紧凑型线路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特点,基于两个500 kV区域电网之间采用特高压紧凑型线路作为... 1000 kV特高压紧凑型线路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较特高压示范工程大,会降低单相重合闸的成功率,影响特高压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为此,阐述了特高压紧凑型线路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特点,基于两个500 kV区域电网之间采用特高压紧凑型线路作为联络线的系统,用EMTP程序计算分析了紧凑型线路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并联高抗的中性点小电抗是限制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有效措施,小电抗应兼顾绝缘水平和抑制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优化选择。要满足采用0.7 s单相重合闸的要求,紧凑线线路长度从100 km至500 km,高抗补偿度应从70%提高到95%。线路换位对潜供电流熄灭的影响相比环境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和换位塔的造价,可以不予考虑,建议紧凑型线路不换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 特高压紧凑型输电线路 潜供电流 恢复电压 线路长度 补偿度 线路换位
下载PDF
1000kV级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胡毅 王力农 +5 位作者 邵瑰玮 刘凯 郑传广 徐莹 胡建勋 刘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3,共6页
在国内首次系统地开展了交流10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研究。在对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过电压水平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了不同过电压倍数下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确定了绝缘工具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研制出... 在国内首次系统地开展了交流10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研究。在对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过电压水平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了不同过电压倍数下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确定了绝缘工具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研制出了能满足1000kV带电作业安全性要求的屏蔽服装;进行了安全防护试验;提出了不同作业方式时的人体安全防护措施。研究结果可为1000kV输电线路的工程设计和带电作业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安全距离 组合间隙 绝缘工具 安全防护 屏蔽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