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类相关”原则再论中古蒸韵系性质及其方言性
- 1
-
-
作者
许树妙
-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7-300,383,共1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接触视角下中古韵系层次与变异研究”(22CYY02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关于中古蒸韵系的性质问题,争论由来已久。平山久雄依据“类相关”原则首次揭示《切韵》蒸韵系内部具有两类韵母,分别表现为B类韵与C类韵的反切特点,提出“复合韵说”。本文以此为起点,通过之、蒸、职部的上-中古演变平行性推论、上古特殊通假用例、中古重纽反切结构特点检验“复合韵说”,进一步解释蒸韵系两类韵母的来源及其声韵配合格局的形成。通过引入中古-r-介音,依据梵汉对音、日语吴音、押韵等材料将蒸韵系构拟为(r)in/k。蒸韵系为单纯的B类韵表现实际上来自中古南方方言,原本《玉篇》切语的“类相关”表现、日语吴音的南音层、闽语的南朝层读音均予以支持。《切韵》蒸韵系的性质与音值主要依据北方标准。
-
关键词
蒸韵系
类相关
-r-介音
方言差异
-
Keywords
zheng(蒸)rhyme
"inter-categorial correlation"
medial-r-
variation between dialects
-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中古-r-介音颚化音变与梗摄四韵同用格局的形成
- 2
-
-
作者
许树妙
-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207,共14页
-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青年项目(GD21YZY01)资助。
-
文摘
中古后期梗摄四韵同用,与山、咸摄的演变不平行。中古-r-介音经历了■的颚化音变,介音所处音变阶段的性质及作用方式不同,影响梗摄经历以下三个音变环节,最终形成四韵同用格局:(1)二等韵介音■,由齿龈近音变为卷舌近音,卷舌介音■使二等耕韵元音低化,与庚二韵合流(■);(2)重纽B类介音■颚化后与三等韵-i-介音融合,不再阻挡-i-对后接元音的拉动,庚三韵高化(■);(3)齿龈近音■及音系推平动力拉动江韵前化(■),前化的江韵与合流后的庚二耕韵(■)冲突,从而挤压庚二耕进一步高化(■),向庚三清青韵(■)靠拢,同用格局形成。梗摄的演变体现了音系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动态发展过程。
-
关键词
-r-介音
颚化
梗摄
四韵同用
-
Keywords
medial-r-
palatalization
Geng(梗)rime group
Tongyong(同用)pattern
-
分类号
H1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知组考
- 3
-
-
作者
潘悟云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519,638,共6页
-
文摘
雅洪托夫指出,二等钝音、庄组和重纽B类在上古都带有r介音。白一平认为知组同样带有r介音。本文赞成雅洪托夫的观点,还对知组重作构拟,认为它们源于上古T类单辅音、KR类和KL类辅音丛。
-
关键词
知组
谐声
r介音
辅音丛
-
Keywords
Zhi(知)initials
Xiesheng(谐声)
glide[r]
consonant cluster
-
分类号
H1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广韵》庄组特殊反切现象试释
- 4
-
-
作者
石慧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9-588,639,640,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方言音系汇纂及方音对照处理系统”(项目号:14ZDB096)成果。
-
文摘
文章全面考察了《广韵》庄组字的反切,明确提出庄组三鄂字不能做其他声母字的切下字,但可用其他声母字做切下字,这是庄组的一个特殊反切现象。根据反切原则,庄组声母的上古来源、重纽A,B两类的语音区别以及庄组三等字与重纽B类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分析,文章认为庄组的这一特殊反切现象表明,庄组三等字除i介音外可能还带有一个r介音。
-
关键词
《广韵》
庄组
反切
r介音
三等
-
Keywords
Guangyun(广韵)
zhuang(庄)group initials
fanqie
the medial r
third division
-
分类号
H113.3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