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5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32
1
作者 刘昌明 王红瑞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5-644,共10页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水资源问题是涉及到包括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的一个复杂巨系统。在对水资源的概念及其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属性综述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水资源与水文循环、水量平衡结构、人口、经济、社会与环...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水资源问题是涉及到包括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的一个复杂巨系统。在对水资源的概念及其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属性综述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水资源与水文循环、水量平衡结构、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等的相互关系,并以黄河流域水资源问题为例,说明目前阶段的水资源问题与人口、经济发展、社会与环境的联系愈加紧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刻画水资源与区域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复杂关系的一个很好的分析途径,并进一步明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人口 经济 社会环境 黄河流域 资源承载力
下载PDF
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张俊军 许学强 魏清泉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7-213,共7页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才会有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综述了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内涵、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形态,以及综合评价,阐述了其对中国城市可持...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才会有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综述了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内涵、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形态,以及综合评价,阐述了其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内涵 资源 环境 国外 城市发展
下载PDF
节约型社会基本内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6
3
作者 陈德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从我国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意义出发,对节约型社会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指出了节约型社会的实质和基础是指物质资源的节约使用;描述了节约型社会的形成与目标;分析了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架构;论证了节约型社会与循环经济... 从我国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意义出发,对节约型社会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指出了节约型社会的实质和基础是指物质资源的节约使用;描述了节约型社会的形成与目标;分析了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架构;论证了节约型社会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并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径选择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 社会 内涵 节约型社会 循环经济
下载PDF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结构 被引量:47
4
作者 赵玉川 胡富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4-59,共6页
本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借鉴了国外研究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经验,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和结构。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原则 结构 中国
下载PDF
论循环经济 被引量:52
5
作者 冯之浚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13,共9页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的发展...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人与自然 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循环经济理论: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的新思考 被引量:41
6
作者 廖红 《中国发展》 2002年第2期24-30,共7页
本文提出循环经济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的理论。在分析了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之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本文提出了制定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与资源回收利用法”,逐渐步入循环型社会的理念和实践。
关键词 循环经济理论 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 资源回收利用 循环型社会 借鉴 中国特色 新思考 本质 实践
下载PDF
中部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与比较分析 被引量:75
7
作者 洪开荣 浣晓旭 孙倩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23,共8页
通过结合中部地区实际情况,构建中部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测算了1999—2010年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度,依据测算结果对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整体区域的综合分析与六省之间... 通过结合中部地区实际情况,构建中部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测算了1999—2010年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度,依据测算结果对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整体区域的综合分析与六省之间的对比分析,并针对协调发展中所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整体中部地区处于基本协调发展阶段,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六省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形成明显的两大等级板块,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度 中部地区
原文传递
西藏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 被引量:72
8
作者 张晓平 朱道林 许祖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5-194,共10页
土地多功能利用是西藏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及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是其基础工作。该文系统地研究了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方法,测度了1990年、2000年、2010年西藏土地利用多功能状态及期间变化。研究表明,1990-2... 土地多功能利用是西藏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及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是其基础工作。该文系统地研究了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方法,测度了1990年、2000年、2010年西藏土地利用多功能状态及期间变化。研究表明,1990-2010年西藏土地利用总功能缓慢提高,多功能协调性逐步提升;土地利用由单一功能逐渐向多功能转变,重心由生产功能转变为经济功能;生产功能及社会功能由低度持续提高至中度持续水平,经济功能呈提高态势且维持低度持续水平,生态功能由高度持续退化至中度持续水平。为扩大土地利用多功能整体效应并提高土地利用多功能协调性,稳定生产功能、加快提高经济功能、重点遏制生态功能退化、逐步提高社会功能是西藏今后的土地利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功能 生态 多功能性 生产 经济 社会 西藏
下载PDF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社会——经济——环境协调演化特征 被引量:54
9
作者 陈妍 梅林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7-318,共12页
借鉴协调发展相关理论,构建综合评价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转型的指标体系,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测算2000-2014年系统内各要素对资源型城市协调转型的作用,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以来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 借鉴协调发展相关理论,构建综合评价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转型的指标体系,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测算2000-2014年系统内各要素对资源型城市协调转型的作用,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以来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协调水平呈现波动式缓慢上升的走势,共出现四次较大幅度的波动,空间上差异性先减弱后加剧,协调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辽宁省南部,失调城市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边缘地区,无论是协调度水平变化或是空间分布上这种"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协调转型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从划分类型看,协调发展型城市在社会—经济—环境各方面作用力均衡较好,对社会服务设施完善等方面投入强于发展调和型城市和失调衰退型城市,钢铁型城市协调转型水平强于石油型城市和冶金型城市,森工型城市表现最弱。(3)第三产业发展、教育、技术、非国营经济、生产生活环境等因素对协调转型的促进作用显著,但历史遗留问题、产业结构升级等仍待进一步解决,同时也对实践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协调转型 经济 社会 环境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社会政策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社会身份本位到人类需要本位 被引量:45
10
作者 岳经纶 《公共行政评论》 2008年第4期58-83,198-199,共28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主要服务于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缺乏明确的社会政策导向;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施政理念的提出,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开始有了较鲜明的社...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主要服务于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缺乏明确的社会政策导向;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施政理念的提出,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开始有了较鲜明的社会政策思维,人类需要的满足和公共福祉的增进开始成为社会保障改革的出发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经历从"社会身份本位"的社会保障向"人类需要本位"的社会保障转变的过程。未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该以建立社会主义福利社会作为目标模式,使社会主义福利社会和民主政治及市场经济一道,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社会保障 社会政策 社会身份 人类需要
下载PDF
中国农村发展进程及地区比较——基于2011~2017年中国农村发展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46
11
作者 韩磊 王术坤 刘长全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0,共19页
本文基于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和城乡融合 5 个维度 25 个指标的中国农村发展指数,对 2011~2017 年全国及各地区农村发展进程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发展水平在全国、区域和省级层面稳步提高,且... 本文基于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和城乡融合 5 个维度 25 个指标的中国农村发展指数,对 2011~2017 年全国及各地区农村发展进程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发展水平在全国、区域和省级层面稳步提高,且主要贡献来自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城乡融合的贡献率下降明显;西部与东北地区农村发展的差距缩小,生态环境成为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制约因素;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维度在省份间的差距比较明显,生态环境维度省份间差距有所扩大且该维度贡献率为负值的省份数量最多;全国各省份维度间发展的失衡仍然存在但普遍趋于缓解。促进乡村振兴需要深化对农村综合发展内涵的认识,提高城乡融合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并缓降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维度间发展失衡及生态环境对农村发展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指数 农村经济 农村社会 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城乡融合
原文传递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机制 被引量:36
12
作者 孟庆国 徐玉高 侯世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10,共4页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整体的发展观,是指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ESN) 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协调发展过程。本文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STI) 与ESN
关键词 经济 社会 自然 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
下载PDF
老龄金融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制高点 被引量:43
13
作者 党俊武 《老龄科学研究》 2013年第5期3-10,共8页
老龄问题在本质上也是金融问题。老龄金融的概念虽然是本文首次提出的,但老龄金融的实践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而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老龄金融十分发达,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中之重。老龄金融既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 老龄问题在本质上也是金融问题。老龄金融的概念虽然是本文首次提出的,但老龄金融的实践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而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老龄金融十分发达,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中之重。老龄金融既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老龄产业的重中之重,关系到未来整个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在老龄社会条件下,老龄金融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攸关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方面。中国老龄金融发展空间巨大,发展老龄金融有利于推动老龄产业,有利于壮大虚拟经济,有利于做强实体经济。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展老龄金融既是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战略制高点,也是构建适应老龄社会要求的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金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老龄产业 老龄社会
原文传递
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和趋势 被引量:39
14
作者 刘治彦 季俊宇 +1 位作者 商波 李承烨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8-73,共6页
智慧旅游建设是提高旅游管理效率、促进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改善游客旅游体验的关键途径。智慧旅游是新型旅游形态,国内智慧旅游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认识不够清晰、规划建设系统性不足、智慧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并... 智慧旅游建设是提高旅游管理效率、促进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改善游客旅游体验的关键途径。智慧旅游是新型旅游形态,国内智慧旅游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认识不够清晰、规划建设系统性不足、智慧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长,对于智慧旅游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智慧旅游应该有更高要求和更明确的目标。智慧旅游有赖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提高:着力建设旅游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着力增强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旅游 旅游经济 旅游管理 智慧城市
下载PDF
新时期传统小城镇向特色小镇转型的理论逻辑 被引量:38
15
作者 武前波 徐伟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2-89,共8页
特色小镇概念产生于浙江经济实践,并推动了全国小城镇向特色小城镇的转型。基于新时期都市社会发展现实,剖析了传统小城镇和特色小镇的时代语境差异,以及相互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从中发现,小城镇是传统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 特色小镇概念产生于浙江经济实践,并推动了全国小城镇向特色小城镇的转型。基于新时期都市社会发展现实,剖析了传统小城镇和特色小镇的时代语境差异,以及相互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从中发现,小城镇是传统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重要行政与经济职能,属于乡村地域社会的专业化经济节点或公共服务中心。特色小镇则打破了传统等级化的城镇体系逻辑,成为都市社会语境中专业化集聚经济的重要功能节点,既可依赖于传统集群经济的重要基础,也可脱胎于相对繁荣的创意文化和创新创业新经济,或者产生于大都市外围蓬勃发展的乡野旅游经济。其中,积极融入全球生产与消费网络,加快构建高速运转的“流动空间”,塑造专业化地域经济形态,逐步形成健康发展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社区,将是传统小城镇向特色小城镇转型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不同地域环境中各类特色小镇的生存基础。由此推动传统城镇体系向新型城镇网络转型,新时期的中心城市、小城镇、美丽乡村等不同地域功能节点均具有了都市社会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创新型经济 人力资本 都市社会 专业化经济 美丽乡村
原文传递
吉林西部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综合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张殿发 林年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9年第4期15-20,共6页
吉林西部农业生态地质环境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自然因素是基础 ,经济因素是关键 ,社会因素加剧了脆弱性的发展。本文从自然、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建立了农业生... 吉林西部农业生态地质环境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自然因素是基础 ,经济因素是关键 ,社会因素加剧了脆弱性的发展。本文从自然、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建立了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在时间尺度上对吉林西部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3 0~ 4 0年代本区生态环境处于轻度脆弱状态 ;5 0~ 60年代发展到中度脆弱状态 ;70年代以来达到强度脆弱状态 ;特别是 80~ 95年为极强度脆弱状态 ,95年以后本区生态环境虽然有所好转 ,但仍处于强度脆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地质环境 脆弱性 综合研究 吉林西部
下载PDF
江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格局及机制 被引量:33
17
作者 车冰清 朱传耿 +2 位作者 孟召宜 杜艳 沈正平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9-921,共13页
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差成为江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构建评价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江苏13个地级市、52个县(市)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协调发展函数进行定量计算,得到市域、县域两个尺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度以及所属的... 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差成为江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构建评价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江苏13个地级市、52个县(市)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协调发展函数进行定量计算,得到市域、县域两个尺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度以及所属的协调发展类型。结果表明:①发展过程,江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分为波动期、增长期、回落期和平稳期4个阶段,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出现—加剧—暴露—解决"过程;②格局演变,苏南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地,南京的协调发展出现了回落现象,宿迁依然是协调发展的最低点;③空间格局,13市协调发展类型特征是"过渡协调类多、协调和失调衰退类较少",52个县(市)总体的协调水平较低,表现在绝对数值偏低、所属类别较差,并且两个尺度在空间上都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为其构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机制包括:体制同步、空间组织、科技合作、政策援助和环境治理等5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 格局 机制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黄磊 吴传清 文传浩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92,共10页
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对2005—2014年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分析表明:三峡库... 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对2005—2014年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分析表明: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并渐趋健康协调,但目前耦合协调层次仍处于较低水平;库首、库腹地区是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耦合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未来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将会走向高水平协调阶段。应加快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绿色化、高级化、合理化进程,库首和库腹地区要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库尾地区则要"全面开花,整体优化",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重构基于流域发展的大三峡库区,以促进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高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复合生态系统 耦合协调发展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环境系统 经济系统 社会系统
下载PDF
论三重框架下的劳工标准问题 被引量:14
19
作者 周少青 《河北法学》 CSSCI 2004年第11期2-14,共13页
劳工标准问题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我国已有的分析框架中 ,劳工标准问题往往被还原为贸易壁垒问题而加以“规避”、“应付”或提出“对策”。本文试图换一种思路 ,在国际劳工组织、世贸组织和全球... 劳工标准问题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我国已有的分析框架中 ,劳工标准问题往往被还原为贸易壁垒问题而加以“规避”、“应付”或提出“对策”。本文试图换一种思路 ,在国际劳工组织、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三重框架下透析和审视劳工标准问题。主要论及 :国际劳工标准产生的历史缘起以及因其“软法”的品质难以胜任强行推广核心劳工标准的重任 ;核心劳工标准与贸易的密切关联性以及贸易制裁与核心劳工标准挂钩的合理性及评价 ;重点分析了全球经济—社会平衡发展框架下的劳工标准问题 ,认为核心劳工标准的强行推行 ,有助于解决全球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 ;最后论述了核心劳工标准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工标准 围际劳工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贸易 劳工立法
下载PDF
贵州省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耦合协调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张凤太 苏维词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49,共6页
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构建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主客观综合权重法赋权后,对2000—2011年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进行定量评价并分析其耦合协调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1年,贵州省经济、生态环境... 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构建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主客观综合权重法赋权后,对2000—2011年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进行定量评价并分析其耦合协调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1年,贵州省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系统虽然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但已对水资源系统产生胁迫。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性较小,波动幅度也较小,但耦合度普遍高于协调度。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的耦合度处于较低水平耦合阶段和颉颃阶段。协调度全部处于低度协调的耦合阶段,而且各子系统的协调度相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经济 生态环境 社会 耦合协调 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