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李糖乳杆菌GG对大鼠脂多糖应激下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1
作者 尹龙杰 张雨 +5 位作者 陈舒焕 谷梦影 李洒洒 甄东恒 张薇 张立阳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100,共8页
试验旨在探究鼠李糖乳杆菌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对SD大鼠生长性能及脂多糖(LPS)应激条件下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24只体重、日龄相近的健康雄性SD大鼠,前期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LGG组,每组6个重... 试验旨在探究鼠李糖乳杆菌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对SD大鼠生长性能及脂多糖(LPS)应激条件下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24只体重、日龄相近的健康雄性SD大鼠,前期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LGG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LGG组大鼠每日灌胃1×10^(8) CFU/mL LGG 2 mL,CON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5 d。试验第14天,分别从CON组和LGG组每个重复中随机挑选1只大鼠,按体重腹腔注射2 mg/kg LPS溶液,分别命名为LPS组和LGG+LPS组,剩余大鼠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大鼠麻醉后解剖,采集血清、回肠,检测抗氧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回肠形态。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LGG组料重比有降低趋势(0.05≤P<0.10);LPS应激导致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在LPS应激下LGG预处理可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IgA、IgG、IgM、IL-1β、IL-8和TNF-α含量(P<0.05),显著提高ALB和TP含量(P<0.05);此外,LPS应激还导致血清和回肠黏膜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下降(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P<0.05);在LPS应激下LGG预处理可显著提高血清和回肠黏膜CAT含量及回肠黏膜T-AOC(P<0.05),显著降低血清和回肠黏膜MDA含量(P<0.05);各组间大鼠肝脏、胸腺和脾脏指数以及回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LPS应激诱导大鼠肝脏损伤、氧化应激及免疫应激,LGG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大鼠饲料转化率,通过提高机体本身抗氧化功能、免疫功能预防和缓解LPS应激产生的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杆菌gg 大鼠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GG治疗儿童牛奶蛋白过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谭炜富 李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24期3899-3902,共4页
牛奶蛋白过敏是儿童期常见的可累及胃肠道、呼吸道等多器官系统的过敏性疾病。随着人们对牛奶蛋白过敏的认识不断深入,其治疗方式亦趋多样化。本文追踪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病机制及目前鼠李糖乳杆菌GG治疗牛奶蛋白过... 牛奶蛋白过敏是儿童期常见的可累及胃肠道、呼吸道等多器官系统的过敏性疾病。随着人们对牛奶蛋白过敏的认识不断深入,其治疗方式亦趋多样化。本文追踪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病机制及目前鼠李糖乳杆菌GG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儿童牛奶蛋白过敏治疗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过敏 肠道菌群 益生菌 鼠李糖杆菌gg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GG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韦金涛 李泽桦(综述) 区彩文(审校)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4期368-375,共8页
心血管疾病负担持续加重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靶向肠道菌群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潜在有效策略。近年来,益生菌疗法的兴起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鼠李糖乳杆菌GG(LGG)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调节... 心血管疾病负担持续加重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靶向肠道菌群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潜在有效策略。近年来,益生菌疗法的兴起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鼠李糖乳杆菌GG(LGG)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调节肠道菌群和保护肠屏障等多种机制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该文对近年来LGG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杆菌gg 心血管疾病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口服鼠李糖乳杆菌GG减轻鼠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上生殖道病变
4
作者 周曾梓 孙信 +3 位作者 张琪 曾飞 尹嘉欣 王陆颖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87-1194,共8页
目的: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输卵管积水和纤维化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肠道微生物群除引起肠道疾病外,还与心脑血管疾病、肝硬化、呼吸道感染、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和细菌性阴道炎等肠外疾病... 目的: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输卵管积水和纤维化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肠道微生物群除引起肠道疾病外,还与心脑血管疾病、肝硬化、呼吸道感染、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和细菌性阴道炎等肠外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鼠李糖乳杆菌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是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肠道益生菌,其益处包括治疗胃肠道疾病和调节机体免疫,它还可以缓解过敏反应和腹泻,并抑制各种呼吸道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病原体所致的疾病。本研究以致病性和Ct高度相似的鼠衣原体(Chlamydia muridarium,Cm)感染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初步探讨LGG对小鼠Cm上生殖道感染的调节作用及机制,为了解Ct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致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并为Ct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6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小鼠口服5×10^(8)菌落形成单位的LGG 19 d,对照组小鼠口服PBS。在两组小鼠口服LGG或PBS的第9天皮下注射2.5 mg孕酮,第14天经阴道感染1×10^(5)包涵体形成单位的Cm。小鼠感染Cm后,每周取阴道拭子和直肠拭子,将拭子系列稀释后接种HeLa细胞,24 h后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在显微镜下计数衣原体包涵体。于Cm感染后第14天和第63天分别处死小鼠,分离上、下生殖道,将组织匀浆接种HeLa细胞培养24 h后,计数两组小鼠双侧子宫角、输卵管卵巢及宫颈阴道组织中的Cm载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m感染后第14天小鼠脾T淋巴细胞胞内IFN-γ、IL-5和IL-17的分泌;观察感染后第63天小鼠双侧子宫角和输卵管的病理损伤,并将生殖道各部分进行病理切片和HE染色,评价输卵管管腔扩张和炎性细胞浸润程度;采用间接ELISA检测Cm感染后第14天和第63天小鼠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水平。结果:Cm经阴道感染小鼠后,两组小鼠衣原体在生殖道的清除速度、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杆菌gg 鼠衣原体 输卵管积水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菌毛SpaA亚基的表达、抗体制备及其种属特异性研究
5
作者 魏永峰 杨振泉 +4 位作者 高璐 饶胜其 尹永祺 方维明 顾瑞霞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8-1294,共7页
【目的】制备鼠李糖乳杆菌菌毛亚基Spa A多克隆抗体,研究其种属特异性。【方法】应用PCR方法从鼠李糖乳杆菌GG的基因组扩增出spa A,并连接到质粒p ET-28α(+)中。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和镍柱纯化制备重组Spa... 【目的】制备鼠李糖乳杆菌菌毛亚基Spa A多克隆抗体,研究其种属特异性。【方法】应用PCR方法从鼠李糖乳杆菌GG的基因组扩增出spa A,并连接到质粒p ET-28α(+)中。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和镍柱纯化制备重组SpaA。通过免疫BALB/c小鼠获得多克隆抗体,利用全菌ELISA、Western和Dot-blot分析了SpaA在18株乳酸菌(12个种)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达的重组SpaA分子量为36 k D,与预期大小一致;获得的Spa A抗体效价为1:12 800。Western结果显示抗体与天然Spa A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在测定的18株乳酸菌中,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3个种属菌株的spa A基因PCR和RT-PCR检测均为阳性。但全菌ELISA和Dot-blot结果显示,只有3株鼠李糖乳杆菌的全菌细胞与SpaA抗体呈特异性反应,而其它种属的菌株没有明显的交叉反应。【结论】尽管spa A基因在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中具有高度同源性,但SpaA蛋白只特异性地呈现在鼠李糖乳杆菌细胞表面。本研究中获得的Spa A抗体,为高黏附性鼠李糖乳杆菌的免疫磁珠分离及菌毛功能研究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杆菌gg 菌毛 SpaA亚基 表达 抗体
原文传递
鼠李糖乳杆菌GG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吴玉娇 张炜 《胃肠病学》 2020年第10期623-627,共5页
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生于结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通过与病原菌竞争、破坏潜在致癌物、减少微生物遗传毒性、增强肠道屏障和宿主固有免疫、调节细胞增殖... 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生于结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通过与病原菌竞争、破坏潜在致癌物、减少微生物遗传毒性、增强肠道屏障和宿主固有免疫、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多种机制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鼠李糖乳杆菌GG(LGG)是研究最早和最广泛的益生菌之一,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抗炎、抗增殖以及促凋亡等多种机制在癌症三级预防中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就LGG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杆菌gg 结直肠肿瘤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GG发酵驼乳与牛乳的发酵特性和降糖活性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苏娜 伊丽 吉日木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4-19,27,共7页
本试验以耐酸、耐氧、定植力强及功能性丰富的鼠李糖乳杆菌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单菌发酵的驼乳和牛乳为研究对象,通过鼠李糖乳杆菌GG的生长曲线确定发酵时间,评价不同发酵时间和不同储藏时间下,发酵驼乳与牛乳的发酵特... 本试验以耐酸、耐氧、定植力强及功能性丰富的鼠李糖乳杆菌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单菌发酵的驼乳和牛乳为研究对象,通过鼠李糖乳杆菌GG的生长曲线确定发酵时间,评价不同发酵时间和不同储藏时间下,发酵驼乳与牛乳的发酵特性(pH、滴定酸度和活菌数)、蛋白质水解活性和降糖活性(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pH、滴定酸度、活菌数和蛋白质水解活性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两种发酵乳的pH下降,滴定酸度上升,活菌数和蛋白质水解活性也在不断增加。在储藏期间,pH、滴定酸度、活菌数和蛋白质水解活性逐渐趋于稳定。发酵驼乳较发酵牛乳的pH低,滴定酸度、活菌数和蛋白质水解活性高,在维持发酵品质和延长货架期方面优于发酵牛乳。经过发酵后的原料乳降糖活性提高,在发酵和储藏期间发酵驼乳和牛乳都表现出很高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在储藏期间表现出较高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整体上看发酵驼乳的降糖活性优于发酵牛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杆菌gg(L-gg) 发酵特性 降糖活性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GG(LGG)高密度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智鼎 刘艳秋 +1 位作者 李岳飞 孙德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11,共4页
鼠李糖乳杆菌GG是国家认可的第3代益生菌的一种,因其可在肠道定植并且有耐酸碱等特性而得到广泛应用。实验希望优化其培养基,使鼠李糖乳杆菌GG能用较低的成本来进行高密度培养。首先以MRS培养基为基础,根据物种特性进行碳源(麦芽糖:葡萄... 鼠李糖乳杆菌GG是国家认可的第3代益生菌的一种,因其可在肠道定植并且有耐酸碱等特性而得到广泛应用。实验希望优化其培养基,使鼠李糖乳杆菌GG能用较低的成本来进行高密度培养。首先以MRS培养基为基础,根据物种特性进行碳源(麦芽糖:葡萄糖:乳糖:蔗糖)、氮源(胰蛋白胨:牛肉膏:酵母粉)和增菌物质(黄瓜汁:西红柿汁)的成分分别调整,之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在相同的条件下,经过37℃厌氧、恒温培养16 h后,测OD600来比较增菌效果。实验发现胰蛋白胨、酵母粉、葡萄糖、西红柿汁这4种物质增菌明显。在以上述4种物质设计4因素3水平L9(34)的正交分析,结果为鼠李糖乳杆菌GG影响性西红柿汁>胰蛋白胨>葡萄糖>酵母粉,其中最佳配比方案为A3B1C3D2(2.5%胰蛋白胨+1.5%酵母粉+2.5%葡萄糖+20%西红柿汁)。在优化配方下鼠李糖乳杆菌GG可达9.4×109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杆菌gg(Lgg) 高密度培养 正交分析
原文传递
鼠李糖乳杆菌GG株联合氨基酸奶粉治疗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秦弦 陈红兵 周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21-25,共5页
探讨鼠李糖杆菌GG株(LGG)联合氨基酸配方奶粉和单纯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相比,能否缩短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同时使牛奶蛋白过敏患儿更早实现口服免疫耐受。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于我院儿童消化科门诊就诊的牛奶... 探讨鼠李糖杆菌GG株(LGG)联合氨基酸配方奶粉和单纯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相比,能否缩短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同时使牛奶蛋白过敏患儿更早实现口服免疫耐受。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于我院儿童消化科门诊就诊的牛奶蛋白过敏婴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鼠李糖乳杆菌GG株(LGG),定期随访牛奶蛋白过敏婴儿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及获得口服免疫耐受时间。结果 1、治疗组和对照组婴儿腹泻、腹胀、拒奶等症状均能在2周内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和对照组湿疹在治疗后3个月缓解率分别为80%和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鼠李糖杆菌GG株(LGG)联合氨基酸配方奶粉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时有42.5%患儿实现口服免疫耐受,单纯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组在治疗6个月后实现口服免疫耐受率为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李糖杆菌GG株(LGG)联合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较单纯氨基酸奶粉喂养能更早缓解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湿疹情况,同时能更早实现口服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杆菌gg 牛奶蛋白过敏 Lgg 口服免疫耐受。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GG株对铅中毒子代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冷星宇 俞勤斐 +5 位作者 周凡 沈薇 孟晓静 吴娴波 覃旻 范宏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55-1559,1565,共6页
目的探讨鼠李糖乳杆菌GG株(LGG)对母鼠暴露铅致子代鼠铅中毒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鼠,按雌雄比1:1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NC)组、铅暴露(Pb)组、益生菌干预(LGG.Pb)组及益生菌(LGG)组,Pb组和LGG.Pb组每... 目的探讨鼠李糖乳杆菌GG株(LGG)对母鼠暴露铅致子代鼠铅中毒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鼠,按雌雄比1:1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NC)组、铅暴露(Pb)组、益生菌干预(LGG.Pb)组及益生菌(LGG)组,Pb组和LGG.Pb组每日自由饮用200 mg/L无菌醋酸铅水,其他组饮用无菌去离子水。LGG.Pb组和LGG组每日灌胃109CFU的LGG活菌,其他组灌胃等容量无菌磷酸缓冲盐溶液,直至子代鼠21日龄处死,取血、骨、脑、肾、肝脏及小肠,进行铅浓度检测,检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等氧化应激因子,并对大脑及小肠作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其病理损伤情况。结果与NC组相比,Pb组子代鼠血、骨、脑和肾组织的铅浓度升高,肝脏中GSH、GSH-Px、SOD等活性降低,NO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及小肠出现病理损伤。与Pb组相比,LGG.Pb组子代鼠血铅、脑铅、骨铅和肾铅浓度降低,肝脏SOD、GSH、GSH-Px活性升高,而NO活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及小肠的病理损伤得到改善。结论 LGG对母鼠铅暴露致铅中毒子代鼠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杆菌gg 铅中毒 母婴传播 氧化应激 病理损伤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GG株对防治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卢福义 赵媛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126-127,共2页
探讨鼠李糖乳杆菌GG株在防治婴儿牛奶蛋白过敏中的用药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3月到2018年11月108例就诊治疗的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以就诊顺位单双号分为两组,益生菌组应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治疗为基础的同时配合第三代鼠李糖乳杆菌GG株(LGG... 探讨鼠李糖乳杆菌GG株在防治婴儿牛奶蛋白过敏中的用药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3月到2018年11月108例就诊治疗的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以就诊顺位单双号分为两组,益生菌组应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治疗为基础的同时配合第三代鼠李糖乳杆菌GG株(LGG)治疗,对照组应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益生菌组湿疹发生情况、消化系统改善情况、实验室血液指标和喘息发生及复发情况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应用鼠李糖乳杆菌GG株对防治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杆菌gg 牛奶蛋白过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