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野生油菜、野芥和黑芥的遗传分化及系统演化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伍晓明 许鲲 +3 位作者 王汉中 郑普英 陈碧云 宋运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共6页
利用HPLC法对 2 84份种子硫代葡萄糖甙组成分析表明 ,新疆野生油菜依据种子中特征硫代葡萄糖甙组成可划分为 2类 ,91.2 %的新疆野生油菜种子主要含羟基苄硫甙 ,8.8%的新疆野生油菜种子主要含丙烯基硫甙 ,与黑芥和芥菜型油菜特征硫代葡... 利用HPLC法对 2 84份种子硫代葡萄糖甙组成分析表明 ,新疆野生油菜依据种子中特征硫代葡萄糖甙组成可划分为 2类 ,91.2 %的新疆野生油菜种子主要含羟基苄硫甙 ,8.8%的新疆野生油菜种子主要含丙烯基硫甙 ,与黑芥和芥菜型油菜特征硫代葡萄糖甙组成一致。RAPD分析将新疆野生油菜、野芥和黑芥划分为 3簇 ,表明新疆野生油菜、野芥和黑芥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距离 ,相对而言 ,新疆野生油菜与野芥间的遗传距离较近 ,与黑芥的遗传距离较远。新疆野生油菜可依据RAPD聚类分析结果划分为 4簇 ,其中第 1、2和 4簇主要由来源于新疆塔城地区的新疆野生油菜组成 ,种子主要含丙烯基硫甙 ,第 3簇为新疆巩留及其周边地区的新疆野生油菜 ,种子主要含羟基苄硫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野生油菜 硫代葡萄糖甙 遗传分化 系统演化
下载PDF
花椰菜与黑芥种间体细胞杂种的获得和鉴定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丽 赵泓 +1 位作者 陈斌 刘凡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6-184,共9页
利用非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芸薹属花椰菜(Brassicaoleraceavar.botrytis)与黑芥(B.nigra)的种间杂种,实现了野生种质抗病基因向甘蓝类蔬菜作物的渗透。以具有良好再生能力的花椰菜下胚轴原生质体作为融合受体,具有抗黑腐、黑胫和根... 利用非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芸薹属花椰菜(Brassicaoleraceavar.botrytis)与黑芥(B.nigra)的种间杂种,实现了野生种质抗病基因向甘蓝类蔬菜作物的渗透。以具有良好再生能力的花椰菜下胚轴原生质体作为融合受体,具有抗黑腐、黑胫和根肿病优良性状的黑芥叶肉原生质体作为融合供体,用不同强度的UV射线处理后,利用PEG方法诱导供、受体原生质体融合。培养后获得170棵再生植株,选取来自40个不同愈伤组织的40棵单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及RAPD和SRAP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其中30棵为体细胞杂种。染色体计数显示,约23%杂种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小于供、受体染色体数之和。用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显示,杂种植株DNA含量是受体的2-4倍,20%杂种植株DNA含量小于供、受体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体细胞杂交 花椰菜 杂种鉴定 植株再生
下载PDF
萝卜与甘蓝型油菜和黑芥的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大有 王爱云 李栒 《作物研究》 2006年第2期124-126,共3页
2004年利用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和1个黑芥品种与日本樱岛大根萝卜进行正反交,以研究远缘杂交的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萝卜与油菜的远缘杂交存在严重的生殖障碍,F1种子的产生与杂交的组配方式、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有关;授粉子房离体培养能够... 2004年利用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和1个黑芥品种与日本樱岛大根萝卜进行正反交,以研究远缘杂交的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萝卜与油菜的远缘杂交存在严重的生殖障碍,F1种子的产生与杂交的组配方式、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有关;授粉子房离体培养能够提高属间杂交种产生的频率;F1植株的形态大多数偏向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油菜 杂交亲和性
下载PDF
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交获得抗黑腐病异附加系新材料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桂香 严红 +6 位作者 曾兴莹 盛小光 唐宇 韩硕 宗梅 陆坤 刘凡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01-1910,共10页
以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种的自交及回交后代为材料,建立了结合抗病性人工接种鉴定,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B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和染色体原位杂交的大规模群体分析技术,在50份高代自交及回交材料中筛选获得了20份形态学特征偏向花椰菜,3... 以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种的自交及回交后代为材料,建立了结合抗病性人工接种鉴定,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B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和染色体原位杂交的大规模群体分析技术,在50份高代自交及回交材料中筛选获得了20份形态学特征偏向花椰菜,30份呈花椰菜—黑芥中间类型的材料。细胞DNA含量检测(FLC)及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偏花椰菜的类型,DNA含量基本在2.24pg·cell-1以下,染色体数在28条以下。经连续3年黑腐病病菌人工接种鉴定,获得高抗株系12个,抗性株系17个,占全部受试材料的14%。对其中3个(PFCN29BC3-3-5、PFCN16-1S2BC3-107和PFCN14-1S1BC4-123)形态偏花椰菜且高抗黑腐病的植株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其分别为花椰菜染色体组附加了2、7和8条黑芥染色体的异附加系材料。这些植株可以用于后续的研究和作为育种桥梁材料,进一步获得黑腐病抗性的单体附加系或渐渗系。本研究表明通过体细胞杂交转育野生优异抗性资源,创新甘蓝类蔬菜育种种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体细胞杂交 腐病 异附加系
原文传递
芸苔属与诸葛菜属间杂种的细胞遗传学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再云 刘焰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2,T001,共6页
在十字花科的诸葛菜与6个芸苔属栽培种的属间杂交中,发现亲本种染色体组在杂种有丝分裂中的完全与部分分开现象及此现象的遗传控制.各杂种中的染色体行为受芸苔属亲本中所含染色体组的影响;诸葛菜与3个二倍体种(白菜型油菜、甘蓝和黑芥... 在十字花科的诸葛菜与6个芸苔属栽培种的属间杂交中,发现亲本种染色体组在杂种有丝分裂中的完全与部分分开现象及此现象的遗传控制.各杂种中的染色体行为受芸苔属亲本中所含染色体组的影响;诸葛菜与3个二倍体种(白菜型油菜、甘蓝和黑芥)杂种的不同染色体行为,导致诸葛菜与3个四倍体种(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埃塞俄比亚芥)的杂种在染色体行为上的差异.由于亲本种染色体组分开现象的发生,可从这些杂种后代中获得芸苔属亲本的纯合植株和各种染色体组成的非整倍体,为研究芸苔属种的染色体组进化和结构、芸苔属作物的育种,提供了新的宝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苔属栽培种 诸葛菜 属间杂种 染色体组分开 细胞遗传学 远缘杂交 白菜型油采 甘蓝
下载PDF
埃塞俄比亚芥与诸葛菜属间杂种的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旺升 徐晶 +1 位作者 华玉伟 李再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2-667,共6页
用幼胚培养方法重新获得的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carinataA.Braun,2n=34与诸葛菜Orychophragmusviolaceus L.O.E.Schulz,2n=24的属间杂种仍为混倍体2n=14~34,2n=34细胞的频率最高;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PMCs表现正常的17个二价体配对和17... 用幼胚培养方法重新获得的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carinataA.Braun,2n=34与诸葛菜Orychophragmusviolaceus L.O.E.Schulz,2n=24的属间杂种仍为混倍体2n=14~34,2n=34细胞的频率最高;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PMCs表现正常的17个二价体配对和17∶17的分离.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体细胞和PMCs中不含有整条的诸葛菜染色体,2n=34的体细胞和PMCs中包含了来自黑芥B.nigra L.Koch,2n=16的16条染色体.这些具有完全或部分埃塞俄比亚芥染色体组成的细胞,可能来源于以前提出的杂种细胞在有丝分裂中完全或部分亲本染色体组分开和染色体复制,并伴随诸葛菜染色体的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塞俄比亚 诸葛菜 属间杂种 基因组原位杂交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大白菜和黑芥种间杂种的获得及鉴定 被引量:7
7
作者 温贵聚 赵泓 +1 位作者 郭仰东 刘凡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5-109,共5页
为丰富大白菜的抗病基因类型,特别是培育根肿病抗性种质,以品质优良的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L.pekinensis)自交系为母本,具有黑腐、根肿病抗性的野生黑芥(B.nigra)为父本,通过种间杂交,获得了13株杂种植株。利用形态学、细胞学和... 为丰富大白菜的抗病基因类型,特别是培育根肿病抗性种质,以品质优良的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L.pekinensis)自交系为母本,具有黑腐、根肿病抗性的野生黑芥(B.nigra)为父本,通过种间杂交,获得了13株杂种植株。利用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标记3种方法对杂种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杂种的花粉活力及其育性。结果表明:杂种表型介于白菜和黑芥双亲之间,SRAP分子标记结果的聚类分析表明杂种在DNA水平上更趋向于白菜母本。F1雄蕊发育不好,花粉育性低,13株杂种中,仅获得杂种H4的回交后代。杂种H4的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超过18条,约48%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6条,超过了预期杂种染色体的数目。不育F1植株染色体数目等于和少于18条,结果提示杂种育性和细胞染色体数目有一定关系,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提高了杂种的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杂交 大白菜 杂种鉴定
下载PDF
黑芥与诸葛菜远缘杂交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胡大有 王爱云 吴金花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3,共4页
以黑芥和诸葛菜为亲本,进行远缘杂交,通过子房培养成功地获得了属间杂种,并对杂种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以黑芥为母本,诸葛菜为父本的正交组合获得了1株真杂种,结籽率为0.72%,而以诸葛菜为母本,黑芥为父本的反交组合没获得... 以黑芥和诸葛菜为亲本,进行远缘杂交,通过子房培养成功地获得了属间杂种,并对杂种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以黑芥为母本,诸葛菜为父本的正交组合获得了1株真杂种,结籽率为0.72%,而以诸葛菜为母本,黑芥为父本的反交组合没获得杂种;取授粉后第7天的子房离体培养效果较好;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一定量的植物激素2mg/L6-BA和0.2mg/LNAA培养子房效果较好。杂种一代植株呈现中间型,一些性状介于两亲本之间,一些性状倾向于母本。花粉育性观察表明,杂种一代表现为完全的雄性不育。SSR鉴定结果表明,形态上有变异的1株杂种为真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菜 远缘杂交
下载PDF
四倍体黑芥的获得与鉴定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巍巍 刘富强 +3 位作者 轩淑欣 冯大领 张成合 申书兴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05-2511,共7页
以黑芥为材料进行了同源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用0.1%秋水仙素药液处理黑芥籽苗生长点24~72 h均可诱导获得多倍体植株,其中处理48 h的诱导效果最好,四倍体株率达73.33%。四倍体黑芥长势良好,叶片和花变大,叶柄变短,叶色和... 以黑芥为材料进行了同源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用0.1%秋水仙素药液处理黑芥籽苗生长点24~72 h均可诱导获得多倍体植株,其中处理48 h的诱导效果最好,四倍体株率达73.33%。四倍体黑芥长势良好,叶片和花变大,叶柄变短,叶色和花色变深,开花期较二倍体晚2~3 d。四倍体黑芥能正常开花散粉,但结籽率较低,仅为13.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 秋水仙素
原文传递
新疆昭苏野生油菜与黑芥品种尤嫩斯染色体组型和带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庆祥 王兆木 +2 位作者 孙卫琳 杜伟 王燕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4-70,共7页
大量的细胞学观察表明,昭苏野生油菜与黑芥之间,不论是在染色体数上,还是在染色体组型、带型以及染色体大小、总长上都有较大的差异。昭苏野生油菜的染色体数为2n=18,芥黑则为2n=16;染色体组型,前者为14m+4m(SAT),后者为8m+4sm+4sm(SAT)... 大量的细胞学观察表明,昭苏野生油菜与黑芥之间,不论是在染色体数上,还是在染色体组型、带型以及染色体大小、总长上都有较大的差异。昭苏野生油菜的染色体数为2n=18,芥黑则为2n=16;染色体组型,前者为14m+4m(SAT),后者为8m+4sm+4sm(SAT);染色体带型,前者为12C/C+2CN/C+2WN^O/O+2W/O,后者为12C/C+2WN/C+2WN^O/C;染色体长度前者为2.00—4.00μ,后者为6.48—3.75μ,虽然黑芥染色体条数少于野生油菜,但总长度却长于昭苏野生油菜。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比较,我们认为,昭苏野生油菜与黑芥在亲缘关系上有着较大的距离,二者为不同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油菜 染色体组型 带型
下载PDF
芥菜种质资源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旭 雷开荣 +3 位作者 林清 郝风 吴红 田维彬 《南方农业》 2007年第4期88-90,共3页
  芥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的重要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加工和鲜食蔬菜[1].中国芥莱资源之丰富堪称世界之首,目前对菜用芥菜的应用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芥菜作为重要加工蔬菜的西南地区和浙江一带,研究重点放在选育品质优良、抗性好的加工...   芥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的重要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加工和鲜食蔬菜[1].中国芥莱资源之丰富堪称世界之首,目前对菜用芥菜的应用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芥菜作为重要加工蔬菜的西南地区和浙江一带,研究重点放在选育品质优良、抗性好的加工、食用芥菜,对于芥莱的基础研究远远落后于同属的白菜和甘蓝[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类 RAPD 变种 白菜 形态学 分类研究 引物 白菜类蔬菜 叶用 酶谱距离
下载PDF
花椰菜--黑芥渐渗系和异附加系的获得与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晶 刘凡 +3 位作者 宗梅 韩硕 王幼平 王桂香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6-468,共13页
以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种自交及回交后代为材料,结合形态学特征,分子标记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群体分析技术,在16份高代回交及自交材料中筛选获得了花椰菜类型渐渗系材料12份,偏花椰菜类型异附加系材料4份。形态学调查及FISH分析表明... 以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种自交及回交后代为材料,结合形态学特征,分子标记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群体分析技术,在16份高代回交及自交材料中筛选获得了花椰菜类型渐渗系材料12份,偏花椰菜类型异附加系材料4份。形态学调查及FISH分析表明:12份渐渗系材料除茎、叶等营养器官特征与花椰菜近似外,已具有较正常的花球形成,染色体数为18条,均来源于花椰菜;植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基本正常。SSR和AFLP分子标记检测表明,渐渗系材料除扩增到数量不等的黑芥多态性位点外,还扩增到埃塞俄比亚芥特异的多态性位点和少量新位点,另外发现渐渗系材料有丢失亲本花椰菜多态性位点的现象。FISH分析4份异附加系材料的染色体组成,结果显示:PFCN29BC2S1-4为9条花椰菜染色体附加8条黑芥染色体;PFCN15-2S1BC5-6-2和PFCN29BC4-37-7为16条花椰菜染色体分别附加7条和14条黑芥染色体;PFCN29BC4-38-5为花椰菜染色体附加了5~7条黑芥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渐渗系 SSR AFLP FISH
原文传递
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种的性状演变和对黑腐病抗性的转育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洁 王桂香 +4 位作者 韩硕 严红 宗梅 郭宁 刘凡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1-280,共10页
以对黑腐病(Black rot)感病的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 L.,2n=18,CC)‘Korso’和抗病的黑芥(B.nigra,black mustard,2n=16,BB)‘G1/1’的体细胞杂种(简称PFCN,protoplast fusion of cauliflower and Brassica ni... 以对黑腐病(Black rot)感病的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 L.,2n=18,CC)‘Korso’和抗病的黑芥(B.nigra,black mustard,2n=16,BB)‘G1/1’的体细胞杂种(简称PFCN,protoplast fusion of cauliflower and Brassica nigra)高代自交及回交后代为材料,根据表型特征将其分为4大类:性状介于花椰菜和黑芥之间的中间型材料(M)、向花椰菜过渡的过渡型(M-K)、偏花椰菜型(-K)和花椰菜型(K)。连续5年的黑腐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Korso’的病情指数在44~57之间,表现为耐病到感病;‘G1/1’在12~32之间,表现为抗病,从M、M-K、-K至K型,杂种后代病情指数总体上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M型和M-K型材料表现为高抗至抗病,-K型材料表现为抗病至耐病,K型材料表现为耐病。对2014年的15份典型-K至K型材料进行了形态演变及黑腐病抗性变化追溯:总体上,偏花椰菜的形态转变发生在S1BC4、S5、S1BC3和BC3(S为自交,BC为回交)世代中,伴随着形态的转变,黑腐病病情指数急剧升高;同一年中来源相同或者相近的株系病情指数相差不多。2015年进一步对2014年25个单株的自交后代进行黑腐病抗病性跟踪鉴定:整体上病情指数呈下降趋势,仅少数株系表现上升;来源相同的衍生株系变化趋势几乎一致,且差异不大,说明这些材料系内对黑腐病抗病性逐年趋于稳定。目前获得了6份相对于受体亲本‘Korso’表现出了对黑腐病抗性显著提高的材料:PFCN14-15-4.1、PFCN14-15-5.1、PFCN14-29-1.1和PFCN14-29-1.2,连续3年病情指数呈下降趋势,并最终稳定在30左右;PFCN14-14-1.1和PFCN14-14-1.2则连续6年保持在20~3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体细胞杂交 腐病 抗性转育
原文传递
花椰菜与黑芥非对称体细胞杂种的鉴定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丽 赵泓 刘凡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5-274,共10页
选用兼具抗黑腐病、黑胫病、根肿病的野生种质黑芥(B.nigra)作为供体,具有良好原生质体培养能力的花椰菜(B.oleracea var.botrytis L.)基因型"0307"作为受体,供体叶肉原生质体经不同剂量UV照射处理后,通过PEG介导,与不经任何... 选用兼具抗黑腐病、黑胫病、根肿病的野生种质黑芥(B.nigra)作为供体,具有良好原生质体培养能力的花椰菜(B.oleracea var.botrytis L.)基因型"0307"作为受体,供体叶肉原生质体经不同剂量UV照射处理后,通过PEG介导,与不经任何处理的受体下胚轴原生质体融合,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形态学观察显示再生植株的表型多样,呈偏向受体花椰菜类型及中间类型分布;SRAP分子标记特征表明,杂种中受体的遗传信息较为完整,而来自供体的特异扩增带丢失量约为20.0%-97.8%,且不同杂种中存在热点丢失序列;约23.0%的再生植株其染色体数目小于供、受体染色体数之和;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再生株的细胞DNA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的植株其DNA含量小于供、受体DNA含量总和。对22棵再生植株进行了黑腐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17棵再生植株表现良好抗性,初步证明通过非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已将外源抗性基因转入花椰菜中。实验表明UV辐射处理,导致再生植株中供体遗传信息的部分丢失或者染色体在不同程度上的消减,获得了花椰菜与黑芥的非对称体细胞杂种,但UV的剂量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非对称体细胞杂交 UV辐射 SRAP分析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与黑芥种间杂种的合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纪鹏 陈婷 罗魏林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3-47,共5页
为利用黑芥抗病基因进行甘蓝型油菜遗传改良,采用胚培养方法克服种间杂交生殖隔离障碍进行黑芥与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之间的杂交。结果表明:以2.5%~5.3%的频率获得了以黑芥为母本、甘蓝型油菜为父本的4个杂交组合的三倍体杂种;以0.4%的... 为利用黑芥抗病基因进行甘蓝型油菜遗传改良,采用胚培养方法克服种间杂交生殖隔离障碍进行黑芥与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之间的杂交。结果表明:以2.5%~5.3%的频率获得了以黑芥为母本、甘蓝型油菜为父本的4个杂交组合的三倍体杂种;以0.4%的频率获得了以陕油5号为母本、黑芥为父本的三倍体杂种,并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进行了杂种的鉴定。通过秋水仙碱处理三倍体的方法成功地获得了相应的双倍体杂种。三倍体杂种主要性状表现出双亲的中间型,花粉无育性。经染色体组加倍所得的双倍体与相应的三倍体相比表现出生长旺盛性特点,花粉育性得到一定恢复。双倍体的获得为进一步将黑芥抗病基因引入甘蓝型油菜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远缘杂交 胚培养
下载PDF
花椰菜与黑芥体细胞杂种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郝薇薇 赵泓 +2 位作者 盛小光 陈斌 刘凡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对经UV处理,PEG融合获得的79株花椰菜和黑芥的体细胞杂种进行了全生育期性状调查分析,包括细胞DNA含量测定、染色体计数、植株形态学观察、育性调查等。结果表明:杂种形态变异广泛,多数呈中间类型,少数呈偏亲性状;杂种细胞DNA含量不一致... 对经UV处理,PEG融合获得的79株花椰菜和黑芥的体细胞杂种进行了全生育期性状调查分析,包括细胞DNA含量测定、染色体计数、植株形态学观察、育性调查等。结果表明:杂种形态变异广泛,多数呈中间类型,少数呈偏亲性状;杂种细胞DNA含量不一致,呈现大于、等于、小于双亲细胞DNA含量之和的类型;DNA含量大于双亲之和的杂种与DNA含量等于或小于双亲之和的杂种相比,有较高比例的材料叶型出现畸形和(或)植株生长势弱,育性也更差。显示出杂种植株的生长势、育性与细胞的DNA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染色体计数,发现所检测杂种为混倍体,同一植株的细胞有多种染色体数目构成。在79个杂种中,筛选出13个目标材料,生长势强,有较好或一定程度的育性,表明采用体细胞杂交技术手段来改良甘蓝类蔬菜的遗传多样性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非对称体细胞杂种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新疆野生油菜染色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栒 《作物研究》 1995年第S1期15-16,共2页
新疆野生油菜是广泛分布在我国新疆的芸苔属油菜.这种野生的油莱生长的地理条件复杂,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多种多样,是我国油菜宝贵的育种资源,已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前人有过几篇报道,但结果不尽一致.报道的材料和研究的方面也很有... 新疆野生油菜是广泛分布在我国新疆的芸苔属油菜.这种野生的油莱生长的地理条件复杂,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多种多样,是我国油菜宝贵的育种资源,已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前人有过几篇报道,但结果不尽一致.报道的材料和研究的方面也很有限.从细胞学的角度正确确定新疆野生油菜的分类及其与黑芥(B.nigra L.)的亲缘关系对于探讨芥菜型油菜(B.juncea)在我国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生油菜 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组型 染色体研究 染色体行为 白菜型油菜 菜型油菜 生理特性 形态特征
下载PDF
新疆野生油菜、黑芥、芥菜型和白菜型油菜酸性磷酸化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成汉 肖红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2-14,共3页
本文采用淀粉凝胶平板电泳法,对新疆野生油菜、黑芥、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芽期的酸性磷酸化酶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野生油菜与黑芥的同工酶谱有明显的差别,各条带的迁移率也不相同,酶谱相似度指数极小,(2)从酶谱带... 本文采用淀粉凝胶平板电泳法,对新疆野生油菜、黑芥、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芽期的酸性磷酸化酶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野生油菜与黑芥的同工酶谱有明显的差别,各条带的迁移率也不相同,酶谱相似度指数极小,(2)从酶谱带的数目、宽窄、迁移率和酶谱相似度指数分析,芥菜型油菜与新疆野生油菜亲缘关系最近,与白菜型次之,而与黑芥最远。新疆栽培芥菜型油菜可能起源于新疆野生油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同功酶 野油菜 菜型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与黑芥种间杂种基因组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纪鹏 刘小林 胡月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90,共4页
以甘蓝型油菜和黑芥为亲本,采用人工杂交并结合胚培养合成了A、B、C三基因组杂种。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B基因组染色体以0.41~0.90的频率形成同配二价体,A、C基因组染色体以4.25~5.94频率形成二价体,B... 以甘蓝型油菜和黑芥为亲本,采用人工杂交并结合胚培养合成了A、B、C三基因组杂种。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B基因组染色体以0.41~0.90的频率形成同配二价体,A、C基因组染色体以4.25~5.94频率形成二价体,B基因组与A、C基因组间形成异配二价体的频率在0.96~1.65之间,B基因组与A、C基因有较远的亲缘关系;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分离极不规律;B基因组染色体分离表现为多样性,2∶6极端分离方式以19%的比例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及非四分孢子都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极端异常的减数分裂是导致花粉不育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基因组 原位杂交 染色体 亲缘关系
下载PDF
黑芥(Brassica nigra)核型和Giemsa C带带型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宏治 兰泽蘧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9-94,共6页
研究了黑芥(Brassicanigra)的核型和染色体的GiemsaC带带型,黑芥有8对染色体,4对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中4对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在4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中有2对具随体。黑芥的核型公式为2n=2x... 研究了黑芥(Brassicanigra)的核型和染色体的GiemsaC带带型,黑芥有8对染色体,4对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中4对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在4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中有2对具随体。黑芥的核型公式为2n=2x=16=8m+4sm+4sm(SAT).用HSG法得到GiemsaC带带型,黑芥的C带带型为CIT型,黑芥的染色体具有着丝粒带、中间带、端带和全带。黑芥的GiemsaC带带型公式为2n=2x=16=CIT型=2C+2CI+2CI_++8CT(lCT ̄+)+2CI_+T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型 染色体 十字花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