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特有种黄绿卷毛菇的地理分布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1
作者 谢占玲 赵联正 +2 位作者 李椰 雷洁琼 张凤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51-2857,共7页
2008—2012年选择了中国青海、西藏、四川等22个地区,首次对青藏高原的特有真菌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调研,包括其地理分布、发生地的气候特征及其发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绿卷毛菇在我国的地理分布... 2008—2012年选择了中国青海、西藏、四川等22个地区,首次对青藏高原的特有真菌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调研,包括其地理分布、发生地的气候特征及其发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绿卷毛菇在我国的地理分布范围为纬度范围N 28°93'—37°69'、经度范围E 90°4'—102°1',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区;黄绿卷毛菇主要发生在夏秋(6—9月份),发生地的平均气温为6.2—15.9℃,平均相对湿度为41%—74%,年降水量为344—574 mm,年平均蒸发量为1393.8—2441.4mm,湿润系数为0.42—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卷毛 地理分布 生态习性
下载PDF
基于LSU和ITS的青藏高原黄绿卷毛菇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谢占玲 田飞 +5 位作者 余静 聂守一 赵联正 张佳伟 雷亚男 郭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7,共12页
为研究黄绿卷毛菇群体遗传结构,以青海、西藏、四川3个省份的10个地理群共91个样本黄绿卷毛菇为实验材料,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和分析所有样本的LSU和ITS序列。结果显示:1 995bp的LSU和ITS基因序列共有8个变异位点,得到20个基因型。... 为研究黄绿卷毛菇群体遗传结构,以青海、西藏、四川3个省份的10个地理群共91个样本黄绿卷毛菇为实验材料,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和分析所有样本的LSU和ITS序列。结果显示:1 995bp的LSU和ITS基因序列共有8个变异位点,得到20个基因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538±0.026和0.00029±0.00002;青海玉树和青海兴海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黄绿卷毛菇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75.70%),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大。系统进化树结果也表明,10个地理群分成2个支系,黄绿卷毛菇群体存在明显的地理结构。中性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黄绿卷毛菇群体有着复杂的群体历史,曾发生过种群数量扩张,近期种群数量正在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卷毛 核糖体大亚基基因组序列 内转录间隔区序列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黄绿卷毛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欢 陈长宝 +3 位作者 张波 佟希丹 王淑敏 李玉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81-1688,共8页
以采自四川石渠的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luteovirens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提醇沉的经典方法以及单因素试验,并利用Box-BenhnkenDesign(BBD)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提取温度、时间以及料液比3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设... 以采自四川石渠的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luteovirens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提醇沉的经典方法以及单因素试验,并利用Box-BenhnkenDesign(BBD)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提取温度、时间以及料液比3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设计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优化黄绿卷毛菇子实体多糖(FLPs)的提取工艺,并通过·OH和O2-·自由基清除能力考察FLPs的抗氧化能力。最终确定最优水提工艺为提取温度89.31℃,提取时间5.08h,料液比1:48.54(g/mL),且FLPs具有良好的·OH和O2-·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同时,验证试验证明了该设计方法和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且在该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有所提高,可为其多糖功能性食品和药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卷毛 真菌多糖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自由基清除
原文传递
青海黄绿卷毛菇中核黄素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峰 刘宝龙 +4 位作者 宗渊 李云 曹东 刘玉萍 魏乐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6539-6546,共8页
为了探究黄绿卷毛菇黄色表型的主要化合物成分以及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本研究以黄绿卷毛菇为试验材料,通过水提取法得到核黄素提取物,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发现,在480 nm可见光下提取物于9.728 min时出现的目的峰与核黄素标准品(VB_(2))于... 为了探究黄绿卷毛菇黄色表型的主要化合物成分以及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本研究以黄绿卷毛菇为试验材料,通过水提取法得到核黄素提取物,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发现,在480 nm可见光下提取物于9.728 min时出现的目的峰与核黄素标准品(VB_(2))于9.758 min出现的目的峰可能为同一种物质。根据上述9.728 min目的峰制备所有核黄素提取物,经浓缩干燥后得到核黄素制备品1.18 g,纯度为98.4%。对其进行质谱检测发现在3个特征离子[M+H]^(+)m/z377.1->172.0、[M+H]^(+)m/z377.1->198.0、[M+H]^(+)m/z377.1->243.0条件下核黄素制备品与标准品出峰时间非常相近,并且核黄素制备品的^(1)H-NMR和^(13)C-NMR数据与核黄素标准品相似度高,分子式为C_(17)H_(20)N_(4)O_(6),可以确定该化合物为核黄素。本研究结果将为黄绿卷毛菇营养价值评价、品系培育研究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卷毛 核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核磁共振
原文传递
高寒草甸蘑菇圈上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
5
作者 彭清青 孙占清 +5 位作者 毛玉晶 郭璟 杨家宝 孟清 王宝 谢占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2-1122,共11页
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是青藏高原特有真菌资源,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可形成典型的蘑菇圈。本研究采用传统组织分离法结合ITS序列鉴定方法,分析采自祁连高寒草甸黄绿卷毛菇蘑菇圈上不同植物可培养... 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是青藏高原特有真菌资源,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可形成典型的蘑菇圈。本研究采用传统组织分离法结合ITS序列鉴定方法,分析采自祁连高寒草甸黄绿卷毛菇蘑菇圈上不同植物可培养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从6类植物108块组织中分离得到70株内生真菌,总分离率为64.81%,总定殖率为33.33%。多样性与相似性分析表明,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内生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米尔克棘豆(Oxytropis merkensis)内生真菌均匀度指数最高;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和米尔克棘豆相似性最高,其次为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与米尔克棘豆、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不同组织间内生真菌相似性排序为:根−茎>叶−茎>根−叶。内生真菌结构分析表明,不同植物中优势菌分别为Peziza ostracoderma和Stagonospora sp.;不同组织中相对丰度最高均为Peziza ostracoderma。共现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矮嵩草是黄绿卷毛菇蘑菇圈上的核心植物,特征向量中心性(EC)值为1;Peziza ostracoderma是核心内生真菌,EC值为0.75。黄绿卷毛菇蘑菇圈上植物及其内生真菌均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且内生真菌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植物特异性和组织偏好性。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从植物内生真菌的角度为进一步探究青藏高原特有真菌黄绿卷毛菇蘑菇圈上植物−微生物的互作关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物资源 黄绿卷毛 矮嵩草 可培养微生物 优势真菌 植物−内生真菌互作
下载PDF
RNA-Seq挖掘黄绿卷毛菇中核黄素合成途径差异表达基因
6
作者 刘峰 曹东 +3 位作者 宗渊 李云 魏乐 刘宝龙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4,共8页
为探究黄绿卷毛菇和双孢蘑菇的基因表达差异,挖掘黄绿卷毛菇核黄素合成途径的主效基因,本研究利用RNA-Seq技术对黄绿卷毛菇和双孢蘑菇进行二代转录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黄绿卷毛菇和双孢蘑菇中共检测到26 818个基因差异表... 为探究黄绿卷毛菇和双孢蘑菇的基因表达差异,挖掘黄绿卷毛菇核黄素合成途径的主效基因,本研究利用RNA-Seq技术对黄绿卷毛菇和双孢蘑菇进行二代转录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黄绿卷毛菇和双孢蘑菇中共检测到26 818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11 236个基因在黄绿卷毛菇中表达上调,15 582个基因表达下调。KEGG富集结果显示,共有19 988个差异表达基因参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其中在维生素代谢途径中有813个差异表达基因。在核黄素代谢通路中,黄绿卷毛菇和双孢蘑菇中共有5个参与核黄素合成代谢的结构基因没有产生差异表达,有6个在黄绿卷毛菇中呈现不同程度上调。核黄素转运蛋白MCH5的同源基因CL911.Contig3_ALL(Almch5)在黄绿卷毛菇中特异表达,log_(2)FC值高达12.98,同时Almch5与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中核黄素转运蛋白MCH5高度同源,都具有相似的7bp3.1A转运蛋白功能域,表明Almch5可能是转运黄绿卷毛菇中核黄素的主效蛋白,这为黄绿卷毛菇中核黄素合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卷毛 双孢蘑 差异表达 核黄素
原文传递
黄绿卷毛菇胞外多糖对南美白对虾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徐慧敏 张鑫 +4 位作者 朱青永 吴梦园 张理振 陈启和 刘政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44-51,66,共9页
真菌胞外多糖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其应用是天然多糖开发研究的热点。因此,该文以黄绿卷毛菇胞外多糖(Floccularia luteovirens exopolysaccharides,FEPS)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与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并探究复合溶液中真菌多... 真菌胞外多糖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其应用是天然多糖开发研究的热点。因此,该文以黄绿卷毛菇胞外多糖(Floccularia luteovirens exopolysaccharides,FEPS)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与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并探究复合溶液中真菌多糖浓度对南美白对虾4℃下冷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绿卷毛菇胞外多糖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2.00 g/L,胞外多糖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1.5 g/L时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双酚酶的抑制率达到(47.67±0.49)%和(44.04±0.21)%。在南美白对虾贮藏中后期(3~12 d),1.0 g/L多糖复合液处理组在黑变程度、色泽、感官评分、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2-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和菌落总数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处理组。综上,黄绿卷毛菇胞外多糖和普鲁兰多糖对南美白对虾保鲜具有协同作用,1.0 g/L多糖复合液可有效延缓南美白对虾品质的劣变速率,可将保质期延长至9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卷毛 胞外多糖 抑菌活性 酪氨酸酶抑制 保鲜 南美白对虾
下载PDF
黄绿卷毛菇对其生境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璟 欧为友 +6 位作者 唐永鹏 郑秀娟 谢占玲 孟清 彭清青 王宝 杨家宝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3-1076,共14页
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食药用真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调控及稳定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采用IlluminaMiSeq测序技术,对9份黄绿卷毛菇菌窝土壤(F)及9份周围无菇土壤(CK)... 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食药用真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调控及稳定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采用IlluminaMiSeq测序技术,对9份黄绿卷毛菇菌窝土壤(F)及9份周围无菇土壤(CK)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绿卷毛菇生境土壤中共获得25门、61纲、99目、174科、442属细菌。与周围无菇土壤相比,黄绿卷毛菇增加了土壤细菌的多样性(Shannon指数6.55)和丰富度(Ace指数8104.2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F:49.83%,CK:37.85%),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F:16.17%,CK:13.28%)的相对多度均显著升高。PICRUST功能分析表明,黄绿卷毛菇生境土壤中代谢功能系统为细菌群落的主要通路,在F组和CK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8.66%和13.08%。生境土壤中共获得真菌15门、38纲、93目、204科、304属。与周围无菇土壤相比,黄绿卷毛菇降低了土壤真菌的多样性(Shannon指数1.06)和丰富度(Ace指数1269.88);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多度显著升高(F:87.27%,CK:36.06%),而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多度显著降低(F:7.05%,CK:43.28%);卷毛菇属Floccularia的相对多度为85.76%,为绝对优势属。FunGuild功能预测表明土壤真菌以共生营养型为主,其次为腐生营养型。黄绿卷毛菇对其生境土壤微生物的驱动机制亟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卷毛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功能预测 Illumina MiSeq
原文传递
黄绿卷毛菇胞外多糖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梦园 徐慧敏 +4 位作者 张鑫 朱青永 陈宇杰 陈启和 刘政捷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98-1608,共11页
真菌胞外多糖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重要天然产物。为探究新的发酵方法以提高黄绿卷毛菇胞外多糖(FLEP)的产量,本试验以黄绿卷毛菇菌株WMY10为供试菌株,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微颗粒粒径、超声时间、表面活性剂对FLEP产量的影响,并对其抗... 真菌胞外多糖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重要天然产物。为探究新的发酵方法以提高黄绿卷毛菇胞外多糖(FLEP)的产量,本试验以黄绿卷毛菇菌株WMY10为供试菌株,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微颗粒粒径、超声时间、表面活性剂对FLEP产量的影响,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和吸湿保湿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吐温80质量浓度0.4 g·L^(-1)、微颗粒粒径100~200目、超声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FLEP产量为2.44 g·L^(-1),是对照组的1.5倍。抗氧化试验表明,FLEP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可达到71.0%,对亚铁离子螯合率达到58.2%,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的清除能力为0.044 mmol·g^(-1)Trolox。以甘油、透明质酸、壳聚糖为对照,在相对湿度为43%和81%的环境下,FLEP的吸湿效果优于壳聚糖;在相对湿度为43%的环境下,FLEP的保湿效果优于透明质酸和壳聚糖;在干燥环境中,FLEP的保湿效果最好。综上,FLEP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或水分保持剂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行业。本研究为FLEP的高效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卷毛 胞外多糖 微颗粒 超声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黄绿卷毛菇有机挥发物对白菜型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机理研究
10
作者 丁肖月 孙亮亮 +3 位作者 刘飞 张苹 李卫敏 徐进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41,共9页
[目的]微生物VOCs可作为信号分子,在不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耐逆性。本文旨在初步探明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白... [目的]微生物VOCs可作为信号分子,在不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耐逆性。本文旨在初步探明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生长影响的机理。[方法]本研究通过生理学与转录组学方法,研究了黄绿卷毛菇VOCs对白菜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测量了黄绿卷毛菇VOCs处理12 d后白菜型油菜的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光合指标,提取了黄绿卷毛菇VOCs处理了2 d后油菜叶片的总RNA进行了转录组测序、RT-qPCR验证,并对转录组数据进行了GSEA、GO及KEGG分析。[结果]黄绿卷毛菇VOCs处理增加了油菜幼苗生物量,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黄绿卷毛菇VOCs处理后,叶片中有33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220个DEGs表达上调,118个DEGs表达下调。GSEA分析结果表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肌球蛋白结合、跨膜转运蛋白活性、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光系统Ⅱ等途径被诱导。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GO条目与蛋白折叠、与氧化还原酶活性和与含硫S化合物相关的跨膜转运蛋白有关。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DEGs主要富集在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淀粉和蔗糖代谢、碳代谢、苯丙烷类生物合成、RNA降解、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等途径。[结论]黄绿卷毛菇VOCs通过调节光合作用、营养平衡、激素途径和代谢途径,影响白菜型油菜生长,并且可能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黄绿卷毛 白菜型油菜 生长 光合效率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黄绿卷毛菇中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提取工艺优化及活性研究
11
作者 张鑫 朱青永 +4 位作者 徐慧敏 吴梦园 陈小娥 陈启和 刘政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3-824,共12页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提取工艺对黄绿卷毛菇中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同时考察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抑菌圈...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提取工艺对黄绿卷毛菇中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同时考察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抑菌圈法评估其对3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为黄绿卷毛菇中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的最佳提取溶剂,在料液比为1∶33(质量体积比)、超声时间为33 min、超声功率为166 W的条件下,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提取量达到10.107μmol/g。此外,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具有较高的清除2,2-联苯基-1-苦基肼基自由基与羟自由基的能力,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黄绿卷毛菇相关产品提供了数据支持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卷毛 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 响应面法 抗氧化 抑菌
下载PDF
黄绿卷毛菇生境中矮嵩草内生真菌多样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璟 谢占玲 +4 位作者 罗涛 薛治峰 郭建娟 李发雄 张秀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9-117,共9页
为研究黄绿卷毛菇生境中矮嵩草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本研究结合传统分离培养法和宏基因组法对矮嵩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法在矮嵩草共分离鉴定得到66株内生真菌均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分类到7目,分别为格孢腔... 为研究黄绿卷毛菇生境中矮嵩草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本研究结合传统分离培养法和宏基因组法对矮嵩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法在矮嵩草共分离鉴定得到66株内生真菌均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分类到7目,分别为格孢腔目(Pleosporales)、炭角菌目(Xylariales)、散囊菌目(Eurotiales)、柔膜菌目(Helotial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毛霉菌目(Mucorales)、Glomerellales,优势种群为Stagonospora bicolor;根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63、1.56、0.82;未分离到黄绿卷毛菇;宏基因组法检测出587种内生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占77.21%、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占16.21%,剩下的6.58%为unclassified真菌,优势种群为Fusarium sp,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3.13、39.08、0.48;检测到黄绿卷毛菇,相对丰度为11.39;比较两种方法,黄绿卷毛菇生境的矮嵩草植物中,蕴含着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黄绿卷毛菇为优势内生真菌种群之一。该研究首次证明黄绿卷毛菇为嵩草属的内生真菌,是研究黄绿卷毛菇的营养类型及其与植物间的互作关系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嵩草 内生真菌多样性 黄绿卷毛 传统培养法 宏基因组法
下载PDF
西藏特有黄绿卷毛菇原生地及室内试验研究
13
作者 李文宇 王景升 +6 位作者 余成群 张扬建 武俊喜 郑周涛 柴一秋 刘又高 朱军涛 《西藏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7-21,共5页
黄绿卷毛菇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的高寒草地上,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生态效益。近些年相关学者开展了关于黄绿卷毛菇的人工引种驯化,但均未见成效。基于黄绿卷毛菇是特有的生物资源,对其成功引种驯化及快速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及经济效益。... 黄绿卷毛菇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的高寒草地上,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生态效益。近些年相关学者开展了关于黄绿卷毛菇的人工引种驯化,但均未见成效。基于黄绿卷毛菇是特有的生物资源,对其成功引种驯化及快速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及经济效益。通过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黄绿卷毛菇进行室内菌种培养试验及原生产地增产控制试验得出以下结论:改变培养基配方可使菌丝生长速度较普通培养基配方提高;而通过原生地控制环境条件和浇水可显著提高土壤pH值。未来应重点开展原生地孢子粉野外接种栽培实验研究,开展扩张菌丝体接种栽培试验,以及固体培养物野外接种栽培试验,以实现黄绿卷毛菇的人工培育和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卷毛 菌丝体 控制试验
下载PDF
不同地区黄绿卷毛菇生长发育相关植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琰 谢占玲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5-219,共5页
选择青海省海晏、玉树和泽库3个地区,研究与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生长发育相关的植物。比较研究了3个地区与黄绿卷毛菇生长发育相关的植物及其多样性,观测分析了各种相关植物根部与蘑菇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外部形态观察... 选择青海省海晏、玉树和泽库3个地区,研究与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生长发育相关的植物。比较研究了3个地区与黄绿卷毛菇生长发育相关的植物及其多样性,观测分析了各种相关植物根部与蘑菇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外部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测定和分析相关植物。结果发现,3个地区与黄绿卷毛菇生长发育相关的植物种类共7种;在主根数、长度和须根数统计中,试验组中占植物总种类28.6%的嵩草属和剪叶苔属2种植物,与对照组差异显著;3个地区从黄绿卷毛菇根部均分离到的植物为嵩草属和委陵菜,比例分别为100%和32.5%;在菌丝结构染色中,试验组中占植物总种类28.6%的嵩草属和委陵菜2种植物,根部出现红色结构。植物根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只有毛茛属出现扩增条带,但测序并没有检测到结果。本研究首次研究了黄绿卷毛菇的生长发育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对今后黄绿卷毛菇子实体结实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卷毛 生长发育 相关植物 多样性
下载PDF
黄绿卷毛菇优良菌株筛选及其发酵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大日 谢占玲 +2 位作者 郭璟 毛玉晶 孟清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5-119,共5页
从青海8个地区采集的野生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子实体经组织分离获得24个菌株,依据菌落直径和菌丝干重等指标筛选出生长较好的菌株及其培养基。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在1号培养基上,菌株HNHXF7、TJ菌落直径最大,分别为(... 从青海8个地区采集的野生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子实体经组织分离获得24个菌株,依据菌落直径和菌丝干重等指标筛选出生长较好的菌株及其培养基。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在1号培养基上,菌株HNHXF7、TJ菌落直径最大,分别为(60.92±0.58)、(61.39±0.79)mm;在2、3、4号培养基上,菌落直径最大的菌株分别为HNHXF7、HNHXF7、WRQ18,数据为(65.06±0.86)、(60.81±0.31)、(64.47±0.58)mm。在1~4号培养基上,菌丝干重最大的菌株分别为TJ、HNHXF7、HNHXF7、WRQ18,数据为(888±32)、(899±14)、(728±10)、(1143±13)mg。菌株HNHXF7、TJ分别在2、4号培养基上萌发时间最短,时间为(4.3±0.6)、(3.0±0)d;WRQ18在2、4号培养基上萌发时间最短,分别为(4.7±0.6)、(5.0±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卷毛 萌发时间 菌丝生长
下载PDF
黄绿卷毛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昆 蒋俊 +1 位作者 郑巧平 何捷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12,共6页
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为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珍稀大型真菌,其食用、药用价值极高,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与开发前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依据文献资料,对其分类、分布、人工驯化、成分功效等现有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针... 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为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珍稀大型真菌,其食用、药用价值极高,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与开发前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依据文献资料,对其分类、分布、人工驯化、成分功效等现有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针对现状提出其研究及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与建议,以期为黄绿卷毛菇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卷毛 分布 人工栽培 成分与功效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黄绿卷毛菇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维恩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1-327,共7页
超临界CO2萃取黄绿卷毛菇所得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分离和鉴定了25种脂肪酸的成分和含量,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为10.6%,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占31.5%,包括反式油酸、顺式油酸、反式-10-羟基-6-甲氧基-十八烯(10)酸、顺式-10-羟基-6-甲氧... 超临界CO2萃取黄绿卷毛菇所得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分离和鉴定了25种脂肪酸的成分和含量,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为10.6%,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占31.5%,包括反式油酸、顺式油酸、反式-10-羟基-6-甲氧基-十八烯(10)酸、顺式-10-羟基-6-甲氧基-十八烯(10)酸、反式-11-羟基-5-甲氧基-十八烯(11)酸、顺式-11-羟基-5-甲氧基-十八烯(11)酸、7-甲氧基-11-羟基-二十烯(11)酸和6-甲氧基-12-羟基-二十烯(12)酸等,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占5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卷毛 超临界CO2萃取 GC‐MS 脂肪酸
原文传递
黄绿卷毛菇菌丝体长势与显微结构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宝 谢占玲 +3 位作者 戴大日 毛玉晶 王晓芳 郑秀娟 《青海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39-44,68,共7页
为研究黄绿卷毛菇菌丝体锁状联合与其生长特性的相关性,本文以8个黄绿卷毛菇菌株为研究对象,对其菌丝体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黄绿卷毛菇培养至17 d时,有隔菌丝体粗细均匀,分支较少,平均宽度为10.15μm,存在锁状联合,可作为黄绿... 为研究黄绿卷毛菇菌丝体锁状联合与其生长特性的相关性,本文以8个黄绿卷毛菇菌株为研究对象,对其菌丝体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黄绿卷毛菇培养至17 d时,有隔菌丝体粗细均匀,分支较少,平均宽度为10.15μm,存在锁状联合,可作为黄绿卷毛菇菌丝体宽度测量的时间节点;培养时间为17-37 d时,菌丝体宽度变化范围为(6.31±1.58)-(17.03±3.61)μm.根据黄绿卷毛菇菌丝体的长势(平均日生长速率和平均干重),将8个黄绿卷毛菇菌株分为优(HNHXF7、TJ、WRQ18)、良(F18-2、F18-3)、中(DTS10、DTS13、SJC6)3个层次,且差异显著(P<0.05),其平均日生长速率分别为优(0.50±0.12)mm/d、良(0.27±0.004)mm/d、中(0.19±0.03)mm/d,平均干重分别为优(841.8±48.01)mg、良(706±50.24)mg、中(498.7±78.42)mg;对3个层次的黄绿卷毛菇菌丝体长势进行锁状联合数量统计及多基因联合分析,研究显示:黄绿卷毛菇菌丝体长势与锁状联合数量呈负相关。本研究为黄绿卷毛菇优良菌株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卷毛 显微结构 多基因联合 锁状联合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核基因的黄绿卷毛菇系统发育与谱系地理学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邢睿 徐明行 +1 位作者 王久利 陈世龙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057-3064,共8页
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隶属于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是一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产子实体的外生菌根真菌。本研究以青藏高原黄绿卷毛菇(F.luteovirens)的23个野生居群,404个个体为研究对象,利用rDN... 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隶属于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是一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产子实体的外生菌根真菌。本研究以青藏高原黄绿卷毛菇(F.luteovirens)的23个野生居群,404个个体为研究对象,利用rDNA三个片段(ITS+5.8 s,IGS-1以及LSU)研究了青藏高原黄绿卷毛菇种內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表明:联合序列共获得15种基因型,基因型多样性(h)的范围从0.374 3(MD)到1.000 0(DR),平均值为0.723 3。歧点分布分析走势呈现单峰曲线,表明黄绿卷毛菇居群近期经历过扩张过程。对黄绿卷毛菇基因型变异的分布模式进行验证,得到NST>GST(p<0.05),表明黄绿卷毛菇基因型之间具有显著地分子系统地理结构。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黄绿卷毛菇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部(79.17%)。基于MP树和ML树的研究发现基因型H3、H4、H5、H15首先和其他基因型分开,而在贝叶斯分析中则不存在这一分支。没有一个居群拥有特有的基因型,但是就基因型多样性地域分布格局来看,各个基因型的多样性由北向南呈明显的减少趋势。结合软件NETWORK的分析可以知道,几种主要分布在阿尼玛卿山以南的基因型都位于网路结构的边缘,说明这几种基因型是较晚形成的。本研究是对之前利用蛋白质编码基因研究的很好地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黄绿卷毛 系统发育 谱系地理学 菌根真菌
原文传递
基于RAD测序技术的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微卫星引物的开发 被引量:1
20
作者 邢睿 王久利 +1 位作者 闫慧颖 陈世龙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03-1108,共6页
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是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一种重要的可食用的菌根真菌。先前的研究利用EST-SSR引物已经对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但研究表明EST-SSR位点多态性较低,因此想要进一步探讨形... 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是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一种重要的可食用的菌根真菌。先前的研究利用EST-SSR引物已经对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但研究表明EST-SSR位点多态性较低,因此想要进一步探讨形成现有遗传分布格局的机制(该物种小尺度空间范围内基株的密度及大小)需要重新开发具有更高多态性的基于核基因的微卫星位点。本研究利用RAD测序技术使用直接测序分析的方法重新开发了12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测序结果去接头拼装后共获得46 036条重叠群。在这些序列当中共扫描到342条含有重复单元的序列,在这当中70.47%为三碱基重复(241),8.19%为二碱基重复(28)。随机选取48对检测,12对具有多态性且测序结果良好,基于3个居群63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显示,所有样品中共获得60个单倍型,每个位点的单倍型数量介于2 (GSSR26L)至9 (GSSR7L,GSSR11L)之间。Gst值介于-0.03(GSSR46L)至0.28(GSSR6L)之间、Fst值介于-0.03(GSSR33L)至0.42(GSSR6L)之间。在引物GSSR47L扩增测序中发现,其扩增出的片段不仅具有重复单元数量的变化,重复单元本身也存在突变的现象,这是之前使用聚丙烯凝胶电泳所检测不到的。本研究获得的微卫星引物将为接下来小尺度空间下研究黄绿卷毛菇基株的密度、大小及动态变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黄绿卷毛 青藏高原 基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