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淮南片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性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彬 李金秀 +2 位作者 王震 袁清川 李金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0-194,198,共6页
为明确黄淮南片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采用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黄淮南片的河南、安徽、陕西和江苏四省的65份主栽小麦品种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经土表接种抗侵染型鉴定,中抗品种有‘徐农0029’、‘西农511’和‘保麦6号... 为明确黄淮南片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采用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黄淮南片的河南、安徽、陕西和江苏四省的65份主栽小麦品种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经土表接种抗侵染型鉴定,中抗品种有‘徐农0029’、‘西农511’和‘保麦6号’,中感品种有‘徐麦31’、‘瑞华520’和‘西农3517’等18份,高感品种44份;经单花滴注接种抗扩展型鉴定,中抗品种为‘西农511’,中感品种有‘烟5158’、‘西农889’、‘西农2000’等14份,高感品种50份。由此可见,黄淮南片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性普遍较差,建议根据各地赤霉病发生程度,选择适宜抗性指标,结合现代育种技术,逐步提高主栽小麦品种的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赤霉病 抗性 黄淮
下载PDF
黄淮南片小麦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朝辉 李江伟 +2 位作者 付亮 蒋志凯 马华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654-655,共2页
对2011-2012年度黄淮南片小麦预备试验的248个小麦品种(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为,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 对2011-2012年度黄淮南片小麦预备试验的248个小麦品种(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为,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偏相关分析,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构成因素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都为正值。黄淮南片高产小麦的选育应保持适宜的穗粒数,增加千粒重,稳定有效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黄淮 产量因素 相关分析
下载PDF
黄淮南片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朝辉 李江伟 +4 位作者 乔庆洲 蒋志凯 马华平 付亮 赵宗武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61,共4页
为研究黄淮南片小麦产量构成三要素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对黄淮南片2011~2012年度冬水组试验的28个小麦品种(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千粒重>穗粒数>有效穗,... 为研究黄淮南片小麦产量构成三要素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对黄淮南片2011~2012年度冬水组试验的28个小麦品种(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千粒重>穗粒数>有效穗,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偏相关分析显示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顺序为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与穗粒数、穗粒数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都为正值,顺序为穗粒数>有效穗>千粒重.结果表明,黄淮南片高产小麦的选育在种质创新程度上偏低,产量水平稳定在6 500 ~9 000kg/hm2.根据黄淮南片小麦生态条件特点,应该选育多穗型品系,提高穗粒数,增加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黄淮 相关分析 产量因素
原文传递
黄淮南片小麦品种(系)籽粒品质性状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立群 张国权 李学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55,60,共8页
【目的】明确黄淮南片当前种植小麦品种的品质状况及存在问题,为我国黄淮南片小麦品质育种和品种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方法】对黄淮南片82个小麦品种(系)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最大... 【目的】明确黄淮南片当前种植小麦品种的品质状况及存在问题,为我国黄淮南片小麦品质育种和品种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方法】对黄淮南片82个小麦品种(系)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和拉伸面积等品质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黄淮南片小麦品种(系)各品质性状的平均水平分别为:容重797.6 g/L,蛋白质含量144 g/kg,湿面筋31.3%,沉降值33.2 mL,面粉吸水率59.5%,形成时间3.3 min,面团稳定时间4.6 min,最大抗延阻力255.8 EU,拉伸面积55.2 cm2;根据专用小麦品质标准综合评定,黄淮南片82个供试小麦品种(系)中,品质性状达到强筋的有7个,仅占8.54%,中筋的有41个,占50%,弱筋的有4个,占4.88%。【结论】面筋强度差、稳定时间短、拉伸面积小是黄淮南片小麦品种(系)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育种工作者应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加强对沉降值和面团稳定时间及拉伸面积的选择,以满足生产和加工对优质、强筋小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黄淮
下载PDF
“九五”期间黄淮南片小麦冬水组参试品种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清海 张桂兰 +2 位作者 刘万代 王喜安 黄忠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2年第3期40-42,54,共4页
笔者根据 1991~ 2 0 0 0年国家黄淮南片小麦良种联合区域试验资料 ,采用灰色点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该麦区“八五”和“九五”期间冬水组小麦 5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此期该区小麦冬水组育种在产量潜力的提高上有一定进展 ,... 笔者根据 1991~ 2 0 0 0年国家黄淮南片小麦良种联合区域试验资料 ,采用灰色点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该麦区“八五”和“九五”期间冬水组小麦 5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此期该区小麦冬水组育种在产量潜力的提高上有一定进展 ,增产幅度为 6 3%。“十五”期间黄淮南片小麦冬水组新品种选育的策略应当是产量、品质并重 ,同步提高 ,在保持千粒重不变 (40g左右 ) ,稳定或略增穗数 (6 0 0万 /hm2 )的基础上 ,主攻穗粒数。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十五”期间黄淮南片冬水组小麦新品种选育的具体参考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五”期间 黄淮 小麦 冬水组 参试品种 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黄淮南片粮仓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正斌 段子渊 +4 位作者 王丽芳 翟立超 徐萍 刘坤 李贵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9-315,共7页
皖北、苏北、鲁西南和豫东南的4省交界地区,有以淮北平原为主的砂姜黑土、黄泛区为主的风沙盐碱地等易旱易涝中低产田面积400万hm^2以上,虽然处于南北过渡带的黄淮南片,温热降水等自然资源条件较好,但因地理偏远、交通不便,科技文化和... 皖北、苏北、鲁西南和豫东南的4省交界地区,有以淮北平原为主的砂姜黑土、黄泛区为主的风沙盐碱地等易旱易涝中低产田面积400万hm^2以上,虽然处于南北过渡带的黄淮南片,温热降水等自然资源条件较好,但因地理偏远、交通不便,科技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高产潜力还未发挥。加快黄淮南片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黄淮南片第二粮仓,可以新增粮食50亿kg,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气候变暖和绿色提质增产增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态势,提出以下黄淮南片粮仓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在种植业方面,第1是培育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利用综合防治措施减轻小麦赤霉病的危害;第2是培育耐旱耐涝、脱水快适合机械化粒收的玉米新品种并快速示范推广;第3是扩大吨粮田建设,确保黄淮南片和国家粮食安全。在区域治理方面,重点改造淮北砂姜黑土、黄泛区的风沙盐碱地等易旱易涝区的中低产田,加强农田排灌系统基础投入,建设旱涝保收、林网路、渠井电配套的高标准农田。在现代科技装备方面,要加大农机补贴,增加大中型农机的数量,加强深翻深松农机的示范推广,普及农作全程机械化。在绿色提质增效方面,积极推行化肥农药减施,扩大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物肥料制剂等应用,加强秸秆还田和生物资源等循环高效利用。在科技教育方面,要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培养知识农民,专业服务工人,打造社会化服务的专业队伍。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在皖北做强做大粮食品牌化生产,在苏北做大粮食规模化生产和培育现代新型产业,在鲁西南做好农林牧协同高效发展,在豫东南打造中国食品深加工的旗舰。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互联网+"农业的普及,带动订单农业、外销农业、观光农业等的快速发展。建议国家及早启动黄淮南片第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 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 第二粮仓 发展策略
下载PDF
2017-2018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冬小麦区试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爱国 宋晓霞 张文斐 《中国种业》 2019年第2期67-70,共4页
以2017-2018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参试小麦品种(早播组Ⅳ组)为分析对象,以某品种产量是否高于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作为判定其是否属于高产品种的依据,结合高稳系数法(HSC法)、变异系数法、标准差适应性参数和相对平均偏差分析(RSD法)等方法进... 以2017-2018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参试小麦品种(早播组Ⅳ组)为分析对象,以某品种产量是否高于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作为判定其是否属于高产品种的依据,结合高稳系数法(HSC法)、变异系数法、标准差适应性参数和相对平均偏差分析(RSD法)等方法进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1)在4种稳产性评价方法中,高稳系数法(HSC值)与产量间的相关性最高(r=0.94),用来评价品种稳产性的同时,也能较好地评价品种的高产特性。(2)综合产量及高稳系数法(HSC法)的分析结果,最终确定的高产稳产品种为:轮选2000、淮麦1196、洛麦27、郑麦22、漯麦26、泰禾麦5号、淮核15173、淮麦1403、豫农804等9个品种。这为今后科学、合理选用小麦新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 冬小麦 区试 品种 高产稳产性
下载PDF
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郑农1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0
8
作者 郜俊红 廖先静 +1 位作者 徐建伟 李宾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1期129-130,共2页
1立项背景 河南省地处黄淮南片冬麦区,该区光、热资源丰富,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也是我国强筋小麦的适栽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产量、贸易商品粮量均居全国第一。因此,其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对保证我国粮食的安全供给、稳定社会和促进... 1立项背景 河南省地处黄淮南片冬麦区,该区光、热资源丰富,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也是我国强筋小麦的适栽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产量、贸易商品粮量均居全国第一。因此,其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对保证我国粮食的安全供给、稳定社会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强筋小麦 栽培技术要点 郑农16 优质高产 选育 黄淮 资源丰富
下载PDF
黄淮南片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望俊森 张中州 +7 位作者 袁谦 甄士聪 史峰 王丽娜 张朋伟 徐立平 张立超 赵永涛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1438-1443,共6页
利用黄淮南片150份小麦材料,测定并分析了小麦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硬度指数6个品质相关性状指标,并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小... 利用黄淮南片150份小麦材料,测定并分析了小麦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硬度指数6个品质相关性状指标,并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小麦总淀粉含量为64.22%~71.94%,直链淀粉含量为18.78%~23.39%,支链淀粉含量为44.59%~51.67%,小麦籽粒硬度指数为14.57~77.58,蛋白质含量为12.24%~16.05%,湿面筋含量为29.40%~38.40%;总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1.68%和2.74%,硬度指数变异系数最大,为21.45%,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3.93%、5.42%和5.36%。总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硬度指数、蛋白质含量及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硬度指数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湿面筋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高达0.981,表明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具有紧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品质性状 相关性分析 黄淮
下载PDF
黄淮南片近年国审小麦品种抗病性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冯家春 邓贺明 陈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446-10448,共3页
[目的]为小麦抗病材料的筛选及抗病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黄淮南片45个国审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其对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叶锈病、条锈病、秆锈病的抗性。[结果]对白粉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2、2、21、20个,... [目的]为小麦抗病材料的筛选及抗病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黄淮南片45个国审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其对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叶锈病、条锈病、秆锈病的抗性。[结果]对白粉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2、2、21、20个,对赤霉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0、1、4、40个,对纹枯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0、4、25、16个,对叶锈病免疫、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1、1、1、2、25个,对条锈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6、8、8、5个,对秆锈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10、7、12、3个。[结论]供试品种对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的抗性较差,而对3种锈病的抗性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 小麦品种 抗病性
下载PDF
黄淮南片小麦夏季自然加代育种技术 被引量:8
11
作者 苟升学 王转丽 +1 位作者 王可田 王长春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8-120,共3页
总结了黄淮南片冬麦区小麦夏季自然加代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在该麦区夏季就地自然加代的规模化、高效、低成本小麦育种加代操作技术,为加速小麦育种进程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黄淮 小麦育种 夏季 加代技术
下载PDF
黄淮南片“十一五”国审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冯家春 邓贺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070-19072,共3页
分析了"十一五"期间通过国家黄淮南片审定的40个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黄淮南片小麦品种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数值较高,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和拉伸面积数值偏低,即蛋白质数量性状较好,而蛋白质质... 分析了"十一五"期间通过国家黄淮南片审定的40个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黄淮南片小麦品种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数值较高,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和拉伸面积数值偏低,即蛋白质数量性状较好,而蛋白质质量性状偏差。因此,黄淮南片小麦品质育种方面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选育优质中筋小麦品种上,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发展强筋小麦,并加强小麦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 小麦 品质性状
下载PDF
黄淮南片小麦新品种表型特点及育种现状浅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爱国 宋晓霞 +3 位作者 吴春西 赵月强 张文斐 王改革 《作物研究》 2020年第4期368-373,383,共7页
本文根据2017-2018年度国家冬小麦黄淮南片比较试验结果,对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性状、抗病性及亲本来源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当前黄淮南片小麦新品种的特点,以期为该区域小麦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88个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为7080.0 kg/... 本文根据2017-2018年度国家冬小麦黄淮南片比较试验结果,对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性状、抗病性及亲本来源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当前黄淮南片小麦新品种的特点,以期为该区域小麦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88个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为7080.0 kg/hm^2,产量结构为:有效穗数580.5万/hm^2,千粒重42.6 g,穗粒数31.6粒。与对照品种周麦18相比,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延长0.3 d,株高增加0.4 cm,有效穗数增加25.5万/hm^2,千粒重降低0.8 g,穗粒数减少0.8粒。(2)参试品种的品质表现为,蛋白质含量14.3%,湿面筋含量28.6%,吸水率60.0%,稳定时间6.1 min,容重804.7 g/L,形成时间4.6 min,延伸性148.4 mm,弱化度96.6 FU.,出粉率69.8%。单项指标达到中强筋、强筋小麦标准的品种较多,但综合指标仅5个品种达到强筋小麦标准,12个品种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其余161个均为中筋品种,没有弱筋品种。(3)在抗病性方面,呈现抗条锈病、叶锈病能力强,抗赤霉病、纹枯病能力差的特点。(4)当前的小麦育种仍以传统杂交为主,单交、复交选育品种占比94.7%。从地域分布看,河南育成品种最多。河南、安徽、陕西、江苏、山东和北京育成品种占比分别为59.0%、17.6%、8.0%、7.5%、4.8%、3.2%。从单位类型看,种子公司(99个,占比52.7%)比其他单位有更多品种参试。育种优势单位较为集中,育成品种数前20名的单位选育了91个新品种,占比48.7%。从亲本利用来看,68个品种利用了周麦(存麦)系列作亲本、21个品种利用了百农系列作亲本、16个品种利用了郑麦系列作亲本、13个品种利用了西农系列作亲本、11个品种利用了淮麦系列作亲本、10个品种利用了新麦系列作亲本、6个品种利用了山农系列作亲本、15个品种利用了其他系列品种作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表型特点 育种 黄淮
下载PDF
谈2008年黄淮南片麦区的小麦品种利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虹 王西成 +3 位作者 曹廷杰 刘钊 胡卫国 陈渝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3-27,31,共6页
分析了当前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品种利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2008年小麦品种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小麦 品种利用 黄淮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黄泛区农场黄淮南片抗赤霉病及多抗组小麦大区试验
15
作者 孙艳华 朱高纪 +3 位作者 理东生 陈亚光 张雨萌 程芮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4期59-64,共6页
本试验以2022-2023年小麦黄淮南片抗赤霉病及多抗组大区的19个小麦品种为参试材料,通过对各参试材料的生育期、茎蘖动态差异、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抗病性、抗逆性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旨在为黄淮南片抗赤霉病及多抗冬水组生产试验提供... 本试验以2022-2023年小麦黄淮南片抗赤霉病及多抗组大区的19个小麦品种为参试材料,通过对各参试材料的生育期、茎蘖动态差异、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抗病性、抗逆性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旨在为黄淮南片抗赤霉病及多抗冬水组生产试验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天麦175、新麦81、西农98、兆丰31、安麦25、安农217等品种增产显著,建议进入生产试验;安麦24、尚农12、洛麦64、安科2102、漯麦61等品种建议继续参加区试,留待进一步观察;兆丰106、泛麦30、徐麦20147、安麦218、西农871、涡麦909、宛麦270、咸麦088等品种综合性状不理想,比对照周麦36增产,但增产不明显,比对照百农207减产,且倒伏及穗发芽发生重,建议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泛区农场 小麦 黄淮 抗赤霉病 多抗组大区试验
下载PDF
2001-2012年黄淮南片国审小麦新品种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爱国 宋晓霞 吴春西 《中国种业》 2013年第5期51-54,共4页
2001-2012年,共有82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推广应用。弱春性品种25个,半冬性品种57个。其中,弱筋小麦2个,中筋小麦62个,强筋小麦18个,三者比例为1:31:9。这些品种的产量及其三要素的变化范围为... 2001-2012年,共有82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推广应用。弱春性品种25个,半冬性品种57个。其中,弱筋小麦2个,中筋小麦62个,强筋小麦18个,三者比例为1:31:9。这些品种的产量及其三要素的变化范围为:产量6711.0~8116.5kg/hm2,有效穗558.0万~667.5万/hm2,穗粒数31.6~38.7粒,千粒重37.3~43.9g。从地域分布看,河南50个(61%),江苏12个(14.6%),陕西7个(8.5%),安徽6个(7.3%),山东3个(3.7%),河北2个(2.4%),另有2个品种(2.4%)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其设在安阳和新乡的育种点合作共同选育而成。从育种单位类型看,科研院所育成品种63个(76.8%);种子公司育成16个品种(19.5%);农业推广系统仅有3个品种(3.7%)通过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 国审小麦新品种
下载PDF
黄淮南片2008~2012年国审小麦品种的品质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付亮 李洋 +2 位作者 蒋志凯 周德慧 程兰兰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29-32,共4页
分析了2008—2012年间通过国家黄淮南片审定的32个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这些小麦品种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较高,而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等加工品质数值偏低。因此,今后黄淮南片小麦品质育种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选... 分析了2008—2012年间通过国家黄淮南片审定的32个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这些小麦品种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较高,而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等加工品质数值偏低。因此,今后黄淮南片小麦品质育种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选育优质中强筋小麦品种上,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发展强筋小麦,不断提高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等加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品质 黄淮
下载PDF
江麦186高产栽培技术
18
作者 杨家洲 《农家致富》 2024年第3期23-24,共2页
江麦186是江苏省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以济麦22作父本、丰德存麦1号作母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大穗、大粒、高产、稳产、广适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审,适宜在黄淮南片冬麦区种植。该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株高79.8厘米... 江麦186是江苏省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以济麦22作父本、丰德存麦1号作母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大穗、大粒、高产、稳产、广适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审,适宜在黄淮南片冬麦区种植。该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株高79.8厘米,株型紧凑,抗倒性强。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好。穗纺锤形,短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平均亩穗数38.5万穗,穗粒数36.5粒,千粒重50克。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纺锤形 亩穗数 半冬性小麦 分蘖力 冬麦区 黄淮 抗倒性 济麦22
下载PDF
黄淮南片小麦新品种(系)抗病性综合评价及优异种质资源筛选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爱国 付家锋 +2 位作者 宋晓霞 张文斐 王改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5-1076,共12页
【目的】综合评价黄淮南片小麦新品种(系)抗病性,并筛选优异种质资源,为黄淮南片小麦抗病育种及未来品种布局提供参考。【方法】以2021-2022年国家黄淮南片(统一试验)各级试验汇总的299个小麦新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抗病性鉴定结果... 【目的】综合评价黄淮南片小麦新品种(系)抗病性,并筛选优异种质资源,为黄淮南片小麦抗病育种及未来品种布局提供参考。【方法】以2021-2022年国家黄淮南片(统一试验)各级试验汇总的299个小麦新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抗病性鉴定结果进行赋值,分析其综合抗性,并结合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筛选出抗病强的优异种质资源。【结果】参试品种(系)对条锈病和叶锈病的综合抗性评分分别为39.73和38.46,达慢病等级;对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的综合抗性评分分别为16.96、20.40和21.24,在中感与高感之间。有192个品种(系)(64.2%)的条锈病抗性、182个品种(系)(60.9%)的叶锈病抗性、4个品种(系)(1.3%)的赤霉病抗性、35个品种(系)(11.7%)的白粉病抗性和1个品种(系)(0.3%)的纹枯病抗性均达慢病以上抗性水平,但没有对赤霉病和纹枯病免疫或近免疫的品种(系)。参试品种(系)抗性评分范围为50~230,中位数为130,其中149个品种(系)(49.8%)综合抗性评分高于中位数。品种(系)的综合抗性与有效穗数和稳定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与吸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病害抗病和感病品种(系)的表型性状表现不同,抗病品种(系)的株高较低、稳定时间较短,其中,抗条锈病品种(系)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吸水量较高,抗叶锈病品种(系)的产量、千粒重、容重和蛋白质含量较高,抗赤霉病品种(系)的千粒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吸水量较高,抗白粉病品种(系)的穗粒数、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吸水量较高,抗纹枯病品种(系)的产量较高、生育期较长、有效穗数较多、千粒重、容重和湿面筋含量较高。综合抗性评价结果共筛选出29个综合抗病性较好,且丰产性和农艺性状优异的品种(系)。【结论】参试品种(系)条锈病和叶锈病的抗性相对较好,但对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系) 黄淮 抗病性 综合评价 种质筛选
下载PDF
黄淮南片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俊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7期9249-9250,9253,共3页
[目的]研究黄淮南片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产量的影响因素,探讨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根据2009~2010年度我国黄淮南片小麦冬水组预备试验的数据资料,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黄淮南片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产量的影响因素,探讨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根据2009~2010年度我国黄淮南片小麦冬水组预备试验的数据资料,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构成产量的三因素随产量的提高都增大,但在不同产量水平下对产量作用的效应不同。在一定的产量水平下,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相关程度为:千粒重(0.309 68)>穗粒数(0.219 75)>有效穗数(0.054 58);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为:千粒重(0.703 05)>有效穗数(0.613 19)>穗粒数(0.469 10)。[结论]结合黄淮南片地区小麦生态条件的特点,黄淮南片冬小麦高产育种策略应增加千粒重,稳定有效穗数,挖掘穗粒数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黄淮 产量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