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帝内经素问》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1) 被引量:52
1
作者 兰凤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47-950,共4页
关键词 素问 黄帝内经 中医学 《灵枢》 医学史 黄帝内经素问 医者 译事 英译 描写性研究
下载PDF
《黄帝内经素问》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2) 被引量:51
2
作者 兰凤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80,共5页
4.2第二阶段1978-1997年.这一历史时期产生了4种<素问>英译本:加拿大人Henry C.Lu的译本,Maoshing Ni的译本,吴连胜、吴奇的译本,以及周春才、韩亚洲编绘的题为<<黄帝内经>养生图典>的漫画版译本.
关键词 译事 英译本 黄帝内经素问 描写性研究 译本 历史时期 阶段 素问 养生 事业
下载PDF
《黄帝内经素问》翻译实例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兰凤利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3-76,共4页
《素问》与《灵枢》合称《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两千年多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学的发展。直到今天,《内经》仍列“四大经典”之首,为学习中医者的必读之书,也是世界各国研究我国古代文明史、医学史的重... 《素问》与《灵枢》合称《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两千年多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学的发展。直到今天,《内经》仍列“四大经典”之首,为学习中医者的必读之书,也是世界各国研究我国古代文明史、医学史的重要著作。《素问》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英语 翻译方法 通假字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论译者主体性对《黄帝内经素问》英译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兰凤利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74-78,共5页
从192 5年到2 0 0 3年近80年间,出现了9种《黄帝内经素问》的英译本。在探讨了“谁在翻译《黄帝内经素问》”之后,从译者的学术背景和知识结构、译者的译入语(英语)医学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等方面论述了译者的主体性对《素问》英译的影响... 从192 5年到2 0 0 3年近80年间,出现了9种《黄帝内经素问》的英译本。在探讨了“谁在翻译《黄帝内经素问》”之后,从译者的学术背景和知识结构、译者的译入语(英语)医学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等方面论述了译者的主体性对《素问》英译的影响,并提出了《黄帝内经素问》的译者所应具备的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黄帝内经素问 英译 翻译
原文传递
试论“阳化气,阴成形”与老年肿瘤 被引量:24
5
作者 丁井永 郑瑾 +1 位作者 任秦有 史恒军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394-1395,共2页
目的:探索老年肿瘤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方法:立足中医文献,基于对阴阳气化理论的认识,借鉴临床有关疾病的治疗思维,探索肿瘤的中医治疗思路。结果:"阳化气,阴成形"在老年肿瘤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qu... 目的:探索老年肿瘤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方法:立足中医文献,基于对阴阳气化理论的认识,借鉴临床有关疾病的治疗思维,探索肿瘤的中医治疗思路。结果:"阳化气,阴成形"在老年肿瘤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指导肿瘤临床治疗有可靠的理论基础,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老年肿瘤 黄帝内经素问
下载PDF
《黄帝内经素问》的译介及在西方的传播 被引量:19
6
作者 兰凤利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0-183,共4页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译介 传播方法 中医学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素问》书名英译探讨 被引量:16
7
作者 兰凤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素问>与<灵枢>合称<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内经>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书名 英译 医学典籍
下载PDF
《黄帝内经》所论之眩晕探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范炳华 王鹏 +1 位作者 徐泉珍 谷海洋 《浙江中医杂志》 2007年第12期687-688,共2页
《黄帝内经》有关眩晕的论述,《素问》主要有2篇,《灵枢》主要有3篇。由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一句,成为"病机十九条"第一条,而对后世影响巨大,形成刘完素、朱丹溪、张介宾二大半学派。而... 《黄帝内经》有关眩晕的论述,《素问》主要有2篇,《灵枢》主要有3篇。由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一句,成为"病机十九条"第一条,而对后世影响巨大,形成刘完素、朱丹溪、张介宾二大半学派。而《灵枢》则唯张介宾"上虚则眩"一句,形成《灵枢》半派之局面。《素问》所论之眩晕与《灵枢》所论之眩晕有何区别?我们认为:在病因上,《素问》以"风"、"郁"为因;《灵柩》以"气"、"虚"为因。在病理上,《素问》所论之眩晕表现为"肝火上炎"、"肝郁化火"和"肝阳上亢"之证;《灵枢》所论之眩晕表现为"上气不足"、"脑为不满"、"髓海不足"之证。在治疗上,《素问》以平肝、潜阳、熄风为治则;而《灵枢》则以补虚、补气为治则。可见同论眩晕,《素问》与《灵枢》在病因、病理、治疗原则上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灵枢 眩晕 病因 病理 治则
下载PDF
病机与证候探赜 被引量:15
9
作者 董少群 马冠军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489-1491,共3页
目的:对病机与证候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从教材、辞典等对病机与证候的解读出发,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分析。结果:认为病机是对一种独立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特有本质的总结。证候是对患者患病过程中,某一阶段当下所有病变本质及所处... 目的:对病机与证候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从教材、辞典等对病机与证候的解读出发,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分析。结果:认为病机是对一种独立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特有本质的总结。证候是对患者患病过程中,某一阶段当下所有病变本质及所处状态的综括。病机与证候的内涵虽有差异,客观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临床应用上有互补性,基础病证则具有同一性。结论:病机是辨病论治的依据,证候是辨证论治的依据。厘清其间之症结而不混用,对中医临床和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机 证候 黄帝内经素问
下载PDF
《黄帝内经》论痿证理论探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周岚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4年第6期658-659,共2页
痿证是肢体筋脉弛缓,手足软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1]。多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缠绵难愈,治疗乏效。痿证包括失神经肌萎缩、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等诸多病证。《黄帝内经》对痿证概念、分类、病因病机及治则... 痿证是肢体筋脉弛缓,手足软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1]。多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缠绵难愈,治疗乏效。痿证包括失神经肌萎缩、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等诸多病证。《黄帝内经》对痿证概念、分类、病因病机及治则均有记载,从而形成了痿证理论的雏形,(本文《内经》原文均引自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帝内经素问》1963年版,上海科技出版社《黄帝内经灵枢译释》1986年版)。现阐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痿证 黄帝内经素问 失神经肌萎缩 多发性神经炎 重症肌无力 软弱无力 肌肉萎缩
下载PDF
论《黄帝内经素问》篇名的英译——兼评两个英译本的英译篇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兰凤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5-268,共4页
<黄帝内经素问>(以下简称<素问>)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也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存<素问>的内容来看,这部著作决非出自一时、一人之笔,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各医家经验的总结汇编[1],也就是一... <黄帝内经素问>(以下简称<素问>)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也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存<素问>的内容来看,这部著作决非出自一时、一人之笔,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各医家经验的总结汇编[1],也就是一本论文集.而每篇论文的题目,也便是中医从业者所耳熟能详的篇名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英译本 中医基本理论 中医古籍
下载PDF
从《黄帝内经》看“心包络”与“心包” 被引量:9
12
作者 柴瑞震 陈业兴 《河南中医》 2014年第2期197-198,共2页
通过对《黄帝内经》有关篇章中的记载考证,认为心包络是经典中固有的全称概念,心包络即包心之络脉,不是包心之外膜。心包是心包络的省称或简称。现代却以心包取代心包络使用,并误解中医"心包"为现代医学的心包。中医的心包已... 通过对《黄帝内经》有关篇章中的记载考证,认为心包络是经典中固有的全称概念,心包络即包心之络脉,不是包心之外膜。心包是心包络的省称或简称。现代却以心包取代心包络使用,并误解中医"心包"为现代医学的心包。中医的心包已经演变为现代医学心包膜的简称,两个心包含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灵枢经》 心包络 心包 心包经 心包膜
下载PDF
《黄帝内经素问》中修辞格英译的异化与归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3
作者 侯跃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2期2761-2764,共4页
修辞在中医文献中比比皆是,而修辞格的翻译也一直是个难题。《内经》中修辞格的英译研究大都简单举例,浅尝辄止,没有提出合适的翻译原则。通过对该研究现状的综述,认为对《内经》修辞格英译异化与归化的研究亟待开展。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修辞格 英译 异化 归化
下载PDF
“君主之官”与“主守之官”考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胜忠 闫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1,共3页
通过对隋代萧吉《五行大义》摘录《素问》"心者主守之官"的文字记述,与现行通识的《素问》"心者君主之官"文本进行分析比较,认为虽"君主之官"对心的脏象功能有着较为形象的比拟,但"主守之官"... 通过对隋代萧吉《五行大义》摘录《素问》"心者主守之官"的文字记述,与现行通识的《素问》"心者君主之官"文本进行分析比较,认为虽"君主之官"对心的脏象功能有着较为形象的比拟,但"主守之官"更符合《素问》文本的初始语境,也更准确描述了心的生理功能状态,应属《素问》的早期版本内容。"君主"用于表述古代国君、帝王或国家统治者的复合词义,约在唐代中后期得到固化和应用。而《五行大义》摘引的《素问》文本,实属《素问》成书的较早通行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象 考证 君主之官 主守之官 黄帝内经素问
原文传递
妇产科药对发展史略 被引量:7
15
作者 魏飞跃 尤昭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4-466,共3页
《黄帝内经素问》四乌贼骨一藘茹丸开妇产科药对之先河,帛书《杂疗方》显示药对使用现象的萌芽。“七情和合”理论是药对理论的基石,大量妇产科药对至迟在隋唐形成,经方是其素材重要来源。宋元明清医家丰富了妇产科药对的内容,拓展了其... 《黄帝内经素问》四乌贼骨一藘茹丸开妇产科药对之先河,帛书《杂疗方》显示药对使用现象的萌芽。“七情和合”理论是药对理论的基石,大量妇产科药对至迟在隋唐形成,经方是其素材重要来源。宋元明清医家丰富了妇产科药对的内容,拓展了其应用范围;《医方考》等方论著作蕴含药对理论。方剂与药对存在互动。现代妇产科药对研究方兴未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学 药对 形成 发展 妇产科 发展史略 黄帝内经素问 明清医家 乌贼骨 杂疗方
下载PDF
金刻本《素问》探秘 被引量:3
16
作者 钱超尘 《医古文知识》 2004年第1期4-8,共5页
钱超尘(1936~),早年师从北师大陆宗达教授,为乾嘉学派传人。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医古文研究会主任。钱教授长期致力于古医籍训诂、目录、版本、校勘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对现存最早的金刻本《... 钱超尘(1936~),早年师从北师大陆宗达教授,为乾嘉学派传人。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医古文研究会主任。钱教授长期致力于古医籍训诂、目录、版本、校勘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对现存最早的金刻本《素问》的版本特点、释音及流传情况作了全面阐述。由此可见此书的文献学价值和文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 中医 金刻本 版本特点 黄帝内经素问
下载PDF
《黄帝内经素问》书名卷数版本源流小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文铸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58-59,共2页
《黄帝内经素问》书名卷数版本源流小考高文铸(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关键词《黄帝内经素问》,版本何谓《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与《素问》是怎样的关系?为什么叫《素问》?历代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黄帝内经素问》书名卷数版本源流小考高文铸(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关键词《黄帝内经素问》,版本何谓《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与《素问》是怎样的关系?为什么叫《素问》?历代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今博采众议,循名责实,略加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版本 中医文献
下载PDF
《内经》论治耳鸣相关内容浅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丽莉 袁久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4年第1期75-76,共2页
“耳鸣”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并沿用至今。《内经》中共散在论及耳鸣19次,涉及条文16条,其中《素问》中出现9次,相关条文有8条,《灵枢》中出现10次,相关条文有8条,其论述虽不甚多,却成为后世医家研究耳鸣的开端。兹参考郭霭... “耳鸣”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并沿用至今。《内经》中共散在论及耳鸣19次,涉及条文16条,其中《素问》中出现9次,相关条文有8条,《灵枢》中出现10次,相关条文有8条,其论述虽不甚多,却成为后世医家研究耳鸣的开端。兹参考郭霭春编著的《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释》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释》,将《内经》中耳鸣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耳鸣 黄帝内经素问 论治 《灵枢》 素问 后世医家 郭霭春
下载PDF
“肝为罢极之本”刍议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瑾 郭朋 +1 位作者 田园硕 严海艺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713-716,共4页
"肝为罢极之本"这一概念是对肝在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发挥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罢极之本"应与肺的"气之本"、心的"生之本"、脾胃的"仓廪之本"、肾的"封藏之本"成并列关... "肝为罢极之本"这一概念是对肝在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发挥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罢极之本"应与肺的"气之本"、心的"生之本"、脾胃的"仓廪之本"、肾的"封藏之本"成并列关系。肝体阴而用阳,同时蕴含了阴阳两个属性。罢极之本中的"罢"可作"消散"讲,其性属阴;"极"可作"增长"讲,其性属阳。"罢极"实为一种"阴阳消长运动交替调节的状态"。"肝为罢极之本"则可具体解释为肝实为调节机体阴阳消长、交感和合以达到动态平衡的功能阀,是维持全身各脏腑生理功能处于正常秩序的活力源泉,是机体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状态下阴阳达到协调平衡状态的内在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为罢极之本” 阴阳 黄帝内经素问
下载PDF
《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五郁探微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清 潘桂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2-334,共3页
后世医家将《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所论之郁统称为五郁,且多重视对"木郁达之"等五郁治则的阐释和运用,却忽视了对五郁相关内容的整体把握。笔者通过对原文的深入研读,认为运气七篇对五郁的论治已初成体系,即初起郁之微时,&q... 后世医家将《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所论之郁统称为五郁,且多重视对"木郁达之"等五郁治则的阐释和运用,却忽视了对五郁相关内容的整体把握。笔者通过对原文的深入研读,认为运气七篇对五郁的论治已初成体系,即初起郁之微时,"安其运气"以预防,"折其郁气"以治疗,"资其化源"为治中之防。且五郁之时各有不同,郁极乃发,出现先兆,而后有物候、气候变化,人应之而有病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运气七篇 五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