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祁连山西段志留纪高硅埃达克岩:洋壳减压熔融的证据
被引量:
11
1
作者
陈育晓
夏小洪
宋述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072-2085,共14页
北祁连山西段熬油沟地区奥长花岗岩具有与高硅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高SiO2,富Na2O(高Na/K),高Sr/Y,高(La/Yb)N,Sr正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LREE),亏损Nb,Ta和Ti.锆石SHRIMP定年结果为438±3Ma,表明其形...
北祁连山西段熬油沟地区奥长花岗岩具有与高硅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高SiO2,富Na2O(高Na/K),高Sr/Y,高(La/Yb)N,Sr正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LREE),亏损Nb,Ta和Ti.锆石SHRIMP定年结果为438±3Ma,表明其形成与北祁连古洋壳的俯冲有关,但其形成时间明显晚于北祁连山榴辉岩的变质时间(460~490Ma).Sr-Nd同位素结果显示其ISr和εNd(t)值分别为0.7044~0.7047和+3.0~+4.1,暗示其来源于新生的洋壳物质.结合北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背景,熬油沟奥长花岗岩可能是俯冲板片变质成榴辉岩后,在折返过程中发生近等温或升温减压熔融,在大约60km深度熔融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
硅
埃达克
岩
早志留纪
榴辉
岩
折返熔融
北祁连山西段
原文传递
江南造山带东段陈蔡地区新元古代高硅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的发现及其构造启示
被引量:
7
2
作者
谭清立
王岳军
+4 位作者
张玉芝
杨雪
芶琪钰
周永智
张立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07-1923,共17页
华南由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在新元古代拼合而成,其拼合时间与演化模式一直广受争议。江南造山带是其重要的拼合带,带内保留一系列新元古代沉积作用-岩浆活动记录,是研究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拼贴碰撞时间与演化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针对江...
华南由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在新元古代拼合而成,其拼合时间与演化模式一直广受争议。江南造山带是其重要的拼合带,带内保留一系列新元古代沉积作用-岩浆活动记录,是研究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拼贴碰撞时间与演化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针对江南造山带东段陈蔡地区花岗闪长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代表性样品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838±5Ma和836±4Ma,为花岗闪长岩的原岩结晶年龄。样品K2O含量为1.30%~2.57%,铝饱和指数(A/CNK)为1.01~1.54,为钙碱性过铝质花岗闪长岩。样品高Si O2(63.38%~68.97%)、Al2O3(15.30%~16.70%)、Na2O(3.89%~6.24%)、Sr(306×10-6~628×10-6)、Sr/Y(26~80)和低Mg O含量(0.64%~1.99%)、K2O/Na2O(0.17~0.64)、低Y含量(3.38×10-6~16.10×10-6)和Yb含量(0.42×10-6~1.67×10-6),δEu异常不明显,相对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低87Sr/86Sr初始值(0.7015~0.7022)和高εNd(t)值(+4.10^+6.13),具有与高硅埃达克岩相似的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认为陈蔡花岗闪长岩是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的古洋壳向双溪坞陆弧地体俯冲的过程中,俯冲板片熔体被少量地幔楔橄榄岩同化和交代的产物,暗示838~836Ma时江南造山带东段仍处于俯冲消减阶段,扬子与华夏尚未完成最终拼合。综合现有证据,认为扬子与华夏在江南造山带各区段于ca.825~820Ma完成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江南造山带
新元古代
高
硅
埃达克
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硅埃达克岩和高硅埃达克岩问题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旗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7-900,共4页
低硅埃达克岩(low-SiO2adakites,LSA,SiO2<60%)和高硅埃达克岩(high-SiO2adakites,HSA,SiO2>60%)的术语是Martin等(2005)提出来的。本文不赞同上述分类,因为,他们的低硅埃达克岩是赞岐岩而不是埃达克岩。赞岐岩是幔源的,埃达克岩...
低硅埃达克岩(low-SiO2adakites,LSA,SiO2<60%)和高硅埃达克岩(high-SiO2adakites,HSA,SiO2>60%)的术语是Martin等(2005)提出来的。本文不赞同上述分类,因为,他们的低硅埃达克岩是赞岐岩而不是埃达克岩。赞岐岩是幔源的,埃达克岩是壳源的,虽然埃达克岩可以与地幔混合形成高镁的埃达克岩,但仍然是壳源的。不应当把壳源的岩浆和幔源的岩浆混淆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
硅
埃达克
岩
高
硅
埃达克
岩
赞岐
岩
幔源
岩
浆
壳源
岩
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天山北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2
4
作者
司国浩
陈红旗
杨高学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52,共11页
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位于东天山北部,带内保存了一系列古生代沉积-岩浆活动记录,是研究东天山造山带古生代演化机制的重要场所。克孜尔卡拉萨依复合岩体位于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中部,岩性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正长花岗岩组成...
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位于东天山北部,带内保存了一系列古生代沉积-岩浆活动记录,是研究东天山造山带古生代演化机制的重要场所。克孜尔卡拉萨依复合岩体位于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中部,岩性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正长花岗岩组成。本次研究针对克孜尔卡拉萨依花岗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获得花岗闪长岩206Pb/238 U的加权平均年龄为374.5±2.8Ma,属于晚泥盆世早期。地球化学数据显示,花岗闪长岩样品具有高的w(SiO2)66.73%~68.56%,w(Al2O3)14.83%~16.06%,w(Na2O)3.83%~3.95%,w(Sr)583.3~811.5×10^-6,Sr/Y(38.65~101.44),和低w(K2O)1.1%~2.4%,w(MgO)1.48%~2.07%,K2O/Na2O(0.29~0.61),w(Y)(8~15.1×10^-6),w(Yb)(0.8~1.6×10^-6),Eu负异常特征不明显(δEu=0.84~0.98),相对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La/Yb)N=7.64~9.86),具有与高硅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及前人研究,认为克孜尔卡拉萨依岩体为古康古尔洋双向俯冲时,俯冲的玄武质板片熔体被地幔橄榄岩同化和交代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俯冲
高
硅
埃达克
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东天山
原文传递
题名
北祁连山西段志留纪高硅埃达克岩:洋壳减压熔融的证据
被引量:
11
1
作者
陈育晓
夏小洪
宋述光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072-2085,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825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25007
+1 种基金
4082100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1121258)资助
文摘
北祁连山西段熬油沟地区奥长花岗岩具有与高硅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高SiO2,富Na2O(高Na/K),高Sr/Y,高(La/Yb)N,Sr正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LREE),亏损Nb,Ta和Ti.锆石SHRIMP定年结果为438±3Ma,表明其形成与北祁连古洋壳的俯冲有关,但其形成时间明显晚于北祁连山榴辉岩的变质时间(460~490Ma).Sr-Nd同位素结果显示其ISr和εNd(t)值分别为0.7044~0.7047和+3.0~+4.1,暗示其来源于新生的洋壳物质.结合北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背景,熬油沟奥长花岗岩可能是俯冲板片变质成榴辉岩后,在折返过程中发生近等温或升温减压熔融,在大约60km深度熔融形成.
关键词
高
硅
埃达克
岩
早志留纪
榴辉
岩
折返熔融
北祁连山西段
分类号
P58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江南造山带东段陈蔡地区新元古代高硅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的发现及其构造启示
被引量:
7
2
作者
谭清立
王岳军
张玉芝
杨雪
芶琪钰
周永智
张立敏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07-1923,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701641、4183021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B030312007)联合资助
文摘
华南由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在新元古代拼合而成,其拼合时间与演化模式一直广受争议。江南造山带是其重要的拼合带,带内保留一系列新元古代沉积作用-岩浆活动记录,是研究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拼贴碰撞时间与演化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针对江南造山带东段陈蔡地区花岗闪长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代表性样品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838±5Ma和836±4Ma,为花岗闪长岩的原岩结晶年龄。样品K2O含量为1.30%~2.57%,铝饱和指数(A/CNK)为1.01~1.54,为钙碱性过铝质花岗闪长岩。样品高Si O2(63.38%~68.97%)、Al2O3(15.30%~16.70%)、Na2O(3.89%~6.24%)、Sr(306×10-6~628×10-6)、Sr/Y(26~80)和低Mg O含量(0.64%~1.99%)、K2O/Na2O(0.17~0.64)、低Y含量(3.38×10-6~16.10×10-6)和Yb含量(0.42×10-6~1.67×10-6),δEu异常不明显,相对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低87Sr/86Sr初始值(0.7015~0.7022)和高εNd(t)值(+4.10^+6.13),具有与高硅埃达克岩相似的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认为陈蔡花岗闪长岩是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的古洋壳向双溪坞陆弧地体俯冲的过程中,俯冲板片熔体被少量地幔楔橄榄岩同化和交代的产物,暗示838~836Ma时江南造山带东段仍处于俯冲消减阶段,扬子与华夏尚未完成最终拼合。综合现有证据,认为扬子与华夏在江南造山带各区段于ca.825~820Ma完成拼合。
关键词
华南
江南造山带
新元古代
高
硅
埃达克
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Keywords
South China
Jiangnan Orogen
Neoproterozoic
High-SiO2adakite
Zircon U-Pb dating
Geochemistry
分类号
P588.1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34.3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硅埃达克岩和高硅埃达克岩问题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旗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7-900,共4页
文摘
低硅埃达克岩(low-SiO2adakites,LSA,SiO2<60%)和高硅埃达克岩(high-SiO2adakites,HSA,SiO2>60%)的术语是Martin等(2005)提出来的。本文不赞同上述分类,因为,他们的低硅埃达克岩是赞岐岩而不是埃达克岩。赞岐岩是幔源的,埃达克岩是壳源的,虽然埃达克岩可以与地幔混合形成高镁的埃达克岩,但仍然是壳源的。不应当把壳源的岩浆和幔源的岩浆混淆起来。
关键词
低
硅
埃达克
岩
高
硅
埃达克
岩
赞岐
岩
幔源
岩
浆
壳源
岩
浆
Keywords
low-SlOe adakite
high-SlOe adakite
sanukite
mantle-derived magma
crust-derived magma
分类号
P588.1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天山北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2
4
作者
司国浩
陈红旗
杨高学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
出处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52,共11页
文摘
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位于东天山北部,带内保存了一系列古生代沉积-岩浆活动记录,是研究东天山造山带古生代演化机制的重要场所。克孜尔卡拉萨依复合岩体位于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中部,岩性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正长花岗岩组成。本次研究针对克孜尔卡拉萨依花岗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获得花岗闪长岩206Pb/238 U的加权平均年龄为374.5±2.8Ma,属于晚泥盆世早期。地球化学数据显示,花岗闪长岩样品具有高的w(SiO2)66.73%~68.56%,w(Al2O3)14.83%~16.06%,w(Na2O)3.83%~3.95%,w(Sr)583.3~811.5×10^-6,Sr/Y(38.65~101.44),和低w(K2O)1.1%~2.4%,w(MgO)1.48%~2.07%,K2O/Na2O(0.29~0.61),w(Y)(8~15.1×10^-6),w(Yb)(0.8~1.6×10^-6),Eu负异常特征不明显(δEu=0.84~0.98),相对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La/Yb)N=7.64~9.86),具有与高硅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及前人研究,认为克孜尔卡拉萨依岩体为古康古尔洋双向俯冲时,俯冲的玄武质板片熔体被地幔橄榄岩同化和交代的产物。
关键词
双向俯冲
高
硅
埃达克
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东天山
Keywords
bidirectional subduction
high-silicon adakite
zircon U-Pb chronology
geochemistry
eastern Tianshan
分类号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祁连山西段志留纪高硅埃达克岩:洋壳减压熔融的证据
陈育晓
夏小洪
宋述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1
原文传递
2
江南造山带东段陈蔡地区新元古代高硅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的发现及其构造启示
谭清立
王岳军
张玉芝
杨雪
芶琪钰
周永智
张立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低硅埃达克岩和高硅埃达克岩问题
张旗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东天山北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司国浩
陈红旗
杨高学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