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交感活性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模型中氧化应激的受体调控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羿 柏帅 +4 位作者 徐旖旎 江滟 陶玲 刘兴德 沈祥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研究高交感活性诱发大鼠心肌损伤的氧化应激受体调控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普萘洛尔(Pro)组、哌唑嗪(Praz)组、普萘洛尔+哌唑嗪(Pro+Praz)组、维生素E(VE)组及普萘洛尔+哌唑嗪+维生素E(Pro+Pr... 目的:研究高交感活性诱发大鼠心肌损伤的氧化应激受体调控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普萘洛尔(Pro)组、哌唑嗪(Praz)组、普萘洛尔+哌唑嗪(Pro+Praz)组、维生素E(VE)组及普萘洛尔+哌唑嗪+维生素E(Pro+Praz+VE)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复制高交感活性引起的心肌损伤模型,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16 d,期间监测各组动物体重的变化。16 d后进行心室重构指标(心指数和羟脯氨酸含量)、病理组织学检查、氧化/抗氧化指标(MDA、SOD、CAT、GSH-Px和T-AOC)和能量代谢指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分析。结果:从第9天开始,模型组动物体重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指数和左心室肥厚明显增加,氧化/抗氧化和能量代谢障碍;Pro、Praz、Pro+Praz和VE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动物体重、心指数、左心室肥厚和氧化/抗氧化失衡的改善;Pro、Praz和Pro+Praz能明显升高左心室Na+-K+ATPase和Ca2+-Mg2+ATPase的活性,Pro+Praz作用最明显(P<0.05)。结论:肾上腺素受体依赖是高交感活性诱导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活性 氧化性应激 心肌损伤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对高交感活性诱导大鼠实验性心肌损伤氧化应激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徐旖旎 王羿 +3 位作者 柏帅 江滟 刘兴德 沈祥春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3-1217,共5页
目的:研究环维黄杨星D对高交感活性诱导大鼠实验性心肌损伤氧化应激及能量代谢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及环维黄杨星D低、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 目的:研究环维黄杨星D对高交感活性诱导大鼠实验性心肌损伤氧化应激及能量代谢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及环维黄杨星D低、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复制实验性心肌损伤模型,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16d,期间检测各组动物体质量变化,16 d后进行心指数、羟脯氨酸含量、组织病理学检查、氧化/抗氧化指标(MDA、SOD、CAT、GSH-Px、T-AOC)、能量代谢指标(Na+,K+-ATPase、Ca2+,Mg2+-ATPase)的测定。结果:环维黄杨星D低、高剂量组均不同程度增加动物体质量,降低心指数及羟脯氨酸含量,改善氧化/抗氧化失衡,改善能量代谢障碍。结论:环维黄杨星D对高交感活性诱导的实验性心肌损伤氧化应激及能量代谢障碍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活性 氧化应激 能量代谢 心肌损伤 环维黄杨星D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对高交感活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羿 徐旖旎 +3 位作者 江滟 柏帅 刘兴德 沈祥春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32-1635,共4页
目的:探讨环维黄杨星D(CVB-D)对高交感活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该作用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复制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应用维生素E(VE)、CVB-D(10、50... 目的:探讨环维黄杨星D(CVB-D)对高交感活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该作用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复制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应用维生素E(VE)、CVB-D(10、50μmol/L)进行干预;通过心肌细胞形态变化、MTT法、LDH外漏率检测心肌细胞损伤情况;通过SOD活性、MDA含量分析氧化/抗氧化能力。结果:CVB-D低、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损伤细胞存活率,降低LDH外漏率,CVB-D高剂量能显著升高损伤细胞SOD活性,并显著降低损伤细胞MDA含量。结论:CVB-D对NE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活性 氧化应激 心肌损伤 环维黄杨星D
下载PDF
高交感活性诱导心肌损伤氧化应激受体依赖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彦燕 柏帅 沈祥春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0-121,共2页
目的:研究高交感活性诱导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受体依赖途径。方法:MTT法确定NE、H2O2诱导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以心肌细胞存活率为60%确定NE、H2O2的浓度及作用时间;以普萘洛尔(Pro)、哌唑嗪(Praz)、维生素E(VE)为反向药物探针,以心肌细胞形... 目的:研究高交感活性诱导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受体依赖途径。方法:MTT法确定NE、H2O2诱导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以心肌细胞存活率为60%确定NE、H2O2的浓度及作用时间;以普萘洛尔(Pro)、哌唑嗪(Praz)、维生素E(VE)为反向药物探针,以心肌细胞形态变化、MTT法、LDH活力及外漏率分析、SOD活力与MDA水平为检测指标,分析三者相互作用对NE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NE在1μmol/L作用24h细胞存活率在60%,Pro、Praz、Pro+Praz(各1μmol/L)、Pro+Praz+VE(1+1+20μmol/L)及VE(20μmol/L)均能降低细胞损伤,提高SOD,降低MDA;而Pro+Praz对H2O2(200μmol/L)引起损伤未见明显保护作用,相反VE对H2O2及NE诱导的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结论:受体依赖是高交感活性诱导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活性 氧化应激 心肌细胞
原文传递
OMT对高交感活性诱导大鼠心室肥厚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恒 吉杨丹 +4 位作者 唐慧敏 覃建锋 梁子聪 胡先运 孟铁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240-3243,共4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MT)对高交感活性诱导大鼠实验性心室肥厚的改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OMT高、低剂量组、普萘洛尔组,各组于造模前1 w开始灌胃给药,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连续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15 d复制...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MT)对高交感活性诱导大鼠实验性心室肥厚的改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OMT高、低剂量组、普萘洛尔组,各组于造模前1 w开始灌胃给药,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连续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15 d复制实验性心肌损伤模型,造模结束后检测大鼠血压指标、取材检测心室重构参数及羟脯胺酸含量,qRT-PCR法检测Notch-1信号变化。结果OMT能够改善大鼠血压变化,降低心室重构参数及羟脯胺酸含量,改善Notch-1信号变化。结论OMT对高交感活性诱导的实验性心肌肥厚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能与降低Notch-1信号的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T 交感活性 心肌肥厚 Notch-1信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