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速肌力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轨迹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颖 袁红 +3 位作者 曹建刚 李益平 王勇军 杜金刚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 探讨股四头肌不同角度等速肌力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轨迹异常者的影响.方法 入选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2例,共66个膝关节,其中男9例10膝,女43例56膝,平均年龄58.3岁.按接诊顺序分为3组,即0~30°组、30~60°组和60~9... 目的 探讨股四头肌不同角度等速肌力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轨迹异常者的影响.方法 入选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2例,共66个膝关节,其中男9例10膝,女43例56膝,平均年龄58.3岁.按接诊顺序分为3组,即0~30°组、30~60°组和60~90°组进行股四头肌训练,每组22个膝关节.采用德国lsomed 2000型等速肌力训练系统对各组(膝关节屈曲范围分别为0~30°、30~60°及60~90°)进行3个月的股四头肌向心性收缩训练,测试速度为30°/s.治疗前、后拍摄膝关节负重正侧位及屈膝45°轴位片,测量髌骨指数、外侧髌骨角及髌骨协调角;记录每个膝关节的峰力矩、总功率及平均功率;治疗前、后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0~30°组治疗前、后的髌骨指数、外侧髌骨角及髌骨协调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60°组及60~90°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峰力矩、总功率及平均功率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治疗前后反映髌骨轨迹的指标,即髌骨指数、外侧髌骨角及髌骨协调角差值均与0~30°组股四头肌肌力指标,即峰力矩、总功率及平均功率的差值呈正相关(P<0.05),但与30~60°组及60~90°组的各项肌力指标差值无相关性(P>0.05).治疗后0~30°组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30~60°组及60~90°组治疗前、后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膝关节屈曲范围0~30°的股四头肌等速训练可有效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轨迹异常,提高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轨迹 等速肌力训练 股四头肌
原文传递
3D打印导板改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旋转对线及髌骨轨迹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茂淋 杨柳 +2 位作者 何锐 郝朋 孙加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定位改善股骨旋转对线及髌骨轨迹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0月60例(60膝)接受TKA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膝关节晚期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定位改善股骨旋转对线及髌骨轨迹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0月60例(60膝)接受TKA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膝关节晚期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导板组行3D打印导板辅助下TKA,对照组行传统TKA。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侧别以及术前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股骨后髁角(posterior condylar angle,PCA)、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patella transverse axis-femoral transepicondylar axis angle,PFA)、美国特种医院(HSS)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个月。两组术后6个月HSS评分及AK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X线片复查示假体位置良好,随访期间无假体松动、下沉等发生。两组术后10个月HKA、PCA、PF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HK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1,P=0.307);导板组PCA、PFA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导板辅助TKA不仅能矫正膝关节畸形及减轻疼痛症状,还能达到股骨旋转对线准确、恢复良好髌骨轨迹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导板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力线 股骨旋转对线 髌骨轨迹
原文传递
髌骨运动轨迹测量方法及结果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薛喆 宋关阳 +3 位作者 刘心 张辉 钱驿 冯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2-1116,1121,共6页
目的:总结对比测量不同人群的髌骨轨迹时所使用的参考系、对象、方法及结果,探索对髌骨轨迹的测量可否作为髌股关节疾病的诊断参数之一。方法:以patellar tracking,measurement of patellartracking,patellar mal-tracking,髌骨运动轨... 目的:总结对比测量不同人群的髌骨轨迹时所使用的参考系、对象、方法及结果,探索对髌骨轨迹的测量可否作为髌股关节疾病的诊断参数之一。方法:以patellar tracking,measurement of patellartracking,patellar mal-tracking,髌骨运动轨迹、髌骨运动轨迹的测量、膝关节紊乱、膝关节不稳定及髌骨轨迹、髌骨脱位作为关键词,在Pub Med、EMBASE databases、Medline、Psych INFO、AMED数据库进行检索。纳入英文或中文文献,研究中至少包含一种髌骨轨迹测量方法。分析髌骨轨迹测量的坐标系、研究对象、精确度、方法、结果。结果:髌骨轨迹的测量对象及方式呈多样化。使用连续的、六自由度测量方法可更加全面地记录髌骨运动轨迹,但多数研究着重于对内外侧位移、内外侧倾斜这两个自由度的静态描述。通过对髌骨轨迹在体、无创、六自由度的评估,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其运动轨迹,而临床工作中仍缺乏对髌骨轨迹动态、定量的评估方式。精准、定量的髌骨轨迹测量可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关于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全面评价。髌骨轨迹的测量或可成为一种诊断髌股关节疾病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轨迹 轨迹测量方法 髌股关节不稳定 髌骨脱位
下载PDF
髌股疼痛综合征的病因学和治疗现状 被引量:8
4
作者 马彦韬 李丽辉 +4 位作者 赵佳敏 徐安乐 庞博 郑拥军(综述) 黄强民(审校)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4084-4089,共6页
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是指在下蹲、跑步、上下楼梯、坐位站起时伴随的前膝弥漫性疼痛,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明,但是多项研究均证实,髌骨运动轨迹的改变是PFPS的致病因素。病因可分为两类:功能紊乱和结构异常。功能紊乱包括:股内斜肌和股外... 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是指在下蹲、跑步、上下楼梯、坐位站起时伴随的前膝弥漫性疼痛,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明,但是多项研究均证实,髌骨运动轨迹的改变是PFPS的致病因素。病因可分为两类:功能紊乱和结构异常。功能紊乱包括:股内斜肌和股外侧肌的力学失衡,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力学失衡,外侧臀肌的弱化,阔筋膜张肌、腓肠肌、比目鱼肌紧张。结构异常包括:髌骨、滑车形态的异常,Q角异常,足过度旋前。目前治疗多采用非手术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肌力训练、延展度训练、肌内效贴布、支具、足踝矫形器和针刺。关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多推荐综合干预的方式,且根据患者的病情具体评估,进行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疼痛综合征 髌骨轨迹 功能紊乱 结构异常
下载PDF
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髌骨运动轨迹的动态CT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伟 付志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1624-1627,1634,共5页
目的 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描述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在膝关节屈曲运动中的动态髌骨轨迹,为髌股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济南军区总医院2010年3月~2011年2月间资料完整确诊髌股疼痛综合征的女性患... 目的 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描述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在膝关节屈曲运动中的动态髌骨轨迹,为髌股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济南军区总医院2010年3月~2011年2月间资料完整确诊髌股疼痛综合征的女性患者24例(32膝)为实验组,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1.1岁;随机选择健康女性13例(26膝)为对照组,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2.1岁.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检查: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状态下自主屈曲膝关节,在膝关节屈曲0°~120°范围内间隔15°依次垂直髌骨进行动态CT扫描.应用Vitrea 2.1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膝关节三维重建图像,测量髌骨运动轨迹参数:髌骨倾斜、髌骨移位和髌骨旋转.所有计数资料以均数和标准差描述,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P≤0.05有显著性意义.结果 15°~45°范围内两组的髌骨倾斜有显著性差异,P<0.001;膝关节屈曲15°~45 °范围内两组的髌骨中心外移有显著性差异,P<0.001;15°~120°范围内两组的髌骨旋转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膝关节屈曲15°~45°范围内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的髌骨轨迹最具临床诊断、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疼痛综合征 髌骨轨迹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髌骨不稳人群与正常人群髌骨运动轨迹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晋 谢兴文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髌骨不稳人群与正常人群髌骨运动轨迹的不同,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自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共纳入35例(35膝)髌骨不稳人群:其中男性11例,女性24例。纳入健康人群10例(10膝),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在膝关节0°,30... 目的:探讨髌骨不稳人群与正常人群髌骨运动轨迹的不同,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自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共纳入35例(35膝)髌骨不稳人群:其中男性11例,女性24例。纳入健康人群10例(10膝),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在膝关节0°,30°,45°,60°及90°位置进行膝关节CT扫描,使用Mimics10.01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参数包括髌骨倾斜、外移、旋转。结果:在膝关节位于0°~90°位置时,髌骨倾斜、外移、旋转与正常人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0°~60°,髌骨不稳人群髌骨倾斜及外移逐渐减小,60°~90°时增大;膝关节曲屈0°~30°时,髌骨旋转逐渐减小;在30°~45°位置时,逐渐增大;在45°~60°时,旋转有所下降;在60°~90°时,其旋转程度增大。结论:髌骨不稳人群与正常人群相比,两组动态髌骨运动轨迹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不稳 正常人群 髌骨轨迹
原文传递
膝关节置换中以ROM技术定位胫骨假体的旋转力线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叶天 刘富恩 +4 位作者 尹力 张辉 陆鸣 高维陆 尹宗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840-3845,共6页
背景:ROM技术是膝关节置换过程中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力线的常用方法,但该技术的准确性仍存在争议,目前ROM技术可能的影响因素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运用ROM技术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力线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61例初次接受单... 背景:ROM技术是膝关节置换过程中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力线的常用方法,但该技术的准确性仍存在争议,目前ROM技术可能的影响因素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运用ROM技术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力线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61例初次接受单侧膝关节置换的患者,男18例,女43例,年龄55-78岁,术前均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所有手术均采用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ROM技术确定闭合与未闭合内侧支持带时胫骨假体旋转轴线,同时定位后交叉韧带止点中点与髌韧带内侧缘连线(Akagi线)作为参考线,测量2种情况下ROM技术确定的胫骨假体旋转轴线与Akagi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术中判断髌骨轨迹分型,从而确定髌骨轨迹分型及闭合内侧支持带与否是否为ROM技术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①术中出现Ⅰ,Ⅱ及Ⅲ型髌骨轨迹时,未闭合内侧支持带时ROM技术确定的胫骨假体旋转轴线与Akagi线之间的夹角分别为(0.5±2.5)°,(-0.9±2.6)°及(-3.9±3.4)°;闭合内侧支持带时夹角分别为(0.6±2.3)°,(-0.3±2.2)°及(-1.5±2.9)°;②Ⅲ型髌骨轨迹可导致ROM技术确定的胫骨旋转轴线与Akagi线之间的夹角明显偏内(P<0.05);③对于Ⅰ,Ⅱ型髌骨轨迹,是否闭合内侧支持带对ROM技术确定的胫骨假体轴线无明显影响(P>0.05);对于Ⅲ型髌骨轨迹,闭合内侧支持带可明显减小ROM技术确定的胫骨假体旋转轴线与Akagi线之间的差异(P<0.05);④结果提示,ROM技术对Ⅰ,Ⅱ型髌骨轨迹的全膝关节置换能够较准确地定位胫骨假体的旋转轴线,无需闭合内侧支持带;出现Ⅲ型髌骨轨迹时,无论是否闭合内侧支持带都可能造成胫骨假体过度内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ROM技术 胫骨旋转轴线 髌骨轨迹 胫骨前后轴
下载PDF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股骨滑车发育不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轨迹临床观察
8
作者 李锋侦 司文腾 +3 位作者 邹士平 王跃辉 陈成亮 周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股骨滑车发育不良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疗效与髌骨轨迹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05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股骨滑车发育不良,比较不同股骨滑车发育不良Dej...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股骨滑车发育不良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疗效与髌骨轨迹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05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股骨滑车发育不良,比较不同股骨滑车发育不良Dejour分型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HSS临床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疼痛VAS评分、股骨滑车沟角、股骨滑车沟深度、髌骨倾斜角、股骨外侧倾斜角、髌股适合角。结果6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26个月,平均24.5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股骨滑车沟角、股骨滑车沟深度、髌骨倾斜角、股骨外侧倾斜角、髌股适合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不同Dejour分型患者股骨滑车沟角、股骨滑车沟深度、髌骨倾斜角、股骨外侧倾斜角、髌股适合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膝关节临床HSS评分、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不同Dejour分型患者膝关节临床HSS评分、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明显改善股骨滑车发育不良导致的髌骨轨迹异常,从而提高髌股关节稳定性,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股骨滑车发育不良 Dejour分型 髌骨轨迹 全膝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Wiberg分型对保留髌骨TKA术后髌骨轨迹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冠杰 刘磊 +4 位作者 徐石庄 郑欣 左韬 庞勇 赵凤朝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883-887,902,共6页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对髌骨形态、术后轨迹及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TKA的患者共76例(81膝),男21例(22膝),女55例(59膝);年龄53~77岁,平均(66.19±6.83)...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对髌骨形态、术后轨迹及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TKA的患者共76例(81膝),男21例(22膝),女55例(59膝);年龄53~77岁,平均(66.19±6.83)岁。于屈膝45°、投射角度30°的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上拍摄膝关节髌骨轴位片,使用Wiberg标准评估髌骨分型并测量髌骨倾斜角、髌股指数、髌股适合角。术中保留髌骨,对髌骨周边骨赘进行清除,保持正常的髌骨解剖形态。术前Wiberg分型Ⅰ型18膝,Ⅱ型49膝,Ⅲ型14膝。比较不同Wiberg髌骨分型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指标、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功能评分、髌骨评分、上下楼评分、膝前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均两年以上,平均随访时间(25.16±6.24)个月。髌骨倾斜角由术前(-10.04±4.74)°减小为术后(-7.54±4.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髌股指数由术前(1.50±0.54)减小为术后(1.1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术前WibergⅠ型髌骨倾斜角(-11.05±5.6)°,Ⅱ型(-8.74±5.6)°,Ⅲ型(-13.22±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术前WibergⅠ型髌骨髌股指数(1.53±0.53),Ⅱ型(1.35±0.47),Ⅲ型(1.9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WibergⅡ型的患者术前髌骨倾斜角及髌股指数较其他两型要小。术前不同Wiberg髌骨分型的髌股适合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不同Wiberg分型的患者术后髌骨倾斜角(P=0.117)、髌股指数(P=0.058)、髌股适合角度(P=0.5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Wiberg分型的患者术后HSS评分(P=0.572)、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P=0.657)、KSS功能评分(P=0.066)、髌骨评分(P=0.102)、上下楼评分(P=0.080)、VAS评分(P=0.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通过髌骨成形及外侧支持带松解可达到良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髌骨轨迹 形态 骨关节炎 功能
下载PDF
限弧等速肌力训练对于髌股关节炎髌骨轨迹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宽 王春方 +1 位作者 孙长城 张颖 《中国康复》 2020年第8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限弧等速肌力训练对髌股关节炎患者髌骨轨迹的影响。方法:诊断为髌股关节炎患者60例,按接诊顺序分为A组(0°~30°)、B组(30°~60°)和C组(60°~90°)不同角度限弧运动训练组,每组各20例,采用德国I... 目的:探讨不同限弧等速肌力训练对髌股关节炎患者髌骨轨迹的影响。方法:诊断为髌股关节炎患者60例,按接诊顺序分为A组(0°~30°)、B组(30°~60°)和C组(60°~90°)不同角度限弧运动训练组,每组各20例,采用德国ISOMED 2000等速肌力训练系统按分组对患者膝关节周围肌肉进行4周的限弧等速肌力训练。训练前、后拍摄膝关节负重正侧位及屈膝45°轴位片,测量髌骨轨迹参数(即髌股指数、外侧髌股角、髌骨合适角);记录每个膝关节的等速肌力测定值,即峰力矩(PT)、总功(TW)及平均功率(AP);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包括疼痛、僵硬、日常功能)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训练4周后,A组髌股指数、髌骨合适角较训练前明显降低,外侧髌股角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5);A、B、C组峰力矩PT、总功TW及平均功率AP值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5);WOMAC评分比较,A组疼痛、日常功能评分较训练前明显降低(P<0.05)。训练后,髌骨轨迹参数比较:髌股指数、髌骨合适角A组明显低于B、C组(P<0.05),外侧髌股角明显高于B、C组(P<0005);等速肌力测定值比较:A组PT值明显高于B、C组(P<0.05);WOMAC评分比较:疼痛评分A组明显低于B、C组(P<0.05)。B组与C组间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屈曲范围0°~30°的股四头肌等速训练可有效改善髌股关节炎髌骨轨迹,提高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肌力训练 髌股关节炎 髌骨轨迹 股内斜肌
下载PDF
骨性关节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伸膝装置的处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军 曹建刚 +5 位作者 张宇 田孟强 王磊 孙云波 孙振辉 王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伸膝装置的处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6月,对386例460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TKA治疗。男125例145膝,女261例315膝;年龄58~85岁,平均60.3岁。左...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伸膝装置的处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6月,对386例460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TKA治疗。男125例145膝,女261例315膝;年龄58~85岁,平均60.3岁。左侧216膝,右侧244膝。病程4~12年,平均6.7年。术前X线片及膝关节CT扫描提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股胫关节退变及关节边缘骨赘增生。术中参照Burnett等髌骨置换适应证与禁忌证进行改良并量化确定是否行髌骨置换,联合"无拇指试验"和巾钳牵拉试验确定髌骨轨迹情况。其中髌骨置换53例56膝(置换组),未置换333例404膝(未置换组);外侧支持带松解68例72膝。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38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6个月。术后3~7个月3例出现深部感染,其中置换组1例,未置换组2例,均经二期翻修后治愈。术后置换组2例2膝(3.57%)、未置换组9例9膝(2.23%)出现髌股关节并发症,两组髌股关节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P=0.54)。术后2、3年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评分(KSS)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置换组和未置换组KSS及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照多因素综合评定明确髌骨置换适应证,"无拇指试验"和巾钳牵拉试验联合确定髌骨轨迹对选择性髌骨置换、髌骨轨迹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降低TKA术后髌股关节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轨迹 关节失稳 膝前痛
原文传递
股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对髌骨轨迹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储小兵 吴海山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对髌骨轨迹作用的随机化、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法150例骨关节炎患者接受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40例接受双膝同期置换,密封信封抽样随机分组确定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参照标准,以&... 目的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旋转对线技术对髌骨轨迹作用的随机化、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法150例骨关节炎患者接受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40例接受双膝同期置换,密封信封抽样随机分组确定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参照标准,以"布巾钳试验"评价髌骨轨迹,决定是否作外侧支持带松解。结果股骨上髁轴组10个膝需行外侧支持带松解,股骨后髁轴组23个膝需行外侧支持带松解,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股骨假体旋转对线对于髌骨轨迹的优劣有着显著影响,股骨上髁轴作为旋转对线的参照轴可以明显改善髌骨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髌骨轨迹 股骨上髁轴 临床研究 前瞻性 随机化方法
下载PDF
外侧半月板切除继发膝外翻的全膝关节置换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永才 周殿阁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0期6151-6152,共2页
20世纪80、90年代,开放式半月板切除手术比较常见,半月板切除后导致膝关节外侧关节面接触应力增加,从而导致关节面磨损及晚期关节畸形,需要行关节置换来解决。笔者于2008年4月至2011年5月对乐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例7膝外侧半月板切除术... 20世纪80、90年代,开放式半月板切除手术比较常见,半月板切除后导致膝关节外侧关节面接触应力增加,从而导致关节面磨损及晚期关节畸形,需要行关节置换来解决。笔者于2008年4月至2011年5月对乐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例7膝外侧半月板切除术后继发膝外翻骨关节病的病例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切除 膝外翻 全膝关节置换 髌骨轨迹 外翻畸形 膝关节疼痛 股骨假体 髂胫束 关节囊 截骨 外侧副韧带 腘肌腱 外侧入路 腓总神经损伤 胫骨外侧 继发
原文传递
人工全膝置换伸膝装置调整优化髌骨轨迹处理经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暴拥军 董纪元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伸膝装置的处理效果及评价术中髌骨轨迹的方法。方法选取辽宁本溪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12年2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69例(199膝)。男75例(80膝),女94例(119膝);类风湿关节炎导致强直膝6例(8膝),强直...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伸膝装置的处理效果及评价术中髌骨轨迹的方法。方法选取辽宁本溪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12年2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69例(199膝)。男75例(80膝),女94例(119膝);类风湿关节炎导致强直膝6例(8膝),强直性脊柱1例1膝,骨性关节炎162例190膝;髌骨置换组40例(46膝),未置换组129例(153膝)。平均年龄55.2(36~83)岁。两组术中均重新调整了伸膝装置。术中按Burnet等提出的髌骨置换适应证与禁忌证标准确定是否行髌骨置换,应用"无拇指试验"和巾钳试验确定髌骨轨迹是否满意。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1(18~48)个月。髌股关节并发症髌骨置换组出现2例2膝(4.35%)、未置换组出现4例5膝(3.27%),两组髌股关节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年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置换组和未置换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中调整伸膝装置可优化髌骨轨道。联合应用"无拇指试验"和巾钳牵拉试验能准确评价髌骨轨迹,是否置换髌骨不会影响术后3年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轨迹 伸膝装置
下载PDF
有限使用止血带联合自体血回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碰德 郑忠 +3 位作者 陈康尧 顾恩毅 范联鲲 陈国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有限使用止血带联合自体血回输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围手术期出血量、输血率、髌骨轨迹及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前瞻性分析76例单侧骨性关节炎行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止血带仅在胫骨截骨后开始充气,假... 目的探讨有限使用止血带联合自体血回输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围手术期出血量、输血率、髌骨轨迹及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前瞻性分析76例单侧骨性关节炎行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止血带仅在胫骨截骨后开始充气,假体放置完毕骨水泥凝固后释放,术中术后应用自体血回输技术;B组(35例)手术全程应用止血带。分析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出血量、隐形失血量、输血率、止血带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术后6周摄髌骨轴位X线片测量髌骨倾斜角度、髌骨位移距离。结果A组止血带使用时间明显少于B组(71.8min vs 90.3min,P<0.05);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B组(372.2mLvs 289.0mL,P<0.01),而术后失血量则结果相反(258.1mLvs 345.0mL,P<0.01)。而两组的总出血量(TMBL)和隐性失血量(HB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0.3mL vs 634.1mL,P=0.73;110.8mL vs 108.3mL,P=0.63);输血率及止血带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有更多的患者出现术后髌骨轨迹不良(7.3%vs 25.7%,P=0.03),B组髌骨倾斜度明显大于A组(5.40°vs 3.70°,P=0.04),但两组髌骨位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3mmvs 4.19mm,P=0.07)。结论有限使用止血带联合自体血回输,有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髌骨轨迹,但并不增加围手术期失血、输血概率、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带 自体血回输 失血量 髌骨轨迹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
下载PDF
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在治疗复杂膝关节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振虎 高成杰 +2 位作者 侯利军 李天旺 陈超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治疗复杂膝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应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严重膝关节畸形及翻修手术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及HSS评分,明确其疗效。... 目的:探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治疗复杂膝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应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严重膝关节畸形及翻修手术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及HSS评分,明确其疗效。其中骨关节炎3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为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断裂),强直性脊柱炎双膝关节病变1例,膝关节翻修2例。术前膝关节活动度80°~100°,平均90°;HSS评分11~40.5分,平均25.5分。结果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3~28个月,平均12个月,畸形矫正,疼痛消失,无1例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行走步态恢复,膝关节屈曲达110°~140°,平均127.5°,无伸展滞缺,较术前平均增加37.5°。 HSS评分88~95分,平均91.25分,较术前平均提高65.75分,优良率100%。结论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对复杂膝关节病变及翻修术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铰链 膝关节假体 畸形 力线 髌骨轨迹
原文传递
正常髌股关节在体运动学研究回顾
17
作者 余诗畦 蔡宗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4-670,共7页
髌骨轨迹不良被认为是引起髌股疼痛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本文回顾迄今已发表的正常髌股关节运动分析结果,介绍正常髌股关节在不同功能活动下的6自由度运动动态特征。髌骨内外移位、翻转、前后移位以及屈曲在不同的功能运动中... 髌骨轨迹不良被认为是引起髌股疼痛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本文回顾迄今已发表的正常髌股关节运动分析结果,介绍正常髌股关节在不同功能活动下的6自由度运动动态特征。髌骨内外移位、翻转、前后移位以及屈曲在不同的功能运动中都存在较为统一的运动模式。然而,不同测量方法限制了研究之间的深入比较。今后广泛运用动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或/和双平面正交荧光透视成像系统(dual fluoroscopic imaging system,DFIS),规范坐标系的建立或骨性形态参数的定义与使用,并增加实验的样本量,将有助于明确在体髌股关节6自由度运动的特征,完善对髌股关节动态功能的临床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关节 髌骨轨迹 功能运动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放开止血带并缝合内上缘支持带对髌骨轨迹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源 王进军 +1 位作者 潘江 曲铁兵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911-913,共3页
目的探讨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放开止血带且缝合内上缘支持带对髌骨轨迹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初次行TKA的83例患者136侧膝关节。使用前内侧髌旁人路,检测髌骨轨迹。对于不良的髌骨轨迹,术中松开止血带且仅... 目的探讨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放开止血带且缝合内上缘支持带对髌骨轨迹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初次行TKA的83例患者136侧膝关节。使用前内侧髌旁人路,检测髌骨轨迹。对于不良的髌骨轨迹,术中松开止血带且仅用一针缝合髌骨内上缘支持带。再次检查髌骨轨迹。最后,对残留不良髌骨轨迹的患者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以求获得满意的髌骨轨迹。采用no—thumb试验作为检测髌骨轨迹的标准。结果在初次行TKA的83例患者136侧膝关节中,在未松开止血带前,髌骨轨迹不良率为64.7%(88/136)。放开止血带且缝合髌骨内上缘支持带后,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率为26.5%(3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5,P〈0.01)。其中,膝外翻畸形患者的松解率为58.6%(17/29),膝内翻和无明显畸形患者的松解率为17.8%(19/107)。结论高压止血带对行前内侧髌旁人路TKA的患者髌骨轨迹的干扰作用非常明显。术中松开止血带且缝合髌骨内上缘支持带明显降低了外侧支持带的松解率,从而降低了其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止血带 髌骨轨迹 韧带 关节
原文传递
TKA中假体旋转对髌骨轨迹影响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黄浩 洪嵩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3期4076-4078,共3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最常见的骨科手术之一,术后髌股关节并发症是手术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而术后髌骨轨迹不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股骨和胫骨假体旋转失调以及髌骨厚度等,可导致膝前疼痛、髌骨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TKA中股骨和胫骨假...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最常见的骨科手术之一,术后髌股关节并发症是手术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而术后髌骨轨迹不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股骨和胫骨假体旋转失调以及髌骨厚度等,可导致膝前疼痛、髌骨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TKA中股骨和胫骨假体的旋转对齐是获得良好髌骨轨迹的关键,股骨假体的适当外旋有利于改善髌骨轨迹,而过度外旋股骨假体可能会引起胫股关节运动学异常以及内侧副韧带松弛,导致膝关节不稳定。胫骨假体的旋转不良也会引起髌骨倾斜、髌骨移位以及膝关节接触应力增加,过度内旋(>10°)是导致膝前疼痛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股关节 髌骨轨迹 股骨假体旋转 胫骨假体旋转
下载PDF
复发性髌骨脱位高度髌骨轨迹不良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志军 张辉 +2 位作者 宋关阳 郑峒 冯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05-909,共5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伴有高度髌骨轨迹不良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连续诊断为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17名,根据膝关节0°伸直位时髌股关节的对合关系将髌骨轨迹分为3类... 目的: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伴有高度髌骨轨迹不良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连续诊断为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17名,根据膝关节0°伸直位时髌股关节的对合关系将髌骨轨迹分为3类:正常或接近正常、低度轨迹不良、高度轨迹不良,其中存在高度轨迹不良的患者为病例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测量Caton指数、Dejour分型、TT-TG和下肢旋转参数(股骨前倾角、胫骨外旋角及关节扭转角),比较上述参数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探究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出现高度髌骨轨迹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复发性髌骨脱位伴高度髌骨轨迹不良的发生率为21.4%(25/117);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的股骨前倾角、关节扭转角和高位髌骨发生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股骨前倾角增大、关节扭转角增大和高位髌骨是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出现高度髌骨轨迹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本研究所涉及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中,高度髌骨轨迹不良的发生率为21.4%(25/117);股骨前倾角增大、关节扭转角增大以及高位髌骨可能是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出现高度髌骨轨迹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髌骨脱位 髌骨轨迹不良 股骨前倾角 关节扭转角 高位髌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