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伸膝装置的处理效果及评价术中髌骨轨迹的方法。方法选取辽宁本溪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12年2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69例(199膝)。男75例(80膝),女94例(119膝);类风湿关节炎导致强直膝6例(8膝),强直...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伸膝装置的处理效果及评价术中髌骨轨迹的方法。方法选取辽宁本溪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12年2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69例(199膝)。男75例(80膝),女94例(119膝);类风湿关节炎导致强直膝6例(8膝),强直性脊柱1例1膝,骨性关节炎162例190膝;髌骨置换组40例(46膝),未置换组129例(153膝)。平均年龄55.2(36~83)岁。两组术中均重新调整了伸膝装置。术中按Burnet等提出的髌骨置换适应证与禁忌证标准确定是否行髌骨置换,应用"无拇指试验"和巾钳试验确定髌骨轨迹是否满意。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1(18~48)个月。髌股关节并发症髌骨置换组出现2例2膝(4.35%)、未置换组出现4例5膝(3.27%),两组髌股关节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年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置换组和未置换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中调整伸膝装置可优化髌骨轨道。联合应用"无拇指试验"和巾钳牵拉试验能准确评价髌骨轨迹,是否置换髌骨不会影响术后3年的临床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有限使用止血带联合自体血回输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围手术期出血量、输血率、髌骨轨迹及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前瞻性分析76例单侧骨性关节炎行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止血带仅在胫骨截骨后开始充气,假...目的探讨有限使用止血带联合自体血回输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围手术期出血量、输血率、髌骨轨迹及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前瞻性分析76例单侧骨性关节炎行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止血带仅在胫骨截骨后开始充气,假体放置完毕骨水泥凝固后释放,术中术后应用自体血回输技术;B组(35例)手术全程应用止血带。分析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出血量、隐形失血量、输血率、止血带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术后6周摄髌骨轴位X线片测量髌骨倾斜角度、髌骨位移距离。结果A组止血带使用时间明显少于B组(71.8min vs 90.3min,P<0.05);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B组(372.2mLvs 289.0mL,P<0.01),而术后失血量则结果相反(258.1mLvs 345.0mL,P<0.01)。而两组的总出血量(TMBL)和隐性失血量(HB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0.3mL vs 634.1mL,P=0.73;110.8mL vs 108.3mL,P=0.63);输血率及止血带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有更多的患者出现术后髌骨轨迹不良(7.3%vs 25.7%,P=0.03),B组髌骨倾斜度明显大于A组(5.40°vs 3.70°,P=0.04),但两组髌骨位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3mmvs 4.19mm,P=0.07)。结论有限使用止血带联合自体血回输,有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髌骨轨迹,但并不增加围手术期失血、输血概率、并发症风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对髌骨形态、术后轨迹及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TKA的患者共76例(81膝),男21例(22膝),女55例(59膝);年龄53~77岁,平均(66.19±6.83)岁。于屈膝45°、投射角度30°的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上拍摄膝关节髌骨轴位片,使用Wiberg标准评估髌骨分型并测量髌骨倾斜角、髌股指数、髌股适合角。术中保留髌骨,对髌骨周边骨赘进行清除,保持正常的髌骨解剖形态。术前Wiberg分型Ⅰ型18膝,Ⅱ型49膝,Ⅲ型14膝。比较不同Wiberg髌骨分型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指标、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功能评分、髌骨评分、上下楼评分、膝前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均两年以上,平均随访时间(25.16±6.24)个月。髌骨倾斜角由术前(-10.04±4.74)°减小为术后(-7.54±4.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髌股指数由术前(1.50±0.54)减小为术后(1.1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术前WibergⅠ型髌骨倾斜角(-11.05±5.6)°,Ⅱ型(-8.74±5.6)°,Ⅲ型(-13.22±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术前WibergⅠ型髌骨髌股指数(1.53±0.53),Ⅱ型(1.35±0.47),Ⅲ型(1.9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WibergⅡ型的患者术前髌骨倾斜角及髌股指数较其他两型要小。术前不同Wiberg髌骨分型的髌股适合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不同Wiberg分型的患者术后髌骨倾斜角(P=0.117)、髌股指数(P=0.058)、髌股适合角度(P=0.5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Wiberg分型的患者术后HSS评分(P=0.572)、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P=0.657)、KSS功能评分(P=0.066)、髌骨评分(P=0.102)、上下楼评分(P=0.080)、VAS评分(P=0.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通过髌骨成形及外侧支持带松解可达到良好的�
文摘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伸膝装置的处理效果及评价术中髌骨轨迹的方法。方法选取辽宁本溪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12年2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69例(199膝)。男75例(80膝),女94例(119膝);类风湿关节炎导致强直膝6例(8膝),强直性脊柱1例1膝,骨性关节炎162例190膝;髌骨置换组40例(46膝),未置换组129例(153膝)。平均年龄55.2(36~83)岁。两组术中均重新调整了伸膝装置。术中按Burnet等提出的髌骨置换适应证与禁忌证标准确定是否行髌骨置换,应用"无拇指试验"和巾钳试验确定髌骨轨迹是否满意。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1(18~48)个月。髌股关节并发症髌骨置换组出现2例2膝(4.35%)、未置换组出现4例5膝(3.27%),两组髌股关节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年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置换组和未置换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中调整伸膝装置可优化髌骨轨道。联合应用"无拇指试验"和巾钳牵拉试验能准确评价髌骨轨迹,是否置换髌骨不会影响术后3年的临床效果。
文摘目的探讨有限使用止血带联合自体血回输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围手术期出血量、输血率、髌骨轨迹及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前瞻性分析76例单侧骨性关节炎行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止血带仅在胫骨截骨后开始充气,假体放置完毕骨水泥凝固后释放,术中术后应用自体血回输技术;B组(35例)手术全程应用止血带。分析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出血量、隐形失血量、输血率、止血带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术后6周摄髌骨轴位X线片测量髌骨倾斜角度、髌骨位移距离。结果A组止血带使用时间明显少于B组(71.8min vs 90.3min,P<0.05);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B组(372.2mLvs 289.0mL,P<0.01),而术后失血量则结果相反(258.1mLvs 345.0mL,P<0.01)。而两组的总出血量(TMBL)和隐性失血量(HB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0.3mL vs 634.1mL,P=0.73;110.8mL vs 108.3mL,P=0.63);输血率及止血带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有更多的患者出现术后髌骨轨迹不良(7.3%vs 25.7%,P=0.03),B组髌骨倾斜度明显大于A组(5.40°vs 3.70°,P=0.04),但两组髌骨位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3mmvs 4.19mm,P=0.07)。结论有限使用止血带联合自体血回输,有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髌骨轨迹,但并不增加围手术期失血、输血概率、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