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GF23高表达与多发性骨髓瘤骨损害及肾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艳琦(综述) 云雁(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901-905,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为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数患者伴有骨破坏、肾功能不全、贫血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仍不可治愈。多数MM患者的血清成纤...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为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数患者伴有骨破坏、肾功能不全、贫血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仍不可治愈。多数MM患者的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显著升高,提示FGF-23除了参与体内钙磷调节外,还参与骨的破坏和骨髓微环境血管的形成,同时最新研究表明FGF-23的调控与铁代谢有密切的关联,其可能是促进MM疾病进展或促进相关并发症产生的重要因子,与MM预后不良相关,深入研究MM中FGF-23的调控作用有望成为临床MM靶器官损害的预后评估新的预测因子,可能为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骨破坏 骨髓血管
下载PDF
滋髓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倾向指数及对骨髓MVD、VEGF及FGF-1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党辉 石琳 +2 位作者 张淑香 关徐涛 万姜维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滋髓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临床疗效的倾向指数及对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18例CAA患者,根据治疗方... 目的:探讨滋髓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临床疗效的倾向指数及对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18例CAA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59,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n=59,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滋髓生血汤内服治疗)。应用倾向指数匹配法对两组基线资料进行匹配,经处理后共有92例患者入选,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匹配比例为77.97%,基线资料匹配后达到均衡。对匹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骨髓MVD值和骨髓VEGF、FGF-1水平变化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6%(40/46),与对照组的67.39%(31/46)相比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减少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骨髓MVD值及骨髓VEGF、FGF-1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且观察组上升更显著(P<0.05)。观察组肝功能异常、痤疮、多毛症、牙龈增生发生率依次为4.35%、4.35%、4.35%、2.1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1.74%、23.91%、19.57%、15.22%,P<0.05)。结论:滋髓生血汤治疗CAA能有效增加患者骨髓MVD,调控骨髓中VEGF、FGF-1表达水平,改善造血微环境,提高治疗效果,且呈现出明显的减毒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髓生血汤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血管密度 骨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
下载PDF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管新生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光忠 陈文明 +1 位作者 刘晋玮 赵宏颖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01-702,共2页
1994年Vacca等首次研究证实,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血管新生明显增加,与疾病进程及不良预后有关,提示血管新生在MM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本研究中通过测定新诊断MM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及骨髓、血浆中血... 1994年Vacca等首次研究证实,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血管新生明显增加,与疾病进程及不良预后有关,提示血管新生在MM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本研究中通过测定新诊断MM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及骨髓、血浆中血管新生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浓度,分析血管新生与MM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血管新生在其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血管新生 多发性骨髓 骨髓血管密度 基质金属蛋白酶 初诊 血管新生因子 发病机制 不良预后
原文传递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骨质疏松症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4
作者 孙成涛 孙广江 +2 位作者 戚晓楠 程茗 姚啸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812-2821,共10页
背景:骨质疏松导致的脆性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亟需探索其病理生理、潜在生物标志物、治疗靶点及有效药物。骨微环境中存在多种细胞,对骨代谢的维持至关重要。近几年,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被开发用于表征单个细胞的转录组,并逐... 背景:骨质疏松导致的脆性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亟需探索其病理生理、潜在生物标志物、治疗靶点及有效药物。骨微环境中存在多种细胞,对骨代谢的维持至关重要。近几年,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被开发用于表征单个细胞的转录组,并逐步应用到骨质疏松症防治的研究。目的:综述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骨质疏松症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使用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9-2023年出版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bone marrow derived stromal cells,osteoblasts,osteocytes,osteoclasts,immune cells,Bone marrow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中文检索词为:“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免疫细胞,骨髓血管内皮细胞”;通过阅读筛选相关文献,最终纳入89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能够深入了解细胞发育、增殖、分化的轨迹及其调控机制。②影响骨密度的候选基因主要富集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亚群,其中Sox9是关键的转录因子。③成骨细胞不同亚群中差异表达Runx2控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④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RAB38与组蛋白修饰和转录调控动态变化有关。⑤单细胞层面研究证实,骨微环境中存在多种细胞间通讯,破骨细胞可能通过CD160-TNFRSF14配体-受体结合进行细胞间通讯;中性粒/单核细胞与成骨细胞间可能通过RESISTIN通路进行交互;浆样树突状细胞与成骨细胞系通过表皮生长因子通路进行交流;均可以为靶点预测和药物研发提供方向。⑥新的骨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亚群,称为S型内皮细胞,完全起源于骨骺次级骨化中心,甚至比H型血管更具有可塑性。⑦文章从细胞角度总结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表征不同骨组织细胞的分化命运和分化轨迹、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骨质疏松 骨代谢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免疫学 骨髓血管内皮细胞
《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激素耐药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骨髓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解读 被引量:4
5
作者 孔圆 黄晓军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最初作为封面焦点文章发表于2018年Blood杂志上,Blood杂志当期配发专家述评。文章题录为:Kong Y,Cao XN,Zhang XH,et al.Atorvastatin enhances bone marrow endothelial cell function in corticosteroid-resistant immune thrombo... 本文最初作为封面焦点文章发表于2018年Blood杂志上,Blood杂志当期配发专家述评。文章题录为:Kong Y,Cao XN,Zhang XH,et al.Atorvastatin enhances bone marrow endothelial cell function in corticosteroid-resistant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patients[J].Blood,2018,131:1219-1233.文章采用前瞻性配对临床队列研究,首次从骨髓血管内皮细胞角度揭示了激素耐药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全新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干预策略,有望为建立激素耐药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新型防治体系奠定理论基础。经通信作者许可,再次通过佳文解读的方式来阐述这一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耐药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骨髓血管内皮细胞 阿托伐他汀 活性氧 乙酰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血管新生与急慢性白血病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敏 顾健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3年第5期444-447,共4页
急慢性自血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与骨髓血管新生及各种血管新生调控因子存在密切的关系,抑制血管新生为急慢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血管新生 白血病 发生 发展 预后 治疗 骨髓血管新生
下载PDF
骨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敏 张桂芳 +3 位作者 沙信山 陈小敏 李永辉 缪韦韦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8期926-929,共4页
目的 探讨骨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AML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V... 目的 探讨骨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AML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VEGF水平;观察组患者根据治疗前VEGF水平分为高浓度组33例和低浓度组27例,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VEGF水平较高,首次化疗后,VEGF水平降低。完全缓解时,VEGF水平继续降低;疾病复发时,VEGF水平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EGF水平低于观察组各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EGF高浓度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低于低浓度组,白细胞水平高于低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VEGF水平和高白细胞水平为影响AML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未开始治疗的AML患者机体内骨髓VEGF呈高表达,VEGF高表达是影响AM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密切关注VEGF水平并给予相应对策,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状况,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急性白血病 预后 生存状况
原文传递
全脊髓血管畸形1例报告
8
作者 余铁成 姜文斌 王景泓 《罕少疾病杂志》 2001年第3期33-37,共5页
关键词 骨髓血管畸形 病例报告 临床表现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9
作者 蔡植华 郑乃莹 柳子川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15期1631-1633,共3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极其安全性。方法选取3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9例,同时选取19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常规组和治疗组均给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极其安全性。方法选取3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9例,同时选取19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常规组和治疗组均给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并记录3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数值变化。结果常规组和治疗组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VEGF和b FGF以及治疗组治疗前VEGF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常规组和治疗组治疗后VEGF、VEGFR和MVD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VEGF、VEGFR和MVD明显低于常规组(P均<0.05)。常规组和治疗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浆VEGF、VEGFR表达及骨髓微血管生成,在抗白血病血管生成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急性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或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血管密度
下载PDF
沙利度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抗血管形成的观察 被引量:17
10
作者 翟欣辉 魏绪仓 +4 位作者 王一 赵园 连小赟 张玎 苗玉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277-4279,共3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急性白血病36例,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8例。每组...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急性白血病36例,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8例。每组均常规化疗,实验组同时口服沙利度胺100mg/d。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采集外周血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VEGF、VEGFR、bFGF及MVD测定。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8.9%(16/18)、77.8%(1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VEGF、VEGFR、MVD[(211.74±36.72)pg/mLvs.(288.02±31.77)pg/mL;[(1359.71±390.24)pg/mLvs.(1753.89±337.04)pg/mL;(8.30±4.57)n/HPvs.(14.78±2.76)n/H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浆[bFGF(2.09±0.17)ng/mLvs.(2.11±0.31)n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提高急性白血病的缓解率,可能通过抑制血浆VEGF及其受体表达、减少MVD而发挥抗白血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血管密度
下载PDF
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变化与骨髓组织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16
11
作者 朱蕾 赵小英 卢兴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01-1805,共5页
目的:探讨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变化与骨髓组织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组(OVX)和假手术组(sham),分别在4周、8周和12周处死。取左侧股骨测量骨密度(BMD)。右侧远端股骨干骺端松质骨甲醛固定,EDTA-Na2脱钙。常规... 目的:探讨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变化与骨髓组织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组(OVX)和假手术组(sham),分别在4周、8周和12周处死。取左侧股骨测量骨密度(BMD)。右侧远端股骨干骺端松质骨甲醛固定,EDTA-Na2脱钙。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用于观察骨髓组织病理改变,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观察微血管密度(MVD),采取大鼠腹主动脉血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测定。结果:大鼠去卵巢8周后BMD明显低于假手术组,提示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此时,骨髓造血组织容量减少,脂肪组织容量增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骨髓组织MVD与假手术组比略有减少。12周后,上述改变更为明显。同时,骨小梁容量减少,骨髓组织MVD明显减少(P<0.05),且显示MVD与BMD、造血组织容量和骨小梁容量呈正相关,与脂肪组织容量呈负相关。但血浆VEGF含量测定OVX组与sham组间无明显差异,与骨髓组织各形态指标亦无相关性。结论:去卵巢大鼠在骨量丢失和造血组织容量减少的同时伴有骨髓组织MVD减少,为骨质疏松症采用促微血管增生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髓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切除卵巢大鼠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骨髓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雨润 娄晋宁 +3 位作者 李子荣 孙伟 王佰亮 贾勇圣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3-537,共5页
目的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引起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研究经糖皮质激素处理后的骨髓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代谢变化,进一步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取行人工全... 目的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引起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研究经糖皮质激素处理后的骨髓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代谢变化,进一步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取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愿捐献的股骨头内松质骨,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骨髓微血管内皮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取第3代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0、0.03、0.10、0.30、1.00 mg/mL)氢化可的松培养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观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荧光探针检测细胞中ROS含量变化,以及与ROS代谢相关的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含量变化。结果原代培养2~3 d后,镜下见单个细胞为梭形,呈铺路石样排列;1周后细胞趋于融合状态。0.03、0.10、0.30、1.00 mg/mL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0.22%±2.97%、22.94%±4.52%、43.98%±3.35%、78.29%±3.85%,0.30、1.00 mg/mL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0.03、0.10 mg/mL组(P<0.05)。0、0.03、0.10、0.30、1.00 mg/m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10%±0.01%、0.23%±0.02%、1.83%±0.04%、6.34%±0.11%、15.33%±0.53%,0.30、1.00 mg/mL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0 mg/mL组(P<0.05)。0、0.30、1.00 mg/mL组ROS含量分别为57.35±7.11、120.47±15.68、166.15±11.57,XOD含量分别为0.017 9±0.000 9、0.028 3±0.001 7、0.067 7±0.004 1;以上两指标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通过使血管内皮细胞内ROS生成增加,引起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导致细胞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骨髓血管内皮细胞 糖皮质激素 活性氧 黄嘌呤氧化酶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朱宝玲 何牧卿 +5 位作者 林晓骥 李宝青 郭文坚 潘夏蕙 林颖 姚荣欣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649-652,共4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白血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2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白血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2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和常规组均予以常规化疗方案化疗,试验组同时口服沙利度胺每天100 mg;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时采集外周血及骨髓病理,检测血浆中VEGF和bFGF含量、骨髓病理中MVD。结果:试验组与常规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和70%,试验组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与常规组血浆中VEGF、bF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常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及常规组VEGF、bFGF水平仍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VEGF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而bFGF水平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前MV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VD均下降,但试验组MVD更低于常规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急性白血病的疗效与化疗前的VEGF、MVD存在负相关。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缓解率,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血浆VEGF水平及减少MVD而发挥其抗血管增殖活性,从而产生抗白血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沙利度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血管密度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维 张庆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7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2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常规组接受常规化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2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常规组接受常规化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比较试验组和常规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3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骨髓微血管密度(MVD)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后,试验组和常规组患者VEGF、VEGFR和MV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试验组治疗后VEGF、VEGFR和MVD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试验组和常规组治疗前后VEGF和bFGF及试验组治疗前VEGF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VEGF、VEGFR和MVD水平与临床疗效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抑制血浆VEGF、VEGFR表达及骨髓微血管生成,在抗白血病血管生成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急性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血管密度
下载PDF
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解友邦 方来福 +4 位作者 蒋白丽 韩国雄 沈括 李文倩 陈绍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79-1184,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就诊于本院就诊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单纯骨折患者各20例并分别纳入MM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基本临床资料,通过改良的塑... 目的: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就诊于本院就诊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单纯骨折患者各20例并分别纳入MM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基本临床资料,通过改良的塑料包埋骨髓活组织病理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MVD);ELISA法检测骨髓上清VEGF、TNF-α、HGF、TGF-α、TGF-β1、bFGF、ANG-Ⅰ、ANG-Ⅱ等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水平;real-time-PCR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的上述因子mRNA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MVD与骨髓上清VEGF、HGF、bFG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MM组MV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MM组骨髓单个核细胞VEGF、TGF-α、TGF-β1、HGF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MM组骨髓上清VEGF、HGF、bFGF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MVD与骨髓VEGF、HGF、bFGF水平呈正相关(r=0.488,0.472和0.457)。结论:MM患者MVD和骨髓上清中血管相关因子水平升高,其中VEGF、HGF水平和骨髓单个核细胞mRNA表达水平一致,并且MVD和骨髓上清VEGF、HGF、bFGF水平呈正相关,提示骨髓微环境血管生成因子的变化在多发性骨髓瘤血管生成和疾病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骨髓血管密度 血管相关生成因子
下载PDF
贫血患者骨髓MVD与血清VEGF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武 李薇 +1 位作者 宋艳秋 王冠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贫血 骨髓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白血病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牧卿 何牧群 林晓骥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8期1199-1201,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成观察组(24例... 目的探讨研究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成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每组均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同时口服沙利度胺100 mg/d。取患者血浆,使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2组患者VEGF、VEGFR、bFGF以及MVD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EGF、VEGFR与MVD分别为(212.8±36.2)pg/ml、(1765.4±338.1)pg/ml、(8.31±1.55)n/HP,与对照组的(289.0±31.7)pg/ml、(1359.9±392.8)pg/ml、(14.21±2.74)n/H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bFGF分别为(2.10±0.19)pg/ml与(2.12±0.29)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与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通过抑制患者体内VEGF的表达与减少MVD而达到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急性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髓血管密度
原文传递
沙利度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部分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侯芸华 宋振岚 +1 位作者 张永利 刘璟瑶 《中国医药》 2006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作为一种血管新生抑制剂辅助治疗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效果。方法AL患者4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在使用常规标准剂量化疗方案的同时,伍用沙利度胺;对照组22例,仅使用常规标准剂量化疗方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分别...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作为一种血管新生抑制剂辅助治疗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效果。方法AL患者4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在使用常规标准剂量化疗方案的同时,伍用沙利度胺;对照组22例,仅使用常规标准剂量化疗方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分别取骨髓活检,免疫组化方法测定骨髓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活性及骨髓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例的有效率分别为78.3%和68.2%,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MVD、VEGF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FGF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以提高AL患者缓解率,其作用机制通过降低AL患者骨髓组织中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沙利度胺 骨髓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骨髓组织因子含量和血管新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金慎 朱传升 +2 位作者 王焱 徐文伟 董琳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中单个核细胞组织因子表达与血管增生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穿刺液单个核细胞组织因子表达阳性率,免疫组化法检测骨髓微血管数目,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组织因子表达...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中单个核细胞组织因子表达与血管增生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穿刺液单个核细胞组织因子表达阳性率,免疫组化法检测骨髓微血管数目,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组织因子表达阳性率(54±13)%,对照组未检测到组织因子表达。骨髓微血管密度(20.8±7.5/400倍视野)明显高于对照(9.2±2.4/400倍视野)。骨髓单个核细胞组织因子表达阳性率和骨髓微血管密度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组织因子在AL血管增生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组织因子 骨髓血管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及对VEGF及MVD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翟欣辉 王一 +3 位作者 连小贇 魏绪仓 苗玉迪 王岐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水平的影响。方法: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2例(初治者30例,复发难治者12例)。初治患者开始单用沙利度胺治疗,据病情变化加用联合... 目的:探讨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水平的影响。方法: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2例(初治者30例,复发难治者12例)。初治患者开始单用沙利度胺治疗,据病情变化加用联合化疗。复发难治者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沙利度胺从小剂量50mg/d开始口服,每周增加50mg,直至最大剂量200mg/d并维持治疗。沙利度胺单药治疗者3例,联合化疗者39例。联合化疗方案采用标准MP(美法伦+泼尼松)方案、M2(卡莫司汀+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美法伦+泼尼松)方案、VAD(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方案。治疗6月后进行疗效评价。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月测定骨髓MVD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VEGF水平。结果:所有病例中部分缓解27例(初治24例,复发难治3例),进步8例(初治4例,复发难治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3.3%。治疗前后比较,血红蛋白明显上升,骨髓浆细胞比例、血β2-MG、免疫球蛋白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治疗有效者血浆VEGF水平及骨髓MVD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无效者血浆VEGF水平及骨髓MVD变化不著(P>0.05)。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肯定,副反应小,且治疗有效病例血浆VEGF水平及骨髓MVD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药物疗法 沙利度胺/治疗应用 小剂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髓血管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