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1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骺阻滞诱导脊柱侧弯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军 于凤章 +3 位作者 潘少川 张学军 孙琳 李承鑫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 利用动物模型反向证明骺组织生长潜能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可能性。方法 对 16只离乳的幼犬分实验组和两个对照组 ,行脊柱一侧的前后方骺切除及骨融合术 ,经过喂养 14周后 ,观察脊柱能否发生侧弯、侧弯程度以及畸形与年龄的关系... 目的 利用动物模型反向证明骺组织生长潜能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可能性。方法 对 16只离乳的幼犬分实验组和两个对照组 ,行脊柱一侧的前后方骺切除及骨融合术 ,经过喂养 14周后 ,观察脊柱能否发生侧弯、侧弯程度以及畸形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16只动物中 13只动物达到预期效果 ,实验组动物脊柱畸形明显 ,并随时间进行性加重。第 14周时 ,实验组动物的平均Cobb角为37.0°± 6 .4 8° ;实验组与两个同期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1=0 .0 0 0 4 9,P2 =0 .0 0 0 2 7)。结论 幼犬实施前后路联合一侧骺切除和局部融合术可以造成脊柱侧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弯曲 治疗 生长 发育 先天性脊柱侧弯 实验研究 前后方骺切除 融合术
原文传递
颈椎间盘置换术和椎间异体骨融合术的临床和影像学研究: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2
作者 康辉(译) 《脊柱外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24-125,共2页
作者报道了1组多中心随机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比较了颈椎间盘置换术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单节段的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本文纳入单节段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541例,随机的选择276例为颈椎间盘置换组,采用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 作者报道了1组多中心随机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比较了颈椎间盘置换术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单节段的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本文纳入单节段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541例,随机的选择276例为颈椎间盘置换组,采用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盘置换术(PRESTIGE ST颈椎间盘系统,Medtronic Sofamor Dane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椎间盘置换 融合术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 影像学 MEDTRONIC 颈椎间盘
下载PDF
骨融合术重建拇对掌功能
3
作者 姚远志 李康仁 《手外科杂志》 CSCD 1992年第3期167-167,72,共2页
关键词 融合术 拇对掌重建
原文传递
后路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的临床初探 被引量:158
4
作者 党耕町 王超 +1 位作者 阎明 周海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初步报告后路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近期疗效。方法:用特制螺钉经寰椎后弓根部沿寰椎侧块纵轴置入,固定枢椎的螺钉沿枢椎椎弓峡部进入椎弓根,用连接板将寰枢椎固定螺钉的尾端相连接,用螺母锁定,使寰枢椎... 目的:初步报告后路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近期疗效。方法:用特制螺钉经寰椎后弓根部沿寰椎侧块纵轴置入,固定枢椎的螺钉沿枢椎椎弓峡部进入椎弓根,用连接板将寰枢椎固定螺钉的尾端相连接,用螺母锁定,使寰枢椎得到稳定。在寰枢椎后弓间植入松质骨颗粒。结果:治疗10例因齿状突不连而寰枢不稳的患者,平均随访19.4个月,1例固定失败而改用枕颈固定,其余9例均获得了骨性融合。1例术后8个月出现了连接板断裂。6例脊髓功能明显改善,3例略有改善,1例无变化。结论:利用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通过连接板锁定可以使寰枢椎得到坚强的三维固定。此方法更适用于因鹅颈畸形而难以施行Magerl术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 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 融合术 方法
下载PDF
颈椎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72
5
作者 于泽生 刘忠军 党耕町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81-883,共3页
目的 研究交感型颈椎病的病理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 1988~ 2 0 0 0年收治的 2 0例手术治疗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术前及术后颈椎伸屈侧位X光片判断有无颈椎不稳。 结果  2 0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 ,颈椎不稳主要发... 目的 研究交感型颈椎病的病理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 1988~ 2 0 0 0年收治的 2 0例手术治疗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术前及术后颈椎伸屈侧位X光片判断有无颈椎不稳。 结果  2 0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 ,颈椎不稳主要发生在C3 C4 和C4 C5,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对大部分患者有短期效果。每例患者均于不稳节段行颈前路融合术 ,手术有效率为 90 %。 结论 颈椎不稳是导致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可有短期疗效因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不稳 交感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植融合术 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 交感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三种手术方法的初期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61
6
作者 章波 唐龙 +5 位作者 杨波 秦楚强 黎双庆 杨逸禧 尹飚 杨富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1,共7页
[目的]探讨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或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posterior cervical laminoplasty... [目的]探讨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或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posterior cervical laminoplasty,PCL)以及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完成至少2年随访的8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将37例行ACDF或ACCF的患者归入A组,将32例行PCL的患者纳入B组,其余13例行ACDF联合PCL的患者列为C组。比较分析A、B、C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Japan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JOA改善优良率、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颈椎活动度(rang of motion,ROM)。[结果]截至末次随访时,A、B、C三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手术疗效。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少于C组(P〈0.05);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NDI及RO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A组的NDI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其余各项指标在三组间无差异(P〉0.05)。截至术后2年,B组的NDI劣于A组(P〈0.05),而ROM则优于A组和C组(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三种手术方法对治疗CSM均可获得良好的初期临床效果,前路手术在颈椎功能改善方面优于后路手术,而后路手术在颈椎活动度的丧失方面要优于前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融合术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 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 初期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颈椎病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案选择 被引量:44
7
作者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颈椎病 方案选择 时机 椎体间植融合术 颈椎前路手 临床特征 颈椎外科 病理变化
下载PDF
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 被引量:38
8
作者 谭军 贾连顺 +2 位作者 袁文 周许辉 王广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3期1280-1282,共3页
目的 :探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手术技术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明确诊断为下腰椎不稳的 32例患者进行后正中入路下的椎管狭窄减压手术 ,椎弓根螺钉植入并行椎间隙撑开 ,双侧切除椎间盘保留侧方以及前方的纤维环 ... 目的 :探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手术技术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明确诊断为下腰椎不稳的 32例患者进行后正中入路下的椎管狭窄减压手术 ,椎弓根螺钉植入并行椎间隙撑开 ,双侧切除椎间盘保留侧方以及前方的纤维环 ,刮除终板的软骨层 ,植入足量的松质骨以及椎板切除物 ,最后植入双条三面皮质骨的髂骨块 ,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压固定。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平均失血量较常规手术无显著差别。 2 8例获得手术后的 3个月随访 ,原有的神经压迫症状大部恢复 ,行走距离增加最为明显。椎间高度术前 2 .8~ 6 .7mm ,平均高度 4 .2mm ,术后椎间高度 1 1 .8~ 1 4 .3mm ,平均 1 2 .6mm。在 3个月随访时平均高度为 1 0 .8~ 1 3 .2mm ,平均 1 1 .6mm。椎间孔 3个月后较术前增加6mm。 2 7例显示椎间隙的活动度小于 2°,椎体与植骨块交界处无透亮区。 1例植骨块吸收 ,但症状改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脑脊液漏和神经根牵拉刺激 ,最终缓解。结论 :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合椎弓螺钉系统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满足充分减压 ,即刻的腰椎稳定性的重建以及长期可靠骨性融合治疗的基本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体间植融合术 治疗 下腰椎不稳 移植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腰椎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0
9
作者 朱立国 王尚全 +3 位作者 杨克新 高景华 罗杰 于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分析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与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减压,经椎弓根植入椎弓根螺钉,用钉一棒联结结构固定棒杆,应用椎间融合器植骨(Cage)融合,或行横突间植骨。结... 目的 分析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与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减压,经椎弓根植入椎弓根螺钉,用钉一棒联结结构固定棒杆,应用椎间融合器植骨(Cage)融合,或行横突间植骨。结果随访时间2~37个月,根据Macnab手术评价标准,优良率为98.20%。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使用安全,近期随访疗效满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椎弓根钉系统 融合术
下载PDF
单纯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5
10
作者 宋红星 沈惠良 杨敏杰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12期793-794,共2页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定位诊断、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12例单纯性神经根型颈椎病行前外侧钩椎关节切除植骨融合术或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 2年 8个月。结果 疗效优 6例 ,良 4例 ,可 2例 ,优良率83 3%...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定位诊断、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12例单纯性神经根型颈椎病行前外侧钩椎关节切除植骨融合术或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 2年 8个月。结果 疗效优 6例 ,良 4例 ,可 2例 ,优良率83 3%。结论 前外侧钩椎关节切除植骨融合术或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定位诊断对手术疗效至关重要。颈椎MRI结合CT能协助定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单纯性 定位诊断 融合术 椎间盘切除 前路 疗效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下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11
作者 吴信波 范国鑫 +5 位作者 顾昕 张海龙 虞舜志 黄龙飞 管晓菲 贺石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740-1744,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10月手术治疗的60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10月手术治疗的60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标准ACDF组(A组)和显微镜辅助ACDF组(B组),A组30例,其中C_(4、5)14例,C_(5、6)8例C_(6、7)8例;B组30例,其中C_(4、5)12例,C_(5、6)10例、C_(6、7)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VAS评分、术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A组为(66.40±10.8)min;B组为(81.35±10.3)min,t检验P值〈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量A组为(74±14.7)ml;B组为(59±12.5)ml,t检验P值=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VAS评分术前为(8.05±1.3),术后为(1.80±1.0),t检验P值〈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VAS评分术前为(8.50±1.3),术后为(1.45±0.8),t检验P值〈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JOA评分术前(10.65±1.35)分,术后12个月(15.60±0.88)分,改善率:(78.8±11.2)%;B组JOA评分术前(10.20±1.40)分;术后12个月(15.95±0.76)分,改善率:(85.2±10.1)%;A组和B组改善率t检验P值=0.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2例术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B组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A组出现2例脑脊液漏,B组无脑脊液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结论]标准ACDF和显微镜辅助ACDF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的方法,但显微镜辅助ACDF可有效止血,减少出血量和并发症,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优先选择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融合术 显微镜
原文传递
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0
12
作者 任龙龙 张军武 +3 位作者 马永刚 高智 李天清 王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7期1670-1673,共4页
目的评价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行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观察组(n=60)行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 目的评价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行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观察组(n=60)行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JOA评分,以及随访12个月的椎体压缩程度及矢状面Cobb角矫正度丢失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随访12月的椎体压缩程度及矢状面Cobb角矫正度丢失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显著,且术后伤椎椎体高度保持和减少术后矢状面Cobb角丢失方面的远期疗效优于跨伤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椎 内固定 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 融合术
下载PDF
腰椎间盘内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7
13
作者 彭宝淦 吴闻文 +2 位作者 侯树勋 王晓宁 商卫林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64-566,共3页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内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36例慢性失能性下腰痛病人 ,经腰椎间盘造影术证实为腰椎间盘内破裂 ,选择腰椎体间融合术 ,其中 8例行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 (PLIF) ,2 8例行前路髓核摘除植...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内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36例慢性失能性下腰痛病人 ,经腰椎间盘造影术证实为腰椎间盘内破裂 ,选择腰椎体间融合术 ,其中 8例行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 (PLIF) ,2 8例行前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术 (ALIF)。分别于术前、术后对病人的腰痛情况进行视觉疼痛自我评定尺 (VAS)评分 ,同时评估术后腰椎融合率。 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 6~ 2 6个月 ,平均 18个月。 8例行PLIF者 ,6例术后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 ,2例仍有轻度腰痛 ,术前、术后VAS腰痛评分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2 8例行ALIF者 ,2 7例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 ,术前、术后VAS腰痛评分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行PLIF患者 ,融合率为 88% ,行ALIF者 ,融合率达 97%。 结论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间盘内破裂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内破裂 诊断 治疗 腰椎体间融合术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髓核摘除植融合术
原文传递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不同术式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7
14
作者 夏可周 郭卫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9期103-106,共4页
目的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手术主要分为腰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减压手术是治疗DLSS最根本的术式,主要分为椎板切除术(全椎板切除术和半椎板切除术)、椎板间开窗术、微创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大致分为... 目的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手术主要分为腰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减压手术是治疗DLSS最根本的术式,主要分为椎板切除术(全椎板切除术和半椎板切除术)、椎板间开窗术、微创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大致分为后外侧植骨融合和椎间融合,其中椎间融合术的融合率最高,但对于DLSS患者在行椎管减压的同时是否需植骨融合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非融合性内固定的植入体可增加局部的脊柱前突,减轻椎管狭窄,增加腰椎椎间隙高度及稳定性,减少邻近节段退变。临床工作中,应正确处理好减压与脊椎稳定二者间的关系,充分评估是否同时采取相应植骨融合及内固定等治疗措施,对于不同患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外科手 椎管减压 融合术 椎弓根内固定
下载PDF
PLIF手术在腰椎滑脱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5
15
作者 聂林 侯勇 +3 位作者 张庆国 程雷 司萌 丛木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比较几种形式的P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63例患者根据融合方式分成A(椎弓根固定+后外侧植骨)、B(椎弓根固定+后路椎体间自体植骨)、C(椎弓根固定+后路椎体间融合+Cage)三组,使用ODI评分方法对患者术前术后的情况进... 目的:探讨比较几种形式的P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63例患者根据融合方式分成A(椎弓根固定+后外侧植骨)、B(椎弓根固定+后路椎体间自体植骨)、C(椎弓根固定+后路椎体间融合+Cage)三组,使用ODI评分方法对患者术前术后的情况进行评估,使用VAS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疼痛的程度进行评估,使用SUK标准对术前术后的正侧位片及Bending片进行融合的评估.结果:三组病例42例获得随访,随访1~2年.B、C两组在腰椎稳定性及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A组,C组在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维持方面均优于A、B两组.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Cage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后方人路椎体间植融合术 椎弓根螺钉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内窥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23
16
作者 周跃 张峡 +5 位作者 王卫东 李长青 初同伟 张正丰 王建 郑文杰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技术的可行性、临床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颈椎骨折脱位7例及颈椎间盘突出症16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3~64岁,平均41.5岁。在全麻下取右颈前偏外侧横切口(长1.6cm),通过工作通道,在电视监控下切除...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技术的可行性、临床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颈椎骨折脱位7例及颈椎间盘突出症16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3~64岁,平均41.5岁。在全麻下取右颈前偏外侧横切口(长1.6cm),通过工作通道,在电视监控下切除颈椎间盘,扩大椎间隙。颈椎骨折脱位者采用颈前路钛钢板固定5例、高分子聚合材料CBK颈椎Cage固定1例、螺纹状钛合金Cage固定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者采用颈前路钛钢板固定2例、高分子聚合材料CBK颈椎Cage固定12例、螺纹状钛合金Cage固定2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2.2个月。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松动,椎间骨融合率100%。颈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或全瘫患者疗效评估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2例全瘫者术后分级无变化;3例不全瘫者术前均为C级,术后半年随访时2例恢复到D级、1例恢复到E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分析采用Odom评估标准:优10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4%。结论通过对椎间盘镜手术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可将其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短期随访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颈椎前路减压植融合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折脱位
原文传递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22
17
作者 侯铁胜 傅强 +2 位作者 马胜忠 贺石生 倪春鸿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3期932-933,共2页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X线检查 磁共振成像检查 颈前路减压植融合术 颈前路减压Cage植入 颈前路减压植钢板系统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植骨融合术与开放后路腰椎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斌彬 毛克亚 +4 位作者 韩振川 刘建恒 钟瑞 王润生 张雅宾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01-105,112,共6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传统开放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评价MIS-T...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传统开放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评价MIS-TLIF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3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分为MIS-TLIF组(36例)和PLIF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的差异,术前、术后3 d、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和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的差异,术后椎间融合率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节段及滑脱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S-TLIF组手术切口[(2.90±0.21) cm vs (7.69±1.33) cm]、住院费用[(7.15±1.21)万vs (8.11±2.04)万]、术中出血量[(111.54±53.49) ml vs (160.54±73.73) ml]、术后引流量[0 ml vs(264.7±81.8) ml]、术后卧床时间[(1.23±0.43) d vs (2.08±1.21) d]和住院时间[(8.54±2.49) d vs (11.43±4.29) d]均小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S-TLIF组和PLIF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MIS-TLIF组术后3 d、3个月腰痛VAS评分低于PLIF组(P <0.05),两组术后6个月、1年腰、腿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D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椎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IS-TLIF手术可获得与传统PLIF手术相同的临床疗效、椎间融合率和手术安全性,但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卧床时间短、无需放置引流、住院费用少等优点,同时术后腰痛残留率更低,能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植融合术 开放后路椎间植融合术
下载PDF
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基本术式 被引量:21
19
作者 朱庆三 顾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4-485,共2页
颈椎病作为中老年最常见的疾患,对其手术入路与术式的选择长期以来存在不同意见,特别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本期邀请了相关专家对该病手术入路与术式的选择原则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以便读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入路与术式。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减压治疗 式选择 前路减压植融合术 椎体次全切除 颈椎间盘突出 椎管扩大 外科临床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0
作者 焦文仓 任先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植融合术 方式 块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