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楚简《诗·召南·驺虞》与上古虞衡制度——兼论当代中国古典学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德宽 《中国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9-78,200,201,共22页
关于《诗·召南·驺虞》的研究分析了历代关于《驺虞》诗的阐释情况,依据最新发现的战国楚简抄本进行了新阐释,进而揭示上古虞衡制度与该诗的深层联系,对该诗研究长期以来未曾解决的难题提出新意见,从而为当代中国古典学的构建... 关于《诗·召南·驺虞》的研究分析了历代关于《驺虞》诗的阐释情况,依据最新发现的战国楚简抄本进行了新阐释,进而揭示上古虞衡制度与该诗的深层联系,对该诗研究长期以来未曾解决的难题提出新意见,从而为当代中国古典学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和可能路径。当代中国古典学的构建在继承古典学术传统的基础上,一是要将传统“小学”与当代古文字学、上古汉语研究结合起来,在“文字”维度上实现古今贯通;二是要将古代文献与新发现的出土文献研究结合起来,在“文本”维度上实现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研究的融通;三是要在“文化”维度上,既揭示古代典籍及其内涵与历史文化的深层关系,也通过古代典籍的研究展现中华历史文明的本来面貌和演进轨迹,从而揭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历史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衡制度 战国楚简 中国古典学
原文传递
从安大简看《驺虞》之乐在先秦的两种形态——兼谈西周乐舞的逸失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敏娟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8,共6页
自郑玄开始,历来人们基本默认大射礼和《墨子》中之《驺虞》即《诗经·召南》之《驺虞》,但从“三礼”文献中《驺虞》的使用情况和《墨子》中《驺虞》的上下文来看,这两处《驺虞》应不同于今本《召南·驺虞》,是一个应用于天子... 自郑玄开始,历来人们基本默认大射礼和《墨子》中之《驺虞》即《诗经·召南》之《驺虞》,但从“三礼”文献中《驺虞》的使用情况和《墨子》中《驺虞》的上下文来看,这两处《驺虞》应不同于今本《召南·驺虞》,是一个应用于天子等级的、诗乐舞一体的长篇颂类乐曲,或在《诗经》编定时已经逸失,或因未被编入《诗经》而逐渐亡逸。安大简《驺虞》“從■”异文的发现说明今本《召南·驺虞》可能并不是原始形态,其原本可能并不题为“驺虞”,而仅是一首描写狩猎场面的歌谣。颂类《驺虞》的逸失反映了西周乐舞逸失的严重情况,也反映了《周颂》原本与乐舞相配的长篇多章性质及其中的组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简 《周颂》
原文传递
“驺虞”考辨 被引量:4
3
作者 严国荣 刘昌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148-152,共5页
《诗经·召南·驺虞》篇的"驺虞",历来争讼不一。通过对《诗经》研究的历史考察,参证文献资料,并对《山海经》的资料加以辨析,认为"驺虞"是兽名,后世视其神异,解作西方之神兽"白虎",对其崇拜,同... 《诗经·召南·驺虞》篇的"驺虞",历来争讼不一。通过对《诗经》研究的历史考察,参证文献资料,并对《山海经》的资料加以辨析,认为"驺虞"是兽名,后世视其神异,解作西方之神兽"白虎",对其崇拜,同时赋予了神话传说的内容,具有原始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山海经》 神话
下载PDF
“务相”“廪君”名号考释——兼论虎的别名 被引量:3
4
作者 吕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47-51,共5页
先秦时代活跃在今鄂西清江流域的“廪君”是古代巴人的祖先,也是今天鄂西土家族人的祖先。如果对“廪君”名号的含义能给出清楚确切的解释,对于巴文化研究和土家文化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廪君”的含义,虽然有的学者曾指出廪君... 先秦时代活跃在今鄂西清江流域的“廪君”是古代巴人的祖先,也是今天鄂西土家族人的祖先。如果对“廪君”名号的含义能给出清楚确切的解释,对于巴文化研究和土家文化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廪君”的含义,虽然有的学者曾指出廪君就是虎君,但并未充分阐释理由,而且也有岐说。有的学者认为,廪君即“林君”。例如徐中舒先生在《论巴蜀文化》中说:“廪君之廪,又与林同。如林钟之林,金文皆以,作或。廪君就是居于森林地带射猎部族的酋长”。笔者认为,“廪君”的含义是虎君,其根据是土家语虎名的语言学背景。至于其另一重要理由——土家族白虎图腾崇拜的宗教文化,有的学者已有论述,本文不拟赘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廪君 土家语 李耳 汉语词 於菟 汉字化 土家族 李虎 《方言》
下载PDF
从“贯革之射息”到“王道成”——《召南·驺虞》早期传解的转换逻辑及安大简的整理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培 《北方论丛》 2021年第5期60-69,共10页
《召南·驺虞》早期传解之差异是分析《诗》在宗周时期及从宗周官学到孔门仁学转变的典型案例。从安大简《驺虞》来看,此篇之起,或与狩猎纵生及其所喻指的弭兵止杀相关。由《墨子》和《乐记》所载,《驺虞》篇在周初即发生过一次传... 《召南·驺虞》早期传解之差异是分析《诗》在宗周时期及从宗周官学到孔门仁学转变的典型案例。从安大简《驺虞》来看,此篇之起,或与狩猎纵生及其所喻指的弭兵止杀相关。由《墨子》和《乐记》所载,《驺虞》篇在周初即发生过一次传解的转化,从息"贯革之射"的止杀弭兵诗发展成歌颂众官齐备的颂赞诗。至于解驺虞为嘉瑞仁兽,实际上是多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山海经》《尚书大传》《淮南子》等所载之瑞兽故事、《尚书·洪范》《礼记·中庸》和董仲舒的天人相应之说、以及《毛诗》序传自身内在系统性与整齐性要求,等等。《驺虞》篇早期传解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字用习惯,其传解逻辑之转换同文字形态之变化亦正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传解 安大简 射礼 字用
下载PDF
“驺虞”考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春阳 周国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78,共5页
驺虞本为祥瑞义兽之名,继而生衍出职官之名、雅乐之名、幡旗之名、地域之名、峙钱之名,诸多对驺虞的释名均以兽名为中心,与兽名关涉;驺虞乃虚拟之神兽,其原型当为虎、豹、马、狮等动物的嫁接组合,其形象建构与龙、凤、玄武等虚拟神物的... 驺虞本为祥瑞义兽之名,继而生衍出职官之名、雅乐之名、幡旗之名、地域之名、峙钱之名,诸多对驺虞的释名均以兽名为中心,与兽名关涉;驺虞乃虚拟之神兽,其原型当为虎、豹、马、狮等动物的嫁接组合,其形象建构与龙、凤、玄武等虚拟神物的创设如出一辙,将其原型单一化的诸种见解均有片面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原型
原文传递
白虎信仰之变迁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丹蔚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第1期96-97,共2页
白虎信仰作为四灵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远古时期,最初是作为一种图腾被人民崇信。由图腾崇拜逐渐发展演变为神灵信仰,其中必定经历了一个由兽化神的过程。
关键词 图腾 白虎 信仰
下载PDF
巫术思维与《诗经·驺虞》的植物意象 被引量:1
8
作者 艾春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05-109,共5页
历史上对《诗经.召南.驺虞》一诗的释读理解多有歧异,多数人认为该诗是对武艺高强的猎人的赞颂之辞。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大背景下,从巫术思维和动植物意象的演化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这是一首反映古人观察植物物候与猪的发育、兴旺之关... 历史上对《诗经.召南.驺虞》一诗的释读理解多有歧异,多数人认为该诗是对武艺高强的猎人的赞颂之辞。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大背景下,从巫术思维和动植物意象的演化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这是一首反映古人观察植物物候与猪的发育、兴旺之关系的民间歌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物候 古歌谣
下载PDF
中古石刻所见“敦圉”考
9
作者 邱亮 《汉字文化》 2022年第13期12-14,共3页
中古石刻见“敦圉”一词,从辞书释义来看,并不完全切当。通过专题清理,可知“敦圉”即“敦圄”,二条宜予合并。而进一步追溯,闻一多合音说最为合理,“敦圉”“柷敔”“驺虞”本同源,即“菟”,义皆为虎。
关键词 敦圉 柷敔
原文传递
《诗经·召南·驺虞》研究
10
作者 刘毓庆 《晋阳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27-32,共6页
《驺虞》是《诗经》"二南"的最后一篇,编诗者之旨是在以兽应禽(《鹊巢》),言文王之化泽及于鸟兽;诗之旨则在赞虞人奉职。前人关于此诗主要有三误:一误驺虞为义兽,二误"一发五豝"为射杀,三误诗所描写为田猎之景。文... 《驺虞》是《诗经》"二南"的最后一篇,编诗者之旨是在以兽应禽(《鹊巢》),言文王之化泽及于鸟兽;诗之旨则在赞虞人奉职。前人关于此诗主要有三误:一误驺虞为义兽,二误"一发五豝"为射杀,三误诗所描写为田猎之景。文章则一一予以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庶类蕃殖
下载PDF
“驺虞”思辨
11
作者 胡正艳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42-43,共2页
《召南.驺虞》是《诗经》中在词义训释、创作主旨等方面争论颇多的诗歌之一。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诗作主旨争议的正是"驺虞"一词具体所指的不确定性。结合各类辞书、文献,以及有关《诗经.周南》与《诗经.召南》体例编排等因素,&... 《召南.驺虞》是《诗经》中在词义训释、创作主旨等方面争论颇多的诗歌之一。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诗作主旨争议的正是"驺虞"一词具体所指的不确定性。结合各类辞书、文献,以及有关《诗经.周南》与《诗经.召南》体例编排等因素,"驺虞"当解为一种"仁兽",进而《召南.驺虞》一诗宜解读为带有对"驺虞"这种"仁兽"带有图腾性质的、反映先民畜牧养殖生活的谣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 蓄牧养殖
下载PDF
明代“祥瑞”兽“驺虞”考
12
作者 王颋 《暨南史学》 2004年第1期191-201,共11页
明永乐、宣德年间,曾三次'报告'有'祥瑞'之兽'驺虞'出现,并将相关的个体公开展示。而符合所述'虎躯狮首,体魄伟岸'、'白毛黑纹,尾巴修长'、'性格温驯,仪态优雅'、'动作敏捷,奔跑如... 明永乐、宣德年间,曾三次'报告'有'祥瑞'之兽'驺虞'出现,并将相关的个体公开展示。而符合所述'虎躯狮首,体魄伟岸'、'白毛黑纹,尾巴修长'、'性格温驯,仪态优雅'、'动作敏捷,奔跑如飞'等四方面特征的动物,非猫科动物'猎豹'的变异个体,毛色有'白化'倾向的'王猎豹'莫属。而这种可说是极其'珍稀'的动物个体,原产地乃在南亚或非洲大陆。出于感激和维护,从禁锢中获释的周王朱橚,精心策划了相关的'附会'和'进献'。由于上古记载赋予兹种'食肉'兽类的'仁'、'义'特征,'驺虞'的展示,意味着向世人宣告由'天意'促成的崭新'纪元'的开始。而杨荣、杨士奇、金幼孜等廷臣众多的'赞'、'颂',正是中国中世纪'异常'的'幽默'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祥瑞 周王(木肃) 白化王猎豹
原文传递
汉唐之际的驺虞文化意象探究
13
作者 马星驰 史文会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86-90,共5页
“驺虞”一词,在《诗经》《山海经》《尚书大传》等先秦秦汉时期的典籍中早已有之。其具体形象与含义,历来众说纷纭,最为广泛接受的是作为仁慈之兽的黑纹白虎形象。西晋与南朝时期,驺虞幡一度成为具有重要政治含义的旗帜。隋唐时期,驺... “驺虞”一词,在《诗经》《山海经》《尚书大传》等先秦秦汉时期的典籍中早已有之。其具体形象与含义,历来众说纷纭,最为广泛接受的是作为仁慈之兽的黑纹白虎形象。西晋与南朝时期,驺虞幡一度成为具有重要政治含义的旗帜。隋唐时期,驺虞成为掌管西方的神兽,但民间对这一文化符号的接受度并不高,驺虞西方神兽的地位在隋唐之后又被白虎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 《诗经》 隋唐时期 汉唐之际
下载PDF
《诗经·驺虞》浅探
14
作者 杨立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40-43,共4页
文章主要以《诗经·驺虞》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资料,从文化角度对《驺虞》进行分析。《驺虞》不仅是一首赞美猎人的诗歌,也是一首天子专用的射猎音乐,因为"乐者为同",故而有时也会用于普通阶层的重要场合,但主要是上层统... 文章主要以《诗经·驺虞》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资料,从文化角度对《驺虞》进行分析。《驺虞》不仅是一首赞美猎人的诗歌,也是一首天子专用的射猎音乐,因为"乐者为同",故而有时也会用于普通阶层的重要场合,但主要是上层统治阶级使用。《驺虞》除了作为射猎的音乐节奏之外,还含有劝诫统治者顺应天道时序、躬行仁心道德的讽谏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射猎
下载PDF
读《诗》说“麟”──兼说“驺虞”
15
作者 周蒙 《蒲峪学刊》 1994年第3期1-4,共4页
读《诗》说“麟”──兼说“驺虞”周蒙麟,是古人幻想出来的虚妄反映的产物,并非现实中存在的实有生物。先秦古籍《礼记·礼运》,把它列在传统文化“四灵”──“麟、凤、龟、龙”之首位。《孔子家语》说:“毛虫三百六十,而麟... 读《诗》说“麟”──兼说“驺虞”周蒙麟,是古人幻想出来的虚妄反映的产物,并非现实中存在的实有生物。先秦古籍《礼记·礼运》,把它列在传统文化“四灵”──“麟、凤、龟、龙”之首位。《孔子家语》说:“毛虫三百六十,而麟为之长。”《抱朴子》又说:“麒麟,寿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说 《诗经》 《春秋》 《说文》 传统文化 《诗集传》 “二南” 《孔子家语》 《周南》
下载PDF
驺虞峙钱
16
作者 潘懿 《钱币博览》 2008年第2期13-14,共2页
历代谱录中所载的珍品,传承有序的固在多数.亦有昙花一现即黄鹤杳然的,驺虞峙钱即为其中之一。戴熙云:“刘青园有驺虞峙钱。”据说后来用以殉葬了,是否真实很难说。古时“殉葬”往往是逃避有权有势者巧取豪夺的托辞,如南宋洪子予... 历代谱录中所载的珍品,传承有序的固在多数.亦有昙花一现即黄鹤杳然的,驺虞峙钱即为其中之一。戴熙云:“刘青园有驺虞峙钱。”据说后来用以殉葬了,是否真实很难说。古时“殉葬”往往是逃避有权有势者巧取豪夺的托辞,如南宋洪子予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钱币 历史
原文传递
熊猫歌
17
作者 何崝 《岷峨诗稿》 2012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食亦 云西 同色 吾土 新名 至德 大卫 维德 令人
原文传递
释《驺虞》
18
作者 鲍昌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6期65-68,共4页
《诗经·召南》中有一首诗,题为《驺虞》。诗凡二章,章三句,如下:
关键词 诗经 文学评论 文学作品
下载PDF
《诗经·召南·驺虞》——我国最早的一首环保诗
19
作者 丁桃源 《河西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2-33,共2页
《诗经·召南·驺虞》是关于保护动物的一首诗,它反映了我国先民很早就具备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关键词 《诗经》 环保
下载PDF
《驺虞》注释中反映出来的几个训诂学问题
20
作者 陈士林 《语言研究》 1982年第1期179-186,共8页
《诗经·召南·驺虞》共二章,全文如下: 一彼茁者葭,壹发五犯。于嗟乎驺虞! 二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这短短两章诗,应该怎样理解,汉以来的古代和现代注释家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特别是浓厚的封建迷雾,把《驺虞》笼罩了... 《诗经·召南·驺虞》共二章,全文如下: 一彼茁者葭,壹发五犯。于嗟乎驺虞! 二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这短短两章诗,应该怎样理解,汉以来的古代和现代注释家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特别是浓厚的封建迷雾,把《驺虞》笼罩了两千多年,使历代读者不识庐山真面目。怎样正确解释《驺虞》,是《诗经》研究中的一个问题。《驺虞》的古今注释也反映出训诂学研究的一些问题。为了便于提出和讨论问题,先根据旧注、今注将原诗大意分别译述于下,然后把我们的理解也表述出来。所谓旧注,是把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宋朱熹《诗集传》、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融汇在一起的。所谓今注,是选用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以下简称《今注》)这一家的见解。旧注译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释 诗经今注 训话 旧注 古代文献 训诂学 说文 词义 芦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