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马家塬战国墓地M4出土身体装饰件的保护修复及复原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晓娟 韦清 +1 位作者 赵西晨 严静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156,共9页
马家塬墓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桃园村,该墓地反映了战国晚期生活在当地的西戎部族的文化面貌和丧葬习俗,出土了多组结构排列复杂、图案花纹精细、组成材质多样且由小件构件组成的质地脆弱的装饰组件。对于这种文物... 马家塬墓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桃园村,该墓地反映了战国晚期生活在当地的西戎部族的文化面貌和丧葬习俗,出土了多组结构排列复杂、图案花纹精细、组成材质多样且由小件构件组成的质地脆弱的装饰组件。对于这种文物,由于现场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如果在现场清理,就会造成对文物本体的破坏和大量信息的流失,不但不能使脆弱文物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无法完整揭示组件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详述了通过实验室考古对甘肃马家塬战国墓地M4出土的质地脆弱、组合关系复杂的身体装饰组件进行发掘清理、文物提取、保护处理,并根据清理过程中获得的各组件间的组合关系对墓主人头饰、项饰、腰带及其坠饰进行了有据复原。此次复原是对春秋战国时期戎人葬俗资料的补充,或可为考古学家们在以后的研究中提供可做比较之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墓 戎人 身体装饰 文物复原
原文传递
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塬发现战国墓葬群再探西戎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春晖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9-62,共4页
2006年8月,在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塬村发现战国墓葬群,"从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来看,此墓地有着浓烈的当地土著—西戎文化的因素和特征"[1]。这为我们重新认识活动在甘肃省东南部和陕西西部的西戎增加了有力的考古学资料,... 2006年8月,在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塬村发现战国墓葬群,"从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来看,此墓地有着浓烈的当地土著—西戎文化的因素和特征"[1]。这为我们重新认识活动在甘肃省东南部和陕西西部的西戎增加了有力的考古学资料,佐证了张家川县及其周边地区是西戎的活动中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西戎
下载PDF
草原金器 绿野“金”踪
3
作者 徐成 《中华遗产》 2023年第2期58-71,共14页
众多金银器,出现在甘肃天水马家塬战国墓地,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色泽中,呈现出一条自西亚、中亚草原而来的传播脉络。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竟是制作金器的能手。谁不爱黄金呢?这个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对于两干多年前的中国人,却的确是个“问... 众多金银器,出现在甘肃天水马家塬战国墓地,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色泽中,呈现出一条自西亚、中亚草原而来的传播脉络。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竟是制作金器的能手。谁不爱黄金呢?这个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对于两干多年前的中国人,却的确是个“问题”。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黄金虽然曾扮演过浓墨重彩的角色,然而,在夏商周三代的中原,美丽高贵的黄金却极少露出踪迹,彼时象征着地位和财富的是另一种金属——青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器 甘肃天水 夏商周三代 金银器 游牧民族 战国墓地 草原
原文传递
框架与探索——读《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
4
作者 肖奕昕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 2023年第1期393-399,共7页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下文简称《北方文化带》)出版于2004年,作者为杨建华。如今,距《北方文化带》的出版已近二十年,这本书仍然是东周北方系遗存研究的基础与经典。近二十年来,甘肃张家川马家塬等一批重要材料的相继...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下文简称《北方文化带》)出版于2004年,作者为杨建华。如今,距《北方文化带》的出版已近二十年,这本书仍然是东周北方系遗存研究的基础与经典。近二十年来,甘肃张家川马家塬等一批重要材料的相继发现,为东周时代北方系遗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北方文化带》一书重要的贡献,一是推陈出新,根据东周北方系遗存的实际特点,采取了一套全新的分类与分期方法,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时空框架;二是为作者与该领域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一批值得探索的方向和问题。因此,重读《北方文化带》,梳理其中所建立的方法与框架,思考其中的方向与不足,成为下一步研究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时空框架 北方系 分期方法 杨建华 近二十年
原文传递
月氏在西迁前的活动范围及其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兼论张家川马家塬文化的性质
5
作者 张德芳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22年第2期14-23,524-525,共12页
2006年以来,在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连续发掘15个年头,发掘墓葬78座,祭祀坑3个,出土各类文物3600多件(组)。前期的考古简报已经发表,^(①)并有一些研究性论著。墓葬布局规模之大、随葬品等级之豪华以及出土物之丰富,在辽阔的西部地... 2006年以来,在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连续发掘15个年头,发掘墓葬78座,祭祀坑3个,出土各类文物3600多件(组)。前期的考古简报已经发表,^(①)并有一些研究性论著。墓葬布局规模之大、随葬品等级之豪华以及出土物之丰富,在辽阔的西部地区还是第一次。随着发掘工作的陆续进行,对该墓地文化属性即族属问题的讨论也陆续开展起来。根据史书的记载和传统说法,周秦以来对中原地区以外的周边部族大体以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而概之,对地处西部地区的张家川马家塬墓地以西戎墓地和戎人墓地来归属,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物 发掘 东西文化交流 东夷 西迁 月氏
原文传递
浅议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动物纹黄金饰件
6
作者 侯煜斌 《丝绸之路》 2012年第12期54-55,共2页
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的动物纹黄金饰件,其构图艺术是我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吸收中原先进冶金技术,受斯基泰动物纹艺术影响而创造的.其文化性质是草原文化自动向西传播交流、相互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 战国墓地 动物纹黄金饰件
下载PDF
喜欢比“钱途”更重要:留守女孩钟芳蓉的考古梦
7
作者 思齐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 2020年第10期14-16,共3页
尊重、陪伴、自由,成就了一个被全国考古圈宠爱的北大女生,也改写了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刻板印象。最近,一段收拆快递的视频爆红网络。视频中,9个近50斤重的包裹摆满了整张桌子,刚刚被北大考古系录取的钟芳蓉,敬畏又小心地一一开箱:甘肃省... 尊重、陪伴、自由,成就了一个被全国考古圈宠爱的北大女生,也改写了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刻板印象。最近,一段收拆快递的视频爆红网络。视频中,9个近50斤重的包裹摆满了整张桌子,刚刚被北大考古系录取的钟芳蓉,敬畏又小心地一一开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赠送的《早期秦文化系列考古报告之二:清水刘坪》《西戎逸珍: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秦文化 考古报告 考古系 刻板印象 出土文物 战国墓地 钟芳
原文传递
黄金、游牧与汇聚:以天水马家塬西戎金银饰动物造型为例(下)
8
作者 高西省 《美成在久》 2022年第5期6-21,共16页
公元前623年,发生了著名的“秦穆公霸西戎”事件,秦人逐步从西睡之地走上中原舞台,完成了华夏化的进程。而西戎族人作为秦人控制下的部族,不但未被同化,反而形成了一个西、北、东文化交融、升华的综合体。它既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 公元前623年,发生了著名的“秦穆公霸西戎”事件,秦人逐步从西睡之地走上中原舞台,完成了华夏化的进程。而西戎族人作为秦人控制下的部族,不但未被同化,反而形成了一个西、北、东文化交融、升华的综合体。它既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海纳百川的中国文明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化 动物造型 中国美术史 秦穆公 文化交融 西戎 海纳百川
原文传递
马家塬墓地所见秦霸西戎的文化表象及其内因 被引量:9
9
作者 郭物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53,共8页
秦霸西戎无论对于秦国本身,还是对于中国整个历史都具有独特的价值。这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历经数百年的过程。秦霸西戎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战国中晚期的马家塬墓地体现了这个过程晚期阶段的特点。马家塬墓地中,高等级墓葬虽然有... 秦霸西戎无论对于秦国本身,还是对于中国整个历史都具有独特的价值。这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历经数百年的过程。秦霸西戎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战国中晚期的马家塬墓地体现了这个过程晚期阶段的特点。马家塬墓地中,高等级墓葬虽然有显示戎王身份地位的一些器物,但是和独立于农耕区之外的游牧首领墓葬比较而言,缺少短剑、管銎啄戈一类的武器,可能显示秦国对其军事装备和武装力量的控制和首领的羁縻,甚至在首领下葬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另一个方面,墓中出土车辆、铜壶等器物,则反映了这支戎人受到华夏礼制和文化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地 西戎 短剑 羁縻 华夏礼制
原文传递
甘肃张家川县马家塬战国墓地M4木棺实验室考古简报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晓娟 王辉 赵西晨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5-35,共11页
对甘肃张家川县马家塬战国墓地M4木棺的实验室考古发掘,在发掘中同时总结了一些实验室考古发掘运用的新技术,是对实验室考古发掘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及多种信息提取方法的尝试,目的是使实验室考古发掘更加精细和科学,使信息提取与记录更加... 对甘肃张家川县马家塬战国墓地M4木棺的实验室考古发掘,在发掘中同时总结了一些实验室考古发掘运用的新技术,是对实验室考古发掘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及多种信息提取方法的尝试,目的是使实验室考古发掘更加精细和科学,使信息提取与记录更加详细和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张 墓地 战国时期 实验室考古
原文传递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2015年发掘简报
11
作者 谢焱(领队/绘图/照相/执笔) 卢斐斐(绘图) +7 位作者 方志军(绘图) 豆艳霞(绘图) 马艳琴(绘图) 李腾(绘图) 王雪雯(绘图) 冯维伟(绘图/照相/执笔) 刘兵兵(照相/执笔) 王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F0002,F0003,共23页
马家塬墓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战国晚期至秦代西戎某支首领和贵族的墓地。2015年,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等对马家塬墓地进行了再次发掘,共发掘墓葬7座,均为土洞墓。墓中发现车2辆,出土了一批金、银、铜、陶器,按功能可... 马家塬墓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战国晚期至秦代西戎某支首领和贵族的墓地。2015年,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等对马家塬墓地进行了再次发掘,共发掘墓葬7座,均为土洞墓。墓中发现车2辆,出土了一批金、银、铜、陶器,按功能可分为兵器、车器、车饰、马具、马饰和衣服装饰等。墓葬年代为战国晚期至秦,属西戎文化遗存。这批墓葬的发现为进一步探讨西戎文化面貌及其与秦文化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墓地 战国晚期 土洞墓 西戎
下载PDF
东周西戎文化马家塬类型来源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76,共6页
东周西戎文化"马家塬类型"主要分布于陇山西侧地区,年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以偏洞室墓为特征,随葬品以北方系青铜器为主,其文化面貌与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分布于河西走廊东端的沙井文化"三角城类型"具有极强相似... 东周西戎文化"马家塬类型"主要分布于陇山西侧地区,年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以偏洞室墓为特征,随葬品以北方系青铜器为主,其文化面貌与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分布于河西走廊东端的沙井文化"三角城类型"具有极强相似性。东周西戎文化"马家塬类型"应来源于沙井文化"三角城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西戎文化 类型 来源 沙井文化 三角城遗址
下载PDF
马家塬墓地波斯文化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玲 马婷 《草原文物》 2023年第2期91-106,共16页
马家塬墓地出现的大角羊、棕榈叶纹、城堞纹、类忍冬纹等图像或纹饰,以及对龙纹扁体环、人形车辖,为战国中期晚段从中亚通过新疆到达甘肃天水地区的波斯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也见于长城地带西段的甘肃省东部、宁夏固原地区以及陕北和... 马家塬墓地出现的大角羊、棕榈叶纹、城堞纹、类忍冬纹等图像或纹饰,以及对龙纹扁体环、人形车辖,为战国中期晚段从中亚通过新疆到达甘肃天水地区的波斯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也见于长城地带西段的甘肃省东部、宁夏固原地区以及陕北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其中以马家塬墓地所在的甘肃天水地区分布最为集中。这些波斯文化因素均较其来源地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应为由中亚及附近地区接受波斯文化影响的人群带入,他们因亚历山大东征的军事冲击被迫东迁,在短时间内到达长城地带西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地 波斯文化 塞人 文化交流
下载PDF
马家塬墓地出土服饰及人体装饰品复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芳芳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5-59,共5页
马家塬墓地出土的服饰及人体饰品丰富精美,主要饰于耳、颈、腰和足部,且尤其重视腰部;材质有各类珠子、金、银、铜、铁及锡等。饰品反映出明显的等级和性别差异,前者与饰品类别、材质、数量及其精美程度相关,反映出等级高低与财富多寡... 马家塬墓地出土的服饰及人体饰品丰富精美,主要饰于耳、颈、腰和足部,且尤其重视腰部;材质有各类珠子、金、银、铜、铁及锡等。饰品反映出明显的等级和性别差异,前者与饰品类别、材质、数量及其精美程度相关,反映出等级高低与财富多寡密切相关,其中,璜形项饰和腰带饰具有地位象征意义;性别差异则主要表现于饰品类别上,璜形项饰、臂钏等为男性所专用,女性更青睐串珠饰,同时,同等级内部,女性的饰品更繁复精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地 装饰品复原 等级差异 性别差异
下载PDF
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M21墓葬中铁器表面纺织残留物的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力 邓天珍 +1 位作者 王辉 龚德才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马家塬战国墓地是研究西戎文化以及秦戎文化交流的重要考古遗址。在M21墓葬发现了一些附着于铁器表面的矿化纺织品残片。这些矿物外壳保留了比较完整的纺织品形态,是研究早期纺织技术的宝贵资料。为此,本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 马家塬战国墓地是研究西戎文化以及秦戎文化交流的重要考古遗址。在M21墓葬发现了一些附着于铁器表面的矿化纺织品残片。这些矿物外壳保留了比较完整的纺织品形态,是研究早期纺织技术的宝贵资料。为此,本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对矿物纺织品残片的纤维原料进行了鉴定与分析:1)矿物外壳内部的纤维空洞结构形态与桑蚕丝的纤维形态特征相同;2)样品中检出了3组蚕丝蛋白的特征多肽片段。研究结果表明,M21墓葬中的纺织品残片的原料为蚕丝纤维(Bombyx mori)。丝绸的发现表明中原的丝绸成品或者纤维原料已经进入西戎地区,西戎与中原文明的交流更加密切。使用丝绸包裹铁器则表明西戎文化已经受到了一些中原风俗的影响。这一发现填补了马家塬遗址中纺织品研究的空白,不仅为研究秦戎地区的织造工艺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矿化纺织遗存中的桑蚕丝残留的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墓地 纺织残留物鉴定 扫描电子显微镜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M4出土料珠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颖竹 马泓蛟 +2 位作者 马清林 黄晓娟 赵西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46,共8页
甘肃马家塬墓地是战国晚期至秦初的西戎墓地,本研究以该墓地M4出土的料珠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分析其成分和结构特征,讨论其工艺特征,以丰富对战国时期费昂斯的相关认识。研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和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结果显示料珠... 甘肃马家塬墓地是战国晚期至秦初的西戎墓地,本研究以该墓地M4出土的料珠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分析其成分和结构特征,讨论其工艺特征,以丰富对战国时期费昂斯的相关认识。研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和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结果显示料珠为费昂斯制品,其釉层玻璃化程度很高,经历腐蚀后熔剂流失严重,明显区别于西周时期的费昂斯制品。同时确定釉层中的一些高锡颗粒物为SnO2,表明当时在釉层制作中加入锡石或锡粉末。该费昂斯制品应采取了直接施釉或包埋施釉工艺。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费昂斯发展历程演变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墓地 费昂斯 SNO2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 拉曼光谱
下载PDF
犬戎图腾崇拜的文化符号——从“狼形车饰”探马家塬战国墓之族属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永红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5-75,共11页
马家塬战国墓以其独特的墓葬形制、华丽复杂的装饰反映了战国晚期生活在当地的西戎部族的文化面貌。其独具地域特征的出土文物工艺精良,尤其一些精致的动物纹饰引人注目。其中的“狼形车饰”兼具了狼和犬的造型特征,和犬戎的图腾崇拜有... 马家塬战国墓以其独特的墓葬形制、华丽复杂的装饰反映了战国晚期生活在当地的西戎部族的文化面貌。其独具地域特征的出土文物工艺精良,尤其一些精致的动物纹饰引人注目。其中的“狼形车饰”兼具了狼和犬的造型特征,和犬戎的图腾崇拜有关,其主人或是西戎群体中犬戎的一支,或是融合了犬戎文化的一支西戎部族。犬戎图腾崇拜物在马家塬战国墓地的出现,必然有其历史发展的内在原因,应与犬戎族的迁徙及其与商、周、秦、戎狄等民族的碰撞融合有关,体现了马家塬战国墓葬鲜明的文化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墓 狼形车饰 犬戎 图腾崇拜
原文传递
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车马金银铁饰件制作工艺初探
18
作者 芦敏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年第9期151-154,共4页
即使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研究文物的制作工艺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因为这是古代工艺发展史与古代科技发展史最为珍贵的研究资料,是考古文化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考古学学科建设与丰富学科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 即使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研究文物的制作工艺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因为这是古代工艺发展史与古代科技发展史最为珍贵的研究资料,是考古文化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考古学学科建设与丰富学科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的考古发掘是从2006年起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进行的,发掘出土了各类多元性文物,有助于开展金银制品制作技术的研究,亦有助于丰富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手段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墓地 战国时期 工艺
下载PDF
马家塬战国墓和六盘山区域古代交通开辟刍议
19
作者 赵津 《丝绸之路》 2012年第14期29-32,共4页
马家塬战国墓是六盘山区域北方少数民族墓葬中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墓葬,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秦与西戎及北方民族的关系提供了翔实资料。河西汉简中的“驿置道里簿”中详细记载了汉代长安到敦煌的驿道地名。考古发现和简牍材料的结... 马家塬战国墓是六盘山区域北方少数民族墓葬中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墓葬,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秦与西戎及北方民族的关系提供了翔实资料。河西汉简中的“驿置道里簿”中详细记载了汉代长安到敦煌的驿道地名。考古发现和简牍材料的结合.使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秦对六盘山区域的开发和六盘山区域古代交通的开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 河西汉简 六盘山 古代交通
下载PDF
马家塬遗址葬俗的研究
20
作者 马聪 《新丝路(中旬)》 2022年第7期0228-0230,共3页
马家塬遗址的考古发掘,使早期西戎文化、秦戎关系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该遗址的考古工作为研究西戎葬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文章简单介绍了马家塬遗址的概况,对遗址葬俗从其墓葬形制、随葬车辆种类、人体装饰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并... 马家塬遗址的考古发掘,使早期西戎文化、秦戎关系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该遗址的考古工作为研究西戎葬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文章简单介绍了马家塬遗址的概况,对遗址葬俗从其墓葬形制、随葬车辆种类、人体装饰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并对此研究进行总结,对战国晚期甘肃东南部西戎游牧民族及其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墓葬 葬俗 车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