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隆起肿瘤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传杰 游旭东 王艳巧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3年第6期390-391,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黏膜管隆起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0例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隆起肿瘤,其中食管黏膜下隆起病变的患者接受超声内镜检查确诊病变源于黏膜肌层,确定无手术禁忌后,进行EMR切除病变,术后病变标本...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黏膜管隆起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0例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隆起肿瘤,其中食管黏膜下隆起病变的患者接受超声内镜检查确诊病变源于黏膜肌层,确定无手术禁忌后,进行EMR切除病变,术后病变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30例患者顺利完成EMR切除病变,耗时20—45min,平均为(25±4.7)min。2例患者发生急性出血,予药物喷洒、电凝等治疗后出血停止。所有治疗病例均无急性或延迟性食管穿孔及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出现。结论EMR可有效、安全地切除食管黏膜隆起肿瘤,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切除术 食管黏膜肿瘤
下载PDF
内镜隧道黏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来源于食管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清峰 岳辉 +7 位作者 何锋坚 刘素英 徐胜浩 王伟飞 彭芊芊 陈培生 龙沛琪 杨文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8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及评价内镜隧道黏膜下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来源于食管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SMTs)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2011年11月至2013年7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镜中心经胃镜及超声胃镜诊断来源于食... 目的:探讨及评价内镜隧道黏膜下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来源于食管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SMTs)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2011年11月至2013年7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镜中心经胃镜及超声胃镜诊断来源于食管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并要求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13例,所有患者行STER治疗,完整切除病变并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术后1~12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3例患者食管SMTs均应用STER完整切除,完整切除率100%;其中固有肌浅层9例,深层4例;切除病变直径1.3~3.0 cm,中位直径2.0 cm;手术时间50~120 min,中位时间80 min。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染色证实平滑肌瘤11例,间质瘤2例,切缘均为阴性;术中发生单纯皮下气肿3例,均保守治疗后恢复;皮下气肿合并气胸及气腹1例,予术中胸腔闭式引流术及气腹针放气后顺利完成手术并恢复;术中出现隧道黏膜侧小破损2例,均予钛夹封闭,术后愈合良好,未发生隧道瘘;所有病例均无术后隧道内出血及感染。采用胃镜及超声内镜随访1~12个月,中位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结论 STER术治疗食管固有肌来源的黏膜下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应注意来源于固有肌深层的病变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肿瘤 腔内超声检查 内镜隧道黏膜肿瘤切除术
原文传递
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下微创治疗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蓉 李传行 +4 位作者 高小燕 罗广裕 林世永 李茵 徐国良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检查中发现的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行超声内镜检查。2例起源于黏膜层的食管息肉;34例...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检查中发现的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行超声内镜检查。2例起源于黏膜层的食管息肉;34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4例起源于黏膜下层,包括脂肪瘤2例,食管囊肿1例,孤立静脉瘤1例(内镜下呈蓝紫色,未予处理)。根据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性质及病变大小决定行内镜下EMR或ESD治疗,完整切除病变。结果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病变最大直径0.4~2.5cm,平均1.45cm。29例行内镜下EMR治疗,6例病变最大直径超过1.5cm者行内镜下ESD治疗,ESD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30min。4例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考虑穿孔可能性大未予内镜下治疗。2例术中出血较多,经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及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无术后出血,无ESD穿孔。所有EMR、ESD切除病变全部送检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1.5及6个月随访,创面愈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超声内镜能够对食管黏膜下肿瘤进行起源和定性诊断,可指导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大多数食管黏膜下肿瘤行EMR治疗简便、安全,对于病灶较大、EMR难以完整切除的病变行ESD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食管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内镜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黏膜肿瘤
下载PDF
食管黏膜下肿瘤病理特征及内镜下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邹百仓 秦斌 +5 位作者 张莉 王深浩 刘娜 秦赟 范青 王进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分析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内镜切除食管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行内镜下切除的食管黏膜下肿瘤152例患者资料,分析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病理性质、... 目的分析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内镜切除食管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行内镜下切除的食管黏膜下肿瘤152例患者资料,分析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病理性质、分布特点、内镜切除治疗的不同术式的特点、并发症和疗效。结果患者发病平均年龄(52.74±10.53)岁,无性别差异;食管黏膜下肿瘤各段均可发生,以食管中下段较多。病理分类以平滑肌瘤多见(73.68%),其余依次为间质瘤(11.18%)、血管瘤(3.95%)、囊肿(3.29%)、脂肪瘤(1.97%)等,瘤体分别位于黏膜肌层(31.58%)、固有肌层(57.89%)和黏膜下层(10.53%)。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切除36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52例,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63例,全层切除术(EFTR)1例,均完整切除病灶。EMR术切除瘤体较小,手术时间短。ESD和STER切除瘤体大,手术时间长(P<0.05),3种术式的并发症均有效控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无局部复发及残留病例。结论食管黏膜下肿瘤成年发病多见,无性别差异,食管各段均可发生,多来源于黏膜肌层及固有肌层。平滑肌瘤多见,其次依序为间质瘤、梭形细胞瘤、血管瘤等。内镜切除术式取决于病变部位及来源和大小,内镜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肿瘤 病理特点 内镜切除 并发症 疗效
下载PDF
食管黏膜下肿瘤的内镜下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4
5
作者 维妮热.阿布都外力 张志强 +1 位作者 高鸿亮 姚萍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2期27-33,共7页
目的基于食管黏膜下肿瘤(SMTs)内镜检查及治疗手段,分析食管SM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同时评价食管SMTs内镜下诊治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食管SMTs患者,并同时完善普... 目的基于食管黏膜下肿瘤(SMTs)内镜检查及治疗手段,分析食管SM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同时评价食管SMTs内镜下诊治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食管SMTs患者,并同时完善普通胃镜和超声内镜(EUS)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下治疗,所有切除的肿瘤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共98例患者。其中,女55例(56.12%),男43例(43.88%)。肿瘤位于食管上段27例(27.55%),中段28例(28.57%),下段43例(43.88%),56例病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25例行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12例行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另3例行电凝电切除术,1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因术中发现肿瘤基底部深转为外科手术,另1例平滑肌瘤因肿瘤体积太大致内镜操作困难,中途转胸腔镜下治疗。1例神经鞘瘤,ESD术后出现气胸、胸腔积液、术后瘘及食管狭窄等并发症,1例胸腔镜下行肿瘤摘除术的平滑肌瘤,术后发生气胸和胸腔积液,另外2例出现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均于术后2或3 d自行好转。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结果证实,最常见的食管SMTs为平滑肌瘤,共90例,占所有病例91.84%。结论食管SMTs以女性多见,好发于中下段食管,病理以平滑肌瘤最为常见;应用EUS技术能够对病变性质及组织学来源进行较准确的评估;内镜下治疗食管SMTs不仅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而且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肿瘤 超声内镜 内镜治疗
下载PDF
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汤梦蝶 李学良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378-381,共4页
食管黏膜下肿瘤(SMT)一般泛指非黏膜组织的肿瘤,以平滑肌瘤较为常见。SMT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多为内镜或钡餐检查时偶然发现,以往多选择随访或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超声内镜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特别是与胸部CT联合对食管SMT治... 食管黏膜下肿瘤(SMT)一般泛指非黏膜组织的肿瘤,以平滑肌瘤较为常见。SMT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多为内镜或钡餐检查时偶然发现,以往多选择随访或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超声内镜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特别是与胸部CT联合对食管SMT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价都有指导意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等内镜下微创技术逐渐成为治疗SMT的主要方法。内镜下治疗安全高效,能提供病理组织诊断,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该文主要就SMT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肿瘤 诊断 内镜下治疗
下载PDF
小探头超声辅助下经双通道内镜食管黏膜下肿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玉龙 王邦茂 +2 位作者 刘文天 黄迺侠 曹晓沧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辅助下经双通道内镜食管黏膜下肿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1月至2005年5月,选择内镜超声检查诊断为食管黏膜下肿瘤的84例在小探头超声辅助下经双通道内镜行食管黏膜下肿瘤剥除术,术后常规病理组织送检。结...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辅助下经双通道内镜食管黏膜下肿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1月至2005年5月,选择内镜超声检查诊断为食管黏膜下肿瘤的84例在小探头超声辅助下经双通道内镜行食管黏膜下肿瘤剥除术,术后常规病理组织送检。结果 84例患者均成功行内镜下剥除,术后无食管穿孔、食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创面渗血2例(2.3%)。83例获得病理诊断,确诊食管间质瘤65例,脂肪瘤17例,神经纤维瘤1例。术后经平均4.1个月的内镜随访,未见病变再发。结论小探头超声辅助下双通道内镜食管黏膜下肿瘤剥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小探头超声检查 食管黏膜肿瘤 剥除术 双通道内镜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用于食管黏膜下肿瘤定性诊断及指导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曹智强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第6期821-824,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内镜(EUS)用于食管黏膜下肿瘤定性诊断及指导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胃镜检查中发现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50例,对其行超声内镜检查,以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病变大小、起源层次及性质为依据,决定内镜下手术治疗方式,包括... 目的探究超声内镜(EUS)用于食管黏膜下肿瘤定性诊断及指导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胃镜检查中发现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50例,对其行超声内镜检查,以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病变大小、起源层次及性质为依据,决定内镜下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将病变完整切除,并对瘤体标本进行病理活检。结果术前EUS诊断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淋巴管瘤分别有45例、2例,起源于黏膜下层的脂肪瘤、食管囊肿分别有2例、1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EUS诊断的准确率为98.0%。食管SMT患者病灶直径为0.4~2.3(1.38±0.21)cm,行EMR、EPMR、ESD切除者分别有37例、6例、7例,均完全切除,手术成功率为100.0%。EMR术中无并发症,ESD术中1例患者创面出血,并成功止血。术后6个月EUS复查结果显示创面无病变残留及复发,愈合良好。结论 EUS能对食管SMT进行定性和起源诊断,在食管SMT治疗中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EUS辅助下行内镜微创手术是安全、有效的SMT治疗手段,既能完整切除病变,又可提供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食管黏膜肿瘤 内镜微创治疗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超声内镜诊断食管黏膜下肿瘤并行内镜下微创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曾斌 戴勇 +1 位作者 廖爱军 石巍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42-945,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探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分片切除术(EPMR)、内镜下套扎术(EVL)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检查中发现的57例食管黏膜下肿瘤行超声内镜检查。...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探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分片切除术(EPMR)、内镜下套扎术(EVL)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检查中发现的57例食管黏膜下肿瘤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性质及病变大小决定行内镜下EMR、EPMR、内镜下套扎治疗,完整切除病变,全瘤整体活检。结果 57例食管黏膜下肿瘤,病变最大直径0.4~3.0cm,平均1.25cm,隆起性病变位于食管上段8例,中段34例,下段15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38例,起源于黏膜下层的脂肪瘤4例,食管囊肿3例,孤立静脉瘤3例,起源于黏膜层的宽蒂食管息肉5例,起源于黏膜下层的侧向发育型肿瘤2例,神经纤维瘤2例;49例行内镜下EMR治疗,6例病变最大直径超过2cm者行内镜下EPMR治疗,6例食管囊肿和孤立性静脉瘤行内镜下套扎治疗,EMR手术时间15~25min,平均18min。5例术中出血,经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及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无术后出血,无穿孔。所有EMR、EPMR切除病变"全瘤"送检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1.5、3及6个月随访,创面愈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超声内镜能够对食管黏膜下肿瘤进行起源和定性诊断,可指导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大多数食管黏膜下肿瘤行EMR、EPMR治疗简便、安全,可以完整切除食管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 内镜下套扎术 食管黏膜肿瘤
下载PDF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源于固有肌层食管黏膜下肿瘤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闵寒 陈志荣 +3 位作者 龚菲 王皓 周俊东 陈巍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5-919,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食管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04/2013-08行STER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食管S...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食管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04/2013-08行STER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食管SMTs的患者5例.具体步骤如下:(1)建立黏膜下隧道暴露肿瘤;(2)完整剥离肿瘤;(3)移除肿瘤,关闭隧道口.结果:采用STER成功切除所有黏膜下肿瘤,完整切除率100%;切除病灶直径1.0-2.5 cm,平均1.6 cm;操作时间80-138 min,平均108.6 min;住院天数5-7 d,平均5.8 d;关闭隧道口用金属钛夹5-9枚,平均7枚.术后病理诊断为平滑肌瘤4例,间叶源性肿瘤1例,切缘均为阴性.发生皮下气肿1例,予保守治疗好转.4例完成6 mo、1例完成12 mo随访,无一例出现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STER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SMTs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并需进一步探究其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肿瘤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固有肌层
下载PDF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38例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瑜 齐健 +1 位作者 胡玲珍 陈志芬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39-74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实施STER治疗食管SMT的38例患者的... 目的探讨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实施STER治疗食管SMT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STER手术完整切除率97.4%(37/38),1例于术中隧道内直视下见血管搏动,考虑动脉瘤可能,终止手术,其余37例患者的食管SMT均完整切除,切除瘤体直径(17.5±12.9)mm(6~70 mm),STER治疗时间(55±23)min(30~130 min)。术中出现黏膜损伤2例(5.3%),均采用金属夹成功夹闭,4例(10.5%)术后出现发热,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食管瘘、迟发性隧道内出血、隧道内感染、气胸、气腹等并发症。3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22个月),其中仅有1例患者在食管不同部位出现SMT再发,均无食管狭窄发生。结论实施STER治疗食管SMT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仍需注意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其远期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 食管黏膜肿瘤 疗效
下载PDF
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48例食管黏膜下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华茹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7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观察组48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在胸腔镜辅助下行手术;观察组患者于消化内镜辅助下行手术。对两组...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观察组48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在胸腔镜辅助下行手术;观察组患者于消化内镜辅助下行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2.76±15.64)min、(31.57±21.72)ml和(4.55±0.87)d,对照组分别为(118.61±24.58)min、(65.83±22.06)ml和(8.29±2.24)d,上述内容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黏膜切除 食管黏膜肿瘤
下载PDF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田家晖 刘德良 +2 位作者 周雨迁 乐梅先 周芝元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26-1329,共4页
目的讨论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超声内镜诊断为直径小于2cm食管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肿瘤73例患者应用EMR治疗,术后内镜随访。结果 73例患者共76个病变,完全切除75个病灶,完全切除率为98.7%(75/76... 目的讨论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超声内镜诊断为直径小于2cm食管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肿瘤73例患者应用EMR治疗,术后内镜随访。结果 73例患者共76个病变,完全切除75个病灶,完全切除率为98.7%(75/76)。术中有5例(6.8%)患者渗血,无穿孔及术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72例患者完成了1~3个月内镜随访,术后创面均完全愈合(100%),随访期无食管狭窄及局部复发。结论 EMR对直径小于2cm起源于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能一次性完全切除,并能获取完整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术 食管黏膜肿瘤 超声内镜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治疗食管黏膜肌层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学良 赵艳军 +6 位作者 林琳 施瑞华 丁静 许迎红 陶桂 陈莉 陈阿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7年第6期443-445,共3页
食管黏膜肌层肿瘤属于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一部分,而对于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治疗,传统的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超声内镜和内镜介入技术的发展,选择具有一定适应证的食管黏膜下肿瘤进行内镜下切除,已可替代部分外科手术治疗。我们... 食管黏膜肌层肿瘤属于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一部分,而对于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治疗,传统的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超声内镜和内镜介入技术的发展,选择具有一定适应证的食管黏膜下肿瘤进行内镜下切除,已可替代部分外科手术治疗。我们对2年来在我院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肿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外科手术治疗 肌层 内镜下切除 介入技术 超声内镜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源于固有肌层食管黏膜下肿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龚菲 王皓 +1 位作者 陈志荣 闵寒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4年第7期2499-2500,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源于固有肌层食管黏膜下肿瘤(SMTs)的护理配合。[方法]2012年4月—2013年8月来源于固有肌层食管黏膜下肿瘤病人5例均行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术前做好评估、心理辅导及器械准备;...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源于固有肌层食管黏膜下肿瘤(SMTs)的护理配合。[方法]2012年4月—2013年8月来源于固有肌层食管黏膜下肿瘤病人5例均行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术前做好评估、心理辅导及器械准备;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操作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做好术后病情观察和饮食指导。[结果]采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成功切除所有黏膜下肿瘤,完整切除率100%;操作时间平均108.6min;住院天数平均5.8d;发生皮下气肿1例,予保守治疗好转。[结论]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护理配合保证了手术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肿瘤 内镜 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护理配合
下载PDF
术中食管镜辅助的胸腔镜下微小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季艳梅 林称意 +4 位作者 罗湘玉 罗卫民 原野 刘涛 郭家龙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370-371,共2页
食管黏膜下肿瘤在整个食管肿瘤中不到1%,作为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一种,食管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约占后者的80%[1].随着临床上超声胃镜检测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无症状的微小食管平滑肌瘤得以检出并进行治疗.近年来,... 食管黏膜下肿瘤在整个食管肿瘤中不到1%,作为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一种,食管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约占后者的80%[1].随着临床上超声胃镜检测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无症状的微小食管平滑肌瘤得以检出并进行治疗.近年来,胸腔镜外科技术已成功用于食管平滑肌瘤的摘除手术,然而,对于一些微小的(直径<1.5 cm)食管平滑肌瘤,由于胸腔镜下不易定位,可对手术造成一定难度,有时甚至因此而中转开胸[2].如何便于术中对微小食管平滑肌瘤的定位成为主刀医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科自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采用食管镜辅助的全腔镜下微小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手术12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 胸腔镜 食管 食管黏膜肿瘤 食管良性肿瘤 摘除手术 食管肿瘤 检测技术
原文传递
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艳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2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将采取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49例患者设为研究组;采取胸腔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和并发症情... 目的研究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将采取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49例患者设为研究组;采取胸腔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1.37±21.62)ml,少于对照组的(65.93±22.26)ml;手术时间为(52.66±15.54)min、住院时间为(4.34±0.77)d,均短于对照组的(118.72±24.68)min、(8.39±2.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行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食管黏膜肿瘤 黏膜切除术
下载PDF
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护理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亚楠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6期640-641,共2页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护理。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8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8例食管粘膜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消化内经下粘膜切除术和围手术期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护理。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8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8例食管粘膜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消化内经下粘膜切除术和围手术期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38例患者并发症情况,仅1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并发症,无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总发生率为2.63%,低于5%,属于较低指标。观察38例患者术前干预前后肠道清洁度评价发现,干预后肠道清洁度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38例患者术后干预前和出院时的生活质量比较发现,出院时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分析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护理发现可帮助患者做好肠道准备等术前准备,确保手术操作视野,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食管黏膜肿瘤 临床护理
下载PDF
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明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3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观察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7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胸腔镜下黏膜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实施消化内镜下黏膜... 目的探讨观察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7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胸腔镜下黏膜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实施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各项临床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6%(8/3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3%(2/3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治疗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黏膜切除术 食管黏膜肿瘤
下载PDF
内镜下隧道式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希暖 孙美玲 +3 位作者 黄秀强 李淑香 徐丽君 曲波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421-1422,共2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隧道式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tunnel dissection,ESTD)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2例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均行ESTD。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目的探究内镜下隧道式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tunnel dissection,ESTD)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2例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均行ESTD。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中,7例术后出现胸骨后不适感;3例出现发热;1例皮下气肿。结论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ESTD是安全、有效的方式,但仍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隧道式黏膜剥离术 食管黏膜肿瘤 食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