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兆华 李诗彬 赵东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6期98-99,共2页
目的研究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普瑞巴林治疗)和观察组(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每组37... 目的研究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普瑞巴林治疗)和观察组(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每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感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嗜睡、头晕、共济失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不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 普瑞巴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疼痛
原文传递
银质针疗法联合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焦绪华 王美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63-66,共4页
目的 分析银质针疗法联合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 选出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观察组采用银质针疗法联合颈2背... 目的 分析银质针疗法联合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 选出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观察组采用银质针疗法联合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关节活动度(ROM)、颈部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对比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 ROM大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2.05±0.34)分低于对照组的(5.22±1.06)分, ROM(41.04±8.21)°大于对照组的(34.18±8.57)°,对比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I、RI小于本组治疗前, Vm大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PI(0.61±0.42)、RI(0.51±0.07)小于对照组的(0.85±0.53)、(0.61±0.11), Vm(36.98±6.38)cm/s大于对照组的(30.13±5.92)cm/s,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联合治疗(银质针疗法+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可有效缓解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疼痛和活动受限,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质针疗法 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 源性头痛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兆华 李诗彬 赵东 《口岸卫生控制》 2017年第4期21-22,共2页
目的研究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普瑞巴林治疗)和观察组(背根神经节脉冲射... 目的研究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普瑞巴林治疗)和观察组(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感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嗜睡、头晕、共济失调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并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减轻患者不适,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 普瑞巴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疼痛
下载PDF
脊髓电刺激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胸段PHN患者的疗效比较
4
作者 叶小龙 胡鑫 +2 位作者 周增华 何睿林 蒋宗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31-0134,共4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脊髓电刺激(SCS)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PRF)在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接受治疗的60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并被随机... 本研究旨在比较脊髓电刺激(SCS)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PRF)在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接受治疗的60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并被随机分配到脊髓电刺激(SCS)组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组(PRF),每组各30人,脊髓电刺激组接受标准脊髓电刺激治疗,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组接受标准脉冲射频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NRS评分、PSQI评分显著改善,SCS组炎症因子如白介素-6、C反应蛋白和CD4+/CD8+比PRF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SCS和PRF在治疗胸段PHN均有良好的疗效,SCS在炎症水平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电刺激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 带状疱疹后神经 疗效比较
下载PDF
短时程SCS与背根神经节PRF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姜一春 毛东方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3期248-25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CS)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PRF)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5例PH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SCS组(67例)和PRF组(68... 目的对比分析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CS)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PRF)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5例PH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SCS组(67例)和PRF组(68例),SCS组患者行短时程SCS治疗,PRF组患者行背根神经节PRF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以及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SCS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PRF组(t=12.192、5.338、7.018,P均<0.001),IL⁃10水平明显高于PRF组(t=2.623,P=0.010);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SCS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RF组(t=9.209、9.677、13.268,P均<0.001);治疗后3个月,SCS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明显低于PRF组(t=2.105,P=0.037);治疗后3个月,SCS组患者中显效61例、好转5例、无效1例,明显优于PRF组患者的显效54例、好转6例、无效8例(Z=-2.010,P=0.044);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出血或穿刺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与背根神经节PRF相比,短时程SCS治疗PHN,可明显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及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 带状疱疹 神经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张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6期2638-2640,共3页
目的分析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侧隐窝阻滞治疗,观察组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比... 目的分析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侧隐窝阻滞治疗,观察组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腰部疼痛程度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后,两组下肢疼痛评分、腰部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较好,利于缓解患者腰腿部疼痛,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老年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及对P物质影响
7
作者 陆春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10-12,共3页
探究老年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实施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老年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32例,实施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2... 探究老年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实施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老年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32例,实施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2月。分析对比两组的皮损情况、疗效以及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而皮疹面积、红斑、烧灼疼痛及瘙痒评分以及神经肽Y及P物质水平明显更低(P<0.05)。结论:为老年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实施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不仅可以降低神经肽Y及P物质水平,而且能减轻皮损程度,消除临床症状,提升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 老年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 P物质 皮损程度
下载PDF
胸段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刺激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吴霆 胡咏兵 +4 位作者 姚咏玲 张晓磊 陈潇 金鑫 杨丽莎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3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胸段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刺激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单双号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单纯普瑞巴林... 目的观察分析胸段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刺激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单双号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单纯普瑞巴林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胸段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刺激治疗,观察比较组间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PSQ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对照组显著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P<0.05);组间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段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刺激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胸段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刺激 普瑞巴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介入治疗定位膜在腰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晓明 陈金生 +2 位作者 卢振和 方泽臧 万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定位膜在腰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体表定位中的作用。方法:行腰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病人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使用新型定位膜(A组)及使用传统定位(B组)方法,各50例,比较两组病人在透视引导下管状位穿刺成功...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定位膜在腰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体表定位中的作用。方法:行腰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病人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使用新型定位膜(A组)及使用传统定位(B组)方法,各50例,比较两组病人在透视引导下管状位穿刺成功率、体表定位时透视次数、所使用的时间,病人接受电离辐射的剂量及治疗并发症。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平均每人透视次数A组4.26±0.49、B组6.62±1.43次;所使用的时间为A组48.20±4.10秒,B组106.60±13.51秒;接受电离辐射的剂量A组为30.00±3.15 m Gy,B组60.16±9.04 m Gy,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新型介入治疗定位膜可有效减少透视次数、减少操作的时间,减少病人及医师接受的电离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定位膜 透视 辐射剂量 腰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霆 胡咏兵 +4 位作者 姚咏玲 张晓磊 陈潇 金鑫 杨丽莎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7期70-70,72,共2页
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收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1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PSQ... 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收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1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中将常规药物治疗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结合起来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VAS评分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超声和DSA引导下胸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45例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桂江华 雷佐英 张建波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究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胸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结合注射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5,行神经妥乐平注射治疗)和观察组(n=45,采用超声和... 目的 :探究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胸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结合注射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5,行神经妥乐平注射治疗)和观察组(n=45,采用超声和DSA引导下胸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神经妥乐平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1 d、1周、1个月、3个月时VAS评分变化,记录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情况,轻度药物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和DSA引导下胸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可更好缓解疼痛,且安全性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神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 神经妥乐平
下载PDF
超声联合C臂X线引导胸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余抑飞 徐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第1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C臂X线引导胸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2019年5月-2021年4月间收治的3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拟行胸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的患者,采用电脑随机编号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C臂X线引导胸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2019年5月-2021年4月间收治的3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拟行胸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的患者,采用电脑随机编号分为对照组(A组,1-15号,行C臂X线引导)和观察组(B组,16-30号,行超声联合C臂X线引导).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X线透视的次数.结果30例患者胸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成功率为100%,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X线透视次数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联合C臂X线引导的胸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务人员接触的射线剂量,为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提供了一种更理想的影像引导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C臂X线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神经
原文传递
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赵永康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S01期0187-0188,共2页
分析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60 例带状疱疹后遗神 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 分析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60 例带状疱疹后遗神 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VAS 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临床疗效可见,观察组临床疗效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分析可见观察组 VAS 评分更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治疗中对其采取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普 瑞巴林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相较于常规治疗措施更能减轻患处疼痛,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 普瑞巴林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
下载PDF
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14
作者 吴风军 《大医生》 2019年第12期174-175,共2页
目的评价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应用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市健宫医院收治的2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措施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试验组(C... 目的评价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应用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市健宫医院收治的2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措施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试验组(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各10例。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可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 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
下载PDF
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雷 《临床研究》 2015年第6期16-16,共1页
目的 分析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阻滞治疗,... 目的 分析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经CT引导,定位更加准确,有助于治疗的推进,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 带状疱疹 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