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0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血管重建的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艳 高明 李树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总结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科1979年~2002年间对颈部肿瘤固定于颈动脉的患者施行不血管重建的颈动脉切除术31例的经验。方法:对颈部肿瘤固定于颈动脉的患者自1979年施行首例不血管重建的颈动脉切除术成功以来,至2002年... 目的:总结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科1979年~2002年间对颈部肿瘤固定于颈动脉的患者施行不血管重建的颈动脉切除术31例的经验。方法:对颈部肿瘤固定于颈动脉的患者自1979年施行首例不血管重建的颈动脉切除术成功以来,至2002年4月共行此术31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14~58岁,以21~40岁最多,共21例.占67.8%。31例中包括颈动脉体瘤23例(恶性8例),迷走神经体瘤2例(恶性l例),颈动脉瘤4例,颈部转移癌累及颈动脉2例。31例中,曾接受肿瘤不全切除术22例。术前行颈动脉压迫锻炼,准确检测脑代偿供血合格后,行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结果:31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无术后脑血管并发症。死于肿瘤未控制3例:其中l例恶性颈动脉体瘤术后1年因远处转移死亡,2例转移癌术后2~5年死于癌复发及远处转移。28例术后6~29年均健在,5年生存率为90.3%。健在28例病例中未出现脑供血不全表现,预后良好。结论:不血管重建的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另外,较合并血管重建术具以下优点:①因不考虑血管重建,肿瘤切除应更较彻底;②术后甚少产生血栓、感染或致命性血管破裂出血等并发症;③如需术后放疗,可无顾虑;④术式更加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颈动脉切除术 血管重建
下载PDF
颈动脉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方 《罕少疾病杂志》 2002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颈部恶性肿瘤侵犯颈总动脉和/或颈内动脉以及颌面部难控制大出血时对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外科处理方法及其并发症、后遗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2000年行颈总或/和颈内动脉结扎、切除术的6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 目的探讨颈部恶性肿瘤侵犯颈总动脉和/或颈内动脉以及颌面部难控制大出血时对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外科处理方法及其并发症、后遗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2000年行颈总或/和颈内动脉结扎、切除术的6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7~66岁。其中颈部复发性转移癌浸润颈总动脉、颈内动脉3例,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溃疡侵犯颈总动脉1例,上颌骨中央性血管瘤大出血1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术中、术后大出血1例。单纯结扎、切除颈总动脉4例,颈总及颈内动脉同时结扎、切除2例。经随访,术后短暂性肢体偏瘫2例,脑梗塞、永久性偏瘫1例,无任何并发症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颈动脉切除术对已累及颈动脉的颈部恶性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颌面颈难以控制的致命性大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单纯切除颈总动脉所产生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同时切除低;而已先期或同时切除颈外动脉者,出现并发症的机会更大。术后酌用抗凝或溶栓药物对于脑血栓、脑梗塞的防治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切除术 并发症 部肿瘤 临床研究 后遗症 大出血
下载PDF
不进行血管重建的肿瘤合并单纯颈动脉切除术
3
作者 李树玲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1990年第4期16-17,共2页
颈部恶性肿瘤固着于颈总动脉是公认的手术禁忌症。多年来,人们虽曾试图突破这一手术禁区,但因结扎颈总动脉后,脑血管并发症高达20~60%,甚至出现10~55%的死亡率.在这种高风险的情况下,致使开展此术者寥寥无几,有夫颈动脉切除的诸多问... 颈部恶性肿瘤固着于颈总动脉是公认的手术禁忌症。多年来,人们虽曾试图突破这一手术禁区,但因结扎颈总动脉后,脑血管并发症高达20~60%,甚至出现10~55%的死亡率.在这种高风险的情况下,致使开展此术者寥寥无几,有夫颈动脉切除的诸多问题,至今仍未获满意解决.作者等设计不进行血管重建的颈动脉切除术主要基于以下设想: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切除术 血管重建 脑血管并发症 动脉 颈动脉压迫锻炼 动脉 禁忌症 颈动脉压迫器 恶性颈动脉体瘤 大脑基底动脉
下载PDF
颈动脉切除一期重建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倪鑫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07年第6期325-327,共3页
对于头颈外科医师来说,头颈晚期恶性肿瘤和颈动脉体瘤的治疗是一个极其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理肿瘤及其包绕、粘连或侵犯的颈内动脉和,或颈总动脉是治疗的关键。目前公认的外科治疗方式有3种:①保留动脉完整性的肿瘤剥除术;②瘤体连... 对于头颈外科医师来说,头颈晚期恶性肿瘤和颈动脉体瘤的治疗是一个极其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理肿瘤及其包绕、粘连或侵犯的颈内动脉和,或颈总动脉是治疗的关键。目前公认的外科治疗方式有3种:①保留动脉完整性的肿瘤剥除术;②瘤体连同受累颈动脉切除术;③瘤体连同颈动脉切除加重建术。对于侵及颈动脉的恶性肿瘤来说,第一种方式属于姑息性手术,不能获得足够安全的手术切缘,不符合肿瘤根治性原则;而且剥除颈动脉外膜使肿瘤更易侵犯动脉,导致动脉破裂,并发致命性大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切除术 一期重建 晚期恶性肿瘤 肿瘤剥除 治疗方式 致命性大出血 外科医师 颈动脉体瘤
原文传递
切除颈动脉手术治疗累及颈动脉系统的颈部恶性肿瘤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新良 栾信庸 +4 位作者 关方霞 许凤雷 张立强 刘大昱 雷大鹏 《耳鼻喉学报》 1999年第1期27-29,共3页
晚期头颈部肿瘤累及颈动脉系统,临床处理困难,手术切除肿瘤及受累的颈动脉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作者对8例9侧(其中1例不同期结扎双侧颈动脉)颈动脉行结扎切除术。8例中3例出现颅内并发症,1例住院期间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1... 晚期头颈部肿瘤累及颈动脉系统,临床处理困难,手术切除肿瘤及受累的颈动脉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作者对8例9侧(其中1例不同期结扎双侧颈动脉)颈动脉行结扎切除术。8例中3例出现颅内并发症,1例住院期间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15个月,1例生存超过3年。8例中,5例为喉癌,2例为下咽癌,1例为甲状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肿瘤 颈动脉切除术 颈动脉
原文传递
评估颈动脉阻断后脑侧支循环代偿能力——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检测法(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傅向军 黄健男 +2 位作者 张学辉 朱文敏 彭树文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辅助下,行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前,颈动脉压迫训练时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TCD为14例手术患者经颞窗检测,观察在阻断患侧颈动脉后双侧ACA(大脑前动脉),MCA(大脑中动脉)的血... 目的:探讨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辅助下,行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前,颈动脉压迫训练时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TCD为14例手术患者经颞窗检测,观察在阻断患侧颈动脉后双侧ACA(大脑前动脉),MCA(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变化和Willis环开放情况。结果:通过颈动脉压迫训练,DSA(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和TCD检测发现9例病人(64.3%,9/14)Willis环代偿能力不良,在接受颈动脉压迫训练2~6周后,TCD检测其开放状态和脑侧枝循环建立良好,患侧ACA、MCA血流速度基本达到阻断前水平,颈动脉压迫训练前、后患侧颈动脉阻断时TCD检测对照ACA t=19.278,P〈0.05;MCA t=22、278。P〈0.05,ACA和MCA训练前后颈动脉阻断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符合颈动脉切除术标准。14例随访1年以上未见肿瘤复发,无1例手术死亡或脑血管并发症。结论:TCD是一种无创伤,重复性好,安全可靠,易被接受的脑血流监测评估手段。对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颈动脉切除术 评估
下载PDF
回流压及血气监测在颈动脉切除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艳 李亦工 +4 位作者 李芬 郑向前 李小龙 于洋 高明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6,共2页
头颈肿瘤累及颈动脉至今仍是头颈外科治疗的难题,能否安全地将肿瘤与颈动脉一并切除,是头颈外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07年6月在颈动脉切除术中用颈动脉回流压检测及血气分析来指导颈动脉切除10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颈动脉切除术 血气监测 回流 肿瘤 外科治疗 外科 血气分析
原文传递
罂粟碱在颈动脉切除术术中、术后应用的经验
8
作者 高明 刘经祖 +4 位作者 丁溥训 徐本义 王彤军 程文元 王旭东 《天津医药》 CAS 2000年第6期377-378,共2页
颈动脉切除术手术难度大,手术危险性高,术后合并症多。罂粟碱系脑血管扩张药,是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而降低脑血管阻力。笔者将其应用于术中治疗及预防术后发生脑缺血,效果理想。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我院头颈科1996年10月至1999年1... 颈动脉切除术手术难度大,手术危险性高,术后合并症多。罂粟碱系脑血管扩张药,是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而降低脑血管阻力。笔者将其应用于术中治疗及预防术后发生脑缺血,效果理想。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我院头颈科1996年10月至1999年10月行颈动脉手术患者中4例,其中颈动脉瘤和颈动脉体瘤各2例。年龄32~58岁,男性3例,女性1例。 1.2 用药方法 一般于阻断颈总动脉前给以罂粟碱静脉点滴,剂量为1~4 mg/min(每500ml液体加入罂粟碱30~60mg,每分钟30~60滴)。术后为防止脑血管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切除术 罂粟碱 围手期应用
下载PDF
球囊暂时阻断技术辅助外科治疗颈动脉相关肿瘤
9
作者 张强 张仑 +3 位作者 张文超 王旭东 郭志 邢文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467-1470,共4页
目的:术前利用球囊暂时性阻断技术(temporary balloon occlusion,TBO)评价患者对颈内动脉切除后的耐受程度,以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提高颈动脉外科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术前对15例患者行球囊暂时性阻断技术,阻断颈动脉30min,观察并记录球... 目的:术前利用球囊暂时性阻断技术(temporary balloon occlusion,TBO)评价患者对颈内动脉切除后的耐受程度,以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提高颈动脉外科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术前对15例患者行球囊暂时性阻断技术,阻断颈动脉30min,观察并记录球囊阻断前后的神经系统的变化。术中根据TBO评价及残端动脉压测定辅助选择手术方式。尽量实施保留或重建颈动脉术式,慎用颈动脉直接结扎术式。结果:行颈动脉阻断评价的15例中,12例阴性,3例阳性。阳性病例表现为大脑Willis环代偿不全和(或)神经功能障碍。该组1例阳性病例为高龄的晚期肿瘤患者未行手术治疗,2例行肿瘤及颈动脉切除的同时行人造血管重建颈动脉。TBO评价阴性者4例结扎颈总动脉均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余8例阴性者均保留了颈动脉,无神经功能障碍。在本组病例中,行手术切除颈动脉的无神经功能障碍症状组的患者残端动脉平均压>73mmHg。结论:利用球囊暂时性阻断辅助外科技术,对可能在术中切除颈内动脉的患者进行术前耐受性评价,有利于制定科学的手术方式,提高颈动脉切除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切除术 外科治疗 球囊暂时性阻断试验
下载PDF
评估颈动脉阻断后脑侧支循环代偿能力的临床意义——经颅多普勒检测法
10
作者 朱文敏 黄健男 张学辉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36-38,共3页
经颅多普勒(TCD)是一种可在颈动脉(CCA)阻断的情况下直接,无创伤监测颅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方法,随着这一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在预测CCA阻断后脑血流耐受性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我院1987-01-2004-06对14例肿瘤合并... 经颅多普勒(TCD)是一种可在颈动脉(CCA)阻断的情况下直接,无创伤监测颅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方法,随着这一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在预测CCA阻断后脑血流耐受性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我院1987-01-2004-06对14例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患者的术前TCD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颈动脉切除术 评估
下载PDF
Carotid endoarterectomy for extracrania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26 patients
11
作者 马中 Joerg HECKENKAMP Jan BRUNKWALLI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3年第5期335-336,共2页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arotid endoarter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xtracrania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26 cases with internal carotid stenosis were performed by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surgical endoarterectomy....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arotid endoarter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xtracrania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26 cases with internal carotid stenosis were performed by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surgical endoarterectomy. The 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achieved in all the patients, with no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occurring. Endoarterectomy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treat the extracrania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arterectomy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下载PDF
血管、淋巴管
12
《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 2007年第6期500-501,共2页
颈动脉切除术的体会;葡萄糖转动蛋白-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在婴幼儿血管瘤相关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激光与射频腔内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OptEase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与远期效果评价(专家... 颈动脉切除术的体会;葡萄糖转动蛋白-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在婴幼儿血管瘤相关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激光与射频腔内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OptEase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与远期效果评价(专家论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淋巴管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颈动脉切除术 下肢静脉曲张 远期效果评价 闭合治疗
下载PDF
血管造影与超声对诊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 被引量:39
13
作者 裴林林 姜国刚 +1 位作者 陈庆伟 王志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对比颈动脉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差异,探讨颈动脉超声在诊断颈AS的临床价值以及颈动脉造影的最佳适应证。方法选择有≥2项AS危险因素的患者126例,依据DSA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硬化组(硬化组)68例... 目的对比颈动脉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差异,探讨颈动脉超声在诊断颈AS的临床价值以及颈动脉造影的最佳适应证。方法选择有≥2项AS危险因素的患者126例,依据DSA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硬化组(硬化组)68例和颈动脉正常组(正常组)58例,行颈动脉超声及DSA检查,观察动脉管腔内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有无斑块及其性质、部位、有无狭窄并计算狭窄率。结果硬化组纤维蛋白元和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0)。DSA检测出68例190支血管斑块和(或)狭窄,总检出率为53.97%;超声检测出76例173支血管斑块和(或)狭窄,总检出率为60.32%,两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5±0.6)%vs(46.5±0.7)%,P>0.05]。以DSA为诊断标准,超声诊断颈A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82%、67.24%、78.89%和78.00%。结论超声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高于DSA,2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劣,对需要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支架成形术的患者联合应用对其诊断及治疗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超声检查 多普勒 颈动脉疾病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下载PDF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策略 被引量:35
14
作者 王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09-110,共2页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carotid atherosclerotic disease,CAD)是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重要原因,占到全部缺血性脑卒中的15%~20%,是老年全身CAD的重要组成部分[1].研究表明...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carotid atherosclerotic disease,CAD)是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重要原因,占到全部缺血性脑卒中的15%~20%,是老年全身CAD的重要组成部分[1].研究表明,CAD患者心肌梗死、外周动脉疾病以及死亡的风险均增加.通常男性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速度比女性患者要快,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中年人和老年人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但通常年龄>60岁的老年人会经常出现症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到一定程度就可能造成受累动脉供血区域的缺血及坏死,其后果将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和医疗资源的消耗,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掌握其发病特点与防治原则对于减少老年人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早期诊断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处理美国血管外科学会临床实践指南 被引量:34
15
作者 Robert W. Hobson, Ⅱ William C. Mackey +12 位作者 Enrico Ascher M. Hassan Murad Keith D. Calligaro Anthony J. Comerota Victor M. Montori Mark K. Eskandari Douglas W. Massop Ruth L. Bush Brajesh K. Lal Bruce A. Perler 刘德志(译) 徐格林(译) 刘新峰(译)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2期881-887,共7页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VS)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制定颈动脉狭窄处理的循证临床指南。在制定临床实践推荐意见过程中,该委员会使用系统评价对当前最件的证据进行了总结,采用GRADE标准对推荐意见的强度(强烈推荐为GRADEI级,一般推荐为G...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VS)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制定颈动脉狭窄处理的循证临床指南。在制定临床实践推荐意见过程中,该委员会使用系统评价对当前最件的证据进行了总结,采用GRADE标准对推荐意见的强度(强烈推荐为GRADEI级,一般推荐为GRADEⅡ级)和证据的质量(高、中、低和极低)进行了分级。对于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有症状患者狭窄程度〈50%和无症状患者狭窄程度〈60%),推荐进行最佳的内科治疗而非血管重建术(I级推荐,高质量证据)。对于有症状中到重度狭窄患者(狭窄程度≥50%),推荐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最佳的内科治疗(I级推荐,高质量证据)。对于围手术期风险高的有症状巾到重度狭窄患者(狭窄程度≥50%),建议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作为其替代治疗手段(Ⅱ级推荐,低质量证据)。对于中到重度狭窄的无症状患者(狭窄程度≥60%),只要围手术期风险较低,就推荐行CEA+内科治疗(I级推荐,高质量证据)。对于中到重度狭窄的尢症状患者(狭窄稗度≥60%),不推荐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I级推荐,低质量证据)。颈动脉狭窄≥80%但存在CEA高危解剖学风险的患者可能是一个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血管外科 学会 美国 颈动脉支架置入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原文传递
ESVS指南:颈动脉狭窄有创性治疗的适应证和技术 被引量:34
16
作者 C.D. Liapis P.R.F. Bell +8 位作者 D. Mikhailidis J. Sixenius A. Nicolaides J. Femandes e Fermndes G. Biasi L. Norgren 尧瑶(译) 兰青(译)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1-338,共18页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召集颈动脉疾病领域的专家制定了关于颈动脉疾病有创性治疗的最新指南。根据证据级别对推荐意见进行分级。对于狭窄程度〉50%的有症状患者,如果围手术期卒中/死亡发生率〈6%,则推荐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召集颈动脉疾病领域的专家制定了关于颈动脉疾病有创性治疗的最新指南。根据证据级别对推荐意见进行分级。对于狭窄程度〉50%的有症状患者,如果围手术期卒中/死亡发生率〈6%,则推荐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A级推荐),最好在患者最近发作的2周内进行(A级推荐)。对于狭窄程度为70%~99%并且年龄在75岁以下的男性无症状患者,如果围手术期卒中/死亡发生率〈3%,也推荐行CEA(A级推荐)。女性无症状患者从CEA中获得的益处明显不如男性患者(A级推荐)。因此,只有年龄较小的合适的女性患者才考虑行CEA(A级推荐)。颈动脉补片血管成形术优于直接缝合(A级推荐)。在CEA术前、术中和术后均应给予阿司匹林(75~325medd)和他汀类药物治疗(A级推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仅适用于CEA高危患者,并且应在围手术期卒中,死亡发生率较低的大型中心或是在随机对照试验中进行(C级推荐)。在CAS治疗的同时,应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A级推荐)。使用颈动脉保护装置可能有益(C级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支架 药物疗法 卒中
原文传递
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魏立亚 何文 +4 位作者 张红霞 刘冬梅 王立淑 邬冬芳 田凤兰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6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造影增强情况,运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在机分析,根据斑块回声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对9例有外科手术指征的...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造影增强情况,运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在机分析,根据斑块回声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对9例有外科手术指征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造影观察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病理切片行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单克隆抗体以及新生血管标记物Ⅷ因子、PBS缓冲液染色,分析颈动脉斑块造影增强情况与组织病理学新生血管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回声斑块造影增强率按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分别为低回声、等回声、混合回声、高回声,其中低回声、等回声、混合回声组间斑块增强数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回声、等回声及混合回声与高回声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颈动脉硬化斑块病理组织学与超声造影结果分析提示,造影剂增强效应较强的斑块在组织学上新生血管形成数量较多,两者呈正相关性(r=0.773,P=0.015)。结论超声造影可实时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无创性评价斑块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颈动脉疾病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病理性新生血管化
原文传递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33
18
作者 伍满燕 梁文卿 +1 位作者 陈江天 陈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23-1226,共4页
颈动脉是向大脑提供富氧血液的主要血管,承担脑组织85%的血液,是脑供血的要塞。同时,颈动脉是全身大动脉中最表浅的一支,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形成和演变的反映窗口。更重要的是,颈... 颈动脉是向大脑提供富氧血液的主要血管,承担脑组织85%的血液,是脑供血的要塞。同时,颈动脉是全身大动脉中最表浅的一支,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形成和演变的反映窗口。更重要的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脑栓塞的栓子大部分来自颈动脉。近年来,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血管领域专家们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多个包括颈动脉疾病在内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诊治指南。然而,即便如此,医患对颈动脉疾病的认知水平仍普遍较低,极有必要对颈动脉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广泛宣传。本研究将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最新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磁共振血管造影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8
19
作者 陈忠 杨耀国 +8 位作者 唐小斌 寇镭 王盛 吴章敏 刘晖 何楠 张征 梁紫轲 张瀚方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9-174,共6页
目的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围手术期及中远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的... 目的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围手术期及中远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32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CAS组和CEA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年龄(t=0.098,P=0.023)、饮酒情况(χ^(2)=8.055,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EA组合并不稳定斑块较多(χ^(2)=4.392,P=0.038),CAS组合并较多双侧病变(χ^(2)=9.673,P=0.038)。围手术期,CEA组应用甘露醇较多(χ^(2)=78.614,P<0.001),CEA组切口/穿刺点并发症(χ^(2)=5.158,P=0.035)、肺部感染(χ^(2)=6.355,P=0.013)、脑过度灌注综合征(χ^(2)=5.158,P=0.035)、颅外神经损伤(χ^(2)=23.760,P<0.001)均多于CAS组,CAS组急性肾衰竭(χ^(2)=10.393,P=0.001)较多。术后两组存活率及术侧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脑出血、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AS组中位生存时间53.195个月(95%CI:52.040~54.350),CEA组中位生存时间54.492个月(95%CI:53.790~55.1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CEA组含有更多的不稳定斑块病变,却有更低的围手术期卒中率,支持不稳定斑块患者应倾向于内膜剥脱治疗。脑过度灌注综合征风险CEA组高于CAS组,CAS在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及伤口局部并发症方面显著优于CEA。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
原文传递
复合手术技术治疗复杂颈动脉狭窄和闭塞性疾病 被引量:29
20
作者 王亚冰 焦力群 +5 位作者 谌燕飞 马妍 华扬 王天龙 蔡兵 凌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93-98,共6页
目的分析复合手术技术在复杂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例因颈动脉闭塞和颈动脉串联性病变施行复合手术患者之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8例颈动脉闭塞患者,7例实现血管再通;4例... 目的分析复合手术技术在复杂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例因颈动脉闭塞和颈动脉串联性病变施行复合手术患者之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8例颈动脉闭塞患者,7例实现血管再通;4例颈动脉串联性病变患者,均实现血管再通。术后无一例发生脑卒中或死亡。结论采用复合手术技术治疗颈动脉闭塞和串联性病变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荐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动脉闭塞性疾病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支架 后并发症 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