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蠕动双输入襻原位回肠新膀胱术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邢念增 平浩 +4 位作者 宋黎明 张军晖 牛亦农 田溪泉 王建文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9-240,共2页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对10例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惟膀胱切除及照位回肠新膀胱术,
关键词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临床分析 蠕动 膀胱切除 癌患者
原文传递
横结肠代食管在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双林 韦海涛 +4 位作者 常亮 施巩宁 马明德 马红冰 闫冰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7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的外科治疗经验及横结肠代食管的手术操作体会。方法本组106例均采用横结肠代食管、保留结肠左动脉升支、胸骨后顺蠕动吻合,其中横结肠咽腔吻合32例,余行横结肠食管颈部吻合。结果无手术死亡。手术后颈部吻... 目的探讨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的外科治疗经验及横结肠代食管的手术操作体会。方法本组106例均采用横结肠代食管、保留结肠左动脉升支、胸骨后顺蠕动吻合,其中横结肠咽腔吻合32例,余行横结肠食管颈部吻合。结果无手术死亡。手术后颈部吻合口瘘12例、吻合口狭窄8例、气管切开3例,经治疗后痊愈。结论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应积极采取胸骨后横结肠代食管,行横结肠食管颈部吻合或结肠咽腔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结肠代食管 烧伤后 化学 手术中 颈部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 手术操作 治疗经验 动脉升支 保留结肠 手术死亡 气管切开 胸骨后 蠕动 手术后 治疗后 咽腔
下载PDF
结肠代食管术86例临床体会
3
作者 陈桂荣 钟锋 +1 位作者 钟文熹 何家贤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2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代食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行结肠代食管术患者中,食管良性狭窄12例,Barrett食管6例,食管胃窦部以及食管贲门双原发癌各1例,食管癌66例,其中残胃食管癌8例,均施行结肠代食管术,采用顺蠕动吻合,其中以结肠中动脉... 目的探讨结肠代食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行结肠代食管术患者中,食管良性狭窄12例,Barrett食管6例,食管胃窦部以及食管贲门双原发癌各1例,食管癌66例,其中残胃食管癌8例,均施行结肠代食管术,采用顺蠕动吻合,其中以结肠中动脉作供血管4例,以结肠左动脉作供血管8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3.5—4.5h,平均4.0h。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1例,喉返神经麻痹所致顽固性肺部感染1例,结肠吻合口瘘1例。58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访52例,3年生存率33%(17/52),8例行食管癌姑息性分流术患者术后生存1.0~1.5年,余6例失访。结论结肠代食管术可行且效果满意,在部分食管良性病变以及不能应用胃代食管时行结肠代食管术能解决实际问题,在熟练的手术技巧保证下,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结肠代食管术 蠕动
原文传递
顺蠕动侧侧肠吻合和功能性端端肠吻合在Crohn’s病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琼 范洲 +4 位作者 丁召 胡航 陈文豪 江从庆 钱群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447-450,共4页
目的比较顺蠕动侧侧肠吻合和功能性端端吻合方式在Crohn’s病(Crohn’s disease,CD)肠管切除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0月接受肠切除手术的CD病人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及临床、随访资料。结果 72例CD病人... 目的比较顺蠕动侧侧肠吻合和功能性端端吻合方式在Crohn’s病(Crohn’s disease,CD)肠管切除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0月接受肠切除手术的CD病人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及临床、随访资料。结果 72例CD病人接受肠管吻合78次,其中顺蠕动侧-侧肠吻合(side-to-side isoperistaltic anastomosis,SSIA)63次(小肠-小肠44次,小肠-结肠10次,结肠-结肠9次),功能性端-端肠吻合(functional end-to-end anastomosis,FEEA)15次(小肠-小肠4次,小肠-结肠7次,结肠-结肠4次)。吻合口近端肠管造口7例。SSIA完成时间(32±14)分钟,FEEA完成时间(19±6)分钟,接受SSIA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7~14天(平均9.1天);接受FEEA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8~15天(平均8.7天)。术后随访30天。1例接受FEEA+近端造口的病人发生吻合口漏。两种吻合方式均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 SSIA和FEEA均适用于CD肠管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但在肠系膜肥厚或横结肠及左半结肠的吻合选择SSIA可能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蠕动侧侧肠吻合 功能性端端吻合 并发症
下载PDF
全腹腔镜顺蠕动侧侧吻合在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郭杰东 朱灿 +4 位作者 胡启航 刘建全 曹猛 徐溢新 宋军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179-2183,I0007,共6页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顺蠕动侧侧吻合(Overlap)在左半结肠癌(LCC)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LCC病人87例。根据消化道重建技术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全腹腔镜Overlap吻合术;对照组45例,采...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顺蠕动侧侧吻合(Overlap)在左半结肠癌(LCC)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LCC病人87例。根据消化道重建技术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全腹腔镜Overlap吻合术;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体外吻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长、辅助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长。比较两组肠道屏障功能指标(谷氨酰胺、二胺氧化酶、D-乳酸)、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数字等级量表(NRS)疼痛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辅助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5.1±0.8)cm比(6.9±1.5)cm,P<0.001]、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1.3±0.5)d比(2.3±0.6)d,P<0.001]。术前,两组血清谷氨酰胺、二胺氧化酶、D-乳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二胺氧化酶、D-乳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相比于术前均升高,观察组病二胺氧化酶[(2.4±0.3)U/mL比(3.1±0.4)U/mL,P<0.001]、D-乳酸[(3.4±0.5)mg/L比(4.1±0.7)mg/L,P<0.001]、超敏C反应蛋白[(13.25±2.64)mg/L比(18.28±3.78)mg/L,P<0.001]及降钙素原水平[(0.25±0.12)μg/L比(0.39±0.15)μg/L,P<0.001]普遍低于对照组;血清谷氨酰胺水平低于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547.8±40.6)μmol/L比(518.4±35.3)μmol/L,P<0.001]。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显示,观察组在术后第1、3、7天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在术后首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腹腔镜Overlap吻合术在降低手术创伤、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及降低并发症风险方面相较于传统手术具有显著优势,这对于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和促进术后恢复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内窥镜检查 胃肠道 左半结肠 全腹腔镜蠕动侧侧吻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手术Billroth Ⅱ式2种不同吻合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骆永富 曾之耀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0期1543-1546,共4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手术BillrothⅡ式2种不同吻合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16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均采用BillrothⅡ式的2种不同吻合方式,即输入... 目的评估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手术BillrothⅡ式2种不同吻合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16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均采用BillrothⅡ式的2种不同吻合方式,即输入袢对胃小弯侧组84例(逆蠕动吻合组)和输入袢对胃大弯侧组84例(顺蠕动吻合组),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手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的随访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肿瘤长径、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拔出腹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年输入袢梗阻(腹内疝)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蠕动吻合是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手术BillrothⅡ式胃空肠吻合重建更加合适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肿瘤 消化道重建 蠕动吻合 蠕动吻合
下载PDF
腔内顺蠕动侧侧吻合结合手工缝合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彬 吴建海 +11 位作者 许强 林和新 李永文 陈逸南 陈东汉 陈毅福 王海滨 余荒岛 黄安乐 林天胜 洪清琦 尤俊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13-1421,共9页
目的比较腔内顺蠕动侧侧吻合结合手工缝合与腔外吻合(EA)在腹腔镜结肠癌(回盲部癌、升结肠癌、横结肠癌、降结肠癌、乙状结肠上段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期间行腹腔镜结肠癌根... 目的比较腔内顺蠕动侧侧吻合结合手工缝合与腔外吻合(EA)在腹腔镜结肠癌(回盲部癌、升结肠癌、横结肠癌、降结肠癌、乙状结肠上段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期间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80例病人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腔内吻合(IA)组37例以及EA组43例。分层分析:根据肿瘤部位,分为左侧组(结肠-结肠吻合)40例和右侧组(回肠-结肠吻合)40例。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近期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情况。(3)随访及预后生存情况。结果(1)手术及术后近期恢复情况:80例病人顺利完成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未出现死亡病例。IA组在辅助切口长度[3.00(2.50~8.00)cm vs.5.00(4.00~10.00)cm,P<0.001]、术后排气[3(2~10)d vs.4(2~9)d,P=0.001]、排便时间[6(4~11)d vs.8(4~15)d,P=0.017]、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4(2~11)d vs.5(3~11)d,P<0.001]、术后住院时间[8(7~24)d vs.11(6~27)d,P=0.042]方面均优于EA组,但手术时间[(219.51±45.57)min vs.(177.91±50.46)min,P<0.001]较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出血量[50(20~200)mL vs.50(20~150)m L,P=0.502]、各围手术期血感染指标(P>0.050)、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6.22%vs.16.28%,P=0.994)、腹腔感染(5.41%vs.2.33%,P=0.470)和切口感染(2.70%vs.4.65%,P=0.647)发生率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术后病理情况:在肿瘤大小[(4.39±1.76)cm vs.(4.29±1.79)cm,P=0.242]、大体类型(P=0.816)、组织学类型(P=0.420)、阳性淋巴结清扫数[1(0~10)枚vs.0(0~29)枚,P=1.000]、T分期(P=0.380)、N分期(P=0.800)、病理分期(P=0.836)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随访及预后生存情况:所有病人均获得术后回访,随访时间为36~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两组在术后化疗(72.97%vs.76.74%,P=0.698)、肿瘤复发转移(16.22%vs.16.28%,P=0.994)、生存率(97.30%vs.95.35%,P=0.650)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手术 腔内蠕动侧侧吻合术 手工缝合 腔外吻合
原文传递
顺蠕动侧-侧吻合在克罗恩病结肠部分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文豪 张亦超 +5 位作者 覃海波 范洲 胡航 钱群 江从庆 丁召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1年第5期541-546,共6页
目的评价顺蠕动侧-侧吻合在克罗恩病(CD)结肠部分切除吻合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及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因CD行顺蠕动侧-侧吻合的手术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共有6例CD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 目的评价顺蠕动侧-侧吻合在克罗恩病(CD)结肠部分切除吻合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及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因CD行顺蠕动侧-侧吻合的手术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共有6例CD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患者年龄为31.6±1.8(27~35)岁。平均手术时间为(155±74)min。无一例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漏。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9(7~15)天。术后30天内无一例患者再次来本院、其他医院诊治或死亡。经过中位10(4~18)个月的随访,除1例患者因随访时间未满6个月,仅有1例患者出现内镜下复发(1/5)。无一例患者出现临床复发。结论顺蠕动侧-侧吻合适用于结肠部分切除的结肠CD的消化道重建,该吻合方式安全可行,可能具有降低吻合口漏等短期相关并发症以及降低远期吻合口复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 蠕动侧-侧吻合 并发症 复发
原文传递
保留幽门的胃大部切除间置顺蠕动空肠治疗贲门癌 被引量:1
9
作者 于鹏 刘学亮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3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 :减少贲门癌行胃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对 2 1例贲门癌 ,行保留幽门的胃次全切除术 ,在食管与残胃之间 ,间置顺蠕动空肠 ,并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 3cm左右重叠缝合空肠浆肌层重建人工贲门。结果 :随访患者... 目的 :减少贲门癌行胃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对 2 1例贲门癌 ,行保留幽门的胃次全切除术 ,在食管与残胃之间 ,间置顺蠕动空肠 ,并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 3cm左右重叠缝合空肠浆肌层重建人工贲门。结果 :随访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为 2 0± 0 5h ,无贫血、倾倒综合征发生 ;食管及吻合口炎症 1例。结论 :本术式术后并发症少 ,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贲门癌 胃次全切除 间置蠕动空肠 贲门重建
下载PDF
胃次全切除间置顺蠕动空肠重建贲门术治疗贲门癌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汉民 于鹏 王全收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3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减少胃贲门癌行胃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21例胃贲门癌,行保留幽门的胃次全切除术,在食管与残胃之间,间置顺蠕动空肠,并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3cm左右重叠缝合空肠浆肌层重建人工贲门。结果:随访患者的胃排... 目的:减少胃贲门癌行胃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21例胃贲门癌,行保留幽门的胃次全切除术,在食管与残胃之间,间置顺蠕动空肠,并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3cm左右重叠缝合空肠浆肌层重建人工贲门。结果:随访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为2.0±0.5h,无贫血、倾倒综合征,食管及吻合口炎症1例。结论:本术式术后并发症少,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次全切除 间置蠕动空肠 贲门癌 贲门重建
下载PDF
保留幽门间置顺蠕动空肠的胃次全切术治疗贲门癌效果观察
11
作者 朱孝军 刘文和 陈石卿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4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间置顺蠕动空肠的胃次全切术治疗贲门癌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31例贲门癌行保留幽门的胃次全切除术。在食管与残胃之间间置顺蠕动空肠,并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3 cm左右重叠缝合空肠浆肌层重建人工贲门。结果31例贲门癌...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间置顺蠕动空肠的胃次全切术治疗贲门癌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31例贲门癌行保留幽门的胃次全切除术。在食管与残胃之间间置顺蠕动空肠,并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3 cm左右重叠缝合空肠浆肌层重建人工贲门。结果31例贲门癌患者均随访1~8年,平均(2.4±0.5)年。随访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为(2.2±0.4)h,无贫血、倾倒综合征发生;食管及吻合口炎症2例。保留幽门间置顺蠕动空肠的胃次全切术后残胃具有贮存食物、良好的排空及抗返流功能,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满意。结论本术式术后并发症少,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门癌 胃次全切除 间置蠕动空肠 贲门重建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同步顺蠕动吻合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12
作者 姜殿喜 石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70-971,共2页
目的 观察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同步顺蠕动吻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窦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实施该术式的 80例患者术后 3~ 6月临床随访结果分析、总结。结果 全组病人全部痊愈出院。术后VisickⅠ~Ⅱ级者为 90 % ;术后胃酸浓... 目的 观察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同步顺蠕动吻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窦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实施该术式的 80例患者术后 3~ 6月临床随访结果分析、总结。结果 全组病人全部痊愈出院。术后VisickⅠ~Ⅱ级者为 90 % ;术后胃酸浓度明显下降 ;胃液胆酸浓度虽较术前有所升高 ,但无显著差别 ;术后胃镜检查未发现胆汁反流 ,近期无溃疡复发。结论 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同步顺蠕动吻合术能降低胃酸 ,能有效防止胆汁反流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空肠同步蠕动吻合 疗效 胃大部切除术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窦癌 胃酸 胆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