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構式“V只V”的構成、功能及其構式化歷程研究
1
作者 雷冬平 陳霞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4年第1期62-89,共28页
在構式“V只V”中,V是單音節動詞,“只”是限定副詞,V在複指前面動作的基礎上形成話題,“只V”則對前面話題進行説明,整個構式具有焦點凸顯、反預期、交互主觀以及語篇銜接功能。這一構式是在假設性複句語境中,通過省縮和話題拷貝而形... 在構式“V只V”中,V是單音節動詞,“只”是限定副詞,V在複指前面動作的基礎上形成話題,“只V”則對前面話題進行説明,整個構式具有焦點凸顯、反預期、交互主觀以及語篇銜接功能。這一構式是在假設性複句語境中,通過省縮和話題拷貝而形成的。該構式形成後具有巨大的能產性,這旣表現在不同動詞能進入該構式,也體現在限定副詞“只”的位置也可以進入限定副詞“則”“僅”“便”“就”等。另外,語法構式“V只V”形成後,構式化的歷程並未結束,當V是心理動詞,特别是“怕”時,“怕只怕”發生了詞彙構式化演變,其功能相當於一個語氣副詞。構式的深入研究既要有還原主義的研究,又要有整體主義的研究,從而走一條精緻還原主義和精緻整體主義相結合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只V” 構式化 動因 重新分析
原文传递
《蒹葭》再考——求女與求賢的類推 被引量:2
2
作者 大野圭介 張永平 《汉籍与汉学》 2018年第2期18-25,共8页
對於《蒹葭》的主題,古今解釋多有分歧。今人大多否定古注,將其視爲戀詩。本文通過男女之戀與君臣之情的類推,認爲作求賢之詩的解釋,在漢代自有其合理之處。
关键词 《蒹葭》 求女 求賢
原文传递
量詞"把"的後綴用法
3
作者 惠紅軍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102-114,共13页
量詞"把"具有能產性的後綴用法,它能够附着在名量詞、動量詞、時量詞以及數詞之後形成諸多的"量/數+把"式複合詞.雖然這種複合詞排斥數詞,但能够表達數量多和數量少兩種意義.量詞"把"的產生與上古時期&qu... 量詞"把"具有能產性的後綴用法,它能够附着在名量詞、動量詞、時量詞以及數詞之後形成諸多的"量/數+把"式複合詞.雖然這種複合詞排斥數詞,但能够表達數量多和數量少兩種意義.量詞"把"的產生與上古時期"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認知策略密切相關,其詞綴化旣是漢語構詞法類推的結果,也是語言創新的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詞 "把" 後綴 語言創新
原文传递
施爲主語隱去誘發的語法化——“鑒於”虚詞用法形成過程的考察
4
作者 史文磊 谷雨 《汉语史学报》 2020年第1期109-127,共19页
本文對"鑒於"虚詞用法(介詞和連詞)的確立年代和形成過程作出進一步調查。調查發現:(i)"鑒於"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仍然具有動詞屬性。其虚詞用法是40年代末期以後才逐漸確立的,主要經歷了兩個重要的演變階段:從主語... 本文對"鑒於"虚詞用法(介詞和連詞)的確立年代和形成過程作出進一步調查。調查發現:(i)"鑒於"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仍然具有動詞屬性。其虚詞用法是40年代末期以後才逐漸確立的,主要經歷了兩個重要的演變階段:從主語之後提到句首,"因(爲)"和"鑒於"共現格式消失。(ii)"鑒於"提到句首的動因,受日語等外語影響的可能不大,應是受"關於""基於""對於"等同類形式的類推而逐步形成的。施爲主語和施爲動詞隱去是推動"鑒於"語法化的重要語境。這是用法塑造語法的典型案例。(iii)"鑒於"的介詞用法和連詞用法有先後之分,介詞在先,連詞在後,但並非既有研究認爲的元代和清代。其確立年代晚到40年代末期以後。連詞用法是在介詞用法的拉動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鑒於” 介詞 連詞 語法化 語言接觸 施爲主語
原文传递
禪籍的“腸”系詞語
5
作者 高婉瑜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0年第1期285-294,共10页
依據斯瓦迪士核心詞列表,"腸"名列86,是穩定的人體詞,腸子可以容物,是一種容器,基於佛教教義,身體是幻化、虛偽、不淨的聚合,腸子容納污穢,故是不淨之器,會障礙修行。基於"修行如教化"的隱喻,世間的教育是輸入各種... 依據斯瓦迪士核心詞列表,"腸"名列86,是穩定的人體詞,腸子可以容物,是一種容器,基於佛教教義,身體是幻化、虛偽、不淨的聚合,腸子容納污穢,故是不淨之器,會障礙修行。基於"修行如教化"的隱喻,世間的教育是輸入各種知識,修行則是灌注精微佛法,禪籍經常提到要傾倒、清洗、灌注、替換腸子,以利於修行悟道。"腸"單用時除了本義之外,還有"内心/心思"義,還進一步產生有佛教味道的"本心/本性"語境義,只不過這個語境義不夠穩固,尚未傳播開來。透過本文梳理,呈現叢林人士如何運用"腸"的概念勾勒修行過程,特殊的佛教色彩豐富了核心詞"腸"的用法。過去對"腸"為何有内心義所敘不多,本文認為該義來自類推,因為"心"是臟器之首,掌管思考的重要器官,古人對"心"是比較熟悉的,所以將對"心"的理解推衍到"腸"上,由於心會思維,故腸子也能思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腸” 核心詞 人體詞 禪宗典籍
原文传递
“數+量+名”格式的形成機制芻議
6
作者 梁銀峰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8年第1期54-65,共12页
文章認爲先秦漢語的'數+量+名'格式是在'數+名'格式的基礎上産生的,産生的動力來自同時期'名+數+量'格式的誘發和類推。雖然先秦漢語'數+量+名'格式和'名+數+量'格式僅僅是語序的不同,與'... 文章認爲先秦漢語的'數+量+名'格式是在'數+名'格式的基礎上産生的,産生的動力來自同時期'名+數+量'格式的誘發和類推。雖然先秦漢語'數+量+名'格式和'名+數+量'格式僅僅是語序的不同,與'數+度量衡量詞+之+名'格式也僅僅是一字之差,但'數+量+名'格式與這兩種格式之間均没有直接的淵源關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數+量+名”格式 形成機制 動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