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国新电影”与中国电影“新生代”的平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峻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8,共9页
"韩国新电影"和中国电影"新生代"二者尽管外部形态迥异,但却具有相通的内在旨趣,即都呈现出边缘书写和主流皈依的分化态势。而大致相仿的社会文化语境及创作主体选择的个性化则是导致这种创作状况的主要因由。
关键词 韩国电影 中国电影生代” 边缘书写 主流皈依
下载PDF
消费主义生态哺育——韩国新电影商业机制生成的社会语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冀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3-214,共2页
韩国新电影从初露锋芒开始,何以一步步走向今天由商业电影主导的基本格局,这种道路选择的内在动因何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将是进一步研究韩国新电影美学情态的重要基础。文章深入考察了韩国社会形态和语境变迁,指出韩国商业电影的崛起乃... 韩国新电影从初露锋芒开始,何以一步步走向今天由商业电影主导的基本格局,这种道路选择的内在动因何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将是进一步研究韩国新电影美学情态的重要基础。文章深入考察了韩国社会形态和语境变迁,指出韩国商业电影的崛起乃至欣欣向荣正是现代商业社会消费主义生态环境自然孕育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韩国电影 商业机制 消费主义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着力挖掘民族生活的深厚意蕴——对韩国新电影价值的一种审视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冀 《艺苑》 2010年第5期50-53,共4页
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韩国新电影,之所以能够取得突破性发展,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始终扎根民族文化土壤,心系百姓现实生活,致力于表现本民族的社会历史世情变化,反映本国民众深层心理期盼,在最大程度上引起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共鸣。牢... 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韩国新电影,之所以能够取得突破性发展,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始终扎根民族文化土壤,心系百姓现实生活,致力于表现本民族的社会历史世情变化,反映本国民众深层心理期盼,在最大程度上引起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共鸣。牢牢把握这点,拍出既有民族意蕴又有国际品位的优秀电影,可谓韩国新电影克敌制胜的法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电影 民族生活 民族文化
下载PDF
发乎情止乎礼——许秦豪爱情电影中两性情感困境的影像表达
4
作者 于苗 高晓停 《新世纪剧坛》 2022年第3期33-37,共5页
爱情片在韩国新电影现象中掀起了一个小热潮。许秦豪导演作为这一时期出现的爱情电影导演的代表,其创作的影片以充满哲理性的抒情散文形式,将爱情与生命的转瞬无常刻画于影像中。影片《八月照相馆》中的爱情犹如一颗含苞待放的花蕾,这... 爱情片在韩国新电影现象中掀起了一个小热潮。许秦豪导演作为这一时期出现的爱情电影导演的代表,其创作的影片以充满哲理性的抒情散文形式,将爱情与生命的转瞬无常刻画于影像中。影片《八月照相馆》中的爱情犹如一颗含苞待放的花蕾,这颗花蕾在《春逝》的冬季悄然绽放,又在春天枯萎凋零。而后在影片《外出》中,这朵花儿在四月飞雪中挣扎飘荡,面对未来不知何去何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片 爱情电影 许秦豪 《八月照相馆》 影像表达 韩国电影 抒情散文 电影导演
原文传递
个性化书写:永恒的母题与执着的救赎——韩国新电影的现代性特征文
5
作者 严芳 《艺苑》 2015年第3期42-45,共4页
崛起于90年代末的韩国新电影,日渐成为亚洲影像的新中心,其内在旨趣和现代性的美学表征有着共通之处,即影像背后反奇观的哲思挖掘、"恨"的原罪与他性"救赎",韩国新电影导演意图将影像文本建构为张扬民族意识的话语... 崛起于90年代末的韩国新电影,日渐成为亚洲影像的新中心,其内在旨趣和现代性的美学表征有着共通之处,即影像背后反奇观的哲思挖掘、"恨"的原罪与他性"救赎",韩国新电影导演意图将影像文本建构为张扬民族意识的话语空间,展现现代人在现实语境中的失落与疏离,践行电影人对于现代性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电影 现代性 母题 隐喻 救赎
下载PDF
类型延续与创新——韩国新电影中的爱情片
6
作者 李冀 《艺苑》 2014年第5期48-51,共4页
作为韩国新电影中举足轻重的一种类型,爱情片具有浓厚的韩民族特色,自成一派。韩国爱情片既殊异于西方,亦与其他东方国家的爱情片有别,它在类型策略、视听语言、情节模式、风格特征以及思想价值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而且总能于庸常之... 作为韩国新电影中举足轻重的一种类型,爱情片具有浓厚的韩民族特色,自成一派。韩国爱情片既殊异于西方,亦与其他东方国家的爱情片有别,它在类型策略、视听语言、情节模式、风格特征以及思想价值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而且总能于庸常之外见出新意,将类型夯实并有所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电影 爱情片 类型 延续与创
下载PDF
韩国新战争电影中的民族性格书写——以“朝鲜战争”题材电影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贤年 《艺术探索》 2017年第2期117-123,共7页
韩国战争电影的发展得益于电影审查制度的改革与商业化的驱动。弱化国家意志、意识形态的宣讲,强调普世价值的传达,是韩国新战争电影的特点。这一特点不是对美国好莱坞类型片人文精神的简单因袭,而是充分融入了本民族的精神与性格。对... 韩国战争电影的发展得益于电影审查制度的改革与商业化的驱动。弱化国家意志、意识形态的宣讲,强调普世价值的传达,是韩国新战争电影的特点。这一特点不是对美国好莱坞类型片人文精神的简单因袭,而是充分融入了本民族的精神与性格。对民族性格的书写是韩国新战争电影民族化过程中最为生动的内容。但这种书写又是模式化的,可复制的,高度服膺于"商业至上"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战争电影 民族性格 商业化 民族化
下载PDF
韩国新犯罪电影中的另类暴力与异向调度
8
作者 纪晓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38,共3页
近现代韩国电影人大胆消解着以枪弹为主的"热兵器时代"给人与社会带来的死亡恐惧,愈加归至返璞归真的稍带原始气息的冷兵器械斗,甚至是尽可能多地为观众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与心理冲击的赤身肉搏,在火药味十足的犯罪类型电影... 近现代韩国电影人大胆消解着以枪弹为主的"热兵器时代"给人与社会带来的死亡恐惧,愈加归至返璞归真的稍带原始气息的冷兵器械斗,甚至是尽可能多地为观众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与心理冲击的赤身肉搏,在火药味十足的犯罪类型电影中算得上独树一帜。如果暴力是折射大众普世心理的明镜,那么新犯罪影像中关于此类细节的运用与渐成反比的人物调度方式则理所应当被看作关乎人物身份认同、生老病死的反观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犯罪电影 另类器械 肖像运动 人物调度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