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的韧带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成 李传东 +1 位作者 陶立元 龚熹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移植物的韧带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的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BMI)、关节松弛度评分(Beighton评分)、ACL断裂病程时长和...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移植物的韧带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的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BMI)、关节松弛度评分(Beighton评分)、ACL断裂病程时长和半月板处理情况。术后6月、1年、2年和4年随访时进行膝关节稳定性检查,并通过核磁检查测量韧带移植物近端、中部和远端的信号强度,分别计算信噪比(SNQ),用以评估重建韧带的韧带化情况。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韧带移植物的韧带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膝关节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共计71例ACL重建患者入选研究,结果显示韧带移植物近端、中部和远端的SNQ值均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韧带中部的SNQ值在术后2年、韧带近端和远端的SNQ值在术后4年呈现显著性降低(P<0.05)。性别、年龄、体重、身高、BMI、Beighton评分、ACL断裂时长和半月板处理情况等因素对韧带移植物的SNQ数值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SNQ数值与随访时膝关节稳定性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ACL重建术后韧带移植物的韧带化情况随时间延长而逐步改善,韧带中部于重建术后2年、韧带近端和远端于重建术后4年,移植物的韧带化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移植物 韧带过程 影响因素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