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 被引量:328
1
作者 杨万章 吴芳 张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9期786-787,共2页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西医结合 疗效标准 外耳道炎症 眼睑闭合不全 临床表现 面神经损伤 病毒感染 面神经
下载PDF
家兔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蔡志刚 俞光岩 +2 位作者 马大权 邸萍 张笑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6-238,共3页
为了建立各种面神经损伤的实验动物模型,对68只家兔136侧面神经颊面干分别造成暴露、牵拉、挤压、压榨及切断后吻合与不吻合6种损伤,于伤后不同时间取材,切片行Bodian及Weil染色,光镜下观察神经轴突、髓鞘、Sch... 为了建立各种面神经损伤的实验动物模型,对68只家兔136侧面神经颊面干分别造成暴露、牵拉、挤压、压榨及切断后吻合与不吻合6种损伤,于伤后不同时间取材,切片行Bodian及Weil染色,光镜下观察神经轴突、髓鞘、Schwann细胞及神经纤维周围结缔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暴露可造成神经Ⅰ度损伤;挤压、牵拉、压榨可造成Ⅱ~Ⅲ度损伤;神经断裂后不吻合者预后明显较吻合者差。神经受损后的病理改变,在中、重度损伤与神经电图变化相一致,而轻度损伤及严重损伤后期两者可能不一致。伤后15天为临床评价面神经功能恢复的最佳时间。神经受损面积对髓鞘病变影响明显,而损伤性质及程度对轴突病变影响明显。该动物模型的建立为深入进行面神经损伤及修复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组织病理学
原文传递
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内压的变化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兵 王正敏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6期335-340,共6页
目的研究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内压和神经直径的变化,以探讨面神经减压术的必要性以及减压时机的选择。方法采用伺服微变量系统和测微尺对面神经挤压伤后不同时期的豚鼠分别进行神经内压及神经直径的测量。结果面神经高位挤压伤后,神经内... 目的研究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内压和神经直径的变化,以探讨面神经减压术的必要性以及减压时机的选择。方法采用伺服微变量系统和测微尺对面神经挤压伤后不同时期的豚鼠分别进行神经内压及神经直径的测量。结果面神经高位挤压伤后,神经内压明显改变,压力高峰期在损伤后1周末,平均可达(12.94±1.69)mmHg,为正常值的4~5倍,神经内压的升高持续2周,至第3和第4周恢复正常。面神经直径在伤后1周末最大,平均可达(1.01±0.08)mm。结论伺服测压系统测量实验动物的面神经内压将有助于面瘫病理生理的研究,为临床实施面神经减压术的时机选择提供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神经内压 面神经麻痹 病理 减压术
下载PDF
面神经损伤后穴位针刺对NGF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牙祖蒙 肖道宏 +1 位作者 王建华 谭颖徽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6-99,共4页
本文观察了穴位电针刺激对面神经再生过程表情肌、神经及神经核中NGF表达的影响。将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压榨伤后 ,电针刺激“翳风”、“颧”、“地仓”、“颊车”、“四白”、“阳白”、“合谷”穴 ,每天 3 0分钟 ,2周为 1个疗程。经 ... 本文观察了穴位电针刺激对面神经再生过程表情肌、神经及神经核中NGF表达的影响。将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压榨伤后 ,电针刺激“翳风”、“颧”、“地仓”、“颊车”、“四白”、“阳白”、“合谷”穴 ,每天 3 0分钟 ,2周为 1个疗程。经 1、2、3疗程治疗后 ,应用原位杂交及RT PCR技术检测针刺组及对照组表情肌、面神经及面神经核中NGF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 ,两组动物的三种组织中 ,NGF表达高峰均在神经损伤后第六周 ;在表情肌组织中 ,针刺组三个时象点的NGF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在面神经及面神经核组织中 ,针刺组原位杂交信号显著强于对照组 ,但RT PCR检测结果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提示 ,在面神经再生过程中 ,穴位电针刺激能明显增强表情肌组织中NGF的表达 ,这对面神经再生可能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穴位 电针刺激 神经生长因子 mRNA
下载PDF
电针对面神经损伤兔面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微 孙运花 +3 位作者 史庆卫 彭晓华 杨果 李瑛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雪旺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可能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分为空白组6只;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电针组,每组18只,根据治疗时间分为1、2、3个疗程3个亚组,每组6只。面神经压榨造模后,... 目的:观察电针对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雪旺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可能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分为空白组6只;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电针组,每组18只,根据治疗时间分为1、2、3个疗程3个亚组,每组6只。面神经压榨造模后,电针组选取"地仓""颊车""翳风"和"合谷"穴进行电针治疗(疏密波,3Hz/60Hz,30min),5d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运用电镜观察受损面神经和雪旺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正常面神经纤维髓鞘结构完整,髓鞘密集,鲜见脱髓鞘情况;模型组在各时间段面神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脱髓鞘情况,雪旺细胞结构不完整,细胞器缺失,在髓鞘数量、厚度上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P<0.05);假手术组脱髓鞘情况以及各时间段髓鞘数量和厚度均优于模型组同期水平;电针组在电针治疗1个疗程后,面神经纤维充血水肿情况与模型组相比较轻,雪旺细胞结构相对较完整,细胞器丰富,髓鞘化程度(髓鞘数量、厚度)明显优于模型组同期水平,第2、3疗程后,髓鞘数量、厚度较前有所减少,面神经修复进程受阻。结论:面神经损伤急性期电针可以加快神经髓鞘化进程,促进受损面神经快速修复,而电针治疗效应不随刺激时长的增长而增加,电针治疗需要把握"中病即止"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电针 雪旺细胞 髓鞘 干预时间点
原文传递
穴位电针刺激对面神经再生过程中神经营养因子-3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牙祖蒙 王建华 +1 位作者 李忠禹 谭颖徽 《中华理疗杂志》 2000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观察穴位电针刺激对面神经再生过程中表情肌及面神经组织神经营养因子 - 3(NT - 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压榨伤后 ,电针刺激翳风、颧 、地仓、颊车、四白、阳白、合谷穴 ,每天 30min ,2周为 1疗程。经 1,2 ,... 目的 观察穴位电针刺激对面神经再生过程中表情肌及面神经组织神经营养因子 - 3(NT - 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压榨伤后 ,电针刺激翳风、颧 、地仓、颊车、四白、阳白、合谷穴 ,每天 30min ,2周为 1疗程。经 1,2 ,3疗程治疗后 ,应用原位杂交及RT -PCR技术检测针刺组及对照组表情肌及面神经组织中 (NT - 3)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动物的表情肌及面神经组织中 ,NT - 3mRNA表达高峰在神经损伤后第 6周 ;原位杂交和RT -PCR技术均显示伤后第 3,6 ,9周针刺组表情肌组织 ,第 6 ,9周神经组织NT - 3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结论 穴位电针刺激促进面神经再生的机理可能与表情肌及面神经组织中的NT - 3表达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面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电针疗法
下载PDF
不同穴位的电针电兴奋性与贝尔面瘫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杨联胜 张昆 +1 位作者 章闻 庄子齐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88-1292,共5页
目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面部不同穴位的电针兴奋性与贝尔面瘫预后相关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贝尔面瘫患者,针刺穴取患侧攒竹、阳白、迎香、地仓、下关、牵正,以攒竹-阳白为A组、迎香-地仓为B组、牵正-下关为C组,予电针治疗... 目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面部不同穴位的电针兴奋性与贝尔面瘫预后相关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贝尔面瘫患者,针刺穴取患侧攒竹、阳白、迎香、地仓、下关、牵正,以攒竹-阳白为A组、迎香-地仓为B组、牵正-下关为C组,予电针治疗,连续波,频率1 Hz,治疗时间30 min,隔日1次,治疗至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或于起病16周时进行终点结局评价。收集患者起病第8天A组、B组、C组的电兴奋性分级及性别、年龄、面神经病变节段、2型糖尿病等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指标,与预后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及C组电针的电兴奋性与预后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面神经病变节段,A组及B组电针电兴奋性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组及B组电兴奋性是贝尔面瘫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OR值分别为8.410(1.176-60.113)、12.589(1.355-116.922)。结论:攒竹-阳白、迎香-地仓的电针电兴奋性反应可成为贝尔面瘫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可早期鉴别面神经损伤程度较重的患者,调整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 面神经损伤 电兴奋性 电针 预后
原文传递
腮腺良性肿瘤的术后面瘫 被引量:20
8
作者 肖灿 李卫东 刘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4-175,共2页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手术 面神经损伤 病因
下载PDF
穴位电针刺激对周围性面神经损伤兔面神经核中BDNF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孙忠人 卫彦 +1 位作者 姜国华 寇吉友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04-207,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电针刺激对面神经损伤兔面神经核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BDNF mRNA)表达的影响,揭示针刺促进损伤面神经再生修复的机理。方法:日本大耳白兔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切开左侧面部皮肤后缝合)、模型组(造模后不给任何处置... 目的:观察穴位电针刺激对面神经损伤兔面神经核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BDNF mRNA)表达的影响,揭示针刺促进损伤面神经再生修复的机理。方法:日本大耳白兔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切开左侧面部皮肤后缝合)、模型组(造模后不给任何处置)、西药组(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地塞米松)、传统针刺组(手针针刺“翳风”“颧”“地仓”“颊车”“四白”“阳白”穴)、电针刺激组(穴同传统针刺组),每组分为术后7、14、212、8 d 4个时间组。应用神经卡压法造成面神经损伤模型。采用伊红染色的方法光镜下观察面神经核中神经元细胞形态的改变,用原位杂交方法对面神经核BDNF mRNA表达阳性神经元进行染色,并用阳性细胞表达数定量分析。结果:穴位电针刺激后伊红染色可见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现象比模型组、西药组、传统针刺组明显改善,且电针刺激组兔面神经核中BDNF mRNA的表达明显多于其它4组(P<0.01),3个治疗组均有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BDNF mRNA表达增高的趋势(P<0.01)。结论:穴位电针刺激对损伤的面神经修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电针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表达 面神经
下载PDF
丝素导管修复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陆艳 迟放鲁 +2 位作者 赵霞 邵正中 曹正兵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孔丝素材料用于面神经缺损修复的可能。方法以多孔丝素导管修复SD大鼠面神经5 mm缺损,设壳聚糖导管为对照。术后4、6、8周行电生理学检查,2、4、6、8周取材HE及甲苯胺蓝染色组织学检查,以了解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 目的探讨多孔丝素材料用于面神经缺损修复的可能。方法以多孔丝素导管修复SD大鼠面神经5 mm缺损,设壳聚糖导管为对照。术后4、6、8周行电生理学检查,2、4、6、8周取材HE及甲苯胺蓝染色组织学检查,以了解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时间推移,大鼠神经得以成功再生,8周时多孔丝素导管组的再生神经动作电位平均振幅已达健侧的24.9%±5.7%(x±s,以下同),与壳聚糖导管组(13.7%±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125);8周时丝素导管组有髓神经纤维平均计数(62.5±6.3)与壳聚糖导管组(55.3±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6)。结论多孔丝素导管对面神经缺损能起到一定作用,有可能促进和引导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丝素
原文传递
人工耳蜗植入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林娥 曹克利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5年第6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术 并发症分析 面神经麻痹 手术治疗 病人需要 面神经损伤 切口感染 植入术后 住院治疗
下载PDF
针刺对面神经再生逆行轴突转运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吴滨 高炳庆 +2 位作者 何竞 李春华 刘屹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13期1902-1903,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面神经逆行轴突转运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针刺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机制。方法同龄成年健康的新西兰兔18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8~2.8kg。均在30mg/L的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下,分离暴露面神经上颊支...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面神经逆行轴突转运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针刺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机制。方法同龄成年健康的新西兰兔18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8~2.8kg。均在30mg/L的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下,分离暴露面神经上颊支,在手术放大镜下切断神经,用硅胶管将两断端嵌入并缝合固定,形成再生室。术后动物根据体重和雌雄,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只,每组的90只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小组,每小组各30只。分别接受125I-BDNF,125I-NT-3或125I-NT-4再生室内注射,10μl/只。针刺组于术后2和26h各接受1次治疗,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4,8,24,48h摘取含面神经核的脑干检测,两组对照。结果对照组脑干中125I-BDNF,125I-NT-3或125I-NT-4的γ计数在12和24h达到峰值,分别为犤(1413±1),(1348±4)〗,犤(1352±3),(1286±3)〗犤(806±2),(1137±2)〗,48h又明显降低,分别为(594±1),(624±2),(354±2),不同时段波动很大。而针刺组脑干的125I-BDNF,125I-NT-3,125I-NT-4γ计数在各个时段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结论针刺可促进面神经神经营养因子逆行轴突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面神经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周围神经再生 从分子生物学 针灸疗法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3和牙髓干细胞在兔面神经损伤修复中作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庄友梅 木合塔尔.霍加 +2 位作者 许辉 马蓉 张晓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7期637-639,共3页
目的探讨再生室内联合应用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修复兔面神经横断性损伤的可行性,比较各时间段不同药物干预后面神经的恢复情况。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 目的探讨再生室内联合应用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和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修复兔面神经横断性损伤的可行性,比较各时间段不同药物干预后面神经的恢复情况。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DPSCs+TGF-β3组(实验组)、TGF-β3组和PBS组,每组各12只,3组均于兔左面颊部分离面神经上颊支并切断,利用硅胶管作为再生室桥接离断的神经上颊支,建立面神经上颊支横断伤模型。实验组在再生室内加入100ng/μL TGF-β3液和1×108/LDPSCs悬液0.1mL,TGF-β3组加入等量100ng/μL TGF-β3液,PBS组加入等量PBS液,术后4、12周比较3组兔面神经修复再生情况。结果4、12周时实验组神经纤维数[(1 034.58±94.28)、(1 425.92±188.98)根]和纤维直径[(2.05±0.14)、(7.18±0.40)μm]高于TGF-β3组[(935.00±44.60)、(1 053.42±135.26)根,(1.56±0.12)、(6.21±0.47)μm]和PBS组[(555.50±80.20)、(694.36±24.11)根,(1.26±0.08)、(3.64±0.56)μm](P<0.05);12周时3组再生神经纤维总数和纤维直径均高于4周时(P<0.05)。结论 TGF-β3与DPSCs联合应用可有效促进面神经再生,二者联合应用较单用TGF-β3修复效果好;DPSCs可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面神经组织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牙髓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3
原文传递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修复面神经损伤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兴安 吴蜀江 +4 位作者 卢海彬 石修全 王洪玲 曹云亮 李元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8期5145-5150,共6页
背景: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治疗包括手术、理疗及药物等方法,但有些情况下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目的:研究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面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健康大耳白兔10只双侧面神经上颊支横断后置入硅胶神经再生导管,一侧注入富血... 背景: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治疗包括手术、理疗及药物等方法,但有些情况下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目的:研究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面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健康大耳白兔10只双侧面神经上颊支横断后置入硅胶神经再生导管,一侧注入富血小板血浆为实验侧,另一侧注入生理盐水为对照侧。术后8周进行面神经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观察、图像分析、评价面神经再生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实验侧口轮匝肌动作电位潜伏期明显低于对照侧,复合神经肌肉动作电位振幅(M波)明显高于对照侧(P<0.01)。实验侧再生神经更显成熟,再生轴突较多,髓鞘分化较好,髓鞘厚度较均匀,再生轴突的直径接近正常,神经轴突较密集,排列较规则,神经纤维外膜较较对照组增厚,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层较对照组增多;对照侧再生轴突数目较少,分布不均匀,轴突发育较差,并见大量纤维结缔组织,空泡变性较实验侧为多。实验侧再生神经在有髓轴突直径、面积、髓鞘厚度及轴突计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侧,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富血小板血浆在面神经损伤修复再生中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神经组织构建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面神经损伤 硅胶神经再生室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再生
下载PDF
腮腺手术与面神经功能损伤及术后恢复的关系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军生 刘延考 夏春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3234-3238,共5页
目的:以神经电图和临床H-B系统方法联合评价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对面神经的损伤的程度;并按照手术方式、肿瘤大小、术中面神经暴露时间、面神经牵拉程度分组对照比较其与面神经损伤的关系;同时观察神经电图各相关指标在评价面神经损伤中的... 目的:以神经电图和临床H-B系统方法联合评价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对面神经的损伤的程度;并按照手术方式、肿瘤大小、术中面神经暴露时间、面神经牵拉程度分组对照比较其与面神经损伤的关系;同时观察神经电图各相关指标在评价面神经损伤中的特定意义。方法:选择2001-07/2003-10山东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单侧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①使用神经肌电图机于术前12~24h及术后3,10,20,80,100d评价面神经功能状态,根据H-B评价体系的理论和方法观察面神经受损状况。②按照手术方式、肿瘤大小、术中面神经暴露时间、面神经牵拉程度分组,观察各组术后面神经损伤情况。③检测神经动作电位的波幅、潜伏时和电位持续时间并计算出神经损伤的变性率,以术前健侧结果作正常对照值,评价在面神经损伤中的意义。结果:①H-B系统显示术后3~20d为面神经麻痹的进展期,40d为面神经麻痹逆转的高峰期,60d后面神经麻痹恢复的机率明显减少。②腮腺全切、浅叶全切及功能性浅叶切除3种手术方式术后波幅值、潜伏时、改变程度依次减少。面神经功能减低程度随术中暴露时间增加而增高。③手术后3d起神经损伤的变性率、波幅值、潜伏时、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均较正常水平有显著性改变,并在10d时达到高峰,20~40d神经功能开始逐渐明显恢复,60d后修复变化明显减少[术后3d变性率(47.20±14.35)%、波幅值(0.98±0.36)mV、潜伏时(6.33±1.58)ms、动作电位持续时间(9.55±1.82)ms,P<0.05或0.01]。结论:①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对面神经的损伤可恢复。面神经的损伤在术后10d表现最明显,20~40d为神经修复的活跃期,60d后为神经修复的缓慢期或静止期。②神经损伤程度随腮腺切除范围增加而增高,面神经解剖前提下的腮腺浅叶局限性切除最有利于保护面神经功能,面神经损伤与术中暴露时间、面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功能恢复 腮腺 腺样体切除术
下载PDF
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核中黏附分子CD44表达与穴位电针刺激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雷激 骆文龙 +5 位作者 伍宗惠 欧小毅 杨利 龚林 杨朝鲜 袁琼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5369-5373,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电针在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及对黏附分子CD44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2在泸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普通级6~8个月龄新西兰家兔36只,体质量2~2.75kg,雌雄不拘。②实验方法:... 目的:观察穴位电针在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及对黏附分子CD44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2在泸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普通级6~8个月龄新西兰家兔36只,体质量2~2.75kg,雌雄不拘。②实验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取兔32只,压榨损伤右侧面神经上颊支制备面神经损伤模型。③实验分组: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16只,不作穴位电针刺激,自然恢复;针刺组16只术后立即行翳风、颧髎、颊车、地仓、阳白、四白及合谷穴位电针治疗,1次/d,30min/次;另取4只家兔做正常对照组。④实验评估:于术后1,4,7,14d每组分别取4只兔麻醉后,经心灌注处死动物,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面神经核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观察CD44的表达。结果:36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手术对照组和针刺组兔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术后1d,两组细胞形态正常;术后4d,两组细胞肿胀、胞浆空泡化、染色质溶解、核仁偏移、尼氏小体消失;术后7d,手术对照组有明显神经元的死亡,针刺组仅有神经元变性表现,并出现核仁回归、尼氏小体重现;术后14d,手术对照组神经元的坏死更为明显,针刺组神经元肿胀及变性程度有明显改善。②各组CD44标记阳性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数目:正常组,面神经核中有CD44表达。术后1d,针刺组和手术对照组CD44有明显增加;术后4d,针刺组CD44阳性细胞数较手术对照组显著性增加(P<0.01);术后7d,手术对照组的CD44阳性细胞数目较针刺组增加(P<0.05)。术后14d,两组比较无差别,阳性细胞免疫染色着色不一。结论:穴位电刺激能促进黏附分子CD44在损伤面神经核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学位 面神经损伤 抗原 CD44 组织构建
下载PDF
家兔面神经损伤后穴位针刺对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牙祖蒙 王建华 +1 位作者 李忠禹 谭颖徽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 :观察穴位电针刺激对家兔面神经再生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压榨伤后 ,电针刺激翳风、颧▲、地仓、颊车、四白、阳白、合谷穴 ,每天 30min ,2周为 1疗程。设对照组。经 1、2、3疗程治疗... 目的 :观察穴位电针刺激对家兔面神经再生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压榨伤后 ,电针刺激翳风、颧▲、地仓、颊车、四白、阳白、合谷穴 ,每天 30min ,2周为 1疗程。设对照组。经 1、2、3疗程治疗后 ,应用原位杂交及RT PCR技术检测针刺组及对照组面神经核、面神经、表情肌中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两组三种组织中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高峰均出现在神经损伤后第 6周 ;表情肌组织中 ,针刺组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TrkA、TrkC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1 ) ,另一受体TrkB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神经组织中 ,受体TrkC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其它指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在面神经再生过程中 ,穴位电针刺激能明显增强表情肌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TrkA、TrkC及神经组织中受体TrkCmRNA的表达 ,从而对神经再生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电针刺激 面神经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腮腺良性肿瘤2种解剖面神经术式术后面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吕继连 张瑞 张帅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6-460,共5页
目的:比较解剖面神经总干及面神经下颌缘支两种解剖显露面神经的术式对腮腺良性肿瘤术后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头颈外科2013-03-2015-09期间住院的5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分为A组(解剖面神经总干)27例、B组(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28... 目的:比较解剖面神经总干及面神经下颌缘支两种解剖显露面神经的术式对腮腺良性肿瘤术后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头颈外科2013-03-2015-09期间住院的5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分为A组(解剖面神经总干)27例、B组(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28例,分别采用解剖面神经总干及分支的术式行肿瘤切除,采取主观及客观的评价方法,主观采用观察法,客观采用神经电生理的检测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面瘫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主观检测A组和B组2种解剖面神经的术式术后发生面神经损伤的概率分别为7.41%、25%,客观检测为14.81%、39.29%,B组患者的术后面神经损伤程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在直径<5cm的腮腺良性肿瘤手术,采用解剖显露面神经总干的术式可明显减少面瘫症状的发生,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面神经 神经电生理 面神经损伤
原文传递
管灸对面神经损伤模型家兔面部表情肌NGFmRNA、NT-3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金蓉 宋军 +2 位作者 田丰伟 唐路 张权森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管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机理。方法:采用机械压榨制作家兔面神经损伤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管灸对其面部表情肌NGFmRNA、NF-3mRNA表达的影响,并和电针进行对比。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管灸组面部表情肌中NGFmRNA、NT-3mRN... 目的:探讨管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机理。方法:采用机械压榨制作家兔面神经损伤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管灸对其面部表情肌NGFmRNA、NF-3mRNA表达的影响,并和电针进行对比。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管灸组面部表情肌中NGFmRNA、NT-3mRNA积分光密度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与电针组比较,管灸组面部表情肌中NGFmRNA表达增强(P<0.01),NT-3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管灸可显著增加面部表情肌中NGFmRNA、NT-3mRNA表达,从而促进面神经损伤的修复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灸 面神经损伤 NGFMRNA NT-3mRNA
下载PDF
电针对兔面神经损伤的超微结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立安 王照钦 +4 位作者 付静静 杜茜茜 张译元 矫翠翠 董京军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3-428,共6页
目的:对比电针与手针对面神经损伤兔面神经雪旺细胞、髓鞘及线粒体等结构形态学影响,探索电针治疗面神经损伤的机制。方法: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手针组、电针组,每组10只。经面神经压榨复制面神经损伤模型。电针... 目的:对比电针与手针对面神经损伤兔面神经雪旺细胞、髓鞘及线粒体等结构形态学影响,探索电针治疗面神经损伤的机制。方法: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手针组、电针组,每组10只。经面神经压榨复制面神经损伤模型。电针组取"地仓""下关""太阳""阳白"进行电针治疗,每次30min;手针组选穴同电针组,每10min平补平泻捻转手法行针1次,留针30min。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28d。每7d进行1次面肌运动评分,28d后电镜观察各组面神经超微结构。结果:治疗后,假手术组与正常组比较各项结果未见明显变化(P>0.05)。模型组在面肌运动评分、超微结构形态学变化以及单位面积轴突数目、髓鞘厚度、轴突面积等方面均差于正常组(P<0.05);两治疗组面肌运动评分、超微结构形态学变化以及单位面积轴突数目、髓鞘厚度、轴突面积均好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各项结果均好于手针组(P<0.05)。结论:在面神经损伤的治疗中,电针比手针更能促进轴浆线粒体增殖、髓鞘恢复以及轴索再生,这可能是电针治疗面神经损伤效果优于手针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面神经损伤 电镜 髓鞘 线粒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