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理论解读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沈悦 张学峰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4,94,共8页
在房价高涨背景下,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构建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衡量体系的基础上,运用马氏距离聚类分析法依据住宅价格将35个大中城市分为4组,通过面板实证和多因素FMOLS进行分析。发现住宅价格与居民收入长... 在房价高涨背景下,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构建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衡量体系的基础上,运用马氏距离聚类分析法依据住宅价格将35个大中城市分为4组,通过面板实证和多因素FMOLS进行分析。发现住宅价格与居民收入长期均衡并互为因果关系。虽然住房支付能力稳定性整体比较脆弱,但城市之间呈现异质性,导致这一现象与收入之外的其他基本面因素也有密切关系。鉴于此,政府在实现住宅价格和居民收入良性互动的同时,还应加强房价较低城市的软硬件建设,引导住宅需求合理流动,解决高房价城市住房支付能力不稳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 支付能力稳定性 聚类分析 面板实证
原文传递
碳排放视角下入境旅游对共同富裕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查瑞波 许进鎔 王善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0-1224,共1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上希望独立且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提供了新的理论路径选择,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入境旅游是国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上希望独立且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提供了新的理论路径选择,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入境旅游是国际或地区间资源流动的润滑剂,有利于经贸和劳动就业等的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全球变化加剧,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公认的主流价值,入境旅游影响共同富裕发展中的碳排放问题也越来越重要。但学界对入境旅游与共同富裕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因此,入境旅游、共同富裕和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亟待探索与研究。因此,基于文献分析构建研究假设,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世界最大自贸区(RCEP)作为案例地,选取区域内15个成员国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和固定/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等计量经济方法,实证分析了碳排放作用下入境旅游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1)变量间均存在1%显著水平上的两两相关性。(2)变量间在1%显著性水平上具有长期均衡关系。(3)共同富裕和碳排放的固定效应模型结果验证了假设,表明入境旅游提升1%促进共同富裕上升0.644%;入境旅游提升1%导致碳排放上升0.132%;而共同富裕提升1%导致碳排放上升0.019%。研究提出了助力区域入境旅游、共同富裕和低碳发展的启示和建议,对促进RCEP区域内各国旅游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 共同富裕 碳排放 面板实证 RCEP
原文传递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的增长效应研究:基于OLG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甘霖 岑树田 《改革与战略》 2013年第12期16-20,共5页
文章在OLG模型框架下研究储蓄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跨期效应,上一期的储蓄对当期的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在实证层面,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发现,1979—2011年我国的居民储蓄能显著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原因... 文章在OLG模型框架下研究储蓄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跨期效应,上一期的储蓄对当期的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在实证层面,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发现,1979—2011年我国的居民储蓄能显著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原因,并且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基本一致的特征。文章研究表明,过去30多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节俭行为实际上为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储蓄 经济增长 OLG模型 面板实证
原文传递
M_(2)/GDP 长期上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4
作者 应习文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2-48,共17页
在我国经济开启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监管层提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M_(2))应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这意味着,M_(2)/GDP需要逐步稳定;然而M_(2)/GDP上升却是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本文通过构建带有货币发行机制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在我国经济开启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监管层提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M_(2))应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这意味着,M_(2)/GDP需要逐步稳定;然而M_(2)/GDP上升却是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本文通过构建带有货币发行机制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从资本积累引发资本产出比上升,同时资本作为抵押物不断创造信用货币的角度,解释了经济体伴随资本积累引起的长期M_(2)/GDP上升的问题。结果显示,即使金融杠杆不变,资本产出比的上升也会推高M_(2)/GDP,但会逐步趋向于均衡。本文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发现,技术进步率、资本产出弹性、主观贴现率、跨期替代弹性与折旧率,均会影响M_(2)/GDP,并用15国35年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这些参数的影响。本文最后提出建议:通过提升技术进步率、劳动力增速和消费率来控制M_(2)/GDP的上升,同时要避免M_(2)/GDP的大幅下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M_(2)/GDP 资本积累 面板实证
下载PDF
国家创新能力发展中金融作用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多维分类样本的面板实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左志刚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9-94,共16页
理论上金融是国家创新能力关键支撑要素之一,但其实际作用尚未得到直接检验,更未曾有过跨国比较。文章借鉴Antzoulatos(2008)等学者的多维分类方法,将27个经合组织国家的金融体系区分为三个类型,通过比较研究探索在不同金融体系背景下,... 理论上金融是国家创新能力关键支撑要素之一,但其实际作用尚未得到直接检验,更未曾有过跨国比较。文章借鉴Antzoulatos(2008)等学者的多维分类方法,将27个经合组织国家的金融体系区分为三个类型,通过比较研究探索在不同金融体系背景下,金融整体发展、具体金融渠道发展对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实际作用及其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一是金融发展对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存在非线性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金融欠发达国家和市场主导型金融发达国家更为明显;二是在具体金融渠道中,金融发达国家股市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优于银行信贷,尤其是在市场主导型金融发达国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渠道 国家创新能力 国际比较 面板实证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大豆生产波动动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维刚 张晓东 +1 位作者 宋继华 孙丹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63,共16页
在我国大豆生产波动频繁的情况下,找出影响大豆单产、种植面积的影响因素是实现“提单产、稳面积”的首要举措。研究采用1999~2020年21个省份面板数据,在分析大豆单产、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基础上,根据大豆单产增减趋势,把大豆产区划分... 在我国大豆生产波动频繁的情况下,找出影响大豆单产、种植面积的影响因素是实现“提单产、稳面积”的首要举措。研究采用1999~2020年21个省份面板数据,在分析大豆单产、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基础上,根据大豆单产增减趋势,把大豆产区划分成增产区、减产区和波动区,采用改进的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对三个产区的大豆单产和种植面积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机械化收割、产研结合、农药投入、小型拖拉机的投入是影响不同区域大豆单产的显著因素;机械化耕作是提升所有区域种植面积的显著因素,玉米种植面积、化肥投入、农药投入、灌溉条件、科研资金与人员投入、产研结合、机械化收割是影响不同区域大豆种植面积显著因素。根据分析,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生产 大豆单产 大豆种植面积
下载PDF
空间视角的研发资本投入、人力投入与经济增长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1
7
作者 万勇 文亚青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33,共5页
文章采用1997-2010年间中国30个省区科技与经济发展数据,分析中国不同省域空间研发资本投入、人力投入的空间分布状况;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不同空间研发资本投入、人力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研发资本投入对... 文章采用1997-2010年间中国30个省区科技与经济发展数据,分析中国不同省域空间研发资本投入、人力投入的空间分布状况;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不同空间研发资本投入、人力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研发资本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有限,但是研发人力投入则能带来较为显著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投入 空间分布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实证
下载PDF
地方债务影响经济波动
8
作者 项后军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7年第6期153-154,共2页
日益引起关注的地方债务问题是否会对经济波动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通过考察地方债务作用于经济波动的传导渠道,以及土地财政和政治周期对该渠道的影响,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并利用中国2003-2013年31个省份的面... 日益引起关注的地方债务问题是否会对经济波动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通过考察地方债务作用于经济波动的传导渠道,以及土地财政和政治周期对该渠道的影响,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并利用中国2003-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地方债务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务 经济波动 传导渠道 政治周期 面板数据实证 不可忽视 财政
原文传递
城市创新质量、制度环境与区域一体化
9
《新华文摘》 2024年第4期163-163,共1页
高波在《河北学刊》2023年第6期撰文指出,使用2003一2020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城市创新质量和制度环境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后,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城市创新质量的提升不仅能提高本地区区域一体化水平,还能通过溢出效应... 高波在《河北学刊》2023年第6期撰文指出,使用2003一2020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城市创新质量和制度环境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后,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城市创新质量的提升不仅能提高本地区区域一体化水平,还能通过溢出效应推动周边地区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第二,协同创新和数字创新对区域一体化的推动作用更大。第三,制度环境在创新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在制度环境好的城市和地区,创新对区域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在制度环境差的城市和地区,创新对区域一体化的促进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质量 协同创新 促进作用 区域一体化 溢出效应 地级以上城市 面板数据实证 《河北学刊》
原文传递
流通业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
10
作者 张增辉 肖亚成 《新华文摘》 2023年第21期162-162,共1页
在《中国流通经济》2023年第7期撰文指出,利用2005一2020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后,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流通业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缩小效应主要体现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推... 在《中国流通经济》2023年第7期撰文指出,利用2005一2020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后,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流通业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缩小效应主要体现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推动上。第二,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存在地区和类别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显著为负,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消费差距 流通业发展 农村居民消费 类别差异 面板数据实证 影响及作用 东北地区 《中国流通经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