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ACTION、CAMELOT的研究结果看长效钙通道阻断剂的冠心病疗效
1
作者 孙宁玲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5年第4期2-3,共2页
关键词 CAMELOT ACTION 硝苯地平控释片 稳定型心绞痛 拜新同 临床终点 致死心肌梗死 降压药物 钙通道阻断剂 亚组
下载PDF
慢性闭塞性病变远端血管血流对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罗育坤 林朝贵 +5 位作者 彭亚飞 郑行春 张飞龙 陈建华 鄢晓平 陈良龙 《上海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病变术前远端血管血流状态对PCI术后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病例入选条件:完全性血管闭塞;闭塞时间≥1个月;PCI达到造影成功标准;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89例,男性59例,女性30例,年... 目的探讨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病变术前远端血管血流状态对PCI术后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病例入选条件:完全性血管闭塞;闭塞时间≥1个月;PCI达到造影成功标准;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89例,男性59例,女性30例,年龄40- 79岁。病变血管分布:左主干病变2例、LAD病变39例、LCX病变16例、RCA病变24例、LAD+RCA病变5例、LAD+LCX病变3例。将上述患者分成: A组24例,CTO远端血管床前向或逆向血流正常或接近正常。B组42例,CTO远端血管床前向或逆向血流减少。C组23例,CTO远端血管床前向或逆向血流显著减少或几乎无血流。三组年龄、性别及病变血管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后随访半年,分别应用CCS标准进行心绞痛分级(CCSS)、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NYHAS)、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射血分数(EF),并评估累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非致死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PCI或CABG、心血管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三组PCI术前后比较:CCSS分别为3.0±0.4和1.5±0.2(P<0.01)、3.5±0.6和1.9±0.5(P<0.01)、1.8±0.6和1.6±0.4(P>0.05)。NYHAS分别为2.6±0.3和1.5±0.4(P<0.01)、3.0±0.9和2.0±0.3(P<0.01)、2.8±0.5和2.6±0.6(P>0.05)。EF分别为45.5%±9.9%和50.9%±10.5%(P<0.01)、44.8%±9.6%和46.3%±8.5%(P<0.01)、39.1%±10.2%和40.2%±11.1%(P>0.05)。MACE分别为4.2%、7.1%和13.0%(P>0.05)。结论CTO病变PCI术对缓解心绞痛及改善心功能的疗效取决于PCI前远端血管床的血流状态及存活心肌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血管 闭塞性病变 心功能 病变血管 心绞痛分级 介入治疗 致死心肌梗死 存活心肌 射血分数 二维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邢宏力 王利芳 +1 位作者 平梅 贾永平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5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司匹林组和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联合治疗组),...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司匹林组和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50例。阿司匹林组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0周的血脂、尿白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心踝血管指数(CAVI)、踝臂指数(ABI),通过随访对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CAVI和ABI水平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CAVI和ABI水平改善程度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治疗后,阿司匹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白蛋白、β2-MG、三酰甘油、UAE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三酰甘油、UAER、β2-MG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阿司匹林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主要终点的发生率高于联合治疗组(P<0.05)。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动脉僵硬度和微量蛋白尿的危险因素为舒张压、收缩压、餐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结论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合用能够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明显缓解动脉僵硬度,有效减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主要终点发生率,并发现动脉僵硬度及微量蛋白尿与血压及血糖水平具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 糖尿病 动脉僵硬度 致死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入院心电图无缺血改变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学庆 芮立美 +5 位作者 朱红涛 丁晓军 赵剑峰 欧阳巍立 龚军辉 张友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342-1344,1348,共4页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入院心电图无缺血改变的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丹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92例NSTEMI患者,根据急诊室12或18导联心电图表现,分为两组,即无缺...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入院心电图无缺血改变的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丹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92例NSTEMI患者,根据急诊室12或18导联心电图表现,分为两组,即无缺血改变组及ST段压低组。了解NSTEMI患者心电图无缺血改变的发生率,住院期间及出院30 d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和ST段压低组相比,无缺血改变组多年纪轻,有近期吸烟史,心血管危险因素少。无缺血性改变组(n=110,57.3%)明显高于ST段压低组(n=82,42.7%)。无缺血改变组3支血管病变发生率低于ST段压低组(28.2%vs.41.5%,P=0.003),左主干(7.3%vs.24.4%,P=0.000)及前降支近端病变发生率(30.9%vs.41.5%,P=0.027)低于ST段压低组,无缺血改变组D-to-B时间(h)明显高于ST段压低组[(30.88±18.29)vs.(14.61±6.25),P=0.000]。住院期间MACE低于ST段压低组,但是30 d MACE两者无明显差别。结论根据入院心电图检查的结果,NSTEMI患者心电图无缺血改变发生率高、短期预后较ST段压低组好,但仍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及时实现再灌注治疗可能会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图 心源性死亡 致死心肌梗死 靶血管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