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2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曦洲 隋金珂 +1 位作者 谢轶群 施俊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OPN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乳... 目的探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OPN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OP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20.0%(5/25)、43.1%(25/5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否家族史、不同年龄、不同原发肿瘤大小的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间OP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组织学分级、不同临床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患者间OP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利于乳腺癌的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导管 浸润性导管 免疫组织化学 骨桥蛋白质
下载PDF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绍武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71-72,共2页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张绍武(内蒙古自治区医院乳腺室)目前对早期乳腺癌的准确概念还缺乏统一的认识,有人将临床Ⅰ期的癌视为早癌,也有将肿块直径不超1cm、无淋巴转移的癌称为早癌,随着现代高科技发展和生物界对癌瘤生长及发展的认...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张绍武(内蒙古自治区医院乳腺室)目前对早期乳腺癌的准确概念还缺乏统一的认识,有人将临床Ⅰ期的癌视为早癌,也有将肿块直径不超1cm、无淋巴转移的癌称为早癌,随着现代高科技发展和生物界对癌瘤生长及发展的认识不断提高,对早期乳癌的概念也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块直径 早期诊断 乳腺导管 钼靶 张绍武 浸润性导管 放大摄影 小叶原位 淋巴转移 结缔组织增生
下载PDF
乳腺癌围术期的护理和心理疏导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红霞 刘宽荣 《实用医技杂志》 2016年第2期214-215,共2页
乳腺癌是一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多数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其5年生存率在57.3%左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其皮瓣游离的范... 乳腺癌是一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多数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其5年生存率在57.3%左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其皮瓣游离的范围较大,一般术后3-4 d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下积液,加之手术造成患者形体的改变和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给不少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生活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手术 皮下积液 患侧上肢 心理疏导 健康 皮瓣游离 围手术期 根治术 心理压力 浸润性导管
下载PDF
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和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8
4
作者 韩安家 熊敏 +1 位作者 李智 梁英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探讨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α 、β 、γ 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ILC)和浸润性导管癌 (ID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了 19例ILC和 32例IDC组织中α 、β 、γ catenin的表达 ,并根据阳性癌细... 目的 探讨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α 、β 、γ 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ILC)和浸润性导管癌 (ID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了 19例ILC和 32例IDC组织中α 、β 、γ catenin的表达 ,并根据阳性癌细胞占肿瘤细胞的比例进行半定量化分析和统计学χ2 检验。结果 α 、β 、γ catenin在 19例ILC中表达缺失和明显减少的分别为 15例 (78.9% ) ,10例(5 2 .6 % )和 16例 (84.2 % ) ,而在 32例IDC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和明显减少为 2 4例 (75 .0 % ) ,14例(43.8% )和 2 6例 (81.3% )。另外 ,这 3种蛋白在浸润性癌组织中表达强度弱于原位癌灶的表达强度。α catenin和 β 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未发现α 、β 、γ 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与有无伴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α 、β 、γ catenin在乳腺ILC和IDC中表达均为明显缺失和减少 ,说明这些粘附分子在乳腺浸润性癌发生中确实丧失了其正常的细胞粘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小叶 乳腺浸润性导管 上皮钙依赖粘附素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裸鼠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0
5
作者 白绍槐 赵扬冰 +4 位作者 张旋波 李宏江 敬静 谢从义 陈国经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20-221,共2页
将1996年1月获得的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移植于BALB/c-nu/nu裸小鼠胸部乳垫下,31天后在局部出现肿瘤结节,并逐渐长大,以后进行鼠间传代移植,现已15代,移植成功率100%,肿瘤... 将1996年1月获得的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移植于BALB/c-nu/nu裸小鼠胸部乳垫下,31天后在局部出现肿瘤结节,并逐渐长大,以后进行鼠间传代移植,现已15代,移植成功率100%,肿瘤保持了原先的生物学特性。经医学文献检索证实,该模型在国内属首次建立,为乳腺癌的深入研究建立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 动物模型 浸润性导管 乳腺 移植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征象与雌激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初探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银珍 黄道中 +6 位作者 张青萍 万婕 张超 赵胜 李进兵 周元媛 刘健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二维超声征象,并与术后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组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二维超声征象,并与术后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组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55.2%(53/96),具有毛刺征(蟹足征)、周边高回声晕、后方声衰减征象之一者,肿块雌激素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不具有上述征象的肿块(P<0.01);无微钙化组雌激素受体阳性率比微钙化组略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二维超声征象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 激素受体表达 超声征象 相关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雌激素受体阳 回顾分析 超声预测 病理证实 对比研究 微钙化 可能 水平 二维 毛刺征 声衰减 显著 肿块
原文传递
乳腺癌中EZH2和p5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7
作者 汪小霞 孟刚 +5 位作者 李丽 王岳君 杨苗苗 韩彪 陈青 黄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ZH2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50例乳腺腺病、92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和2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ZH2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50例乳腺腺病、92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和2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组织中EZH2和p53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EZH2在ILC与IDC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其在乳腺腺病组织中的表达低于ILC与IDC组织(P<0.016 7)。EZH2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组织学类型、p TNM分期等均无关,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分子亚型、生存状态及p53表达有关(P<0.05)。p53蛋白在乳腺腺病和IL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其在ID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ILC与乳腺腺病组织(P<0.0167)。p53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等无关,与组织学类型、p TNM分期、分子亚型及生存状态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EZH2及p5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具有相关性(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ZH2及p53蛋白表达是乳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乳腺腺病、ILC及IDC组织中,EZH2及p53蛋白表达逐渐升高,二者表达呈正相关。EZH2及p53蛋白表达水平对评价乳腺癌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导管 浸润性小叶 EZH2 P5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癌血行转移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深明 朱彩霞 +2 位作者 黎志勋 王劲松 林颖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癌基因HER2、缺氧诱导因子(HI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5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HER2、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癌基因HER2、缺氧诱导因子(HI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5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HER2、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并随访其术后5年内远处血行转移的情况。结果5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HER2、HIF-1a和VEGF表达均彼此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4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ER2、VEGF、淋巴结转移和临床肿瘤分期与癌的远处血行转移相关,HIF-1α表达与远处血行转移不相关(P>0.05)。23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中,仅VEGF表达与其远处血行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HER2可能通过HIF-1α途径调节VEGF蛋白的表达,参与乳腺癌血管的生成。VEGF表达可作为术后预测血行转移的指标之一,HER2过度表达和HIF-1α表达不能预测远处血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行转移 相关因子 血管生成 血管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相关研究 VEGF表达 HIF-1α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乳腺浸润性导管 淋巴结阴乳腺 VEGF蛋白 HER2 缺氧诱导因子 乳腺组织 单因素分析 淋巴结转移 方法应用
原文传递
高频超声对乳腺不典型炎性病变与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9
作者 陈志奎 林敏 +5 位作者 陈琬萍 黄丹凤 林礼务 薛恩生 何以敉 俞丽云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09-1010,共2页
乳腺炎是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但部分乳腺炎性病变缺乏典型的炎症反应表现或既往乳腺炎症病史,术前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常误诊为乳腺癌。本研究拟比较临床症状不典型的乳腺炎性病变与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图特征,分析误诊原因,旨在提高超... 乳腺炎是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但部分乳腺炎性病变缺乏典型的炎症反应表现或既往乳腺炎症病史,术前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常误诊为乳腺癌。本研究拟比较临床症状不典型的乳腺炎性病变与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图特征,分析误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导管 乳腺疾病 病变 高频超声 诊断价值 鉴别 乳腺炎症 误诊原因
原文传递
超声影像学检查在肉芽肿性乳腺炎和浸润性导管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3
10
作者 姚春 陈林丽 +3 位作者 李艳萍 彭成忠 李明奎 姚洁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影像学检查在肉芽肿性乳腺炎(IGM)和浸润性导管癌(ID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IGM与50例IDC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分析病灶形状、生长方向、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Adler血流分级... 目的分析超声影像学检查在肉芽肿性乳腺炎(IGM)和浸润性导管癌(ID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IGM与50例IDC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分析病灶形状、生长方向、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Adler血流分级、血流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和弹性评分在IGM和IDC间的分布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年龄、PSV和RI的最佳截点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超声影像学特征对鉴别诊断IGM和IDC的优势比(OR)。结果IGM和IDC的病灶形状、边缘、内部回声和血流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患者的年龄、病灶生长方向、后方回声、钙化、PSV、RI和弹性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的结果显示,患者年龄、PSV和RI的最佳截点值分别为38.5岁、13.20 cm/s和0.6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弹性评分的鉴别诊断IGM和IDC的能力最强(OR=9.806),其次为钙化(OR=6.937)、后方回声是否衰减(OR=4.613)、RI(OR=3.257)、病灶生长方向(OR=3.198)和PSV(OR=1.202),病灶形状、边缘、内部回声以及Adler血流分级对鉴别诊断IGM和IDC几乎没有帮助。结论多因素综合分析超声影像学特征在鉴别诊断IGM和IDC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成像 肉芽肿乳腺炎 乳腺肿瘤 浸润性导管
原文传递
D2-40和CD3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11
作者 甄乐锋 叶长生 +2 位作者 刘民锋 丁贵坡 廖佳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48-1551,共4页
目的探讨D2-40和CD3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二步法检测10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D2-40和CD34的表达情况,分别计数D2-40阳性的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 目的探讨D2-40和CD3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二步法检测10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D2-40和CD34的表达情况,分别计数D2-40阳性的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D)和CD34阳性的微血管密度(MD),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的LMD(12.34±8.201)和MD(23.64±12.738)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1);LMD在组织学分级分组、淋巴结转移分组及pTNM分期分组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D在肿瘤大小分组、组织学分级分组、淋巴结转移分组及pTNM分期分组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MD和MD均与肿瘤大小(r=0.335,0.337)、组织学分级(r=0.580,0.671)、淋巴结转移(r=0.690,0.721)及pTNM分期(r=0.623,0.634)呈正相关(P<0.05),与ER、PR、Her-2表达情况无关(P>0.05)。结论 D2-40可以特异性标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内皮细胞,其标记的LMD和CD34标记的MD与提示乳腺癌进展和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密切相关,可望成为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情进展和转移的有效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40 CD34 乳腺浸润性导管 微淋巴管密度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与浸润性导管癌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增奎 韩长利 郑彩端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GM)的MRI诊断价值,并与浸润性导管癌(IDC)进行鉴别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肿块型GM和23例IDC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总结病灶的分布特点、形态、边缘、信号特点、强化特点、时间-信号强... 目的探讨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GM)的MRI诊断价值,并与浸润性导管癌(IDC)进行鉴别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肿块型GM和23例IDC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总结病灶的分布特点、形态、边缘、信号特点、强化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相关发现等,并通过χ~2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5例GM中8例累及乳腺区段(53.3%),7例累及乳晕后区(46.7%);圆形病灶7例(46.7%)、分叶状病灶4例(26.7%)、不规则形病灶4例(26.7%);病变边缘光滑3例(20.0%)、边缘模糊10例(66.7%)、边缘呈毛刺样表现2例(13.3%)。23例IDC中21例累及乳腺区段(91.3%),仅2例累及乳晕后区(8.7%);圆形病灶11例(47.8%)、分叶状病灶3例(13.1%)、不规则形病灶9例(39.1%);病变边缘光滑2例(8.7%)、边缘模糊6例(26.1%)、边缘呈毛刺样表现15例(65.2%)。(2)15例GM中均匀强化2例(13.3%),不均匀强化6例(40.0%),不均匀伴内部小环形强化7例(46.7%);TICⅠ型2例(13.3%),Ⅱ型8例(53.3%),Ⅲ型5例(33.4%)。23例IDC中均匀强化3例(13.0%),不均匀强化18例(78.3%),不均匀伴内部小环形强化2例(8.7%);TIC曲线类型Ⅰ型2例(8.7%),Ⅱ型9例(39.1%),Ⅲ型12例(52.2%)。(3)15例GM病灶实性部分的平均ADC值为(1.09±0.18)×10^(-3)mm^2/s,23例IDC病灶实性部分的平均ADC值为(0.92±0.21)×10^(-3)mm^2/s。(4)15例GM中乳头或皮肤回缩7例(46.7%),皮肤增厚8例(53.3%),同侧腋窝淋巴结增大9例(60.0%);23例IDC中乳头或皮肤回缩6例(26.1%),皮肤增厚6例(26.1%),同侧腋窝淋巴结增大8例(34.8%)。结论肿块型GM和IDC的临床与MRI表现有较多的重叠处,病灶的分布特点、边缘、强化特点、ADC值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乳腺炎 浸润性导管 乳腺肿块 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X线表现与ER、PR、Her-2、Ki-67、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丁如 朱昭环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4期1390-1394,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X线表现与免疫组化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P53表达水平间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的浸润性导管癌220例,观察其钼靶X线影像特征及经...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X线表现与免疫组化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P53表达水平间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的浸润性导管癌220例,观察其钼靶X线影像特征及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乳腺肿瘤细胞的ER、PR、Her-2、Ki-67、P53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现为肿块者162例(73.6%),肿块中出现毛刺征者95例(58.6%),有钙化者98例(44.5%),局限性密度增高者32例(14.5%),腺体结构扭曲者26例(11.8%)。乳腺癌钙化与Her-2阳性表达明显正相关(r=0.241,P<0.001);乳腺癌毛刺征与E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与Ki-67、P53阳性表达间呈负相关性(P<0.05);乳腺癌伴发皮肤增厚及皮肤、乳头凹陷者与ER、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与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Ki-67、P53表达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乳腺癌的X线影像表现可以一定程度上预估ER、PR、Her-2、Ki-67、P53的表达水平,从而可以前瞻性地评估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更好地为临床治疗及病情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导管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钼靶X线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其与乳腺癌病理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韩宏生 杨雪琴 高云展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9期1327-1330,共4页
目的评估钼靶X线对浸润性导管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回归分析钼靶X线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231例患者接受乳房X线检... 目的评估钼靶X线对浸润性导管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回归分析钼靶X线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231例患者接受乳房X线检查,恶性钙化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患者(P=0.001)或肿瘤直径>2 cm的乳腺癌患者中最常见(P=0.006)。钼靶X线多形型与p53阳性状态(P=0.039)及淋巴结转移(P=0.048)相关,而钼靶X线模糊非晶型与HER2受体阳性状态(P=0.026)相关。高表达Ki-67的肿瘤患者常见明显的肿块(P=0.002)。结论 X线特征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相关性反映肿瘤的属性,并且可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X线检查 乳腺肿瘤 浸润性导管 病理
下载PDF
高频彩超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敏惠 顾鹏 +1 位作者 曹礼庭 张青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8例乳腺囊实性肿块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果本组良性肿块55.55%(60/108),其中:纤维瘤27例,纤维瘤伴导管扩张5例,单纯囊肿10例,乳腺增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8例乳腺囊实性肿块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果本组良性肿块55.55%(60/108),其中:纤维瘤27例,纤维瘤伴导管扩张5例,单纯囊肿10例,乳腺增生病16例,脂肪瘤2例,(1例纤维瘤、1例腺病瘤被误诊为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96.66%(58/60);本组恶性肿块44.44%(48/108),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3例,浸润性髓样癌8例,单纯癌15例,乳头状癌1例,大汗腺癌1例,其中1例单纯癌被超声漏诊;诊断符合率97.91% (47/48)。结论乳腺良、恶性肿块有较典型的声像图改变,高频超声结合血流显像诊断符合率高,为乳腺疾病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超诊断 乳腺肿块 临床应用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诊断符合率 浸润性导管 肿块 乳腺增生病 声像图改变 纤维瘤 临床价值 肿块 病理证实 回顾分析 方法应用 肿块 导管扩张 单纯囊肿 肿瘤 乳头状
下载PDF
基于MRI、钼靶和病理的列线图预测肿块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16
16
作者 朱芸 张书海 +6 位作者 王小雷 杨昭 李淑华 杨丽 汤晓敏 马宜传 谢宗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51,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钼靶影像特征联合临床病理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肿块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转移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312例,按3∶1随... 目的探讨基于MRI、钼靶影像特征联合临床病理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肿块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转移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312例,按3∶1随机分成训练组(234例)与验证组(78例),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在训练组中,SLN阴性组158例,阳性组7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MRI、钼靶影像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预测因子,构建预测SLN转移的列线图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拟合优度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临床病理因素、MRI、钼靶影像特征在训练组及验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组中,肿瘤最大径、临床T分期、淋巴结触诊、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脉管浸润、MRI[肿块形状、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腋窝淋巴结状态]、钼靶(BI-RADS分类、腋窝淋巴结状态)这11个变量在SLN阴性组和阳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触诊、MRI(腋窝淋巴结状态)、钼靶(腋窝淋巴结状态)以及脉管浸润为预测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5个变量构建模型,训练组及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8和0.897;Hosmer-Lemeshow检验拟合优度P值分别为0.883和0.579(P>0.05)。结论基于MRI及钼靶的术前影像学特征联合临床病理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肿块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SLN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浸润性导管 列线图 前哨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钼靶检查
下载PDF
乳腺浸润癌剪切波弹性成像与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樊智颖 王学梅 +2 位作者 康姝 李响 耿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硬度与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16例,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及SWE检查,记录其弹性平均值(Emean);术后记录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 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硬度与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16例,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及SWE检查,记录其弹性平均值(Emean);术后记录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分析其与Emean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临床分期、ER、C-erbB-2、ki67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mean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组织分级、临床分期、ki67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mean具有独立相关性。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硬度与临床病理特点具有显著相关性,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影响其硬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 实时剪切波弹成像 模量值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蓉 龚水根 +3 位作者 张伟国 何双梧 张连阳 李增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IDC)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 (ER)水平之间的关系 ,评价根据IDC钼靶X线征象预测ER表达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181例经乳腺钼靶X线摄影、手术病理证实的IDC ,术后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ER表达情况 ,...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IDC)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 (ER)水平之间的关系 ,评价根据IDC钼靶X线征象预测ER表达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181例经乳腺钼靶X线摄影、手术病理证实的IDC ,术后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ER表达情况 ,将IDC钼靶X线表现中的恶性钙化、毛刺征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得的ER表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81例IDC中 ,肿块伴毛刺者 85例 ,有钙化者 74例 ;ER阳性者 99例 ,毛刺组ER阳性率与无毛刺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毛刺组中ER阳性表达更多见于较小癌灶 ;无钙化组ER阳性率较钙化组略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DC中毛刺征与ER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 钼靶 X线表现 雌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及二者联合应用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6
19
作者 吴海燕 彭勤中 +4 位作者 魏涧 郭晓军 张本林 陈涛 秦燕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均行手术并经病理证实,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和钼靶X线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术前超...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均行手术并经病理证实,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和钼靶X线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术前超声诊断乳腺癌35例(85.37%),不能定性或良性病变4例(9.76%),无明确异常2例(4.87%);而钼靶诊断结果分别是23例(56.10%),12例(29.27%),6例(14.63%)。高频超声诊断乳癌的准确率高于钼靶X线,漏误诊率低于钼靶,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准确率提高至92.68%。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具有特征性的超声影像学改变,高频超声较乳腺钼靶X线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两者联合应用能降低疾病的漏诊率及误诊率,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高频率 钼靶X线 乳腺浸润性导管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PV18、HPV16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晓燕 朱伟萍 +1 位作者 金爱萍 施达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 :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PV18、HPV16的感染情况 ,分析其是否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HPV16、HPV18的DNA序列 ,合成相应特异的寡核苷酸片段 ,用加尾标记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 ... 目的 :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PV18、HPV16的感染情况 ,分析其是否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HPV16、HPV18的DNA序列 ,合成相应特异的寡核苷酸片段 ,用加尾标记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 5 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0例相应正常乳腺上皮及 15例良性乳腺病变中HPV18、HPV16的感染 ,并分析其与患者发病年龄、肿块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中HPV18或 16的总阳性率达 70 6 % ,其中HPV18与HPV16的阳性率分别为 5 8 8%、4 5 1% ,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的感染率 (30 0 %、10 0 % ;P <0 0 5 ) ;乳腺良性病变的HPV18、16阳性率分别是 6 0 0 %、6 0 % ,其中HPV18的阳性率亦显著高于正常乳腺上皮 (P <0 0 5 )。结论 :(1)HPV16和18可能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的致病因子 ,HPV18尚可能与乳腺良性病变的发生有关。 (2 )HPV的感染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 HPV18 HPV16 乳腺肿瘤 导管 人乳头瘤病毒 原位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