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系实在论研究及其进展”报告会侧记 被引量:3
1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1-13,共3页
“关系实在论研究及其进展”报告会侧记本刊记者实体是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而物质实体及其性质乃是自近代洛克之后争论得最为激烈的哲学范畴,它不仅是哲学,而且也是现代物理学及其它各学科极为关注的对象。罗嘉昌同志所著的《从物质... “关系实在论研究及其进展”报告会侧记本刊记者实体是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而物质实体及其性质乃是自近代洛克之后争论得最为激烈的哲学范畴,它不仅是哲学,而且也是现代物理学及其它各学科极为关注的对象。罗嘉昌同志所著的《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实在论 第二性质 第一性质 实体主义 存有论 报告会 客观性 相对论 相对主义 物质实体
原文传递
西方古典哲学对实体的追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成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86-291,共6页
追问和探究实体是西方古典哲学一以贯之的主题。哲学在古希腊刚刚产生的时候起,就提出和追问本原问题。亚里士多德综合了先前哲学家的原子论本原思想和理念论本原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实体概念,并对这一概念作了经典性的论述。亚氏的... 追问和探究实体是西方古典哲学一以贯之的主题。哲学在古希腊刚刚产生的时候起,就提出和追问本原问题。亚里士多德综合了先前哲学家的原子论本原思想和理念论本原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实体概念,并对这一概念作了经典性的论述。亚氏的实体思想对后世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经验派哲学家和理性派哲学家沿着亚里士多德的路继续往前走,对实体的追问和探究仍倾注不衰的热情,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实体观。在当代,追溯西方传统哲学对实体的追问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 本原 经验派哲学 理性派哲学 实体主义 实体主义
下载PDF
论斯宾诺莎的心灵理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谭鑫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8-102,共5页
心灵理论是斯宾诺莎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斯宾诺莎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心灵的非实体主义传统,批判了培根在宗教的制约中谈心灵本质的作法、笛卡尔的二元论及交感论以及霍布斯的机械唯物主义观念之后,建立了其心灵理论,认为... 心灵理论是斯宾诺莎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斯宾诺莎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心灵的非实体主义传统,批判了培根在宗教的制约中谈心灵本质的作法、笛卡尔的二元论及交感论以及霍布斯的机械唯物主义观念之后,建立了其心灵理论,认为心灵不是实体而是样式,人的心灵就是以人身为对象的观念和知识,人的心灵在某种程度上对身体有依赖,斯宾诺莎的心灵--身体理论是建立在本体论中思想和广延作为神或自然的两个属性关系的学说之上的,不仅具有本体论意义,而且具有认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宾诺莎 心灵理论 亚里士多德 伦理学 人的心灵 笛卡尔 实体主义 霍布斯 本体论 机械唯物主义
下载PDF
论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有与是的区别与联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邹化政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7-86,共10页
关键词 绝对本质 规定性 实体主义 统一性 相关性 同一性 形而上学 本原性 “是什么” “是”
原文传递
历史中的“存在”问题述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方新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1,共5页
自从巴门尼德开了追问“存在”的先河后,一方面,对“存在”作形而上探究逐渐成了西方哲学的传统;另一方面,经过柏拉图的润色和亚里士多德的改装,对“存在”作实体化理解的实体主义观点占据了西方存在论的主导地位。然而,将“存在... 自从巴门尼德开了追问“存在”的先河后,一方面,对“存在”作形而上探究逐渐成了西方哲学的传统;另一方面,经过柏拉图的润色和亚里士多德的改装,对“存在”作实体化理解的实体主义观点占据了西方存在论的主导地位。然而,将“存在”本身实体化,其实只是将“存在”作了存在者化的处理,而决非是对“存在”本身的揭示。这种做法不仅丝毫无助于对 “存在”本身意义的澄明,反而导致了思想对存在本身的“遗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问题 实体主义 实体主义
下载PDF
从实体逻辑到关系的逻辑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嘉昌 《哲学门》 2000年第1期23-33,共11页
本文批判地考察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以实体存有论为基础、基于主词同一性的实体逻辑,认为继西田的场所逻辑之后,应立足于当代科学、逻辑和形而上学的新进展,发展与荚系的存有论相适应的关系的逻辑。文章阐述了关系的逻辑的要点和哲学意蕴。
关键词 存有论 实体逻辑 关系实在论 关系的逻辑 关系算子 实体主义
原文传递
场与有、实体与非实体——中西哲学学术讲座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根友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5-7,共3页
自从1994年9月美籍华人唐力权教授来大陆讲授他的“场有哲学”以来,不少院校和研究机构悄然兴起一股关于实体与非实体哲学比较研究的热潮。在这一学术研究的背景下,武汉大学哲学系从1995年3月至5月,连续举办了七次学术茶座。集中探讨了... 自从1994年9月美籍华人唐力权教授来大陆讲授他的“场有哲学”以来,不少院校和研究机构悄然兴起一股关于实体与非实体哲学比较研究的热潮。在这一学术研究的背景下,武汉大学哲学系从1995年3月至5月,连续举办了七次学术茶座。集中探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现将四个问题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中西哲学分野的标准——实体主义与非实体主义 郭齐勇教授认为,非实体主义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性特点。在中国哲学史上,很难找出西方意义上的实体主义思想范式。他分别从儒、释、道三家的基本概念及其哲学精神出发,论证了中国哲学的非实体主义的特征。他认为,唐力权先生从他的根身性相学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主义 中西哲学 本体论 关系实在论 辩证逻辑 学术讲座 系统辩证法 整体实在论 辩证矛盾 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场有哲学所涉及的几个理论问题辨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永富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场有哲学 实体主义 问题辨析 本体论 ONTOLOGY 西方哲学 哲学问题 中西哲学的比较 中国哲学 所知
下载PDF
中国禅的生态意蕴
9
作者 王治河 吴言生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1-53,共3页
一、中因神是一种过程禅中国禅是一种过程禅。中国禅中的过程思想主要体现在它对“实体”概念的拒斥、对二元对立思维的挑战、对过程的强调和对有机联系的推崇上。1.拒斥“实体”概念中国禅是非实体主义的。实体主义看待事物的基本角... 一、中因神是一种过程禅中国禅是一种过程禅。中国禅中的过程思想主要体现在它对“实体”概念的拒斥、对二元对立思维的挑战、对过程的强调和对有机联系的推崇上。1.拒斥“实体”概念中国禅是非实体主义的。实体主义看待事物的基本角度是把事物看做独立自足、不假外求的,而中国禅宗则否认世间存在着任何独立不依、永恒不变的终极实在。惠能法师那首著名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明确表达的,就是对实体的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中国 生态意蕴 实体主义 实体 二元对立思维 过程思想 有机联系
原文传递
孔子与中国哲学中的非实体主义思想——牟宗三的孔子诠释略论
10
作者 王兴国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3,共8页
中国哲学中的非实体主义思想自肇始就是与孔子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牟宗三对孔子思想的诠释揭示了中国文化对生命的注重与把握,这种注重与把握不是西方实体主义式的,而是一种中国文化所特有的非实体主义的道德、宗教与政治的注重与把握... 中国哲学中的非实体主义思想自肇始就是与孔子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牟宗三对孔子思想的诠释揭示了中国文化对生命的注重与把握,这种注重与把握不是西方实体主义式的,而是一种中国文化所特有的非实体主义的道德、宗教与政治的注重与把握,表现为"正德、利用、厚生"以及敬畏天命的观念形态与实践活动。在新时代的儒学复兴的潮流中,孔子哲学的非实体主义思想必然对未来的哲学,尤其是未来的中国哲学,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牟宗三 实体主义 中国哲学 世界哲学
下载PDF
论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与哲学转向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兴国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30,共13页
牟宗三致力建构的"道德的形上学"是20世纪形上学的集大成者,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当代形上学的典范,一方面代表了中国哲学在其现代化过程中的自我转型,另一方面代表着中国哲学以其特有的非实体主义与可能的"身体的形上学&qu... 牟宗三致力建构的"道德的形上学"是20世纪形上学的集大成者,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当代形上学的典范,一方面代表了中国哲学在其现代化过程中的自我转型,另一方面代表着中国哲学以其特有的非实体主义与可能的"身体的形上学"姿态屹立于世界哲学之林。它在哲学上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当代新儒家哲学的高峰已经完全浮出水面;而且预示着哲学在20世纪历经"语言转向""身体转向"与"非实体主义转向"的同时或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转向的到来,这就是形上学的工夫论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道德的形上学 语言转向 身体转向 实体主义转向 工夫论转向
下载PDF
中国心灵哲学的“心理多主论”
12
作者 高新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6年第3期187-187,共1页
中国心灵哲学在对人与世界作整体把握时.心理王国的主宰不像西方哲学所说的那样只有一个,而有“多主角”或多主体,如心、魂、魄、神、我或自我等。它们都有自己的形成过程、构成、结构、运作方式、特点和特殊本质,在人的心理生活中... 中国心灵哲学在对人与世界作整体把握时.心理王国的主宰不像西方哲学所说的那样只有一个,而有“多主角”或多主体,如心、魂、魄、神、我或自我等。它们都有自己的形成过程、构成、结构、运作方式、特点和特殊本质,在人的心理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功能和职责。各司其职,但又通过特殊的方式,相互协调,共同构成完整的、整体的人。并且在论述它们的关系时,存在着独立论、归并论、主中有主论、一实多名论的分歧与争论。中国心灵哲学中同样存在着“李约瑟难题”,落后于西方是近代以后的事情。其领先主要表现在它的价值性心灵哲学中,当然它的求真性心灵哲学中也有一部分具有现代意义,值得发扬光大,如心理多主论中就包含超二元论思想、非实体主义、非中心主义、特种形式的具身性思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哲学 心理生活 中国 “李约瑟难题” 实体主义 人与世界 特殊本质 势力范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