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超越存在与非存在
- 1
-
-
作者
丽莲·阿尔维斯
周春兰(译)
喻岚(校)
-
机构
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哲学系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
文摘
当胡塞尔谈到所谓的“超越论还原”或“现象学悬置”时,许多人认为他避开了真理或存在的问题,理由有二:第一,胡塞尔明确指出,当我们进行还原时,不应再简单地“假定它既对我呈现又作为事实存在者而呈现”,并且应该悬置我们关于“现实存在方面”的判断;第二,胡塞尔在提到观念的“对象”时似乎没问题,即使当我们指的是非存在的、幻觉的或实际上不可能的对象时。这貌似表明,他对是否存在相应的“普遍的”对象问题不感兴趣。本文试图对此提出质疑,并将表明,他的研究不但从未忽略真理和存在的问题,而且将它们凸显出来。
-
关键词
休谟
胡塞尔
怀疑论
悬置
超越论还原
超越论论证
意向性
非存在问题
-
Keywords
Hume
Husserl
scepticism
epochē
transcendental reduction
transcendental arguments
intentionality
problem of non-existence
-
分类号
B0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当代西方非存在研究视域中的“存在”与“实存”
- 2
-
-
作者
宋荣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8,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心理内容研究"(11CZX05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西方心灵哲学及其比较研究"(12&ZD120)
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当代西方哲学中命题角色研究的最新进展"(1402013C)
-
文摘
在当代西方非存在研究中,"存在"与"实存"这两个范畴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哲学家罗素意识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而迈农在其对象理论中则首次明确提出了三种存在模式,这种传统理解引发了相关术语用法上的分歧;英语存在句的独特表达体现了对非实存对象进行言述的可能性;否定存在句的逻辑分析表明了非实存对象论断的可理解性。
-
关键词
“非存在”问题
“存在”
实存
英语“存在句”
英语“否定存在句”
-
分类号
B086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