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 |
秦亚青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54
|
|
2
|
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逝 |
汪晖
|
《开放时代》
CSSCI
|
2007 |
71
|
|
3
|
霸权均势:冷战后美国的战略选择 |
倪世雄
王义桅
|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37
|
|
4
|
霸权的印象管理——地位信号、地位困境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
蒲晓宇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0
|
|
5
|
浅析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
杨阳
|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7
|
|
6
|
政治话语的西方霸权:生成与解构 |
陈曙光
|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2
|
|
7
|
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与权力 |
约翰·斯道雷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1
|
|
8
|
东亚地区秩序转型:安全与经济关联的视角 |
刘丰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9
|
|
9
|
葛兰西论知识分子与霸权的建构 |
仰海峰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6
|
|
10
|
关于海权与大国崛起问题的若干思考 |
刘中民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6
|
|
11
|
互文性的批评话语分析——以广告语篇为例 |
李桔元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4
|
|
12
|
从霸权稳定论到单极稳定论——冷战后新现实主义的回归 |
王义桅
唐小松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6
|
|
13
|
两种帝国理念的对照:论库切寓言体小说《等待野蛮人》 |
王敬慧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7
|
|
14
|
崛起国如何与霸权国争夺小国?——基于古代东亚历史的案例研究 |
杨原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4
|
|
15
|
美国中东石油战略的经济机制及启示 |
舒先林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16
|
解读《霸权之后》——基欧汉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自由制度主义 |
苏长和
|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6
|
|
17
|
异化的“去中心”:审视电子乌托邦 |
徐翔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2
|
|
18
|
有关人道主义干涉的思考 |
张春
潘亚玲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7
|
|
19
|
欧洲中心霸权和民族主义之间的中国历史 |
阿里夫.德里克
朱浒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9
|
|
20
|
论霸权的权力根源 |
冯维江
余洁雅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