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 被引量:154
1
作者 秦亚青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5-176,F003,共13页
社会科学的理论学派可以产生于局部的传统和经验,所以在不同社会文化中能够出现不同的国际关系理论,比如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和英国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但同时理论学派也需要符合通则性标准,不仅能够解释局部范畴的社会现象,也能解释世界... 社会科学的理论学派可以产生于局部的传统和经验,所以在不同社会文化中能够出现不同的国际关系理论,比如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和英国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但同时理论学派也需要符合通则性标准,不仅能够解释局部范畴的社会现象,也能解释世界范畴的国际社会现象。生成这种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理论的核心问题。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由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确定的,经表象系统形成学理意义,并具有不可通约的性质。美国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是霸权护持,而英国学派的核心问题是国际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国际关系学要想产生重要的理论学派,建构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 核心问题 中国学派 理论学派 社会文化 英国学派 社会现象 形成与发展 国际关系学 社会科学 解释世界 重要因素 两个维度 不可通约 国际社会 建构理论 局部 美国 范畴 霸权
原文传递
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逝 被引量:71
2
作者 汪晖 《开放时代》 CSSCI 2007年第2期5-41,共37页
中国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了一场巨变。在经济领域,这个巨变主要表现为市场经济的创制;在社会领域,这个巨变主要表现为社会阶层和地区关系的结构性重组;在文化领域,这个巨变主要表现为市场机制在文化领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篇论文将... 中国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了一场巨变。在经济领域,这个巨变主要表现为市场经济的创制;在社会领域,这个巨变主要表现为社会阶层和地区关系的结构性重组;在文化领域,这个巨变主要表现为市场机制在文化领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篇论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论述这些巨变中的一个巨变,即“去政治化的政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政治化 六十年代 霸权 文化领域 结构性重组 经济领域 市场经济 社会领域
原文传递
霸权均势:冷战后美国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37
3
作者 倪世雄 王义桅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23,共17页
冷战结束后 ,学术界开始了对美国大战略的考察 ,以及对冷战后美国的战略目标、国家利益的内涵、美国所面临的威胁等问题进行重新定位。本文认为 ,研究这一问题必须从理想性和现实性两个层面入手。据此 ,冷战结束后 ,美国大战略总体上表... 冷战结束后 ,学术界开始了对美国大战略的考察 ,以及对冷战后美国的战略目标、国家利益的内涵、美国所面临的威胁等问题进行重新定位。本文认为 ,研究这一问题必须从理想性和现实性两个层面入手。据此 ,冷战结束后 ,美国大战略总体上表现为霸权均势战略 ,即在新现实主义指导下的新均势战略和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制度霸权战略。这一战略在实际中必然会遇到政治经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霸权 均势 战略选择 制度霸权战略
原文传递
霸权的印象管理——地位信号、地位困境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被引量:40
4
作者 蒲晓宇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4-49,156-157,共16页
霸权的兴衰是国际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冷战结束以来,美国能否维持其霸权成为国际关系学界一个重要的争议问题。对美国霸权的研究有不同的理论角度。围绕一个霸权国在国际秩序变动中如何管理其在国内外观众心目中的印象这一问题,作者以... 霸权的兴衰是国际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冷战结束以来,美国能否维持其霸权成为国际关系学界一个重要的争议问题。对美国霸权的研究有不同的理论角度。围绕一个霸权国在国际秩序变动中如何管理其在国内外观众心目中的印象这一问题,作者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为例,分析美国作为霸权国的行为模式。通过亚太再平衡战略,奥巴马政府试图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国亚太再平衡面临不同观众的期待,这些观众主要包括中国、美国的亚太盟友和美国的国内观众。在信号传导过程中,针对一类目标观众的信号可能被另一类目标观众同时接受并做出不同的解读。同时,中美关系面临地位困境的挑战:一方试图维持其相对位置的行为,导致另一方做出对应反应,双方耗费不必要的资源展开竞争但并不改变原有的地位排序。美国对于维护既有霸权地位具有强烈的偏好,而一个不够自信的美国可能给中美关系带来新的风险。中美在亚太地区如何包容彼此的角色,需要两国持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权 印象管理 地位信号 地位困境 亚太再平衡战略
原文传递
浅析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27
5
作者 杨阳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42,共5页
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突显出来。本文从国家、国际和全球三个层面来具体分析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在国家的层面上 ,文化既是一个国家制定政策的背景 ,又是国家实力的一部分 ;在国际层面 ,文化是霸权国家和反霸权... 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突显出来。本文从国家、国际和全球三个层面来具体分析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在国家的层面上 ,文化既是一个国家制定政策的背景 ,又是国家实力的一部分 ;在国际层面 ,文化是霸权国家和反霸权国家间斗争的重要方面 ,与国际合作和国际冲突有非单向的关系 ;在全球层面 ,全球化催生的全球文化对国际关系会起到良性的作用。最后 ,探讨了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 国家实力 国际冲突 霸权 冷战 层面 文化资源 全球化 背景 国际合作
下载PDF
政治话语的西方霸权:生成与解构 被引量:32
6
作者 陈曙光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45,126,共10页
西方开辟了世界历史,西方政治话语伴随着它的主人走向了世界,基本主宰了人类的政治议程和政治活动,国际政治舞台迎来了西方政治话语的霸权时代。资本与权力的合谋,是西方政治话语走向霸权的关键密码。“拿实力说话”是通行的国际政治规... 西方开辟了世界历史,西方政治话语伴随着它的主人走向了世界,基本主宰了人类的政治议程和政治活动,国际政治舞台迎来了西方政治话语的霸权时代。资本与权力的合谋,是西方政治话语走向霸权的关键密码。“拿实力说话”是通行的国际政治规则。在国际政治舞台,“谁在说”比“说什么”更重要,话语的主人比话语的真伪更关键。西方话语霸权是历史的产物,有其内在的形成机理:西方的发展优势借助学术包装,转化为话语优势;西方的话语优势借助越界本能,转化为话语空间优势;西方话语的空间优势借助资本逻辑和国家力量,转化为道路和制度的同质化过程。西方话语霸权,其终极目的在于塑造一元话语世界和现实世界。哪里有霸权,哪里就有反抗。终结西方话语霸权,理所当然成为当今世界反对霸权主义的一部分。但霸权从来不会自我终结,终结话语霸权的力量只能从外部成长起来。展望21世纪,走向美美与共的国际话语时代,希望在东方,东方的希望在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体系 国际话语权 西方政治话语 霸权
原文传递
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与权力 被引量:21
7
作者 约翰·斯道雷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62,共6页
文化研究中所说的文化,指的是宽泛意义上的文化,它应当被看作是一个表意的系统,是意义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文化研究的兴趣,并不在于探寻“文本”的那个“单一的”、“本质的”、被承诺的意义,而在于“文本”的“社会”意义,以及它如何... 文化研究中所说的文化,指的是宽泛意义上的文化,它应当被看作是一个表意的系统,是意义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文化研究的兴趣,并不在于探寻“文本”的那个“单一的”、“本质的”、被承诺的意义,而在于“文本”的“社会”意义,以及它如何被挪用、又如何被应用在日常生活的消费实践之中。霸权通过意义的流传得以生效,意义的流传又可以加强统治和服从。应该在文化与权力的关系中思考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权力 表意系统 霸权 文化研究 “文本” 消费实践 “社会” 日常生活 流传
原文传递
东亚地区秩序转型:安全与经济关联的视角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丰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55,156-157,共24页
东亚地区秩序研究的传统观点是将安全领域和经济领域割裂开来,忽视了地区秩序的整体性和关联性。通过结合安全和经济两个基本领域以及均势和霸权两种地区格局,作者提出了一个合成的结构现实主义分析框架,对国际和地区体系转型的路径提... 东亚地区秩序研究的传统观点是将安全领域和经济领域割裂开来,忽视了地区秩序的整体性和关联性。通过结合安全和经济两个基本领域以及均势和霸权两种地区格局,作者提出了一个合成的结构现实主义分析框架,对国际和地区体系转型的路径提供了更为精致的论述。根据互动领域(安全/经济)和体系状态(均势/霸权)两个维度划分,无论是全球还是地区层次,国际体系都可以被区分为完全均势、部分均势、完全霸权和部分霸权四种基本形态。国际体系转型是在这四种模式之间或短暂或漫长的交替转换,而不是简单地从一个均势发展到另一个均势,或者从一个霸权转移到又一个霸权。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地区体系经历了从完全霸权到部分霸权的发展,目前呈现出向完全均势过渡的态势,但体系转型进程及其最终形态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东亚地区体系转型的前景主要取决于中国与美国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动以及地区内各国的战略调整与关系组合,尤其是各方如何在变动中寻求实力分配与利益分配之间的重新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秩序 安全一经济关联 合成的结构现实主义 均势 霸权
原文传递
葛兰西论知识分子与霸权的建构 被引量:26
9
作者 仰海峰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95,共8页
葛兰西区分了两种知识分子,即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前者指的是前工业社会中以人文理想为己任的知识精英,后者指的是现代资本主义中一批以技术为基础、与生产相结合的技术知识分子阶层。有机知识分子通过与社会生产相结合,实现着... 葛兰西区分了两种知识分子,即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前者指的是前工业社会中以人文理想为己任的知识精英,后者指的是现代资本主义中一批以技术为基础、与生产相结合的技术知识分子阶层。有机知识分子通过与社会生产相结合,实现着不同阶级与阶层之间的意志整合,建构无产阶级革命所需要的霸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 传统知识分子 有机知识分子 霸权
下载PDF
关于海权与大国崛起问题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6
10
作者 刘中民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14,共9页
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关于海权与大国崛起关系的分析有以下两个值得注意的命题及其引发的问题:第一,关于海权是全球性大国的必要条件的命题。这一命题引发的问题是如何科学理解海权对大国崛起的影响。对此,作者指出多数西方学者都是结... 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关于海权与大国崛起关系的分析有以下两个值得注意的命题及其引发的问题:第一,关于海权是全球性大国的必要条件的命题。这一命题引发的问题是如何科学理解海权对大国崛起的影响。对此,作者指出多数西方学者都是结合经济、技术和制度的创新等其他因素来强调海权重要性的;历史也表明海权本身并不具有确保国家强盛的神奇功效,国家盛衰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的活力以及制度创新的能力。第二,新兴海权国家尤其是陆海复合国家挑战既有的世界海洋霸权,从而引发国际体系的冲突与动荡这一命题。作者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并不存在新兴海权国家与既有海洋霸权冲突的历史逻辑,其关键取决于新兴国家大战略的选择;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不同时期国际体系的总体特征和时代主题的不同。解释模式可以解释历史上的两次更迭,并为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预测提供一个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权 大国崛起 大国地位 霸权 冲突
原文传递
互文性的批评话语分析——以广告语篇为例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桔元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20,共5页
互文性泛指一个文本对其他文本的指涉现象,也指一个文本中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的混合现象。互文性分析揭示文本怎样在特定情形下有选择地使用话语秩序(各种规范,如体裁、话语和叙事)。话语秩序的变化是语言中权力关系与斗争变化的... 互文性泛指一个文本对其他文本的指涉现象,也指一个文本中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的混合现象。互文性分析揭示文本怎样在特定情形下有选择地使用话语秩序(各种规范,如体裁、话语和叙事)。话语秩序的变化是语言中权力关系与斗争变化的反映,也是话语中霸权的反映。本文通过对一个医药广告语篇的分析发现,互文性反映医药规范话语与广告话语之间的霸权斗争。这种话语霸权斗争反映这样一种态势:消费至上主义正在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殖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话语秩序 霸权 意识形态
下载PDF
从霸权稳定论到单极稳定论——冷战后新现实主义的回归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义桅 唐小松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4-19,共6页
冷战结束以后 ,有关世界秩序及战争与和平的判断成为美国学术界和政论界的热门话题 ,各种理论和说法风起云涌、争执不断。新近提出的单极稳定论是世纪之交为结束“后冷战时代”争论的总结性论述 ,是新古典现实主义的重要论断。这一理论... 冷战结束以后 ,有关世界秩序及战争与和平的判断成为美国学术界和政论界的热门话题 ,各种理论和说法风起云涌、争执不断。新近提出的单极稳定论是世纪之交为结束“后冷战时代”争论的总结性论述 ,是新古典现实主义的重要论断。这一理论提出 ,冷战后的世界体系是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 ,这一单极世界不仅是有利于和平的 ,而且是持久的 ,因而是稳定的。从渊源上看 ,它是霸权稳定论、机制稳定论的逻辑发展和新现实主义的时代回归 ;从实践上看 ,是冷战后美国的世界地位和国际力量对比的折射。说到底 ,单极稳定论就是冷战后美国主导下的世界秩序稳定论 ,是“美国治下的和平”这一提法的理论翻版和时代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极稳定论 新古典现实主义 美国 霸权
原文传递
两种帝国理念的对照:论库切寓言体小说《等待野蛮人》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敬慧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3-158,共6页
库切在《等待野蛮人》中对“帝国”概念的探讨显示出他对后殖民社会深入骨髓的理解,也给欧美文化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笔者认为哈特和奈格里所著《帝国》一书中的“帝国”概念是库切小说中“帝国”的进一步延伸,或者可以说是沿着库切的... 库切在《等待野蛮人》中对“帝国”概念的探讨显示出他对后殖民社会深入骨髓的理解,也给欧美文化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笔者认为哈特和奈格里所著《帝国》一书中的“帝国”概念是库切小说中“帝国”的进一步延伸,或者可以说是沿着库切的思路开拓出来的。这个“帝国”是库切理想中的帝国,是一个具有强大包容性的后殖民主义帝国,它与小说《等待野蛮人》中乔尔上校所代表的霸权帝国相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等待野蛮人》 后殖民主义 帝国 霸权
下载PDF
崛起国如何与霸权国争夺小国?——基于古代东亚历史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杨原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52,156-157,共27页
自1945年以来,大国相互间的战争变得异常稀少和困难,这一变化使得崛起国与霸权国权力竞争的主要方式由此前的军事征服和霸权战争转变为通过结盟的形式给小国提供诸如安全保障这样的好处,以此换取小国在政治和安全问题上对自己的支持和... 自1945年以来,大国相互间的战争变得异常稀少和困难,这一变化使得崛起国与霸权国权力竞争的主要方式由此前的军事征服和霸权战争转变为通过结盟的形式给小国提供诸如安全保障这样的好处,以此换取小国在政治和安全问题上对自己的支持和追随。在霸权国不断巩固和扩大其盟友阵营,以挤压崛起国潜在盟友数量的情况下,崛起国能否成功崛起并最终赢得国际政治主导权的关键,在于它能否从霸权国手中争夺到追随自己的盟国。作者通过详细分析辽国与北宋争夺高丽以及后金与明朝争夺朝鲜这两个古代东亚的案例,对崛起国如何与霸权国争夺小国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理论分析和经验考察都表明,作为目前主流战略思想的利益交换策略,并不足以帮助崛起国争夺到小国。而包括威慑和胁迫在内的强制性策略的适当使用,更有可能实现这一目的。这种策略的核心是要让霸权国和小国分别意识到,它们阻挠和拒绝崛起国相关诉求所遭到的损失会大于它们不这样做时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崛起国 权力转移 霸权 联盟 古代东亚
原文传递
美国中东石油战略的经济机制及启示 被引量:16
15
作者 舒先林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89,共5页
为了实现中东石油安全战略 ,美国以相互依赖理论为指导 ,通过与中东产油国构建一系列相互依赖的机制化经济制度 ,包括构筑“石油美元体制”、扩大中东产油国对美国技术与贸易的依赖和加大中东产油国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依赖性等 ,来实现其... 为了实现中东石油安全战略 ,美国以相互依赖理论为指导 ,通过与中东产油国构建一系列相互依赖的机制化经济制度 ,包括构筑“石油美元体制”、扩大中东产油国对美国技术与贸易的依赖和加大中东产油国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依赖性等 ,来实现其绝对控制中东石油的霸权企图。我们在把握美国中东石油战略霸权本质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战略 产油国 中东战略 金融市场 中国 美国 石油安全战略 霸权 相互依赖 启示
下载PDF
解读《霸权之后》——基欧汉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自由制度主义 被引量:16
16
作者 苏长和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8-146,共9页
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 新自由制度主义 基欧汉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国际关系学 霸权 解读 国际政治理论 杜克大学 华尔兹 美国 教授 国家
原文传递
异化的“去中心”:审视电子乌托邦 被引量:22
17
作者 徐翔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0-126,共7页
对网络时代文化权力的反思,不能缺乏对网络文化的去中心性在本体论层次上的内部质疑,尤其不能忽视其去中心性朝集中性的自我异化。需要强调,话语表达上的去中心不等于话语传播和话语影响力的去中心,物理拓扑结构和信息渠道上的去中心不... 对网络时代文化权力的反思,不能缺乏对网络文化的去中心性在本体论层次上的内部质疑,尤其不能忽视其去中心性朝集中性的自我异化。需要强调,话语表达上的去中心不等于话语传播和话语影响力的去中心,物理拓扑结构和信息渠道上的去中心不等于信息传播上的去中心,传统威权中心的弱化不等于网络权力中心的弱化而只是意味着它的型变。我们要清除对电子乌托邦的乐观遐想,重审在网络语境下话语宰制的可能方式,意识到网络文化表层的碎片化和"狂欢化"在其深层次上所隐蕴的话语和文化霸权的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后现代主义 去中心 电子乌托邦 话语 霸权
下载PDF
有关人道主义干涉的思考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春 潘亚玲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71-75,共5页
二战后 ,国际法发展出现一种自相矛盾的倾向 ,这使众多的国际行为陷入两难境地 ,人道主义干涉也不例外。人道主义干涉对国家主权构成挑战 ,使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以及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原则发生动摇 ;同时 ,由于主权产生自助、且主... 二战后 ,国际法发展出现一种自相矛盾的倾向 ,这使众多的国际行为陷入两难境地 ,人道主义干涉也不例外。人道主义干涉对国家主权构成挑战 ,使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以及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原则发生动摇 ;同时 ,由于主权产生自助、且主权也非绝对 ,又为人道主义干涉提供了某种理论基础 ;霸权为人道主义干涉提供一定的行为规范 ,也把它变成一种工具 ;国家失能状况的存在 ,使人道主义干涉有了某种合理性 ,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民族自决也同样既为人道主义干涉提供一定的基础 ,又使其陷入困境。随着相互依赖日益加深 ,人权问题确已在一定程度上由纯内政性向国际性演变 ,完全拒斥人道主义干涉既不可能也不可取 ,但不能对其政策过于宽大 ,必须严格限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干涉 国家主权 霸权 国家失能 民族自决
原文传递
欧洲中心霸权和民族主义之间的中国历史 被引量:19
19
作者 阿里夫.德里克 朱浒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0-92,共13页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频频邀请海外学者作学术讲演,这些讲演往往反映了海外中国近现代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发展方向,展示了史学研究的多样性面貌。对于其观点和方法,我们当然不一定完全赞同,但了解海外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对于促进...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频频邀请海外学者作学术讲演,这些讲演往往反映了海外中国近现代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发展方向,展示了史学研究的多样性面貌。对于其观点和方法,我们当然不一定完全赞同,但了解海外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对于促进我们自己的研究,无疑是有益的。为此,我们开设了“学术讲演”这个新栏目,并恳请学界同仁惠赐此类稿件。本期刊出的这三篇讲演稿,分别由美国俄勒冈大学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教授,日本京都产业大学、京都大学狭间直树名誉教授,意大利罗马大学瓦尔多.费拉蒂(Valdo Ferretti)教授于2006年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作的学术报告整理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民族主义 霸权 欧洲 海外学者 产业大学 京都大学 中国近现代
原文传递
论霸权的权力根源 被引量:21
20
作者 冯维江 余洁雅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25,156,共22页
作者从权力的视角来理解霸权的行为逻辑。霸权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良性霸权在运用权力的时候则应当注重权力的生产性、包容性和程序正义性。霸权的权力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利诱或胁迫的硬权力,主要通过向权力范围内各成员... 作者从权力的视角来理解霸权的行为逻辑。霸权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良性霸权在运用权力的时候则应当注重权力的生产性、包容性和程序正义性。霸权的权力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利诱或胁迫的硬权力,主要通过向权力范围内各成员提供公共产品而获得;另一类是基于认同的软权力,只能由非霸权成员国对霸权结构做出的关系专用性投资来度量。公共产品投入与关系专用性投资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正相关关系,认为投入无形公共产品等同于提升软权力的观点,可能对一国决策产生战略性误导。一个已经积聚了相对丰裕的权力资源的国家如果想增加自身硬权力和软权力,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行事:第一,根据各国对既有霸权国的资产专用性投资的情况,分析既有霸权国的软权力范围,从而避免在这一范围内徒劳地投入公共产品。第二,与既有霸权国权力范围之外的潜在成员交往时,应当长期保持诚信,并且注意其他成员的福利能够按照中性帕累托改进的标准不断提升。第三,在提供公共产品时,要注意提供那些兼具较强公益性与公害性的产品。第四,在软权力提升议题上应当有更持久的耐性。多数情况下,新兴霸权软权力的获得不是它自身努力争取到的,而是旧霸权自我败坏而流失掉的,由于霸权惯性的存在,这个过程可能历时日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权 软权力 关系专用性投资 战略性误导 公共物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