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237
1
作者 金祥荣 朱希伟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4-82,共9页
在最近十年中 ,中小企业在特定地理空间大规模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是浙江经济发展和产业组织发展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形式。本文探讨了专业化产业区的生成机制 ,基本假设为任何两个产业的发展都存在产业特定性要素和重叠性要素的竞争 ,... 在最近十年中 ,中小企业在特定地理空间大规模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是浙江经济发展和产业组织发展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形式。本文探讨了专业化产业区的生成机制 ,基本假设为任何两个产业的发展都存在产业特定性要素和重叠性要素的竞争 ,而产业特定性要素在特定地理空间的大规模集聚解释了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产业区 产业特定性要素 集聚经济 产业群 产业区 中小企业 浙江
原文传递
信息成本、集聚经济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 被引量:170
2
作者 贺灿飞 魏后凯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8-45,共8页
本文采用系统的数据和计量模型方法 ,探讨了信息成本和集聚经济对中国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认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行为面临诸多信息不对称和外部不确定性。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策是对信息成本和集聚经济的理性反映。分析结果表明 ,... 本文采用系统的数据和计量模型方法 ,探讨了信息成本和集聚经济对中国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认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行为面临诸多信息不对称和外部不确定性。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策是对信息成本和集聚经济的理性反映。分析结果表明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取决于信息成本和集聚经济变量。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成本 集聚经济 中国 外商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原文传递
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 被引量:144
3
作者 魏后凯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1,共8页
本文考察了产业集群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认为地理集中(集聚经济)、灵活专业化(社会网络)、创新环境、合作竞争和路径依赖等的存在,是产业集群形成并保持其竞争优势的基础。同时,产业集群将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 本文考察了产业集群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认为地理集中(集聚经济)、灵活专业化(社会网络)、创新环境、合作竞争和路径依赖等的存在,是产业集群形成并保持其竞争优势的基础。同时,产业集群将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因此,是否具有持续的市场竞争力,这是产业集群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竞争力 竞争优势 产业政策 集聚经济
原文传递
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被引量:218
4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邵朝对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7-135,共19页
中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攻关期,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推动质量变革、打造质量强国和贸易强国的重中之重。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微观数据对表征本地化生产体系的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及... 中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攻关期,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推动质量变革、打造质量强国和贸易强国的重中之重。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微观数据对表征本地化生产体系的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这意味着,总体而言,在中国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大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样本选择偏差后,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在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占优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进而使得产业集聚对这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产业集聚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固定成本投入效率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动态分解结果显示,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64.98%归因于资源再配置效应,而且其是产业集聚促进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出口产品质量 集聚经济 过度竞争 资源再配置
原文传递
产业集聚、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规模扩张 被引量:157
5
作者 韩峰 李玉双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9-164,共16页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从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供给的综合视角探讨了城市人口规模扩张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有助于提高本市人口规模,但对周边城市却产生了负向空间外溢效应,且专业化集聚的作...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面板数据,从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供给的综合视角探讨了城市人口规模扩张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均有助于提高本市人口规模,但对周边城市却产生了负向空间外溢效应,且专业化集聚的作用效果明显大于多样化集聚;公共服务供给不仅提高了本市和周边城市人口规模,而且能够在城市人口增长中与产业集聚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民生类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作用效果明显大于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且产业集聚模式越符合当地优势条件,其集聚效应和空间外溢效应发挥得就越充分。其中,专业化集聚主要基于第一自然集聚优势、劳动力蓄水池效应和制造业中间投入的空间共享机制而发挥作用,而多样化集聚则主要基于中间服务的空间共享机制和空间技术外溢效应而产生影响。在适宜性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双重作用下,多数Ⅰ型及以上大城市拥挤效应得到明显缓解,依然具有很强的人口吸纳能力;Ⅱ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产业集聚模式与城市规模特征更为匹配,有助于扭转结构错配、持续推进人口城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公共服务供给 城市人口规模 适宜性产业集聚
原文传递
企业规模、城市规模与集聚经济——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1
6
作者 傅十和 洪俊杰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2-125,共14页
本文利用我国2004年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检验了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中得益于何种类型的集聚经济。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和城市人口规模效应后,小型企业在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马歇尔外部经济(行业内集... 本文利用我国2004年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检验了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中得益于何种类型的集聚经济。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和城市人口规模效应后,小型企业在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马歇尔外部经济(行业内集聚经济),在超大和特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跨行业集聚经济);中型企业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马歇尔外部经济,但只在特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大型企业即使在特大和超大城市中也很少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规模 城市规模 集聚经济 马歇尔外部性 雅各布斯外部性
原文传递
企业群的概念、意义与理论解释 被引量:42
7
作者 魏守华 赵雅沁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8-62,共5页
企业竞争逐步从过去注重单个企业发展战略 ,向企业联盟以及向企业群战略演化。企业群由于协同效应表现的竞争优势 ,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家、管理学的高度重视 ,集群战略已成为企业发展、甚至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企业群的概... 企业竞争逐步从过去注重单个企业发展战略 ,向企业联盟以及向企业群战略演化。企业群由于协同效应表现的竞争优势 ,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家、管理学的高度重视 ,集群战略已成为企业发展、甚至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企业群的概念 ,接着评价企业群战略对企业竞争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群 集聚经济 交易费用 创新 产业组织 概念 协同效应 区域经济
下载PDF
中国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经济集聚与均等化的影响 被引量:128
8
作者 李红昌 Linda Tjia 胡顺香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7-143,共17页
高速铁路对城市经济集聚与均等化影响重大。本文分析了高速铁路引起可达性变化,再引起集聚租金变化,进而引起城市经济与空间集聚的变化的作用机理。通过构建DID估计模型,分别以第三产业区位熵等4个指标作为集聚经济指数,计量分析高速铁... 高速铁路对城市经济集聚与均等化影响重大。本文分析了高速铁路引起可达性变化,再引起集聚租金变化,进而引起城市经济与空间集聚的变化的作用机理。通过构建DID估计模型,分别以第三产业区位熵等4个指标作为集聚经济指数,计量分析高速铁路对城市集聚经济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市集聚经济的水平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高速铁路促进经济更向西部地区集聚,有益于我国经济趋向于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城市可达性 集聚经济 均等化
原文传递
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112
9
作者 贺灿飞 潘峰华 孙蕾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53-1264,共12页
基于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深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的地理格局。通过计算不同地理尺度下的制造业产业分布基尼系数和Moran'sI系数,发现中国制造业高度聚集在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在华北、东北、四川以及两湖地区有一些连片分布... 基于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深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的地理格局。通过计算不同地理尺度下的制造业产业分布基尼系数和Moran'sI系数,发现中国制造业高度聚集在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在华北、东北、四川以及两湖地区有一些连片分布;空间尺度越小,产业划分越细,制造业在空间上越集中,省市县尺度的产业地理集中程度显著相关。基于比较优势、全球化和制度分权以及集聚经济等相关理论,本文构建了考察影响产业地理集聚因素的计量模型。统计分析表明,由于接近资源优势,农产品投入较多的产业较分散,金属矿物投入较多的产业较为集中,非金属矿物依赖性产业在四位数层次集中,在三位数层级显著分散。利用外资和参与国际贸易有利于产业地理集聚,区域分权促使制造业分散布局,在省级层次尤为显著。集聚经济显著推动制造业地理集聚,但在县级层次更为重要。高技能劳动力比重较高和外部科研力量依赖性产业则较为分散,产业联系没能促进中国产业的地理集聚,可能与地方保护和模仿政策等反市场力量有关。研究表明,空间尺度和经济转轨引致的制度变化对于理解中国制造业地理格局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地理集中 集聚经济 比较优势 区域分权 中国
下载PDF
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中国城市规模是否过小?——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122
10
作者 梁婧 张庆华 龚六堂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53-1072,共20页
本文基于一个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推导出城市规模与城市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2003—2009年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对由此得到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发现地级市中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呈现显著的倒U形关系。在可比方法估计下我们... 本文基于一个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推导出城市规模与城市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2003—2009年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对由此得到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发现地级市中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呈现显著的倒U形关系。在可比方法估计下我们发现中国被低估的城市已明显减少,大部分城市处于最优规模的附近,但同时被高估的城市数量在增加。此外,与东、中部等相对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劳动生产率 最优城市规模
原文传递
经济结构的进化与城市化 被引量:84
11
作者 杨治 杜朝晖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2-88,共7页
城市化的进程与经济结构的进化密切相关。城市化的本质是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工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须依托于规模经济和积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也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必要条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的... 城市化的进程与经济结构的进化密切相关。城市化的本质是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工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须依托于规模经济和积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也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必要条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的进程将加快。城市化是解决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结构 城市化进程 区位结构 工业化 集聚经济 城市布局
原文传递
什么使城市更有利于创业? 被引量:110
12
作者 张萃 王红梅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1-166,共16页
本文从空间经济学视野切入,探讨什么样的集聚经济更能激励人们创业。理论研究揭示: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经济分别通过不同的机制促进创业。从动态角度看,我国专业化集聚的现实特征使得多样化集聚经济而非专业化集聚经济对创业企业产生可... 本文从空间经济学视野切入,探讨什么样的集聚经济更能激励人们创业。理论研究揭示: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经济分别通过不同的机制促进创业。从动态角度看,我国专业化集聚的现实特征使得多样化集聚经济而非专业化集聚经济对创业企业产生可持续的影响。这一理论推论得到了基于个体微观数据与城市数据相匹配的实证支持。在此基础上围绕创业企业发展和创业动机的对比研究揭示,生存型小规模创业不仅受益于城市多样化外部性,也受益于城市专业化外部性,但多样化外部性对规模较大的机会型创业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上下游行业关联是多样化外部性促进我国创业的重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集聚经济 创业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集聚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1
13
作者 刘修岩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9-119,共11页
本文基于中国2003~2006年的城市面板数据,通过就业密度、城市相对多样化水平和相对专业化水平等集聚经济因素对城市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了关键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从而得到更... 本文基于中国2003~2006年的城市面板数据,通过就业密度、城市相对多样化水平和相对专业化水平等集聚经济因素对城市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了关键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从而得到更加可靠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一个城市的就业密度和相对专业化水平对其非农劳动生产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就业密度 生产率
原文传递
中国制造业省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3
14
作者 贺灿飞 谢秀珍 潘峰华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23-635,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多数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趋于空间分散而在90年代趋于地理集中;大部分省区的制造业结构逐渐多元化,90年代后期以来趋于专业化。中国制造业的地理格局存在显著的产业间差异,出口加工型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多数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趋于空间分散而在90年代趋于地理集中;大部分省区的制造业结构逐渐多元化,90年代后期以来趋于专业化。中国制造业的地理格局存在显著的产业间差异,出口加工型产业越来越向沿海省区集中,原材料指向型更加接近资源地而比较分散,消费市场导向型产业需要就近市场也趋于分散,各地区竞相发展的高利润、高税收产业也更趋于分散。本文系统考察了影响各制造业省区地理分布的区位因素,发现影响我国制造业省区分布的重要因素依次为政策和制度因素、劳动力素质和成本、规模经济、自然资源和区位通达性,但不同类型产业的地理分布影响因素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地理分布 自然优势 集聚经济 产业政策 中国
下载PDF
大城市支付了更高的工资吗? 被引量:97
15
作者 踪家峰 周亮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67-1496,共30页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三部门Rosen-Roback空间均衡模型,探寻大城市存在"工资溢价"的逻辑,并利用2002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项目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控制城市生活成本之后,中国的城市存在工资溢价现象,城市集聚对于劳...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三部门Rosen-Roback空间均衡模型,探寻大城市存在"工资溢价"的逻辑,并利用2002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项目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控制城市生活成本之后,中国的城市存在工资溢价现象,城市集聚对于劳动力尤其是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有促进作用,而工资水平的提高主要通过"增长效应"实现。短期内,高技能劳动力组别的增长效应高于低技能劳动力组别;在长期,这一趋势将发生逆转,各层次劳动力均可以从城市集聚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工资溢价 异质性劳动力
原文传递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程度及其演变趋势:1998~2009年 被引量:84
16
作者 文东伟 冼国明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1,共29页
本文利用1998~2009年中国企业层面的数据,从省、市、县三个层面,分别测算了中国30个两位数制造业、163个三位数制造业和430个四位数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指数,即γ指数,描述了中国制造业产业的地理集聚模式。研究表明:受地理环境和财... 本文利用1998~2009年中国企业层面的数据,从省、市、县三个层面,分别测算了中国30个两位数制造业、163个三位数制造业和430个四位数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指数,即γ指数,描述了中国制造业产业的地理集聚模式。研究表明:受地理环境和财政分权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程度虽然相对较低,但却呈现不断加深的趋势。地理上高度集聚的行业,并不能用显著的单一原因进行解释。一些高度集聚的行业与自然资源优势有关,而另一些高度集聚的行业可能与集聚经济、空间外部性或运输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集聚指数 集聚经济 空间外部性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差异 被引量:53
17
作者 魏后凯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2-80,共9页
This paper will,by using the systematic data and econometric models,make an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 of China’s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industry and the change thereof,make an evaluation of compreh... This paper will,by using the systematic data and econometric models,make an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 of China’s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industry and the change thereof,make an evaluation of comprehensive infrastructure in various regions,and with this as a basis,make a cas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the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upon the growth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cevelopment of China’s regional manufacture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local market scale,infrastructure,and especially by the level of economic infrastructure and efficiency weg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at of manufacture,however,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is not simply between causes and effects,but an interdynamic relations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区域发展 基础设施 制造业 综合评价 集聚经济 市场规模
原文传递
城市化进程中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被引量:52
18
作者 郑宇 冯德显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3-229,共7页
从城市化与水土资源利用相关性入手 ,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水土资源利用的基本特点与问题。认为城市化是促进水土资源集约与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城市集聚经济与水土资源生态阈值的互动互馈机制 ,促使城市化进程中水土资源由粗... 从城市化与水土资源利用相关性入手 ,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水土资源利用的基本特点与问题。认为城市化是促进水土资源集约与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城市集聚经济与水土资源生态阈值的互动互馈机制 ,促使城市化进程中水土资源由粗放向集约利用方式转变。在此进程中适度的消费观念、技术创新和制度完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水土资源 集聚经济 生态阈值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原因:一个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 被引量:56
19
作者 陈良文 杨开忠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42,共8页
现有关于我国区域差异原因的研究大多忽视了地区间的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效应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本文将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效应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下来考察我国区域差异的变化情况,通过将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纳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建立... 现有关于我国区域差异原因的研究大多忽视了地区间的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效应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本文将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效应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下来考察我国区域差异的变化情况,通过将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纳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建立了同时涵盖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和要素流动的集聚经济模型。数值模拟的结论也显示,在要素流动条件下,当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本地市场效应达到一定水平时,经济活动趋于完全集聚是稳定均衡,这说明如果考虑集聚经济效应,地区间的要素流动不但不能使得区域差异趋于收敛反而会促使区域差异不断拉大,从而很好的解释了1990年以来我国区域差异扩大的特征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流动 集聚经济 经济地理学
下载PDF
借用规模、网络外部性与城市群集聚经济 被引量:70
20
作者 姚常成 宋冬林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6-87,共12页
我国行政区经济正积极向城市群经济转变,过去"单体城市"发展模式下的集聚经济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于解释当下我国城市群的迅速崛起,尤其是不能解释城市群内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长动力来源。利用2003—2015年我国八大国家级城市群~... 我国行政区经济正积极向城市群经济转变,过去"单体城市"发展模式下的集聚经济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于解释当下我国城市群的迅速崛起,尤其是不能解释城市群内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长动力来源。利用2003—2015年我国八大国家级城市群~①及其周边非城市群的197个地级市基础数据,采用系统GMM等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借用规模、网络外部性对城市群集聚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城市群内借用规模和网络外部性使得集聚经济的范围不断扩大,不论彼此是否相邻,中小城市都能享受和大城市一起所产生的集聚经济的好处;其次,多中心城市群倾向于出现借用规模行为,而单中心城市群则倾向于出现集聚阴影,此外,借用规模行为作用下的集聚经济效应需要充分考量通达性的影响;最后,城市群网络外部性有利于提高城市群内城市的经济效益,且对集聚水平偏低的中小城市作用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借用规模 集聚阴影 网络外部性 多中心 城市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