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苏轼对“水”的诗意表现与美学阐发 被引量:7
1
作者 阮堂明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0-90,共11页
作为乐水的智者,苏轼极擅长于表现水。在他笔下,水清雄奇富,变态无穷,含蕴深刻。在《东坡易传》中,他把水提升为重要的哲学范畴,视为丰满而完整的精神人格的象征。苏轼一生无论出处行藏,皆能随运任化、与物推移,正是水所赋予诗人的生命... 作为乐水的智者,苏轼极擅长于表现水。在他笔下,水清雄奇富,变态无穷,含蕴深刻。在《东坡易传》中,他把水提升为重要的哲学范畴,视为丰满而完整的精神人格的象征。苏轼一生无论出处行藏,皆能随运任化、与物推移,正是水所赋予诗人的生命智慧的体现。苏轼还借水谈诗论艺,阐发文艺美学思想。他以“水镜以一含万”,阐发“道艺同一”的文艺本体论思想,以“日与水居”阐发培养和提高作家的道德修养,又以“随物赋形”揭示文艺创作的特征与规律。总之,在苏轼这里,水具有了承载“苏氏之道”的特别意义,成为我们理解、把握苏轼几乎最重要、恰当的凭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随物赋形 柔外刚中 圣人之德 文艺美学
原文传递
庄子审美思想与苏轼文艺观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瑞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29-32,共4页
苏轼的文艺观深受庄子审美思想的影响。苏轼主张的文艺创作要“随物赋形”、“胸有成竹”、“不能不为之为工”等观点,主要都来源于庄子的“原天地之美”、“顺物自然”思想。
关键词 审美思想 庄子思想 苏轼 文艺观 艺术创造 原天地之美 随物赋形 以天合天 技道两进 文艺创作
下载PDF
苏轼“随物赋形”命题的功能发展
3
作者 陶承昊 王永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2-73,共12页
苏轼散文中“随物赋形”一词最初指水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形态的特点,之后发挥出“随物赋形”在为人与为文两方面的理论功能。随物赋形思想既整合了道、佛两家相关的思想,也是对陶渊明人生态度、谢赫相关画论的发展及个人生活经... 苏轼散文中“随物赋形”一词最初指水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形态的特点,之后发挥出“随物赋形”在为人与为文两方面的理论功能。随物赋形思想既整合了道、佛两家相关的思想,也是对陶渊明人生态度、谢赫相关画论的发展及个人生活经历的理论互动。这一命题在苏轼的书写过程中逐渐增强概括与统摄功能,伴随着这一命题的经典化,其在文学理论领域兼具概括阐释功能与创作实践指导功能的意义不断凸显,一方面持续启迪相关概念、命题的提出和文本的创作,另一方面也以一种风格形态成为理论和创作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随物赋形 行止天成 功能论
下载PDF
随物赋形,即物言情——就《雪中寄李知海判官》谈咏物寄情诗的理解
4
作者 陆平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第1期176-178,共3页
大家熟悉的咏物诗多是托物言志,即在物象中寄托作者的人格追求。但还有一类咏物寄情诗,创作目的是与他人交流情感,所咏虽为现实之物,但更多是借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形容两人的交情,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022届苏锡常镇四市... 大家熟悉的咏物诗多是托物言志,即在物象中寄托作者的人格追求。但还有一类咏物寄情诗,创作目的是与他人交流情感,所咏虽为现实之物,但更多是借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形容两人的交情,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022届苏锡常镇四市一模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题,讨论的就是一首咏物寄情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物赋形 人格追求 创作目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言志 言情 苏锡常
原文传递
战争文学中的想象、记忆与方法--张新科《铩羽》的创作启示
5
作者 陈静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07,共7页
一、想象与记忆的绞缠与博弈作家借助于文学的抒情性和隐喻功能遮掩了战争题材的硝烟性,恰恰反映了战争主题下的创作过程以及同题材作品与生俱来的固执性格,这些文学努力难以摆脱历史已经发生的牵绊,作者越是执意坐而论道,强调自己与过... 一、想象与记忆的绞缠与博弈作家借助于文学的抒情性和隐喻功能遮掩了战争题材的硝烟性,恰恰反映了战争主题下的创作过程以及同题材作品与生俱来的固执性格,这些文学努力难以摆脱历史已经发生的牵绊,作者越是执意坐而论道,强调自己与过往的一种割席关系,外部的文化轮廓则愈加明显--文、史在战争主题的号召下需要分配好相应比例,勾兑、分层、穿插、调和,随物赋形战争文学相应的当代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物赋形 战争题材 隐喻功能 抒情性 战争主题 创作启示 记忆 张新科
下载PDF
苏轼“以我观物”、“因物赋形”与中国诗学“活法”说论考 被引量:4
6
作者 曾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6-193,共8页
从胡宿到吕本中,有关"活法"说的诸多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追述其学术脉络,我们可以发现:这中间,苏轼的一系列主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特别是苏轼提出的"以我观物"、"因物赋形",倡导对同一事物从多... 从胡宿到吕本中,有关"活法"说的诸多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追述其学术脉络,我们可以发现:这中间,苏轼的一系列主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特别是苏轼提出的"以我观物"、"因物赋形",倡导对同一事物从多角度、多侧面地看待和观察,做到"一"与"多"、"恒"与"变"的统一。苏轼的"以我观物"与"因物赋形",实际上是同一个命题的两个方面的具体体现,对后世的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的以上主张,正是中国诗学"活法"说的纲领性学说。苏氏实为"活法"说的完善者和集大成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以我观 随物赋形 “活法”说 中国古代文论
原文传递
有韵尺牍:苏轼岐梁唱和诗的情境还原与帖本溯源
7
作者 党永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7-164,187,188,共10页
苏轼岐梁唱和诗之所以佳作秀句频出,离不开苏辙岐梁唱和诗的铺垫。前人批评苏轼岐梁唱和诗篇有“起笔突兀”“渺不相属”和“芜词累句”三种弊病,实则根植于苏轼与苏辙唱和的特定情境之中,乃唱和诗兼作尺牍的结果。苏轼岐梁唱和诗题中... 苏轼岐梁唱和诗之所以佳作秀句频出,离不开苏辙岐梁唱和诗的铺垫。前人批评苏轼岐梁唱和诗篇有“起笔突兀”“渺不相属”和“芜词累句”三种弊病,实则根植于苏轼与苏辙唱和的特定情境之中,乃唱和诗兼作尺牍的结果。苏轼岐梁唱和诗题中出现的具日志地及详载本事现象,若证以更为原始的帖本,并校以苏辙对应的唱和之作,可知苏轼此类岐梁唱和诗乃撮合诗前诗后文字重新拟题的结果,因而较多保留了原稿痕迹。挖掘苏轼岐梁唱和诗背后的特定情境,追溯诗作的帖本形态,有裨益于追溯苏轼“随物赋形”等文学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岐梁唱和诗 苏轼 情境 帖本 随物赋形
下载PDF
水无定性,随物赋形──谈翻译家的语言观 被引量:3
8
作者 方平 《中国比较文学》 1996年第4期85-92,共8页
关键词 文学翻译家 随物赋形 翻译艺术 艺术形式 本国语言 语言观 翻译工作者 "失真" 艺术主张 艺术性
原文传递
苏轼的“辞达”说 被引量:2
9
作者 林俊相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24-129,共6页
苏轼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著作,但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散发着许多重要的散文创作理论。本文讨论了其中有关散文语言表现形式的“辞达”说。苏轼借孔子“借达而已”说提出自己的主张,要求不刻意修饰,却能准确把握自然之神韵,达到“随物赋... 苏轼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著作,但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散发着许多重要的散文创作理论。本文讨论了其中有关散文语言表现形式的“辞达”说。苏轼借孔子“借达而已”说提出自己的主张,要求不刻意修饰,却能准确把握自然之神韵,达到“随物赋形”、“文理自然”的境界。同时,在自身的创作中,苏轼也是如此实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随物赋形 散文创作理论 辞达而已 苏武 “辞达”说 散文作品 文集 文学创作 艺术形象
下载PDF
“自得”之文——苏轼散文研究之一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玉兰 《乐山师专学报》 1996年第4期28-30,40,共4页
苏轼《又答王痒书》是一篇讨论读书之法的绝妙篇什,其间所谓“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及“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云云,真可谓夫子自道,是苏轼一生求学读书的经验之谈.然而苏轼之后,人们往往惊叹其来去无端,如行云流水,“读子瞻书,见才矣,然... 苏轼《又答王痒书》是一篇讨论读书之法的绝妙篇什,其间所谓“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及“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云云,真可谓夫子自道,是苏轼一生求学读书的经验之谈.然而苏轼之后,人们往往惊叹其来去无端,如行云流水,“读子瞻书,见才矣,然似不读书者”.读书而使人感觉“似不读书”,这正是苏轼散文的功夫所在.而这功夫,笔者认为就是苏轼的“闲暇自得”.对于“自得”,苏轼本人是颇以为自豪的.他平日论文,一贯反对“程式文章,千人一律”,主张“闲暇自得”,不赞成为作文而作文,说文章“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说自己“未尝敢有作文之意”.纵览苏轼的散文,大率都是缘乎己情己心的“自得”之文,而绝少应酬阿谀之体,这是得到时人和后人的首肯的.“自得”而冠以“闲暇”并不意味作者“无思”“无虑”、文字游戏,除人们常说的自然为文外,还体现了多方面的审美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得” 苏轼散文 文艺性散文 苏拭 生活态度 “无思” 《记承天寺夜游》 审美倾向 随物赋形
下载PDF
苏轼“随物赋形”说新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云鹏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9-126,共8页
"随物赋形",指的是苏轼诗文表意自然顺畅而又灵活多变的特点。其形成表面上看是苏轼在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使然,但归根到底则与其观照世界和立意取境的独特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佛教的"现量"观和禅宗&... "随物赋形",指的是苏轼诗文表意自然顺畅而又灵活多变的特点。其形成表面上看是苏轼在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使然,但归根到底则与其观照世界和立意取境的独特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佛教的"现量"观和禅宗"随缘自适"、"任心"等思想的影响下,苏轼要求创作主体在观照外物的时候拥有"空且静"的内心,且不主动向外界搜求,而是即景会心,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即为诗料。苏轼对水"随物赋形"这一特征的认识并不限于文学领域,它体现在其为人处世的原则上则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导、兼容儒家思想的人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物赋形 表现手法 佛教 禅宗
下载PDF
随物赋形:三苏以水喻文与“自然”诗学观的建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文利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7,共7页
北宋三苏父子以水喻文,推崇“自然”诗境,形成父子相承、兄弟相应的文学观念,并且践履于他们的文学创作及批评中。三苏以水喻文的“自然”诗学观的建构,与蜀学三教合一的思想特质密切相关,《东坡易传》以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为三苏“... 北宋三苏父子以水喻文,推崇“自然”诗境,形成父子相承、兄弟相应的文学观念,并且践履于他们的文学创作及批评中。三苏以水喻文的“自然”诗学观的建构,与蜀学三教合一的思想特质密切相关,《东坡易传》以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为三苏“水喻”奠定了哲学底蕴。三苏不仅描绘自然之水,也以水的随物赋形品评文学的自然境界。三苏以水喻文,形成“自然”诗学的家学传承,同时,也彰显了鲜明优秀的文学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苏 以水喻文 “自然”诗学观 随物赋形 《东坡易传》
下载PDF
走教育管理干部学者化之路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静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0-32,共3页
有人说,他是个“官场儒将”,从事高教管理几十年,业绩不凡,身上却没有沾染一丝世俗气;有人说,他是个“学术狂人”,笔耕不辍,获奖无数,著作等身:还有人说,他是个“博爱教授”.对五湖四海求知若渴的青年人充满爱心,鼎力相助... 有人说,他是个“官场儒将”,从事高教管理几十年,业绩不凡,身上却没有沾染一丝世俗气;有人说,他是个“学术狂人”,笔耕不辍,获奖无数,著作等身:还有人说,他是个“博爱教授”.对五湖四海求知若渴的青年人充满爱心,鼎力相助;更多的人说,他是个“教育智囊”,随物赋形的思想如黄河之水天上米。他就是我要探访的对象——田建国教授,一位担任着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国家教育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等职务的学习型干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干部 学者化 中国海洋大学 教育管理研究会 学习型干部 博士生导师 高教管理 随物赋形 高校工委 专家咨询
原文传递
让散文教学充满诗意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彦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0年第4期185-186,共2页
提到散文教学,不少语文教师都觉得这是语文教学中不易驾驭的文体。教授那些随物赋形、感情炽烈、诗意浓郁、文质兼美的散文,只停留在文章的写作技巧、情感抒写方式的分析,或只停留在领悟作家的语言特色、修辞风格的使用上是不够的。... 提到散文教学,不少语文教师都觉得这是语文教学中不易驾驭的文体。教授那些随物赋形、感情炽烈、诗意浓郁、文质兼美的散文,只停留在文章的写作技巧、情感抒写方式的分析,或只停留在领悟作家的语言特色、修辞风格的使用上是不够的。但如何教好散文呢?特级教师高万祥说:“追求语文的诗意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教学 诗意 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 随物赋形 写作技巧 抒写方式 语言特色
下载PDF
桑树坪风景——《私刑》的印象与随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方 《当代作家评论》 1987年第3期30-34,共5页
这数年间,小说新作如云,令人不暇应接,常常是经人推荐才搜讨到案头上来。其间,有朱晓平所作的几种,《私刑》(《北京文学》1986年第12期)为较近的一篇。这篇小说反响会如何,我不能估计。
关键词 桑树坪 私刑 小说家 戏剧性 故事 北京文学 随物赋形 戏中戏 喜剧性 世相
下载PDF
“鲁迅图式”的生成机制与表意逻辑——对20世纪40-70年代鲁迅图像的一种考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杰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85,共11页
20世纪40-70年代(1942-1976)①,鲁迅是唯一一位被不断推崇和反复阐发的现代作家,具有无可争议的权威地位。对鲁迅的宣扬和纪念无论是出于新的意识形态构建所需,还是政治运动的强烈诉求,都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鲁迅的革... 20世纪40-70年代(1942-1976)①,鲁迅是唯一一位被不断推崇和反复阐发的现代作家,具有无可争议的权威地位。对鲁迅的宣扬和纪念无论是出于新的意识形态构建所需,还是政治运动的强烈诉求,都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鲁迅的革命性和政治性被空前突显和强化,鲁迅甚至成了能够"随物赋形"的政治符号。彼时美术家们创作的鲁迅图像就是这一政治符号的视觉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作家 随物赋形 意识形态构建 政治符号 生成机制 视觉呈现 20世纪
下载PDF
论“辞达”——古代文论中的性情描写说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中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37-45,共9页
一孔丘首先提出了“辞达而已矣”的论点。这一论点在文艺理论批评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人们千百年来在实践中都肯定“辞达”是评价文艺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对文艺作者来说,“辞不达意”向来是一个非常严厉的批评。但有那么一本厚厚... 一孔丘首先提出了“辞达而已矣”的论点。这一论点在文艺理论批评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人们千百年来在实践中都肯定“辞达”是评价文艺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对文艺作者来说,“辞不达意”向来是一个非常严厉的批评。但有那么一本厚厚的《论语批注》,为了想把《论语》里的每一句话都批得“体无完肤”,竟把上面所说的这一句话也拿来大批特批,如此批道: 孔丘讲的“辞、达而已矣”,是同他说的“巧言”对立的。他把新兴地主阶级革新派的言论称为“巧言”,攻击他们言不由衷,虚伪造作,妄图以此抵制新思想的传播。其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达 古代文论 文心雕龙 孔丘 文艺理论批评 地主阶级 论语 苏轼 随物赋形 新思想
下载PDF
“随物赋形”与气化为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静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5-143,157,共9页
艺术创作中的气化介于形神、动静、虚实之间,无形可感、形神兼备、虚实相生、有无相济,其中的经典表述,就是苏轼的"随物赋形"。以苏轼的"随物赋形"为例,深入论述艺术活动中的气化为文及其基本特点很有必要。"... 艺术创作中的气化介于形神、动静、虚实之间,无形可感、形神兼备、虚实相生、有无相济,其中的经典表述,就是苏轼的"随物赋形"。以苏轼的"随物赋形"为例,深入论述艺术活动中的气化为文及其基本特点很有必要。"随物赋形"揭示出古人行文运气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神与物游""道技合一"的天地境界,能深刻体悟并自如地运用于艺术实践,古往今来的文人中,非苏轼之天才不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随物赋形 气化
原文传递
古代文论中的几个形象思维概念
19
作者 王达津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28-32,共5页
一、态度、姿态中唐诗很注意刻画事物情态,也注意表现诗人自己的诗的不同风度和姿态,自此之后文论中提出了态度和姿态这样的概念。态度或姿态,一是描写人物或景物的多种姿态。一是作者诗的态度风姿,并且随物赋形也有很多的变化,所以也... 一、态度、姿态中唐诗很注意刻画事物情态,也注意表现诗人自己的诗的不同风度和姿态,自此之后文论中提出了态度和姿态这样的概念。态度或姿态,一是描写人物或景物的多种姿态。一是作者诗的态度风姿,并且随物赋形也有很多的变化,所以也叫变态。这一概念提出是受到绘画的理论与实践的影响的。如《历代名画记》:“谈皎善描人物,有态度。”《古画品录》:“刘(王真)其于所长,妇人为最。……然观察详审,甚得姿态。”《后画录》:“隋孙尚孜,妇人亦有风态。”又“唐太常卿阎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气象雄浑 思维概念 态度 诗话 姿态 变态 理论与实践 随物赋形 形象
下载PDF
元好问诗论中的“苏学”理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瑞卿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12,98,共8页
元好问不仅继承了苏轼的"随物赋形"这一理论话语,而且与苏轼整体的诗学思路趋于一致,都主张"无意而发",在"致道"、"神遇"的境界中,入于大道自然。元好问诗学中潜藏着"苏学"因素,甚... 元好问不仅继承了苏轼的"随物赋形"这一理论话语,而且与苏轼整体的诗学思路趋于一致,都主张"无意而发",在"致道"、"神遇"的境界中,入于大道自然。元好问诗学中潜藏着"苏学"因素,甚至是苏学的思想体系。《东坡易传》中世界无心而成的自然观和以无心为理想的伦理观贯穿于苏轼的诗学中;元好问提出"由心而诚,由诚而言,由言而诗",其所谓"诚"类似于苏轼的圣人应物之心,同样不执著于心本体,而以顺应自然为归。"程学盛南苏学北"是学术交锋的结果,元好问自觉地将理论的矛头指向了程学,在针砭程学的同时表现为对苏学的承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好问 诗论 苏学 随物赋形 以诚为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