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苏轼对“水”的诗意表现与美学阐发 |
阮堂明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2
|
庄子审美思想与苏轼文艺观 |
张瑞君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5
|
|
3
|
苏轼“随物赋形”命题的功能发展 |
陶承昊
王永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随物赋形,即物言情——就《雪中寄李知海判官》谈咏物寄情诗的理解 |
陆平
|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2023 |
0 |
|
5
|
战争文学中的想象、记忆与方法--张新科《铩羽》的创作启示 |
陈静
|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6
|
苏轼“以我观物”、“因物赋形”与中国诗学“活法”说论考 |
曾明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7
|
有韵尺牍:苏轼岐梁唱和诗的情境还原与帖本溯源 |
党永辉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8
|
水无定性,随物赋形──谈翻译家的语言观 |
方平
|
《中国比较文学》
|
1996 |
3
|
|
9
|
苏轼的“辞达”说 |
林俊相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0
|
“自得”之文——苏轼散文研究之一 |
何玉兰
|
《乐山师专学报》
|
1996 |
1
|
|
11
|
苏轼“随物赋形”说新论 |
高云鹏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2
|
随物赋形:三苏以水喻文与“自然”诗学观的建构 |
张文利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
|
|
13
|
走教育管理干部学者化之路 |
苏静
|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4
|
让散文教学充满诗意 |
汪彦
|
《新课程研究(下旬)》
|
2010 |
2
|
|
15
|
桑树坪风景——《私刑》的印象与随想 |
吴方
|
《当代作家评论》
|
1987 |
1
|
|
16
|
“鲁迅图式”的生成机制与表意逻辑——对20世纪40-70年代鲁迅图像的一种考察 |
任杰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7
|
论“辞达”——古代文论中的性情描写说 |
徐中玉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2
|
|
18
|
“随物赋形”与气化为文 |
夏静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9
|
古代文论中的几个形象思维概念 |
王达津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
1993 |
0 |
|
20
|
元好问诗论中的“苏学”理路 |
李瑞卿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