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48
1
作者 何军 祝林 奉建芳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3年第6期20-22,共3页
目的 比较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 (U V)法在测定附子总生物碱中差异 ,探讨适宜附子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两种方法测定相同样品 ,比较测定结果差异 ,并考察操作步骤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两种不同的测定方法对附子总生物... 目的 比较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 (U V)法在测定附子总生物碱中差异 ,探讨适宜附子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两种方法测定相同样品 ,比较测定结果差异 ,并考察操作步骤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两种不同的测定方法对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滴定法的加样回收率为 97.7% ,而U V法为 75 .6 % ,滴定法测定结果更准确。水分及萃取静置时间对 UV法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结论 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测定以滴定法 (药典法 )为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生物碱 含量 测定方法 比较 比较滴定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附子总生物碱对乳腺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亚平 杜钢军 +3 位作者 孙婷 李佳桓 刘伟杰 王莹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86-1990,共5页
目的观察附子总生物碱对二甲基苯蒽诱导的乳腺癌小鼠体征、部分血液学指标及肿瘤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附子总生物碱组。模型组小鼠每天sc二甲基苯蒽橄榄油溶液50 mg/kg,每周2次、连续5周,建立乳腺癌模型,给药组在每天... 目的观察附子总生物碱对二甲基苯蒽诱导的乳腺癌小鼠体征、部分血液学指标及肿瘤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附子总生物碱组。模型组小鼠每天sc二甲基苯蒽橄榄油溶液50 mg/kg,每周2次、连续5周,建立乳腺癌模型,给药组在每天给予二甲基苯蒽的同时,给予附子总生物碱2 mg/kg,观察实验期间各组小鼠乳腺肿瘤的潜伏期、发生率、外观、体温和外耳微循环变化,检测血清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红细胞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综合评价附子总生物碱对小鼠乳腺癌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随给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畏寒喜暖、踡缩少动、体温下降、外耳微循环受阻状况,同时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升高,红细胞ATP酶活性降低,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附子总生物碱可以显著改善上述指标变化,阻止肿瘤生长。结论二甲基苯蒽诱导的乳腺癌小鼠表现为体寒血瘀体征,附子总生物碱能改善这些症状,阻止肿瘤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生物碱 抗肿瘤 二甲基苯蒽 乳腺癌 血液学指标
原文传递
附子总生物碱对缺血心肌蛋白质组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劲平 吴伟康 +1 位作者 曾英 张洪建 《中南药学》 CAS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附子总生物碱对缺血心肌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利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左心室肌总蛋白,通过PDQuest 7.1.1软件分析2-DE图谱,比较和确定各组间差异蛋白的表达量,然后利用MALDI-TOF-MS制作差异蛋白点的肽谱确定各差异蛋白的种类,通... 目的探讨附子总生物碱对缺血心肌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利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左心室肌总蛋白,通过PDQuest 7.1.1软件分析2-DE图谱,比较和确定各组间差异蛋白的表达量,然后利用MALDI-TOF-MS制作差异蛋白点的肽谱确定各差异蛋白的种类,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所得蛋白的功能。结果附子总生物碱可调节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信号传导、机能、细胞修复和抗氧自由基损伤等多组相关蛋白的表达,对缺血心肌产生保护作用。结论附子总生物碱可调节缺血心肌多组蛋白表达,具有良好的保护缺血心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生物碱 心肌缺血 蛋白质组
下载PDF
附子总生物碱提取物中3个双酯型和3个单酯型乌头碱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敏 张海 +3 位作者 蔡亚梅 陈啸飞 朱臻宇 柴逸峰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提取附子总生物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附子总生物碱提取物中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次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6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85%的乙醇回流提取附子药材,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后... 目的提取附子总生物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附子总生物碱提取物中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次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6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85%的乙醇回流提取附子药材,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后,制得附子总生物碱提取物,采用Waters Terra C18色谱柱(3.0mm×100mm,3.5μm);流动相为A:乙腈,B:水(5mM醋酸铵),梯度洗脱,A相随时间的变化:15%~26%(0~10min),26%~30%(10~20min),30%(20~25min);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35nm;柱温25℃;进样量5μl。结果6个生物碱成分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在20min内实现完全分离,在11.40~114.0、10.22~102.2、10.36—103.6、6.250—62.50、13.50~135.0、15.12~151.2μg/m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日内日间精密度,最低检测限和定量限的范围均符合含量测定的要求,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4.52%(RSD=2.0%)、103.43%(RSD=1.6%)、101.92%(RSD=2.3%)、99.45%(RSO=2.7%)、97.67%(RSD=1.9%)、101.15%(RSD=3.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附子提取物中6个乌头碱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附子总生物碱在阳虚便秘模型大鼠体内的整合药动学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燕 彦培傲 +5 位作者 赵梦杰 袁岸 龚小红 赵梦君 李芸霞 彭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研究大黄蒽醌类成分与附子总生物碱组分配伍灌胃后,附子总生物碱在阳虚便秘模型大鼠体内的整合药动学特征。方法:将大鼠分正常组和便秘组,后者依次灌胃附子总生物碱(19.2 mg·kg^(-1))和大黄蒽醌类成分(38.4 mg·kg^(-1))... 目的:研究大黄蒽醌类成分与附子总生物碱组分配伍灌胃后,附子总生物碱在阳虚便秘模型大鼠体内的整合药动学特征。方法:将大鼠分正常组和便秘组,后者依次灌胃附子总生物碱(19.2 mg·kg^(-1))和大黄蒽醌类成分(38.4 mg·kg^(-1)),采用UHPLC-Q/TOF-MS测定7种成分(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乌头原碱)在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25 m L·min^(-1),检测波长200~400 nm,电喷雾离子化源,正离子模式检测,绘制药-时曲线,计算整合药动学参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便秘组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和乌头原碱的整合药动学参数药峰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升高,代谢加快;新乌头碱的AUC0-∞与正常大鼠相近,半衰期(t1/2)延长,其在正常大鼠体内代谢更快。结论:附子总生物碱整合药动学数据仍具有明显的药动学过程特征,且与7种生物碱类成分各自的药动学特征基本一致,可表达上述生物碱类成分整体的药代动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生物碱 大黄蒽醌 组分配伍 阳虚便秘 整合药动学 盐酸维拉帕米 乌头
原文传递
附子总生物碱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陶长戈 李文军 彭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研究口服附子总生物碱后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口服给予大鼠附子总生物碱后,断尾取血,采用甲醇沉淀冷冻干燥法处理血浆样品。采用HPLC-MS/MS分析方法检测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血药浓度... 目的:研究口服附子总生物碱后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口服给予大鼠附子总生物碱后,断尾取血,采用甲醇沉淀冷冻干燥法处理血浆样品。采用HPLC-MS/MS分析方法检测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血药浓度。药时数据用中国药理学会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本实验建立的用于检测大鼠血浆的HPLC-MS/MS分析方法,其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稳定性好,能很好的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药动学曲线经拟合均符合口服给药的二室模型。乌头碱主要药动参数:T1/2α=3.32±1.56 min,T1/2β=886.61±242.14 min,AUC=86.558±9.462mg.L-1.min-1,Tpeak=6.989±1.546 min,Cmax=83.549±10.459 ng.mL-1。新乌头碱主要药动参数:T1/2α=15.498 9±4.871 2 min,T1/2β=1 255.808±684.891 min,AUC=297.212±74.642 ng.mL-1.min,Tpeak=15.782±7.541 min,Cmax=202.983±30.781 ng.mL-1。次乌头碱主要药动参数:T1/2α=125.482±51.654 min,T1/2β=1007.757±349.485 min,AUC=241.206±9.147 ng.mL-1.min,Tpeak=16.765±5.478 min,Cmax=164.302±20.891 ng.mL-1。结论:灌胃给予附子总生物碱后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的过程符合口服二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附子生物碱 乌头 新乌头 次乌头 HPLC-MS/MS 毒代动力学
下载PDF
附子总碱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瑞 展晓日 乔延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毒性实验 附子生物碱 提取物 实验研究 双酯型生物碱 抗炎镇痛作用 毒性成分
原文传递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参附汤最佳制备工艺 被引量:5
8
作者 易航 邵峰 +3 位作者 刘荣华 朱根华 黄慧莲 任刚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针对历代文献所记载的参附汤中附子与人参配伍比例不同,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设计,确立附子与人参的最佳配伍比例,并优选出参附汤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附子总生物碱提取率、人参总皂苷提取率及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 目的:针对历代文献所记载的参附汤中附子与人参配伍比例不同,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设计,确立附子与人参的最佳配伍比例,并优选出参附汤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附子总生物碱提取率、人参总皂苷提取率及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比色法进行含量测定,经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设计,对附子与人参配伍比例、料液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等因素进行优选。结果:附子与人参配伍的最佳比例及最佳制备工艺为:附子与人参的质量比为1∶1.5,料液比为1∶8g/mL,煎煮3次,每次2.5h。附子总生物碱提取率、人参总皂苷提取率及干浸膏得率依次为0.215%、3.43%、2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汤 附子生物碱 人参皂苷 制备工艺
下载PDF
大黄附子配伍对附子总生物碱在阳虚便秘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燕 李芸霞 +4 位作者 彭成 赵梦杰 袁岸 龚小红 赵梦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75-1278,I0002,共5页
目的:研究大黄附子组分配伍对附子总生物碱在阳虚便秘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阳虚便秘大鼠分为附子组和配伍组,附子组灌胃9.6 mg·kg^(-1)附子总生物碱,配伍组灌胃9.6 mg·kg^(-1)附子总生物碱、19.2 mg·kg^(... 目的:研究大黄附子组分配伍对附子总生物碱在阳虚便秘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阳虚便秘大鼠分为附子组和配伍组,附子组灌胃9.6 mg·kg^(-1)附子总生物碱,配伍组灌胃9.6 mg·kg^(-1)附子总生物碱、19.2 mg·kg^(-1)大黄总蒽醌,UHPLC-Q/TOF-MS法测定附子总生物碱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配伍后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C_(max)、AUC_(last)明显降低,T_(max)明显提前;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和乌头原碱的C_(max)、AUC_(last)明显升高,T_(max)明显延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大黄总蒽醌、附子总生物碱组分配伍后改变了附子总生物碱在阳虚便秘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生物碱 配伍 大黄蒽醌 阳虚便秘 药动学
下载PDF
大黄附子成分配伍治疗大鼠阳虚便秘的整合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燕 李芸霞 +4 位作者 袁岸 彦培傲 赵梦杰 龚小红 彭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06-2210,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附子成分配伍后对阳虚便秘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整合药效学特征。方法:采用山西白醋和0℃冰水活性炭建立大鼠阳虚便秘动物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空白组、附子模型组、配伍模型组;将正常大鼠分成正常空白组、附子正常组、配伍正常组... 目的:探讨大黄附子成分配伍后对阳虚便秘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整合药效学特征。方法:采用山西白醋和0℃冰水活性炭建立大鼠阳虚便秘动物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空白组、附子模型组、配伍模型组;将正常大鼠分成正常空白组、附子正常组、配伍正常组,对模型空白组和正常空白组灌胃相应生理盐水,其他4组灌胃相应药物,采血。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大鼠不同时间点血浆中胃动素(motillin,MTL)、胃泌素(gastrin,GT)、内皮素(endothelin,ET)、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浓度,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配伍正常组与附子正常组比较,配伍模型组与附子模型组比较,大鼠各时间点血浆中MTL、GT、ET、VIP各自的浓度和四者的整合浓度均明显升高,且均在180 min时升高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附子总生物碱和大黄蒽醌配伍后可有效治疗大鼠阳虚便秘;MTL、GT、ET、VIP的整合药效学数据仍然具有明显的药效学特征,且整合后与整合前各成分的药效学特征基本一致,可表达上述4种成分整体的药效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生物碱 大黄蒽醌 配伍 阳虚便秘 整合药效学
下载PDF
基于斑马鱼研究附子脂溶性总生物碱的神经毒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梦婷 张慧琼 +3 位作者 文瑞琪 向郁森 彭成 谢晓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66,共4页
目的:基于模式生物斑马鱼幼鱼,初步探讨附子脂溶性总生物碱的神经毒性及机制。方法:取6 dpf(day post fertilization)的斑马鱼幼鱼,分别给予0、20、30、40、60 mg/L的附子脂溶性总生物碱,通过Noldus斑马鱼幼鱼行为学检测系统分析给药后1... 目的:基于模式生物斑马鱼幼鱼,初步探讨附子脂溶性总生物碱的神经毒性及机制。方法:取6 dpf(day post fertilization)的斑马鱼幼鱼,分别给予0、20、30、40、60 mg/L的附子脂溶性总生物碱,通过Noldus斑马鱼幼鱼行为学检测系统分析给药后10 min、3 h、24 h幼鱼的行为活动,并收集给药后24 h的幼鱼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测定。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给药后10 min、3 h,附子脂溶性总生物碱30、40、60 mg/L剂量组的幼鱼移动距离、移动速度、移动时间百分率先显著增加,后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运动轨迹杂乱无章;给药后24 h,附子脂溶性总生物碱40、60 mg/L剂量组幼鱼的移动距离、移动速度、移动时间百分率显著降低;吖啶橙染色阳性程度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各剂量组幼鱼的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升高。结论:附子脂溶性总生物碱会先促进,后抑制斑马鱼幼鱼的行为活动,且其神经毒性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和影响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脂溶性生物碱 斑马鱼 神经毒性 细胞凋亡 乙酰胆酯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