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义务教育阶段校园欺凌事件的特点、原因与解决对策研究——基于2014年1月——2017年4月媒体文本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任晓玲 于敏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8-65,共8页
频发的校园欺凌事件不仅威胁学生、儿童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学校育人功能的发挥,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危害。通过对媒体文本进行统计发现,当前校园欺凌事件中施暴者以团伙作案为主;女生欺凌事件增多;初中阶段是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高危阶段;... 频发的校园欺凌事件不仅威胁学生、儿童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学校育人功能的发挥,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危害。通过对媒体文本进行统计发现,当前校园欺凌事件中施暴者以团伙作案为主;女生欺凌事件增多;初中阶段是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高危阶段;东部地区发生校园欺凌事件较多;琐事纠纷、莫名纠纷、情感纠纷是造成校园欺凌的主要原因;操场、宿舍、卫生间是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主要集中地;网络欺凌成了新现象。亟待推进反校园欺凌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家校合作构建完善的校园欺凌防治预案;加强儿童、青少年的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义务教育 事件特点 防范干预
下载PDF
介入积极心理学构建临床心理学对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防范与干预模式
2
作者 马倩玲 赵慧莉 《学园》 2014年第20期30-31,共2页
大学生自杀心理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公共社会卫生问题和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预防与干预模式的构建已经成为临床心理学备受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社会心理问题。本文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介入到构建临床心理学对大学生自杀心... 大学生自杀心理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公共社会卫生问题和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预防与干预模式的构建已经成为临床心理学备受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社会心理问题。本文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介入到构建临床心理学对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防范与干预模式之中,从分析模式的现状,到积极心理学介入模式构建的四个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展现出积极心理学对于大学生自杀心理的防范与干预模式有良好的补充完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自杀心理 防范干预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