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朝时期的白银货币化与货币白银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文成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77,共9页
金朝前期,北宋中叶以来的白银货币化持续推进。大定年间的商品—货币关系中,白银的社会身份从商品变成货币,白银货币化初步实现。金廷赋予白银征纳赋税的法偿地位,认可银钱兑换关系,形成了官方法定的银钱兑换价。金朝中期交钞贬值,银两... 金朝前期,北宋中叶以来的白银货币化持续推进。大定年间的商品—货币关系中,白银的社会身份从商品变成货币,白银货币化初步实现。金廷赋予白银征纳赋税的法偿地位,认可银钱兑换关系,形成了官方法定的银钱兑换价。金朝中期交钞贬值,银两全面成为官方法定货币,独立行使货币职能,铜钱的货币职能则日益式微,银钱两种金属货币的地位形成均势。大安、贞祐以后,银两逐步代替铜钱成为钞本,开始决定交钞价值,成为基准定价货币;铜钱则由停铸、限藏、限用到废而不用,全面逃离市场。金末的银钱钞关系中,钱退银进,货币白银化取得重大进展。银两逐步成为交钞之本,并借助交钞等分价值、投入流通。蒙元时期以银为本、禁银行钞的"银钞相权"货币流通格局,在金朝末年已初具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朝 白银 铜钱 法定货币 银钞相权
下载PDF
蒙古灭金前后的市场演变与白银使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文成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7-125,共9页
蒙古灭金前后,由于农牧区经济交流的扩大、社会财富的高度集中和丝路贸易的发展,蒙古帝国的远距离批量贸易长足发展。以市场的发展为依托,蒙古帝国继承和发展了金代白银货币化的成就,白银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代表,在交换中继续履行... 蒙古灭金前后,由于农牧区经济交流的扩大、社会财富的高度集中和丝路贸易的发展,蒙古帝国的远距离批量贸易长足发展。以市场的发展为依托,蒙古帝国继承和发展了金代白银货币化的成就,白银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代表,在交换中继续履行了较为完整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同时,宋金以来制约白银货币化进程的白银存量不足问题依然存在并产生了影响。有鉴于此,蒙古帝国继承并发展了金代发行楮币的传统,尝试并推广实行“银钞相权法”,以银为钞本,以钞补银之不足,揭开了元代专用楮币而楮币主要以银为本的序幕。银楮关系逐步从平行兑换关系向以银“权”楮的关系过渡,白银在货币中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货币化进程继续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世纪 市场演变 白银货币化 银钞相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