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赞比亚西北省典型铜-钴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1
1
作者 何胜飞 张航 +4 位作者 左立波 孙凯 卢宜冠 许康康 王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65-1376,共12页
卢菲利安弧是全球极为重要的铜钴成矿带,赞比亚西北省铜-金-钴-镍-铀成矿亚带为该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基础地质工作薄弱,缺乏系统的成矿机制研究。通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土壤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和典型矿床研究,总结梳理了... 卢菲利安弧是全球极为重要的铜钴成矿带,赞比亚西北省铜-金-钴-镍-铀成矿亚带为该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基础地质工作薄弱,缺乏系统的成矿机制研究。通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土壤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和典型矿床研究,总结梳理了赞比亚西北省的成矿地质演化和成矿规律,提出区域找矿方向,以期在该地区实现找矿新突破。卢菲利安弧穹窿区主要分布于赞比亚西北省内,产有铜、金、钴、铀、镍等重要金属矿种,含矿岩层为罗安群炭质页岩、千枚岩,成矿类型主要为变质热液脉型,矿床成因为在泛非期NW—SE向挤压作用下,成矿物质活化,含矿热液沿断裂迁移,因物理化学条件改变沉淀、富集成矿;复向斜带南缘希富玛IOCG型铜-金-钴矿赋存于NE向的含铜碳酸岩中,矿床成因为初始地幔物质沿深大断裂上升至地壳浅部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下降,初始岩浆不断演化并最终成矿。通过研究赞比亚西北省典型矿床的成因和成矿模式,提出未来找矿方向应注重在穹窿区基底周缘推覆带内寻找受构造和地层双重控矿的铜-金-铀矿,在复向斜带内的构造岩浆带内应充分利用航磁异常、化探异常来寻找NW向深断裂与NE向断裂交会部位的(碳酸岩型)IOCG型铜-金-钴-银-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典型矿床 - 赞比亚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upports for selective production of 2,5-dimethylfuran via bimetallic copper-cobalt catalyzed 5-hydroxymethylfurfural hydrogenolysis 被引量:4
2
作者 Sanjay Srivastava G.C.Jadeja Jigisha Parikh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9-709,共11页
The hydrogenolysis of carbon–oxygen bonds is an important model reaction in upgrading biomass‐derived furanic compounds to transportation fuels.One of these model reactions,namelyconversion of5‐hydroxymethylfurfura... The hydrogenolysis of carbon–oxygen bonds is an important model reaction in upgrading biomass‐derived furanic compounds to transportation fuels.One of these model reactions,namelyconversion of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to the gasoline additive2,5‐dimethylfuran(DMF),isespecially attractive.In this study,bimetallic Cu‐Co catalysts supported on CeO2,ZrO2,and Al2O3were used for the selective hydrogenolysis of HMF to DMF.The structures of the fresh and usedcatalysts were studi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the Brunauer‐Emmett‐Teller method,transmissionelectron microscopy,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by H2,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of NH3,and CHNS analysis.The structure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TheCu‐Co/CeO2catalyst produced mainly2,5‐bis(hydroxymethyl)furan via reduction of C=O bonds onlarge Cu particles.The Cu‐Co/Al2O3catalyst gave the best selectivity for DMF,as a result of a combinationof highly dispersed Cu,mixed copper–cobalt oxides,and suitable weak acidic sites.Cu‐Co/ZrO2had low selectivity for DMF and produced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over‐hydrogenolysis products,including2,5‐dimethyltetrahydrofuran and5,5‐oxybis(methylene)‐bis(2‐methylfuran),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strong acidic sites.The reaction pathways and effectsof various operating parameters,namely temperature,H2pressure,and time,were studied to enableoptimization of the selective conversion of HMF to DMF over the Cu‐Co/Al2O3cataly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ydroxymethylfurfural Hydrogenation HYDROGENOLYSIS Copper‐cobalt BIMETALLIC Biofuels
下载PDF
N,N′-双水杨酰代乙二胺合铜(Ⅱ)酸根和N,N′-1,2-双水杨酰代丙二胺合铜(Ⅱ)酸根的Cu(Ⅱ)-Co(Ⅱ)双核配合物的合成和磁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廖代正 赵倩华 王耕霖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60-364,共5页
文合成了两个新型双核配合物,[Cu(Samen)Co(L)_2]和[Cu(Sampn)Co(L)_2],Samen^(4-)表示N,N′-双水杨酰代乙二胺根阴离子,Sampn^(4-)表示N,N'-1,2-双水杨酰代丙二胺根阴离子,L表示5-硝基-1,10-菲咯啉(NO_2-Phen).经元素分析,IR和电子光... 文合成了两个新型双核配合物,[Cu(Samen)Co(L)_2]和[Cu(Sampn)Co(L)_2],Samen^(4-)表示N,N′-双水杨酰代乙二胺根阴离子,Sampn^(4-)表示N,N'-1,2-双水杨酰代丙二胺根阴离子,L表示5-硝基-1,10-菲咯啉(NO_2-Phen).经元素分析,IR和电子光谱等推定配合物具有酚氧桥结构,Cu(Ⅱ)及Co(Ⅱ)的配位环境分别为平面四方及畸变八面体构型.测定了配合物(4—300K)的变温磁化率,并用最小二乘法和从自旋Hamiltonian算符,H=2JS_1·S_2-DS_(?)1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为J=-4.39(samen)和-3.59cm^(-1)(Sampn),表明两个Cu(Ⅱ)-Co(Ⅱ)双核配合物中有弱的反铁磁性超交换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双核配合物 酰胺配体 合成
下载PDF
刚果(金)铜-钴矿床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50
4
作者 杜菊民 赵学章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刚果(金)的铜矿带以赋存于新元古代沉积岩中的铜-钴多金属矿床为特征。根据矿体赋存地层的不同,矿带内自下向上共发育6层矿体。最主要的两个层状铜-钴矿体主要赋存于下Roan群Mines亚群(R2)之中,其一位于Kamoto组底部(R2.1),构成下部矿体... 刚果(金)的铜矿带以赋存于新元古代沉积岩中的铜-钴多金属矿床为特征。根据矿体赋存地层的不同,矿带内自下向上共发育6层矿体。最主要的两个层状铜-钴矿体主要赋存于下Roan群Mines亚群(R2)之中,其一位于Kamoto组底部(R2.1),构成下部矿体;另一位于Shales dolomitic组(R2.2)底部,构成上部矿体。第三层矿体呈透镜状赋存于Roan群Mines亚群Kambove组(R2.3)中底部。第四层矿体赋存于Roan群Dipeta亚群Kansuki组(R3.3)内,为局部层状矿化。第五层矿体位于Nguba群Likasi亚群顶部(Ng1.3),为局部的铜多金属矿化。第六层矿体位于Kundelungu群Plateaux亚群中,为次生富集的铜多金属矿化。这些矿床(体)根据矿化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层状、次生富集和脉状三个类型,其分布严格受地层控制,并与卢菲莲造山期挤压构造密切相关。层状铜-钴矿床主要分布在由Mines亚群组成的逆冲岩席边缘的山脊部位,而次生富集、脉状矿床从Mines亚群到Kundelungu群都有发育,多出露于逆冲岩席内部的山脊与线性构造的交切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矿带 刚果(金) -矿床 构造控矿分布规律
下载PDF
西昆仑塔木—卡兰古铅锌铜矿带含矿岩系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3
5
作者 印建平 田培仁 +1 位作者 戚学祥 陈克强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3-150,共8页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铜成矿带位于西昆仑与塔里木盆地的结合带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带。通过对含矿岩系的岩石化学、成矿元素、硫同位素、稀土元素的研究 ,并结合流体包裹体成分及H、O同位素的综合研究分析 ,认为该成矿带可分...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铜成矿带位于西昆仑与塔里木盆地的结合带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带。通过对含矿岩系的岩石化学、成矿元素、硫同位素、稀土元素的研究 ,并结合流体包裹体成分及H、O同位素的综合研究分析 ,认为该成矿带可分为两种矿床类型 ,即砂砾岩型铅铜 (钴 )矿和碳酸盐岩型铅锌矿。二者为同一热卤水成矿系统的不同成矿阶段的产物 ,两类矿床可互为找矿标志。下部砂砾岩型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为Cu Co Pb Ag As(Ni Zn Cd) ,硫同位素组成表明富集轻硫 ,海底热液活动不强烈 ;上部碳酸盐岩型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为Pb Zn Cd As Ag Ba ,硫同位素分布具塔式结构 ,显示具海水还原硫和深源硫的混合来源 ,有强烈的海底热液活动。提出该成矿带的找矿目标应以上部碳酸盐岩型铅锌矿为主 ,同时应当注意下部砂砾岩型铅铜矿及其含铜砂页岩中钴的综合评价和工业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型铅锌矿 砂砾岩型铅()矿 地球化学 塔木-卡兰古 西昆仑
下载PDF
吉林白山市大横路Cu-Co矿床变质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量:14
6
作者 韦延光 王可勇 +2 位作者 杨言辰 赵宏军 刘宗秀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大横路CuCo矿床为一产于元古宙老岭群大栗子组变质地层中的新类型层控矿床 ,矿床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成矿、区域变形变质成矿两期主要成矿作用过程。对变质热液期形成的石英、方解石等矿物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 ,成矿流体为一中低... 大横路CuCo矿床为一产于元古宙老岭群大栗子组变质地层中的新类型层控矿床 ,矿床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成矿、区域变形变质成矿两期主要成矿作用过程。对变质热液期形成的石英、方解石等矿物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 ,成矿流体为一中低温、以H2 O为主、含CO、CO2 、N2 及Cl-、HCO-3 、SO2 -4 、HS-、CH4 、C2 H4 、C3 H8、C4 H6等有机质的盐水溶液 ,早期成矿流体盐度w (NaCl)可高达 45 .72 % ,晚期热液盐度w(NaCl)为 2 .0 6 %~ 12 .5 3%。反映在来源上 ,早期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变质热液 ,晚期则有大量大气降水参与。变质热液成矿作用对CuCo工业矿床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吉林 白山市 -矿床 矿化特征
下载PDF
赞比亚卢弗里安弧地区矿产资源研究现状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任军平 王杰 +6 位作者 古阿雷 左立波 许康康 孙宏伟 刘晓阳 何胜飞 贺福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9-144,共6页
赞比亚境内的卢弗里安弧地区属于中非克拉通金、铜、铁、钨锡铌钽、金刚石成矿省的中非新元古代卢弗里安弧铜-钴成矿带。该地区地层主要包括穆瓦超群、罗安群、恩古巴群和昆代隆古群,主要出露祖母绿、铜-钴-金-铀和铜-钴等矿床(点)。祖... 赞比亚境内的卢弗里安弧地区属于中非克拉通金、铜、铁、钨锡铌钽、金刚石成矿省的中非新元古代卢弗里安弧铜-钴成矿带。该地区地层主要包括穆瓦超群、罗安群、恩古巴群和昆代隆古群,主要出露祖母绿、铜-钴-金-铀和铜-钴等矿床(点)。祖母绿矿床与穆瓦超群中的伟晶岩有关,主要包括安赞、伍木、卡马干加和卡棋穆等祖母绿矿床。铜-钴-金-铀矿床与基底卢富布超群中的片岩和片麻岩有关,主要包括卢姆瓦纳等矿床。铜-钴矿床与罗安群的(砂)页岩有关,主要包括谦比西、卢安夏、恩昌加和奇利拉邦布韦等矿床。在缺乏重点地区物化探资料的条件下,笔者综合前人资料将卢弗里安弧地区初步划分为3个找矿潜力区并进行了初步的找矿潜力分析,可为中资矿业企业的矿权登记及矿产开发等方面提供基础的地质资料和科学依据,符合国家实施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出去"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母绿矿床 --金-铀矿床 -矿床 找矿潜力分析 卢弗里安弧 赞比亚
下载PDF
铜/钴纳米多层膜的电化学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瑾 董大为 +1 位作者 张卫国 姚素薇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3,48,共4页
纳米金属多层膜由于其巨磁电阻性能而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双脉冲控电位技术在单晶硅上沉积铜 /钴纳米多层膜。测量了电沉积过程中的阴极极化曲线及电流 -时间曲线 ,确定了沉积电位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及X射线衍射技术观察了沉积层... 纳米金属多层膜由于其巨磁电阻性能而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双脉冲控电位技术在单晶硅上沉积铜 /钴纳米多层膜。测量了电沉积过程中的阴极极化曲线及电流 -时间曲线 ,确定了沉积电位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及X射线衍射技术观察了沉积层的断面形貌及晶体结构。结果表明 ,沉积层结构清晰、连续 ,各子层厚度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层膜 电化学 制备 表征 电沉积
下载PDF
青海德尔尼铜(钴)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段俊 钱壮志 +3 位作者 黄喜峰 董富权 赵晓健 鲁浩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201-209,共9页
青海德尔尼铜(钴)矿床赋存于东昆仑阿尼玛卿蛇绿岩套中部,岩石类型主要有蛇纹石化的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矿石类型主要为块状、条带状含铜黄铁矿矿石,矿床成因存在多种认识。通过野外详细观察、室内显微镜下矿石矿物... 青海德尔尼铜(钴)矿床赋存于东昆仑阿尼玛卿蛇绿岩套中部,岩石类型主要有蛇纹石化的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矿石类型主要为块状、条带状含铜黄铁矿矿石,矿床成因存在多种认识。通过野外详细观察、室内显微镜下矿石矿物特征鉴定以及电子探针分析,确定德尔尼铜(钴)矿床的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矿石结构以半自形粒状结构为主;钴元素在早期黄铁矿中比较富集,晚期黄铁矿中较贫,w(Co)/w(Ni)值指示黄铁矿与巴西 Sossego铁氧化物铜金矿一致;早期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的微量元素质量比值指示矿床成矿温度为200℃~300℃,属于中温环境,进一步证明了该矿床不是岩浆型矿床,属于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矿床成矿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海底喷流沉积阶段、构造变形阶段、热液阶段和表生氧化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为铜、钴、锌的主要成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矿床成因 电子探针分析 蛇绿岩 中温热液环境 成矿阶段 海底喷流 沉积 青海
下载PDF
赞比亚卢弗里安弧构造带再活化的证据: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 被引量:11
10
作者 任军平 王杰 +6 位作者 张东红 Dokowe,A.P. Chikambwe,E.M. 左立波 许康康 刘晓阳 贺福清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50-1860,共11页
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对揭示构造热事件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利用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及热史模拟探讨了卢弗里安弧构造带自泛非构造运动以来的构造热演化过程.谦比希铜矿床和恩昌加铜(钴)矿床位于卢弗里安弧... 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对揭示构造热事件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利用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及热史模拟探讨了卢弗里安弧构造带自泛非构造运动以来的构造热演化过程.谦比希铜矿床和恩昌加铜(钴)矿床位于卢弗里安弧铜-钴成矿带中的赞比亚境内.对采自该两个矿床中的5件新鲜岩石样品进行挑选,获得了5件锆石和4件磷灰石样品.首次获得了卢弗里安弧构造带中的裂变径迹年龄,5件锆石样品的年龄分别为265±22Ma、230±10Ma、228±9Ma、225±9Ma和221±10Ma.4件磷灰石样品的年龄分别为145±10Ma、133±10Ma、130±10Ma和92±9Ma,径迹长度介于(11.4±2.4)^(11.8±2.4)μm.从热历史模拟结果可看出,从300~260Ma,古地温持续降低至90℃左右;随后,缓慢降低至现今的地表温度.对比卢弗里安弧构造带、赞比西构造带和达马拉构造带中的年龄数据,研究表明非洲中南部地区二叠纪-白垩纪的构造活动是一个区域性的构造活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年代学 锆石和磷灰石 谦比希矿床 恩昌加()矿床 卢弗里安弧 赞比亚 石油地质 构造
原文传递
刚果(金)KOLWEZI铜(钴)矿床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运纪 李小永 +1 位作者 王阳 任立业 《新疆有色金属》 2014年第4期53-56,共4页
刚果(金)KOLWEZI铜(钴)矿床是加丹加-赞比亚铜矿带上一特大型铜矿床,对KOLWEZI铜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与分析,认为矿床经过了中新元古代海相热卤水喷流-沉积交代铜初始富积阶段→晚元古代末卢菲利造山... 刚果(金)KOLWEZI铜(钴)矿床是加丹加-赞比亚铜矿带上一特大型铜矿床,对KOLWEZI铜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与分析,认为矿床经过了中新元古代海相热卤水喷流-沉积交代铜初始富积阶段→晚元古代末卢菲利造山运动导致加丹加岩系变质、褶皱、推覆以致引起矿化再次富集-叠加改造阶段→漫长地质时代中近地表浅部氧化淋滤次生富集阶段等三大成矿过程。铜(钴)主矿体位于KOLWEZI矿区中部向斜中,赋存于加丹加岩系的罗安群R1(RAT)-SDS(属R2)岩性段地层中,受地层岩性控制明显,主成矿时代约为880~735 Ma。矿床成因属沉积交代(海相热卤水)-变质叠加改造层控铜(钴)矿床(砂页岩型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菲利褶皱带 ()矿床 矿床成因 刚果(金)
下载PDF
青海省都兰县督冷沟铜-钴矿的发现过程与启示 被引量:10
12
作者 潘彤 陈克强 李月隆 《矿产与地质》 2006年第4期434-436,共3页
通过督冷沟铜-钴矿产出地质背景介绍,阐述该矿发现的几个过程,即新成矿理论的提出;区域化探异常显示良好的找矿前景;物探手段缩小找矿靶区;工程验证获得良好的找矿效果。据此,总结了在类似地质条件下找矿评价的方法、思路。
关键词 - 发现过程 异常评价 督冷沟 青海省
下载PDF
从铜铁钴合金渣中制取氧化钴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廖春发 邓佐国 《江西有色金属》 1999年第2期24-27,34,共5页
研究了从铜冶炼转炉渣中富集得到的铜铁钴合金渣中制取氧化钴的工艺流程,确定了熔炼、电解造液,除铁、铜等杂质的工艺条件。该工艺能有效地除去铁、铜等杂质,试验得到的氧化钴符合GB6518-86纯氧化钴粉Y1类要求,钴的直收... 研究了从铜冶炼转炉渣中富集得到的铜铁钴合金渣中制取氧化钴的工艺流程,确定了熔炼、电解造液,除铁、铜等杂质的工艺条件。该工艺能有效地除去铁、铜等杂质,试验得到的氧化钴符合GB6518-86纯氧化钴粉Y1类要求,钴的直收率达84%以上,有价金属铜以海绵铜形态回收,其纯度达92.5%,回收率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净化 氧化 海绵 制取
下载PDF
锌冶炼渣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的工艺探讨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风朝 马永涛 《有色冶金节能》 2008年第1期47-49,22,共4页
本文针对单一湿法炼锌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渣和弃渣中的有价金属、废水、余热问题,从渣中有价金属的含量、渣量、经济性、环保性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高酸浸出—低污染黄铵铁矾湿法炼锌工艺产生的中间渣及弃渣的综合利用工艺及... 本文针对单一湿法炼锌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渣和弃渣中的有价金属、废水、余热问题,从渣中有价金属的含量、渣量、经济性、环保性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高酸浸出—低污染黄铵铁矾湿法炼锌工艺产生的中间渣及弃渣的综合利用工艺及节能减排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银渣 铁矾渣 节能减排
下载PDF
Pt_(1-x)Cu_x/Co多层膜的结构和磁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平平 郑鹉 +4 位作者 王艾玲 崔利亚 王荫君 韩宝善 陈金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25-332,共8页
系统地研究了Pt1-xCux/Co多层膜的结构与磁性.除了特定的x=010—015区间外,在Cu浓度区间x=004—030内,随着中介Pt层内Cu浓度的增加,导致各向异性Ku和剩余磁化强度Mr⊥的单调下降.这... 系统地研究了Pt1-xCux/Co多层膜的结构与磁性.除了特定的x=010—015区间外,在Cu浓度区间x=004—030内,随着中介Pt层内Cu浓度的增加,导致各向异性Ku和剩余磁化强度Mr⊥的单调下降.这可能是由于Cu原子在Pt层中的无序造成的,使Pt的晶面场对称性发生局域畸变,从而引起上述参数的下降.在特定区域内,可能是形成了PtCu合金的有序相,此时晶场对Co原子的作用就像只有Pt原子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膜 膜结构 磁性 铂/ / 磁光多层膜
原文传递
中非铜(钴)矿带绿纱铜(钴)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沈阳 高帮飞 +1 位作者 张作伦 陈志广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1-720,共10页
绿纱铜(钴)矿床一直缺乏对矿床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本文对与矿化密切相关的热液矿物开展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碳、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矿区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220~500℃)、中高盐度(27.4... 绿纱铜(钴)矿床一直缺乏对矿床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本文对与矿化密切相关的热液矿物开展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碳、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矿区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220~500℃)、中高盐度(27.40%~42.60%NaCleq)、中等密度(0.79~1.17 g/cm3)的特征,成矿环境为低压(2.0~8.0 MPa)环境.同沉积初始富集阶段的成矿流体为含海相碳酸盐的岩石组合的变质脱水,晚期流体为变质流体与岩浆水的混合流体,并有不同程度的大气降水参与.热液中的碳早期由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提供,晚期为岩浆和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共同提供的.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存在三种端元,即高盐度、高温的岩浆流体(>25%NaCleq,>400℃),高盐度、中高温的变质流体(>25% NaCleq,200~400℃),低盐度和中低温的大气降水(<10%NaCleq,150~300℃),流体混合是矿区金属沉淀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碳-氢-氧同位素 流体混合 绿纱矿床 中非()矿带
下载PDF
Selective hydrogenolysis of furfuryl alcohol to 1,5-and 1,2-pentanediol over Cu-LaCoO_3 catalysts with balanced Cu^O-CoO sites 被引量:7
17
作者 Fangfang Gao Hailong Liu +3 位作者 Xun Hu Jing Chen Zhiwei Huang Chungu Xia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11-1723,共13页
Selective hydrogenolysis of biomass‐derived furfuryl alcohol(FFA)to 1,5‐and 1,2‐pentanediol(PeD)was conducted over Cu‐LaCoO3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Cu loadings;the catalysts were derived from perovskite structur... Selective hydrogenolysis of biomass‐derived furfuryl alcohol(FFA)to 1,5‐and 1,2‐pentanediol(PeD)was conducted over Cu‐LaCoO3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Cu loadings;the catalysts were derived from perovskite structures prepared by a one‐step citrate complexing method.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s of the Cu‐LaCoO3 catalysts were found to depend on the Cu loading and pretreatment conditions.The catalyst with 10 wt%Cu loading exhibited the best catalytic performance after prereduction in 5%H2‐95%N2,achieving a high FFA conversion of 100%and selectivity of 55.5%for 1,5‐pentanediol(40.3%)and 1,2‐pentanediol(15.2%)at 413 K and 6 MPa H2.This catalyst could be reused four times without a loss of FFA conversion but it resulted in a slight decrease in pentanediol selectivity.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catalysts at different states and the simultaneous variation i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revealed that cooperative catalysis between Cu0 and CoO promoted the hydrogenolysis of FFA to PeDs,especially to 1,5‐PeD,while Co0 promoted the hydrogenation of FFA to tetrahydrofurfuryl alcohol(THFA).Therefore,it is suggested that a synergetic effect between balanced Cu0 and CoO sites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achieving a high yield of PeDs with a high 1,5‐/1,2‐pentanediol selectivity ratio during FFA hydrogeno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rfuryl alcohol Selective hydrogenolysis PENTANEDIOL Cu‐LaCoO3 catalyst Perovskite structure
下载PDF
Synergistic degradation of phenols by bimetallic CuO-Co_3O_4@γ-Al_2O_3 catalyst in H_2O_2/HCO_3^- system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一冰 Ali Jawad +4 位作者 Aimal Khan 卢小艳 陈朱琦 刘卫东 尹国川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3-970,共8页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atalytic techniqu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has long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industrial and academic communities.However,because of catalyst leaching during degradation,catalysts can be ...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atalytic techniqu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has long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industrial and academic communities.However,because of catalyst leaching during degradation,catalysts can be short lived,and therefore expensive,and unsuitable for use in wastewater treatment.In this work,we developed a bimetallic CuO-Co3O4@γ-Al2O3 catalyst for phenol degradation with bicarbonate-activated H2O2.The weakly basic environment provided by the bicarbonate buffer greatly suppresses leaching of active Cu and Co metal ions from the catalyst.X-ray diffraction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results showed interactions between Cu and Co ions in the CuO-Co3O4@γ-Al2O3 catalyst,and these improv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in phenol degradation.Mechanistic studies using different radical scavengers showed that superoxide and hydroxyl radicals both played significant roles in phenol degradation,whereas singlet oxygen was less impor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ergistic effect Phenol degradation Copper/cobalt oxide catalyst Mechanistic study Bicarbonate-activated H2O2
下载PDF
论述双辊连续铸轧机铜辊套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祝堂 《铝加工》 CAS 2011年第5期4-11,共8页
2010年中国520台双辊式铝带坯连续铸轧机的铜辊套全部是钢的,其他国家与地区的540台铸轧机有约100台装有铜-钢辊套或铜-铜辊套,铜-钢辊套铸轧机的生产能力比钢-钢辊套高60%左右,铜-铜辊套铸轧机的生产能力却比钢-钢辊套铸轧机的高一倍... 2010年中国520台双辊式铝带坯连续铸轧机的铜辊套全部是钢的,其他国家与地区的540台铸轧机有约100台装有铜-钢辊套或铜-铜辊套,铜-钢辊套铸轧机的生产能力比钢-钢辊套高60%左右,铜-铜辊套铸轧机的生产能力却比钢-钢辊套铸轧机的高一倍有余。由于铜辊套的吸热能力强,铝熔体以更快的速度凝固,因而晶粒细小、枝晶臂间距大为缩短、中心线偏析微弱,因而产品性能显著提高。经过近10年的发展,铜辊套的生产及铸轧机的运转工艺已达到成熟,至2010年全世界有11个国家的12个公司拥有铜辊套铸轧机都取得了预期的经济效果,中国宜引进铜辊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式铝带坯连续铸轧机 钢辊套 辊套 --铍合金
下载PDF
刚果(金)如瓦西铜-钴矿床表生成矿过程及其勘探意义
20
作者 陶玻 王涛 +5 位作者 李昶 贾宗明 白发青 薛明 田毓龙 邱正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1-642,共12页
中非成矿带刚果(金)如瓦西(Ruashi)铜-钴矿床经历了表生成矿作用,但其研究薄弱。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矿物学观察和矿山生产勘探的基础上,对如瓦西铜-钴矿床的表生分带组构与次生富集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原生矿体由黄铜矿、... 中非成矿带刚果(金)如瓦西(Ruashi)铜-钴矿床经历了表生成矿作用,但其研究薄弱。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矿物学观察和矿山生产勘探的基础上,对如瓦西铜-钴矿床的表生分带组构与次生富集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原生矿体由黄铜矿、斑铜矿、硫铜钴矿等含铜硫化物矿物组成,矿石品位铜在1%~2%、钴在0.1%~0.3%范围内。矿床在近地表发生表生氧化作用后,上部形成了氧化带,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带:(1)完全氧化亚带;(2)淋滤亚带;(3)次生氧化物富集亚带。上部完全氧化亚带发育富钴氧化物堆积体“矿帽”(钴品位在1%~3%,部分可达12%),淋滤亚带几乎不含铜、钴金属矿物,次生富集氧化物亚带由孔雀石、硅孔雀石、蓝铜矿、胆矾、水胆矾等氧化物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组成,矿石品位铜在5%~10%、钴在0.8%~1.0%范围内,相对原生矿石富集了3~5倍。下部为次生硫化物富集带,出现蓝铜矿、辉铜矿等次生硫化物矿物,矿石品位铜在3%~5%、钴在0.3%~0.8%范围内,相对原生硫化矿富集了1~3倍。综合分析认为,如瓦西铜-钴矿床表生成矿作用受岩石地层、地质构造和地下水等因素的控制,次生富集作用明显提高了矿石品位和矿床开发价值,形成了氧化物富铜-钴矿、硫化物富铜-钴矿和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的氧化物富铜矿及黑色富钴矿等类型的高-特高品位矿体。经勘探验证,在矿区深边部新揭露高品位矿石资源量256万吨,平均品位铜为3.68%、钴为0.44%,可采储量143万吨,平均品位铜为3.53%、钴为0.32%。该研究可为矿区及区域同类型矿山硫化矿演化成氧化矿的表生富集过程及深边部找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生氧化 次生富集 找矿预测 高品位矿石 如瓦西-矿床 刚果(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