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若虚《春江花月夜》集评 被引量:15
1
作者 程千帆 《文艺理论研究》 1982年第3期98-104,共7页
张若虚《春江花月送夜》从明代以来始见重于世,被采入多家选本,亦或加以句释、节解、眉批、总评,其中不乏胜义。近年评论此诗的书刊不少,但有的蔑视前贤旧说,不屑采释;有的沿袭前贤旧说,无暇指明。因此无法使人看出古今学者在此诗研究... 张若虚《春江花月送夜》从明代以来始见重于世,被采入多家选本,亦或加以句释、节解、眉批、总评,其中不乏胜义。近年评论此诗的书刊不少,但有的蔑视前贤旧说,不屑采释;有的沿袭前贤旧说,无暇指明。因此无法使人看出古今学者在此诗研究工作中的继承和发展的轨迹,也无法使人看出它几百年来在读者的认识中逐步深化的过程。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今就个人阅读所及,抄成集评,以供参考。限于见闻,必多遗漏。当在今后续加增订。凡句释置当句之下,节解置当节之下,总评置全诗之后,眉批则依据文义,插入所涉句下或全诗之后。其中《而庵说唐诗》之评,虽列全诗之后,而实系逐句逐节疏解,故抄时亦加分析,列入当句当节之下。另有几家所论,虽非出自选本,但系总评性质,也收入总评中。各本评语有互见者,不重出。其有“后皆指前公相袭”者,则两存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工作 供参考 春江花月夜 唐诗 张若虚 过程 眉批 胡应麟 谭元春
下载PDF
为竟陵派一辩 被引量:9
2
作者 吴调公 《文学评论》 1983年第3期109-120,69,共13页
一一个命途多舛的流派中外古今的文艺流派命运各有不同。革命、进步的流派之受到肯定和拥护,反动、落后的流派之受到否定和反对,都是理有必然的。但也还有一些以精华为主而间存糟粕的流派,它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往往因为存在着复杂现象... 一一个命途多舛的流派中外古今的文艺流派命运各有不同。革命、进步的流派之受到肯定和拥护,反动、落后的流派之受到否定和反对,都是理有必然的。但也还有一些以精华为主而间存糟粕的流派,它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往往因为存在着复杂现象,其结果引起了较多的争论。初唐四杰是这样,江西派是这样,公安派是这样,王渔洋的神韵说也是这样。但它们的遭际却又互为殊异。有的是誉多于毁,有的是毁多于誉,也有的是毁誉参半。当然,毁誉的变化并非一成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竟陵派 公安派 谭元春 文艺流派 风格 文艺思潮 真精神 批判精神 江西派
原文传递
简论钟惺──兼论竟陵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先耕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15-124,共10页
简论钟惺──兼论竟陵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李先耕钟惺祖籍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今江西永丰县)。其高祖钟协祚始徙居湖广竟陵县皂市(今湖北天门市皂市镇)。钟惺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成进士,曾为行人等闲散之官,后为福建提学佥事... 简论钟惺──兼论竟陵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李先耕钟惺祖籍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今江西永丰县)。其高祖钟协祚始徙居湖广竟陵县皂市(今湖北天门市皂市镇)。钟惺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成进士,曾为行人等闲散之官,后为福建提学佥事,丁忧遭人言,家居而卒。他与同邑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竟陵派 文学史 钱谦益 谭元春 王夫之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朱彝尊 中国古典诗歌
原文传递
罕见明末四色评本《杜工部律诗选评》初考
4
作者 李有林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2期33-48,共16页
《杜工部律诗选评》是一部从未被著录的杜律选抄本,共选录杜律173首,书中用四种颜色过录何景明、崔龙蟠、冯琦、钟惺四家评语,除钟惺外的三家评语均属于首次发现。此书只选杜甫律诗体现了明人治杜风尚,书中没有沾染清代杜诗学的任何气息... 《杜工部律诗选评》是一部从未被著录的杜律选抄本,共选录杜律173首,书中用四种颜色过录何景明、崔龙蟠、冯琦、钟惺四家评语,除钟惺外的三家评语均属于首次发现。此书只选杜甫律诗体现了明人治杜风尚,书中没有沾染清代杜诗学的任何气息,未发现清代研杜名家的只言片语,选录钟惺评语说明它完成于竟陵派风靡天下、尚未被口诛笔伐而声名狼藉时期。综合考量,此书完成时间上限应是《唐诗归》初次刊行的万历四十五年(1617),下限当是钱谦益《读杜小笺》《读杜二笺》刊行的崇祯十六年(1643)。书中138条何景明评语,与相传为郑善夫、王慎中所作的杜诗评语大部分相同,正本清源后,或将改写杜诗学史的相关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工部律诗选评》 何景明 崔龙蟠 冯琦 杜诗未刊评语
下载PDF
论竟陵派“难言之妙”与“气运”说
5
作者 丁宇伟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0期31-33,共3页
在《诗归》的评语之中,钟惺大量使用“难言”“不欲言”等字眼,力图在不具现诗歌情感的基础上品读诗歌,这一方式同样反映在竟陵派的诗歌创作之中,钟惺、谭元春认为诗人在创作时往往无法觉察自己的全部情感,而是需要经由作者与读者双方... 在《诗归》的评语之中,钟惺大量使用“难言”“不欲言”等字眼,力图在不具现诗歌情感的基础上品读诗歌,这一方式同样反映在竟陵派的诗歌创作之中,钟惺、谭元春认为诗人在创作时往往无法觉察自己的全部情感,而是需要经由作者与读者双方精神统一方可被领悟,并进一步提出了“气运”说,认为诗人的创作受时代的影响,并且诗人的主观创作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辟诗歌气运。因此诗人需理解并接受时代的差异,并且顺应差异创作独具时代特点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竟陵派 《诗归》 气运说 谭元春
下载PDF
明末马明卿墓志铭及其他史料
6
作者 李峰 《地域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122-128,共7页
清修《明史》将贵阳人马士英列入“奸臣传”,故在有清一代贵州官修地方志中失传,其父马明卿亦受此“鱼池之殃”而不闻。随着当代《四库禁毁书丛刊》的出版,明顾起元《雪堂随笔》中的马士英之父马明卿《墓志铭》的再度面世,又随着贵阳《... 清修《明史》将贵阳人马士英列入“奸臣传”,故在有清一代贵州官修地方志中失传,其父马明卿亦受此“鱼池之殃”而不闻。随着当代《四库禁毁书丛刊》的出版,明顾起元《雪堂随笔》中的马士英之父马明卿《墓志铭》的再度面世,又随着贵阳《马氏家谱》等相关文献的现身,匡正了明末权臣马士英身世及其家族的等种种谬传。同时也再现了马明卿的宦迹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明卿墓志铭》 《马氏家谱》 《华岳全集》 马士英 顾起元
原文传递
论公安派与竟陵派的分歧 被引量:6
7
作者 马美信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5期72-77,共6页
在晚明纷繁复杂的文学思潮中,公安派和竟陵派是以标举“性灵”耸动一时的两个诗文创作流派。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首倡“性灵说”,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有力地涤荡了笼罩于晚明文坛百年之久的拟古阴霾,给当时的诗文创作带来一股... 在晚明纷繁复杂的文学思潮中,公安派和竟陵派是以标举“性灵”耸动一时的两个诗文创作流派。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首倡“性灵说”,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有力地涤荡了笼罩于晚明文坛百年之久的拟古阴霾,给当时的诗文创作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以钟惺、谭友夏为首的竟陵派接过“性灵”的旗子,强调诗是性情的自然流露,非人力之强为。他们扩大了“性灵说”的影响,“世之论者曰:钟、谭一出,海内始知性灵二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派 竟陵派 诗文创作 性灵说 袁宏道 独抒性灵 文学思潮 文学主张 真诗
下载PDF
钟惺的佛学思想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8
作者 閤楚珺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3期115-126,共12页
钟惺年少时便与佛教结缘。他多年来深研佛典,并著成《楞严经如说》以阐述自己的佛学主张。因笃行佛法,其思维方式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中的世界观、轮回说、心性论和破除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他写景状物、造境抒情的... 钟惺年少时便与佛教结缘。他多年来深研佛典,并著成《楞严经如说》以阐述自己的佛学主张。因笃行佛法,其思维方式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中的世界观、轮回说、心性论和破除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他写景状物、造境抒情的文学创作手法。因而,在钟惺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奇特的时空感、变化的新旧观、强烈的主观性以及多样的矛盾感。佛学思想作为建构钟惺文学思想的因素之一,是分析他诗歌特色和创作思维的重要角度,为深入理解钟惺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学思想 诗歌创作
下载PDF
钱谦益论钟惺发微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先耕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6-70,共5页
本文分析了钱谦益对钟惺从同年相好到极力抨击的变化过程,指出当初钱谦益与钟惺在文学主张上的相近是他对钟惺一度“深为护惜”的原因。而两人在政坛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以后对文学的不同认识又导致其观点的歧异。最终钱谦益用政治—文化... 本文分析了钱谦益对钟惺从同年相好到极力抨击的变化过程,指出当初钱谦益与钟惺在文学主张上的相近是他对钟惺一度“深为护惜”的原因。而两人在政坛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以后对文学的不同认识又导致其观点的歧异。最终钱谦益用政治—文化评价来否定钟惺的纯文学主张,这标志着明末学风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竟陵派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蜀中广记》成书年代考辨——兼析《四库提要》之谬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孔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3-134,共2页
明曹学佺所著《蜀中广记》一百零八卷,是研究四川地方史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常为史家征引。清代纂修《四库全书》时,是书被收入史部地理类三,所据为两淮著名藏书家马裕家藏本。《四库提要·蜀中广记》云:“谈蜀中掌故者,终以... 明曹学佺所著《蜀中广记》一百零八卷,是研究四川地方史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常为史家征引。清代纂修《四库全书》时,是书被收入史部地理类三,所据为两淮著名藏书家马裕家藏本。《四库提要·蜀中广记》云:“谈蜀中掌故者,终以《全蜀艺文志》及是书为取材之渊薮。”可见四库馆臣对是书评价甚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中 成书年代 《四库提要》 名胜 万历 考辨 曹学 四川 明神宗
下载PDF
从“独抒性灵”到“真诗精神”——袁宏道、钟惺“性灵说”离合关系探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戴红贤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65,共5页
钟惺主张诗歌抒发作者真实独特的性情之言,积极响应了袁宏道的"性灵说",但受明末复古和性灵两种文学思潮嬗变、时局动荡以及王学变迁等因素影响,钟惺"真诗精神"说与袁宏道"独抒性灵"说又存在差异。以古今... 钟惺主张诗歌抒发作者真实独特的性情之言,积极响应了袁宏道的"性灵说",但受明末复古和性灵两种文学思潮嬗变、时局动荡以及王学变迁等因素影响,钟惺"真诗精神"说与袁宏道"独抒性灵"说又存在差异。以古今言,钟惺突破了七子派和公安派存古今诗歌之异的思维模式,转求古今诗歌之同;以个性言,袁宏道倾向于肯定真心真性,属于自然个性论;钟惺则将超脱世俗的精神气质和孤行独往的性格力量视为真诗精神,属于艺术个性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宏道 性灵说 公安三袁
下载PDF
论“钟伯敬体”的形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广宏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4期56-62,共7页
钟惺以及他所开创的竟陵派诗风,曾是明末清初相当长一段时期人们所共趋的一种时尚,在其生前已被称作“钟伯敬体”而靡然效之。对于它所产生的影响,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历来都还比较关注,然而,这种影响究竟始于何时,却很少有... 钟惺以及他所开创的竟陵派诗风,曾是明末清初相当长一段时期人们所共趋的一种时尚,在其生前已被称作“钟伯敬体”而靡然效之。对于它所产生的影响,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历来都还比较关注,然而,这种影响究竟始于何时,却很少有人探讨,而这对于当时文坛七子、公安及竞陵诸派纷争、消长之流变的进一步清理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考察“钟伯敬体”伪形成入手,试图找到这方面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敬体 竟陵派
下载PDF
《诗经图史合考》作者考辨
13
作者 仲艳青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3年第3期39-44,共6页
旧题钟惺所作的《诗经图史合考》是晚明时期掇拾诸家注解,杂考《诗经》名物的著作,亦是科举生态下的《诗》类应试之书。清代以来围绕其作者及真伪,形成了“钟惺说”“质疑钟惺说”两大派,而以前者为主流。梳理清代吴骞增补的《千顷堂书... 旧题钟惺所作的《诗经图史合考》是晚明时期掇拾诸家注解,杂考《诗经》名物的著作,亦是科举生态下的《诗》类应试之书。清代以来围绕其作者及真伪,形成了“钟惺说”“质疑钟惺说”两大派,而以前者为主流。梳理清代吴骞增补的《千顷堂书目》和以《四库全书总目》等为主的清代官方目录,辨析《诗经图史合考》“钟惺说”的来源和诸家之说中需要进一步考证之处。结合拥万堂书坊标榜名人、剽剥他书等商业化出版特点,考察《诗经图史合考》与托名蔡清《四书图史合考》、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在编法体例与内容上的承袭关系,从而证实《诗经图史合考》是拥万堂书坊托名钟惺的伪作,并进一步探讨晚明《诗》学与商业出版和科举文化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图史合考》 拥万堂 明代商业出版
原文传递
试论钟惺诗文中的“幽情单绪”
14
作者 朱国容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1期93-96,共4页
晚明时期,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纠正了七子、公安派的流弊,在取两家之长的同时又结合文坛实际情况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竟陵文学道路。其诗歌风格以“幽深孤峭”为典型特征,以抒发个人内心的“幽情单绪”这种独特的审美感受为主,诗... 晚明时期,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纠正了七子、公安派的流弊,在取两家之长的同时又结合文坛实际情况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竟陵文学道路。其诗歌风格以“幽深孤峭”为典型特征,以抒发个人内心的“幽情单绪”这种独特的审美感受为主,诗文立意新奇,语言冷涩瘦硬,选景清幽静谧,意境多寒远幽幻。这条“幽情单绪”的道路虽为当时僵死的文坛带来活力,但其诗文中存在的晦涩、冷僻等局限性也使得竟陵派逐渐走向没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情单绪 竟陵派 幽深孤峭
下载PDF
略论竟陵派“幽深孤峭”的创作宗旨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建模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74-77,共4页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流派竞相兴起,晚明的竟陵派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在反对前后七子复古派的同时,为了补正公安派末流“作品内容较为贫乏,风格流于轻俏”(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931页)的...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流派竞相兴起,晚明的竟陵派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在反对前后七子复古派的同时,为了补正公安派末流“作品内容较为贫乏,风格流于轻俏”(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931页)的偏向,独辟蹊径,提出了从“精神”上取古人的创作宗旨:幽深孤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竟陵派 幽深孤峭 创作宗旨 复古派 谭元春 前后七子 钱谦益 公安派 袁中郎
下载PDF
《钟惺研究》管窥
16
作者 李秋菊 《文化产业》 2023年第1期64-66,共3页
郑艳玲的《钟惺研究》是关于竟陵派领袖钟惺的一部力作。该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是郑艳玲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钟惺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对钟惺的生平经历、兴趣爱好、文学思想、相关著述等进行了全景式的探究... 郑艳玲的《钟惺研究》是关于竟陵派领袖钟惺的一部力作。该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是郑艳玲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钟惺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对钟惺的生平经历、兴趣爱好、文学思想、相关著述等进行了全景式的探究,在此基础上对《诗归》《隐秀轩集》《史怀》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总结了钟惺在文学史上的价值。该书对钟惺研究、竟陵派研究都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竟陵派 河北人民出版社 隐秀轩集 《诗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生平经历 文学思想
下载PDF
交往的诗学——钟惺、谭元春论《诗归》书与竟陵诗学的登场
17
作者 余来明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1-168,共8页
钟惺、谭元春合编的《诗归》是反映竟陵派诗学观念的重要诗歌选本,是促成竟陵诗学成为晚明诗坛主流话语的核心力量。这种诗学力量的形成,除了来自选本自身所传递的颠覆性诗学理念,同样离不开二人在推广方面所做的努力。钟、谭二人通过... 钟惺、谭元春合编的《诗归》是反映竟陵派诗学观念的重要诗歌选本,是促成竟陵诗学成为晚明诗坛主流话语的核心力量。这种诗学力量的形成,除了来自选本自身所传递的颠覆性诗学理念,同样离不开二人在推广方面所做的努力。钟、谭二人通过借助与友人间的往来书信,揭示《诗归》在编选宗旨、诗学理念、诗歌评价上的独特之处,由此彰显《诗归》“与世独异”的编选策略,标明异于“后七子”、公安派的诗学立场,传扬独具一格的批评观念,构建自成一体的话语系统,从而在晚明诗坛树立起竟陵诗学的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交往 竟陵诗学 《诗归》 谭元春
下载PDF
钟、谭论“灵”与“厚”的美学意蕴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少松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5-109,118,共6页
钟惺、谭元春论诗评诗时反复所谈的“灵”与“厚”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他们不仅大量使用“灵”与“厚”及其系列概念 ,为丰富传统的文学理论范畴作出了贡献 ,而且联系创作过程和作品来探索“灵”与“厚”的关系 ,将文学理论史上对这两... 钟惺、谭元春论诗评诗时反复所谈的“灵”与“厚”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他们不仅大量使用“灵”与“厚”及其系列概念 ,为丰富传统的文学理论范畴作出了贡献 ,而且联系创作过程和作品来探索“灵”与“厚”的关系 ,将文学理论史上对这两个范畴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钟、谭的诗歌创作未能很好实践其“灵至于厚”的理论主张 ,而他们的散文创作则不乏既“灵”又“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竟陵派 性灵 谭元春 诗歌创作 散文创作 文学研究 美学意蕴
下载PDF
竟陵派文学的发端及其早期文学思想趋向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广宏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6-108,共13页
钟惺、谭元春早年在家乡的文学活动,是竟陵派研究者较少关注的一个论题。本文通过钟、谭诗文之始习、才性之养成及其相互磨合,在家乡重要的文学交游活动以及早期创作成果与经验总结等方面的考察,试图对此作比较具体而全面的描述,并且在... 钟惺、谭元春早年在家乡的文学活动,是竟陵派研究者较少关注的一个论题。本文通过钟、谭诗文之始习、才性之养成及其相互磨合,在家乡重要的文学交游活动以及早期创作成果与经验总结等方面的考察,试图对此作比较具体而全面的描述,并且在一种历时性视角的观照下,探究他们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文学立场、文学思想及趋向与以后各阶段文学观念与主张的内在联系,证实这一阶段对于竟陵派文学定型、发展的重要性。这种阶段性的分析研究,是将对一个文学流派有关诗学理论、创作风格等问题的探讨还原到历史过程中去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竟陵派 谭元春 早期文学活动 文学思想
下载PDF
佐藤春夫与中国古典诗歌——论《车尘集》 被引量:4
20
作者 江新凤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1年第3期71-81,共11页
佐藤春夫(1892—1964)是日本大正文坛三大作家之一。他的创作几乎包揽了各种文学体裁,有诗、小说、评论、随笔、散文、童话、戏曲、旅行记等。他还翻译了不少中国的文学作品,既有古典小说,也有古典诗歌,直至近代小说。其文学形式的多样... 佐藤春夫(1892—1964)是日本大正文坛三大作家之一。他的创作几乎包揽了各种文学体裁,有诗、小说、评论、随笔、散文、童话、戏曲、旅行记等。他还翻译了不少中国的文学作品,既有古典小说,也有古典诗歌,直至近代小说。其文学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日本文坛所罕见的。他曾前后两次到中国旅行,写下了一系列有关中国题材的小说和旅行记。佐藤春夫与中国近代作家(如郭沫若、郁达夫)也有着较广泛的交往。虽然与鲁迅没有直接的交往,但通过《故乡》等小说的翻译,对鲁迅也满怀着崇敬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藤春夫 中国古典诗歌 旅行记 静物 近代小说 鲁迅 朱淑真 作品 日本文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