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2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时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181
1
作者 耿志宇 许幸 吴新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对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按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5组(R0、R2、R4、R6、R8组),即0、2、4、6、8 ng/ml组。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从3mg/ml开始,与瑞...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对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按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5组(R0、R2、R4、R6、R8组),即0、2、4、6、8 ng/ml组。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从3mg/ml开始,与瑞芬太尼同时输注诱导,病人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铵辅助插管。结果 R0和R2组诱导时间明显长于R4、R6和R8组(P<O.05),R0和R2组意识消失时的异丙酚的血浆和效应室靶控浓度高于R4、R6和R8组(P<0.05)。R2和R4组插管后1 min及2 min的MAP高于插管前(P<0.05),而R6和R8组仅插管后1 min的:MAP高于插管前(P<0.05)。结论 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诱导意识消失时具有协同作用,以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μg/ml复合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 ng/ml诱导能较好地控制插管时的血液动力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异丙酚 靶控输注 关系 血液动力学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原文传递
灸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67
2
作者 吴焕淦 严洁 +5 位作者 余曙光 徐斌 常小荣 马晓芃 穆敬平 刘慧荣 《上海针灸杂志》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从灸材、灸量、艾灸的光热效应、艾灸的调节机制等方面综述灸法研究的现状,提出制约灸法发展的关键问题,并对灸法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 灸法 灸用材料 关系 针灸疗法 红外辐射光谱 作用机制 述评
下载PDF
乳香、没药提取物及其配伍对血小板聚集与抗凝血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5
3
作者 蒋海峰 宿树兰 +4 位作者 欧阳臻 周卫 华永庆 段金廒 唐于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60-165,共6页
目的:通过乳香、没药水提物、挥发油及其配伍组合体外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及对凝血酶时间影响研究,评价其配伍前后的效应变化与量效关系。方法:采用体外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实验观察乳香、没药提取物及不同配伍组合... 目的:通过乳香、没药水提物、挥发油及其配伍组合体外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及对凝血酶时间影响研究,评价其配伍前后的效应变化与量效关系。方法:采用体外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实验观察乳香、没药提取物及不同配伍组合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及量效关系;采用凝血酶时间(TT)法观察乳香、没药提取物及不同配伍组合对凝血酶的影响及量效关系;采用等效线法评价两药配伍的药效相互作用。结果:血小板聚集实验表明:乳香、没药提取物及其不同配伍组合均能显著或非常显著抑制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且两药配伍后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活性强于各单用提取物的活性。TT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乳香、没药不同提取物均能显著延长家兔血浆凝血时间,配伍后除乳香水提物与没药水提物配伍具有拮抗作用外,其余配伍组合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论:乳香、没药的水提物、挥发油及其配伍组合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及凝血酶时间的影响均能产生显著效应,除乳香水提物和没药水提物配伍组合对凝血酶时间的影响具有拮抗作用外,其余配伍组合均呈现出协同增效作用。研究结果为揭示中药药对配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 没药 药对 关系
原文传递
酸枣仁汤对高架十字迷宫大鼠行为学影响的量效关系评价 被引量:51
4
作者 王欣 谢鸣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5-37,共3页
采用国际通用的高架十字迷宫焦虑动物模型 (EPM) ,从行为学角度观察了四个不同给药剂量酸枣仁汤对EPM大鼠的抗焦虑作用。结果显示 ,酸枣仁汤确有抗焦虑作用 ,但此效应不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与一般化学药物所遵循的量效关系规律不同。
关键词 酸枣仁汤 EPM 行为学 关系
下载PDF
方药量效关系文献与理论研究思考 被引量:55
5
作者 傅延龄 蔡坤坐 宋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01-605,640,共6页
方药量效关系是中医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方药量效关系的文献与理论研究包括7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经方本原剂量考证、方药剂量发展变化历史研究、证-量-效关系研究、方剂结构与量效关系研究、方药量效关系影响因素研究、随证施量原则研究... 方药量效关系是中医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方药量效关系的文献与理论研究包括7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经方本原剂量考证、方药剂量发展变化历史研究、证-量-效关系研究、方剂结构与量效关系研究、方药量效关系影响因素研究、随证施量原则研究,以及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策略与方法研究。经方本原剂量目前虽然不能得出最终结论,但方药剂量发展变化历史的研究有助于认识经方的本原剂量。方药量效关系是一种"证-量-效关系",所以对方药关系的理解,不可忽略证的因素。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应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讲究方药用量控制策略与方法,随证施量。由于经方本原剂量尚难确定,所以也不能确定历史上存在经方剂量大幅缩小的变化。大量的临床事实表明,中医方药具有较低的"剂量阈"和较宽的"治疗窗",这与临床病证的复杂性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对方药的反应性有密切关系。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应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讲究方药用量控制策略与方法,随证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药剂 关系 文献与理论研究 经方本原剂 治疗窗
原文传递
方药量效关系研究思路探讨 被引量:54
6
作者 仝小林 王跃生 +8 位作者 傅延龄 徐国良 连凤梅 饶毅 余日跃 宋军 刘峰 赵林华 焦拥政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65-967,共3页
阐释方药量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对未来方药量效关系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系统地研究、总结和提炼方药剂量理论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剂量,安全有效地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关系 经方 临床疗
原文传递
决明子降血脂有效部位及其量效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张荣 冯玛莉 +5 位作者 武玉鹏 贾力莉 牛艳艳 李培毅 王永辉 周然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5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研究决明子降血脂的有效部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选用CO超临界、系统溶媒(石油2醚、乙酸乙酯、70%乙醇、水)和水提醇沉的方法分别对决明子进行提取,观察各提取物对腹腔注射蛋黄乳液致高血脂症模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 目的研究决明子降血脂的有效部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选用CO超临界、系统溶媒(石油2醚、乙酸乙酯、70%乙醇、水)和水提醇沉的方法分别对决明子进行提取,观察各提取物对腹腔注射蛋黄乳液致高血脂症模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初步明确决明子降血脂的有效活性部位,并对该有效部位进行量效关系的评定。结果决明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有显著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降脂效果优于水提取物,其在0.75~1.00g·kg-1·d-1时降脂效果最佳;决明子7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醇沉物虽也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决明子乙酸乙酯提取物为决明子降血脂的有效活性部位,其有效剂量范围在0.50~1.25g·kg-1·d-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部位 决明子 实验研究 乙酸乙酯提取物 血清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活性部位 水提取物 降脂 降血脂作用 水提醇沉物 乙醇提取物 系统溶媒 模型小鼠 高血脂症 腹腔注射 范围 超临界 CO2 石油醚 统计学
下载PDF
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46
8
作者 胡玲 郝峰 +5 位作者 钟峰 秦黎虹 夏晓红 储浩然 罗磊 蔡荣林 《环球中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探讨艾灸温通效应与不同灸法、灸程的关系。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纳入的180例活动期RA患者(168例完成整个研究过程),随机分为隔姜灸、温和灸及雷公藤多甙三...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探讨艾灸温通效应与不同灸法、灸程的关系。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纳入的180例活动期RA患者(168例完成整个研究过程),随机分为隔姜灸、温和灸及雷公藤多甙三组,每组均治疗60天,每30天治疗完成后,采用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观察关节疼痛、肿胀和压痛的个数与程度等症状体征指标,并测定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指标变化。结果经艾灸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压痛等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或P<0.01);60天明显优于30天(P<0.05或P<0.01);在症状改善方面,隔姜灸组优于温和灸组(P<0.05或P<0.01),在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上,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可显著改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且与灸程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姜灸 温和灸 类风湿关节炎 关系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训练:运动量和锻炼效果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9
作者 张戈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4-188,183,共6页
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T)是指练习者在极量的运动强度下全力持续运动数十秒,然后短暂休息,再重复短时间全力运动的训练方法。诸多报道表明,HIT在有氧运动能力和骨骼肌代谢等方面能产生与传统的耐力训练相... 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T)是指练习者在极量的运动强度下全力持续运动数十秒,然后短暂休息,再重复短时间全力运动的训练方法。诸多报道表明,HIT在有氧运动能力和骨骼肌代谢等方面能产生与传统的耐力训练相当的锻炼效果,又能显著增强无氧运动能力;研究显示,HIT能够通过激活PGC-1α信号通路引起骨骼肌细胞线粒体的增殖,并使骨骼肌毛细血管数量增加。HIT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量的大幅度减少,使其在量-效关系上具有高度的经济性,有利于锻炼坚持。未来应进一步观察其长期锻炼效应,以及在特殊人群中的安全应用,对其适应机制开展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训练 耐力训练 有氧能力 关系
下载PDF
中药量效关系特征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9
10
作者 范欣生 段金廒 +1 位作者 王中越 姚映芷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0-274,共5页
中药的量效关系,尤其是在方剂复杂体系中显现的量效关系,是中医药现代化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作者对中药量效关系认识及其基本特征进行探讨,认为中药的量效关系除具有一般药物所共有的属性,又具有基于整体观的用药规则、基于七情... 中药的量效关系,尤其是在方剂复杂体系中显现的量效关系,是中医药现代化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作者对中药量效关系认识及其基本特征进行探讨,认为中药的量效关系除具有一般药物所共有的属性,又具有基于整体观的用药规则、基于七情和合配伍形成的非线性量效特点、基于量效改变而致配伍关系变化的多重疗效特点等中医药鲜明特征。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既包括单味药,也包括药对、方剂的量效关系的研究。量效关系研究将有可能从概念与科学内涵、思路与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这将为基于临床实践经验积累的中药及方剂量效关系赋予现代依据,为中医用药规范、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指导,为中药创新药物研究提供基础,也必将为中医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非线性 配伍 中药 方剂
原文传递
麻杏石甘汤现代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40
11
作者 任晓婷 徐炎 孙丽平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8期1106-1109,共4页
麻杏石甘汤为《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本文对近3年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对麻杏石甘汤的煎煮工艺、有效成分、量效关系等进行了详细阐述,麻杏石甘汤中包含多种生物碱、挥发油、黄酮等,四药最佳配伍比例为1:1:4:1(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麻... 麻杏石甘汤为《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本文对近3年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对麻杏石甘汤的煎煮工艺、有效成分、量效关系等进行了详细阐述,麻杏石甘汤中包含多种生物碱、挥发油、黄酮等,四药最佳配伍比例为1:1:4:1(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麻黄先煎可提高汤液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并阐述了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的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示在麻杏石甘汤的研究方向上应侧重于复方有效成分、治疗机制及标准汤剂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关系 临床应用
下载PDF
Clinical Observations on th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of Gegen Qin Lian Decoction (葛根芩连汤) on 54 Out-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被引量:39
12
作者 仝小林 赵林华 +5 位作者 连凤梅 周强 夏乐 张家成 陈欣燕 姬航宇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6-59,共4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different dosages of Gegen Qin Lian Decoction (葛根芩连汤) o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Fifty-four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from low dosage group (20 cases), me...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different dosages of Gegen Qin Lian Decoction (葛根芩连汤) o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Fifty-four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from low dosage group (20 cases), medium dosage group (19 cases) and high dosage group (15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dosage of Gegen Qin Lian Decoction for 12 weeks. Fasting blood-glucose (FBG), postprandial blood sugar (PBG) and Hemoglobin A1c (HbAlc) were determin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With the increase of dosage,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of glycaemic control increased, and FBG, PBG, HbAlc decreased.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of high dosage, medium dosage and low dosage group were 80%, 47%, 30%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 dosage group and low dosage group. The decrease of FBG, PBG and HbAlc of high dosage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rom low dosage too. These data was analyzed by trend χ2 test and covariance analysis. Conclusion: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dosage of Gegen Qin Lian Decoction has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in reducing HbAlc and FB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gen Qin Lian Decoction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type2 diabetes
原文传递
基于“组分构成”理论的中药质量控制新思路 被引量:39
13
作者 刘丹 贾晓斌 郁丹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5-870,共6页
建立合理准确乃至符合中医基础理论可量化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是现代中药国际化发展道路上的一大关键问题。作者基于对中药组分作用整体性的认识,提出将"组分构成"理论的思想植入到中药多维结构质量控制体系中,强调中药是基于... 建立合理准确乃至符合中医基础理论可量化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是现代中药国际化发展道路上的一大关键问题。作者基于对中药组分作用整体性的认识,提出将"组分构成"理论的思想植入到中药多维结构质量控制体系中,强调中药是基于组分间及组分内部各成分间特定的微观结构关系而发挥多靶点、多途径药效作用的。目前《中国药典》主要依靠控制中药单一/多个指标性成分含量来把关中药质量。事实上,只针对中药指标性成分的控制完全脱离了中药效用的整体性特征,根本无法从中药本质上来控制其质量。其次,《中国药典》对少部分中药各有效总组分量的控制,也仅是宏观结构上的量化,不足以体现中药内在微观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换言之,就是都无法体现中药的"组分构成"(即中药本质)。因此作者提出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应明确量化中药组分间及组分内部各成分的配比结构关系、设定中药组分间及成分间比例最优可控范围窗的新思想,并认为在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过程中就应该深入到中药多组分及多成分微观量比结构的研究,为今后建立更为合理的中药质量控制体系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多维结构质控制体系 组分构成 化配比结构 关系 可控范围窗
原文传递
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李凌鑫 田光 +3 位作者 孟智宏 樊小农 张春红 石学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9-674,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合谷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治疗中枢性面瘫的量效关系及其最优针刺方案。方法:将50例患者依据针刺时间和针刺方向构成的不同刺激量随机分为合谷1、2、3、4组和对照组,每组1... 目的:观察针刺合谷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治疗中枢性面瘫的量效关系及其最优针刺方案。方法:将50例患者依据针刺时间和针刺方向构成的不同刺激量随机分为合谷1、2、3、4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合谷1~4组采用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并加迎香、地仓、颊车、颧髎四穴为面瘫针刺处方,同时取内关、水沟、三阴交为主穴的"醒脑开窍"针法为脑卒中针刺处方及结合中西药物治疗;对照组除不针刺合谷穴外,其他治疗同合谷针刺组,疗程14天。比较各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量表(H-B)、多伦多面神经分级系统量表(TFGS)、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DFNP)和面部残疾指数问卷表(FD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①合谷1~4组治疗后H-B评分、TFGS评分、DFNP评分、FDI躯体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FDI社会功能评分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改善均不明显(均P〉0.05);②合谷1~4组H-B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合谷2组TFG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合谷1组、合谷2组DFNP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均P〈0.05),而合谷1~4组间各量表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合谷2组各量表评分差值改善最明显;③合谷1~4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9/10)、100.0%(10/10)、90.0%(9/10)、80.0%(8/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6/10,均P〈0.05)。结论:针刺合谷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临床疗效确切,并且采用逆经脉方向斜刺、捻转行针5s的针刺方案,临床疗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面瘫 关系 合谷穴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马钱子碱和士的宁镇痛作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4
15
作者 朱燕娜 鲍梦周 +3 位作者 曹永舒 黄幼田 刘风芝 常宇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9年第4期288-292,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中药马钱子的主要成份马钱子碱、士的宁的镇痛作用,并与哌替啶作了比较。小白鼠醋酸扭体法:①量效关系:马钱子碱、哌替啶抑制ip HAC引起的扭体半数有效量(ED_(50))分别为12.68(8.12~14.15)mg/kg;2.69(2.21~3.29)mg/kg(Litch... 本文研究了中药马钱子的主要成份马钱子碱、士的宁的镇痛作用,并与哌替啶作了比较。小白鼠醋酸扭体法:①量效关系:马钱子碱、哌替啶抑制ip HAC引起的扭体半数有效量(ED_(50))分别为12.68(8.12~14.15)mg/kg;2.69(2.21~3.29)mg/kg(Litchfield-Wilcoxon-method)。士的宁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②时效关系:马钱子碱抑制扭体作用持续时间较哌替啶为长约4倍。小白鼠热板法:马钱子碱、哌替啶在一定剂量和时限内均有明显镇痛作用,士的宁无显著镇痛作用。马钱子碱39.81(38.95~51.29)mg/kg、哌替啶41.69(38.19~45.5)mg/kg时,两药100min时限内平均镇痛阈提高百分率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士的宁 镇痛 关系 关系
下载PDF
芦荟大黄素、芦荟素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黄丽英 林新华 +2 位作者 陈伟 张亚峰 吴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芦荟大黄素和芦荟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O2-.),研究芦荟大黄素、芦荟素对O2-.的清除作用;利用Fenton反应产生.OH,研究芦荟大黄素、芦荟素对.OH的清除作用;... 目的:研究芦荟大黄素和芦荟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O2-.),研究芦荟大黄素、芦荟素对O2-.的清除作用;利用Fenton反应产生.OH,研究芦荟大黄素、芦荟素对.OH的清除作用;计算表观清除率及IC50,并与特异性清除剂维生素C做比较。结果:芦荟大黄素、芦荟素、维生素C对O2-.的IC50分别为6.8,8.5,11mg.L-1,对.OH的IC50分别为0.24,0.25,9.1mg.L-1,其清除能力芦荟大黄素>芦荟素>维生素C。结论:芦荟大黄素、芦荟素对O2-.、.OH均有较强清除能力,且清除能力与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大黄素 芦荟素 清除 氧自由基 关系
下载PDF
芥子碱的抗炎和抗腹泻作用 被引量:29
17
作者 张明发 沈雅琴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9-31,共3页
芥子碱(Sin)ig300和600mg/Kg或sc20和40mg/Kg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壳肿胀和组织胺引起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Sinig300和600mg/Kg可减少蓖麻油和番泻叶引起小鼠腹泻次数或发生率... 芥子碱(Sin)ig300和600mg/Kg或sc20和40mg/Kg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壳肿胀和组织胺引起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Sinig300和600mg/Kg可减少蓖麻油和番泻叶引起小鼠腹泻次数或发生率。以上的这些作用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芥子碱也抑制小鼠胃肠推进运动,但作用弱又无量效关系,提示抗炎是芥子碱抗腹泻的主要机理。芥子碱的小鼠ig最小致死量为3g/KP,ipLD50及95%可信限(CL)为184±CL14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抗炎 芥子 关系 抗腹泻作用 肠推进 毛细血管通透性 蓖麻油 二甲苯 机理
下载PDF
香附提取物抗抑郁作用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王君明 马艳霞 +2 位作者 张蓓 李倩薇 崔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9-781,共3页
目的考察香附抗抑郁活性提取物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通过三种动物模型,即小鼠悬尾实验(TST)、强迫游泳实验(FST)和开场实验(OFT)模型,首次测试香附95%乙醇提取物(醇提物,XF-E)及其水提物(XF-W)的抗抑郁活性。结果①在抗抑郁活性提取物筛... 目的考察香附抗抑郁活性提取物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通过三种动物模型,即小鼠悬尾实验(TST)、强迫游泳实验(FST)和开场实验(OFT)模型,首次测试香附95%乙醇提取物(醇提物,XF-E)及其水提物(XF-W)的抗抑郁活性。结果①在抗抑郁活性提取物筛选方面:XF-E(2 g/kg)可使小鼠在TST及FST的不动时间均显著性缩短(P<0.05),而XF-W(2 g/kg)对此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小鼠OFT穿格次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活性提取物量效关系方面:XF-E(1,2 g/kg)均可使小鼠在TST及FST的不动时间显著性缩短(P<0.05),XF-E(0.5 g/kg)对此亦有缩短趋势(P>0.05)。结论首次证实XF-E为香附具有抗抑郁作用的活性提取物,且XF-E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提物 水提物 活性提取物 关系 悬尾实验 强迫游泳实验 开场实验
下载PDF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剖宫产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36
19
作者 冯洁华 李朝阳 +3 位作者 辜雄军 叶庆明 魏宏 罗晓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99-701,共3页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剖宫产的量效关系。方法择期剖宫产患者100例,随机、双盲分为四组。于L2-3间隙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分别注射罗哌卡因15mg(A组)、17.5mg(B组)、20mg(C组)、22.5mg(D组)。采用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剖宫产的量效关系。方法择期剖宫产患者100例,随机、双盲分为四组。于L2-3间隙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分别注射罗哌卡因15mg(A组)、17.5mg(B组)、20mg(C组)、22.5mg(D组)。采用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改良Bromage评分法测定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术者评定腹壁松弛度,记录麻醉后不良反应。采用Probit法计算50%和95%患者镇痛有效的罗哌卡因剂量(ED50和ED95)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随着剂量加大,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逐渐缩短,Bromage评分逐渐增高,感觉和运动恢复时间逐渐延长。四组镇痛有效率分别为36%、64%、96%、100%,腹壁松弛度"很松"的分别为24%、48%、92%、100%。麻醉后不良反应少。罗哌卡因的ED50为15.95mg(95%CI15.31~16.62mg),ED95为18.76mg(95%CI17.67~19.54mg)。结论国人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的ED50为15.95mg,ED95为18.76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腔阻滞 剖宫产 关系
下载PDF
颈椎定点旋转手法所致咔哒声响与最大推扳力的量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李义凯 徐海涛 +1 位作者 王国林 邱桂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44-646,共3页
目的:研究颈椎定点旋转手法作用时咔哒声响与拇指最大推扳力的量效关系,为推拿手法的量化提供定量化依据。方法:应用压力传感器检测系统,检测并记录旋转手法作用时出现咔哒声响时术者拇指顶推患者颈椎棘突的最大推扳力。结果:以出现咔... 目的:研究颈椎定点旋转手法作用时咔哒声响与拇指最大推扳力的量效关系,为推拿手法的量化提供定量化依据。方法:应用压力传感器检测系统,检测并记录旋转手法作用时出现咔哒声响时术者拇指顶推患者颈椎棘突的最大推扳力。结果:以出现咔哒声响作为颈椎旋转手法成功的标志,此刻术者左右手拇指的最大平均推扳力分别为4.727±1.037kg和6.420±1.329kg。结论:推扳力的大小与咔哒声响的发生无直接关系,利手对左右拇指的推扳力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手法 咔哒声响 最大推扳力 关系 推拿手法 颈椎按摩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