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文论关键词 行动 被引量:5
1
作者 于琦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99,159,共13页
行动是齐泽克政治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借助它主体能终止与符号世界的关系。与内在于象征秩序的各种否定行为不同,行动旨在颠覆严格意义上的象征秩序本身,它具有一种自由的主体性维度,能够使个体或群体的介入成为可能,并最终在现实层面导... 行动是齐泽克政治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借助它主体能终止与符号世界的关系。与内在于象征秩序的各种否定行为不同,行动旨在颠覆严格意义上的象征秩序本身,它具有一种自由的主体性维度,能够使个体或群体的介入成为可能,并最终在现实层面导致政治和社会的彻底变革。行动突出的是一种实现不可能或反资本主义的政治变革能力,这将由它重塑的革命主体来完成。行动的原型人物是安提戈涅。在齐泽克的理论中,行动对未来的个人和社会变革具有关键意义,但把行动的自由维度加以绝对化又使他陷于一种理论困境,因为这导致其结果的非确定性,既可能带来列宁式革命,也可能导向极权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泽克 行动 安提戈涅 重塑主体 绝对自由 非确定结果
原文传递
重塑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实施主体
2
作者 郭磊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4年第8期32-32,39,共2页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实施主体主要有公安机关、海关、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虽然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但对这几类主体的法律确认还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应当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实施主体从法理与实践层面进行重塑。
关键词 限制人身自由 行政强制措施实施主体 重塑主体
下载PDF
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与中国当代文论的建构——读《中学西话: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
3
作者 王中原 周计武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1年第1期49-57,共9页
西方文论在其学术架构中将中国文论的议题把握为所谓的中国问题,其实质乃是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只有通过对这个镜像的探究,中国文论才能更明晰地洞察和把握自身的问题,进而向西方世界明示中国经验与中国文论的特色之所在,以求在世界... 西方文论在其学术架构中将中国文论的议题把握为所谓的中国问题,其实质乃是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只有通过对这个镜像的探究,中国文论才能更明晰地洞察和把握自身的问题,进而向西方世界明示中国经验与中国文论的特色之所在,以求在世界文论的格局中为中国文论重塑主体性,推动立足于中国问题意识的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论 西方文论 中国当代文论 中国镜像 当代建构 中国问题意识 重塑主体
下载PDF
我国教学理论的时代重建 被引量:2
4
作者 郝志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51,共5页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教学理论的发展进程也比较明显地体现出各个发展阶段的时代精神。21世纪来临之际,“文化—生活—哲学”是我国教学理论合理性重建的时代构架。在这个时代构架下,需要进行两个层面的研究,即通过教学生活实...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教学理论的发展进程也比较明显地体现出各个发展阶段的时代精神。21世纪来临之际,“文化—生活—哲学”是我国教学理论合理性重建的时代构架。在这个时代构架下,需要进行两个层面的研究,即通过教学生活实践研究和元教学理论研究,以充分发挥教学理论的实践指导功能和自我调节功能,还需要从主体的方面重塑我国教学理论研究者的知识分子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理论 时代构架 分层研究 重塑主体形象
下载PDF
重塑农民主体性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国敏 邓建华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4-68,共5页
该文从农民主体性角度出发,揭示当前农民因缺乏必要的主体性条件而构成了破解"三农"问题的瓶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破解"三农"就需重塑农民主体性。其对策为:通过土地确权使农民获得经济主体性,扩大农民参政能力提... 该文从农民主体性角度出发,揭示当前农民因缺乏必要的主体性条件而构成了破解"三农"问题的瓶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破解"三农"就需重塑农民主体性。其对策为:通过土地确权使农民获得经济主体性,扩大农民参政能力提高其政治主体性,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以增强农民主体性的发挥,夯实农村文化教育以提高农民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主体 主体性困境 重塑农民主体
下载PDF
深化金融市场的根本出路在于重塑市场主体
6
作者 王晓芳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95年第3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根本出路 金融 融资制度 制度变迁 重塑市场主体 信用关系 机制转换 国有专业银行 内在化 经济单位
下载PDF
股份制试点中的行为偏向及纠正
7
作者 熊顺学 《金融与经济》 1994年第1期16-18,共3页
股份制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创新。它具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筹集资金,重塑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等多种功能。目前,股份制试点工作已在全国展开,进展比较顺利,但也出现了一些行为偏向,如不及时加以纠正,... 股份制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创新。它具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筹集资金,重塑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等多种功能。目前,股份制试点工作已在全国展开,进展比较顺利,但也出现了一些行为偏向,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势必影响股份制试点的健康发展。 1、股份制试点的主要目的在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而一些试点企业仅利用股份筹集资金,使股份制试点的目的发生错位。股份制具有筹资功能,但筹资不是股份制试点的主要目的。职工作为投资者必须承担企业经营风险,通过持股分红的方式,将内部职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会大大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关切度。达到真正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的。由于许多股份制试点企业对股份筹资与增强内部职工对企业的关切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正确地认识,以致在股份制运作上出现行为偏向。一方面采取扩大内部职工持股发行数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份制企业 行为偏向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试点企业 股东大会 内部职工持股 国有资产评估 试点工作 关切度 重塑市场主体
下载PDF
重塑市场主体的绵阳药业集团
8
作者 闽江 《中国对外贸易》 1995年第6期9-10,共2页
四川省绵阳药业(集团)总公司由原绵阳医药站、绵阳中药材站于1993年5月合并组建,拥有职工千余人,资本总额13亿元人民币。该集团公司融多种所有制于一身,集工商内外贸于一体,经营范围包括医药商品、制药、卫生材料、建材化工、餐饮旅游... 四川省绵阳药业(集团)总公司由原绵阳医药站、绵阳中药材站于1993年5月合并组建,拥有职工千余人,资本总额13亿元人民币。该集团公司融多种所有制于一身,集工商内外贸于一体,经营范围包括医药商品、制药、卫生材料、建材化工、餐饮旅游等多种领域。 绵阳医药站和中药材站都是具有30多年经营历史,在省内外较有影响的国有中型医药批发企业。合并前,曾互为竞争对手。绵阳医药市场的不利形势和医药的特殊性,促使两站走到一起,联合走医药商业规模经营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市场主体 医药批发企业 医药市场 绵阳 假冒伪劣药品 药材站 医药商品 医药商业 药业 规模经营
下载PDF
要闻
9
《全国新书目》 2008年第13期2-3,共2页
出版单位三年完成转企改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6月23日在2008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工作会上说:"力争三年建立起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完成重塑市场主体和培育战略投资者、实现科学发展的任务。"
关键词 新闻出版局 出版单位 转企改制 基本框架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重塑市场主体 战略投资者 中国出版集团 产业创新 中国文化
原文传递
转换经营机制 重塑市场主体——戬浜镇13个实业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
10
作者 金鸣 泉明 《上海农村经济》 1994年第11期28-29,共2页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从今年起,戬浜镇对13个镇级实业公司着力改变企业运行机制,把属于企业的权力和职能全部放给企业,从而使各企业在领导制度、企业组织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人事用工制...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从今年起,戬浜镇对13个镇级实业公司着力改变企业运行机制,把属于企业的权力和职能全部放给企业,从而使各企业在领导制度、企业组织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人事用工制度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个性,重新构筑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市场主体 转换经营机制 企业化管理 引进资金 法人代表 企业组织管理制度 公司经理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机构设置 人事用工制度
下载PDF
论国有大中型企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1
作者 马清明 石文怀 《当代经济》 1994年第6期23-25,共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运作,使过去与市场“绝缘”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机遇和挑战。如何把国有大中型企业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重塑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形象?这是当前深化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国有大中型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重塑市场主体 进入市场 市场取向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市场体系 计划体制 生产要素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下载PDF
重塑市场主体──论建立我国现代企业制度
12
作者 崔承天 《管理观察》 1995年第7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重塑市场主体 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 系统工程 企业产权商品化 多元所有制结构 企业主体 政府主导型经济 责权利相统一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下载PDF
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拉开新一轮报刊体制改革大幕
13
作者 李萍 《出版参考》 2004年第7期9-9,共1页
关键词 体制改革 报刊管理 工作会议 报刊业 交流与合作 期刊集团 新一轮 集团化建设 报刊出版 重塑市场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