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里分住宅堂屋空间流变与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黄绢 《华中建筑》 2007年第1期169-171,175,共4页
该文通过调查武汉里分住宅堂屋空间形态与构成要素的流变,认为堂屋空间集中体现了中西居住观念以及建造技术的交叠与融合,是了解近代武汉社会作为西方与上海“他者之他者”的一个有效窗口。
关键词 堂屋 居住观念 建造技术 中西交融 原型与变异
下载PDF
汉口里分建筑成因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刚 《华中建筑》 2012年第12期142-147,共6页
国内对于汉口里分建筑的研究可谓卷帙浩繁,但是对于里分何以在汉口落地生根并迅速普及,大都语焉不详,该文力图从历史的角度揭示里分建筑未普及之前的汉口的建筑型制,并在开埠之后(1861年)如何向里分建筑转化的历史过程。说明开埠之前汉... 国内对于汉口里分建筑的研究可谓卷帙浩繁,但是对于里分何以在汉口落地生根并迅速普及,大都语焉不详,该文力图从历史的角度揭示里分建筑未普及之前的汉口的建筑型制,并在开埠之后(1861年)如何向里分建筑转化的历史过程。说明开埠之前汉口的狭长式进式合院和沿街商铺式的建筑型制,加上严格的产权制度构成了汉口里分形成的先天条件。开埠之后,随着经济模式和社会结构发生转换,里分建筑以增量规划建设和内涵式改造两种模式迅速普及,经历辛亥革命的炮火之后基本完成了整个汉口里分建筑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 街道形态 地方自治
下载PDF
汉口里分民居发展的历史回溯 被引量:3
3
作者 许冠楠 王江萍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期200-202,共3页
以历史进程为轴线,结合各时期城市建设背景,揭示了在汉口开埠(1861年)前里分的产生背景,梳理了开埠之后近代汉口里分由盛而衰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新时期汉口里分的保护局面,以期为日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汉口 发展 历史回溯
下载PDF
LID视角下的里分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泰兴里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海香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第1期92-93,共2页
里分是武汉特有的具有中西方建筑文化交融特色的近代民居形态,与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里弄齐名,百年期间历经辉煌与沧桑,承载了武汉的历史与文化。本文以武汉特有的居住建筑形式里分作为研究对象,关注武汉里分室内居住环境的现存问题,并结... 里分是武汉特有的具有中西方建筑文化交融特色的近代民居形态,与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里弄齐名,百年期间历经辉煌与沧桑,承载了武汉的历史与文化。本文以武汉特有的居住建筑形式里分作为研究对象,关注武汉里分室内居住环境的现存问题,并结合LID(低影响开发)的设计理念及方法,以泰兴里这条独具特色的里分为例,探讨LID视角下的里分室内空间与院落的保护与更新设计,如何在延续其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前提下,对泰兴里的居住空间环境进行整体性改造设计并提出具体的策略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保护与更新 环境设计
下载PDF
儿童友好城市视角下的武汉里分建筑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李波 马冰洁 《华中建筑》 2022年第4期39-44,共6页
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背景下,儿童面临公共空间缺失、社区活动场地同质化等问题。其中老旧社区是儿童友好城市构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武汉近代里分社区是西方建筑文化与武汉地域文化交流的产物,它承载了武汉大量的城市历史文化信息,是... 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背景下,儿童面临公共空间缺失、社区活动场地同质化等问题。其中老旧社区是儿童友好城市构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武汉近代里分社区是西方建筑文化与武汉地域文化交流的产物,它承载了武汉大量的城市历史文化信息,是武汉城市个性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选取武汉市近代里分社区作为本土化研究对象,通过对里分社区儿童及家长调查结果的量化分析,指出当前老旧社区建筑空间存在的问题,并得出切实可行的老旧社区建筑空间更新策略及实现途径,以期从儿童视角出发,为老旧社区更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 老旧社区 建筑空间 旧城更新
下载PDF
城市建设中新与旧的平衡──武汉市汉口老街区改造的思考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彭韬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77-81,93,共6页
以汉口老城区的近代里分为调研对象,将里分的建造年代分为初期创建阶段、规模扩建阶段、成熟创新阶段,分析其建造的背景、建设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汉口近代里分概念设计需要解决的采光、空间利用、房屋设施等问题,和需要保留... 以汉口老城区的近代里分为调研对象,将里分的建造年代分为初期创建阶段、规模扩建阶段、成熟创新阶段,分析其建造的背景、建设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汉口近代里分概念设计需要解决的采光、空间利用、房屋设施等问题,和需要保留的建筑风格、社会网络、城市肌理等元素,以上海新天地的改造为参考,提出了汉口近代里分概念设计的原则及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老街区 概念设计
下载PDF
基于传统建筑室内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以武汉汉润里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刚 高靓 《中外建筑》 2020年第1期111-112,共2页
里分,是武汉市最有历史痕迹的民居形式,是最具代表的住宅建筑类型。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而里分现有的居住条件已无法满足这些人们的需求,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搬离了里分,留下来的绝大多数均... 里分,是武汉市最有历史痕迹的民居形式,是最具代表的住宅建筑类型。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而里分现有的居住条件已无法满足这些人们的需求,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搬离了里分,留下来的绝大多数均为老年人。本文以武汉市汉润里为例,对传统建筑室内空间适老化设计进行研究,旨在为生活在里分的老年人构筑适宜的无障碍居住环境,营造怡然的生活空间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老化 无障碍 生活空间
下载PDF
基于功能置换的里分商业空间改造分析——以泰兴里街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鹍 赵田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4期228-229,共2页
里分是武汉历史和社区居住文化独特的载体,商业改造是里分街区更新的一个方向。文章以泰兴里为例,分析其商业改造现状和问题,总结其商业空间改造方向,为基于功能置换的汉口里分商业空间改造提供思路:室外空间的改造应关注人的需求,激活... 里分是武汉历史和社区居住文化独特的载体,商业改造是里分街区更新的一个方向。文章以泰兴里为例,分析其商业改造现状和问题,总结其商业空间改造方向,为基于功能置换的汉口里分商业空间改造提供思路:室外空间的改造应关注人的需求,激活社区公共空间;梳理建筑流线,合理避免商住流线交叉。室内空间的改造模式中整体统一式的改造难度低于局部式和整体分散式的改造难度,后两者应重点关注天井、楼梯、管道等的多户协调设计,营造良好的室内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置换 商业空间 改造
下载PDF
基于叙事手法看武汉汉口里的文化景观 被引量:1
9
作者 华勇 李宸 《美术教育研究》 2017年第10期68-69,共2页
该文以汉口里为例,从叙事的角度探究武汉文化在汉口里的应用、汉口里建筑风格的演变,通过对商业街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等的解读,以期为今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汉口 叙事手法 定格 武汉文化
下载PDF
武汉市泰兴里自下而上的渐进式更新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鹍 赵田 《城市建筑》 2017年第35期47-50,共4页
汉口里分建筑是武汉独特的风景线,但因其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居住需求而日渐没落。本文以泰兴里为例,分析泰兴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提出里分开展基于功能置换的自下而上的渐进式更新改造需要的条件,即硬件设施及... 汉口里分建筑是武汉独特的风景线,但因其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居住需求而日渐没落。本文以泰兴里为例,分析泰兴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提出里分开展基于功能置换的自下而上的渐进式更新改造需要的条件,即硬件设施及环境具备商业改造的可能性;产权关系简单明晰;政府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下而上 渐进式 功能置换
下载PDF
1861年至1911年汉口街道形态的演变过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刚 《建筑与文化》 2012年第8期79-81,共3页
1861年汉口开埠,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汉口的城市发展中心从沿河走向沿江,城市空间发展受控于商业资本的影响越来越大,由封闭式向外延式发展。汉口街道开始出现统一规划,不同于原初体现与生活不断协商、不断变化的渐进过程,同时与街道互... 1861年汉口开埠,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汉口的城市发展中心从沿河走向沿江,城市空间发展受控于商业资本的影响越来越大,由封闭式向外延式发展。汉口街道开始出现统一规划,不同于原初体现与生活不断协商、不断变化的渐进过程,同时与街道互为图底的新型建筑里分出现,街道鱼刺型形态得到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形态 汉口
下载PDF
《“汉派”里分公共空间再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梦璇 《设计》 2019年第21期154-157,共4页
里分是具有相当规模,并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空间形态。本文旨在分析并展示重塑旧城区公共空间的设计手法与视觉效果,从空间再设计的角度将其保留“汉派”地域文化特点,并对这些废置空间重建再设计。以武汉司门口青龙巷为改造对象,阐明... 里分是具有相当规模,并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空间形态。本文旨在分析并展示重塑旧城区公共空间的设计手法与视觉效果,从空间再设计的角度将其保留“汉派”地域文化特点,并对这些废置空间重建再设计。以武汉司门口青龙巷为改造对象,阐明武汉里分地理位置特点、空间承载历史以及所在区域的特点,以及旧城区空间再设计三大设计手法(“意识流”空间叙事法、“保留式”再设计以及多义空间设计理论),最终并以方案概念效果图呈现,打破现今快消费、方块化的空间模式,保留武汉里分宝贵独特的节奏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龙巷 再设计
下载PDF
城市景观设计中“失落空间”的研究——以武汉旧城区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华 芦静灵 《中外建筑》 2019年第6期161-163,共3页
城市化节奏逐渐加快,城市人口也呈现岀高密度集中的趋势,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景观设计规划也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得城市中的旧城区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从而变成混沌的失落空间。因此,如... 城市化节奏逐渐加快,城市人口也呈现岀高密度集中的趋势,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景观设计规划也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得城市中的旧城区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从而变成混沌的失落空间。因此,如何将失落空间改造或重生,并使得其能够融入到快速的城市发展中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汉口三德里分的例子来分析失落空间的现状,以及应该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护和更新这些具有人文情怀,历史遗迹的失落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落空间
下载PDF
武汉里分公共空间与外部城市公共空间利用联系探究——以法租界内海寿里和昌年里为例
14
作者 甘圆圆 《华中建筑》 2014年第8期138-141,共4页
里分住区是武汉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今天,随着城市社会的高速发展,里分这一历史建筑形式正在受到严重的冲击。住区环境的恶化使之在城市环境中愈发的衰败,它们或被拆建或者在城市中被孤立起来。该文以武汉法租界为研究对象,... 里分住区是武汉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今天,随着城市社会的高速发展,里分这一历史建筑形式正在受到严重的冲击。住区环境的恶化使之在城市环境中愈发的衰败,它们或被拆建或者在城市中被孤立起来。该文以武汉法租界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海寿里、昌年里及其附近的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改造意见,旨在解决里分自身问题的同时,更加强里分与里分、里分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辐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空间联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武汉里分建筑的演变与活化研究——以泰兴里、保元里等为例
15
作者 张帆 《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 2020年第12期291-292,295,共3页
1862年之后武汉辟汉口为长江对外通商口岸,英、俄、法、意、日相继建立租界,外来文化逐渐传入武汉,中外的建筑文化交融,由此产生了武汉独特的里分式建筑。里分建筑发展至今,拥有这其民族融合的独特烙印,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形式逐渐成熟... 1862年之后武汉辟汉口为长江对外通商口岸,英、俄、法、意、日相继建立租界,外来文化逐渐传入武汉,中外的建筑文化交融,由此产生了武汉独特的里分式建筑。里分建筑发展至今,拥有这其民族融合的独特烙印,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形式逐渐成熟。而今在一带一路的带领下,武汉正循着国家战略部署,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而传统的里分建筑也面临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原有里分功能形态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功能的需求,而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在冲击着这一片区,片区内急需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如今部分地块已经展开了改造与创新模式的实行,本文希望能够剖析在“一带一路”下武汉里分建筑新的发展与变化,总结现有改造发展模式与居民当代的功能需求,对比不同发展模式下街区的新变化,为寻求活化历史街区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演变与活化
下载PDF
清末民国时期武汉民居形式研究
16
作者 潘长学 桂宗瑜 《中外建筑》 2013年第3期46-50,共5页
清末至民国时期武汉出现了民居建造的高峰,这些居住建筑既有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木构架院落民居,也有受西方文化和技术的影响而产生的联排里分建筑、独立式住宅和公寓等。两者构成了武汉的城市肌理,集中反映了武汉的自然条件、传统... 清末至民国时期武汉出现了民居建造的高峰,这些居住建筑既有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木构架院落民居,也有受西方文化和技术的影响而产生的联排里分建筑、独立式住宅和公寓等。两者构成了武汉的城市肌理,集中反映了武汉的自然条件、传统文化、经济形态和社会历史。然而,经过近百年的历史,其建筑质量逐渐下降,数量不断萎缩,这种独特的城市文化痕迹正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急剧消逝,极有可能埋没在城建脚步的灰烬中,被新式建筑所取代。本文对此时期的民居从平面布局、外观装饰、结构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其建筑形式的手段,达到传承历史文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 武汉民居 建筑形式
下载PDF
汉口南京路里分建筑群保护
17
作者 王莹 《中外建筑》 2012年第8期27-29,共3页
里分作为武汉传统住宅形式中的一种,具有其独特的一面,里分在武汉的发展和地域性民居的历史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逐渐走向了衰亡和没落,大型的城市中心商务区正逐渐取代了这些老旧的里分... 里分作为武汉传统住宅形式中的一种,具有其独特的一面,里分在武汉的发展和地域性民居的历史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逐渐走向了衰亡和没落,大型的城市中心商务区正逐渐取代了这些老旧的里分,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写字楼和大型的购物广场,比如江汉路步行街的扩大,使"花楼街"这个词,永远地停留在了历史中,又或者吉庆街的改造,就是拆除了原来的两座里坊而新建的。面对这种传统的居住单元,我们应该怀着保留和保护的心情来对他们进行改造,让他们在新的时期里焕发新的活力,从而远离拆除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特征 建筑特征 保护
下载PDF
武汉法租界三德里社区公共空间初探
18
作者 陈嘉璇 姜梅 《华中建筑》 2014年第12期60-64,共5页
针对武汉传统社区——里分的巷道公共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并进一步研究影响里分住区公共空间使用的相关因素。调研采用典型时间断面调查法,统计与绘制活动分布图,记录所选时间段内的巷道活动者属性、活动类型以及人群分布等特征。通过比... 针对武汉传统社区——里分的巷道公共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并进一步研究影响里分住区公共空间使用的相关因素。调研采用典型时间断面调查法,统计与绘制活动分布图,记录所选时间段内的巷道活动者属性、活动类型以及人群分布等特征。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人群活动特征之差别,联系巷道公共空间的客观属性,提出社区周边环境、空间形态、巷道级别、商业类型以及设施景观等因素对居民使用公共空间的影响,从使用者的角度探索里分社区公共空间的特征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公共空间 活动特征
下载PDF
汉口坤厚里居住保护与更新
19
作者 何凤娟 《山西建筑》 2011年第23期21-22,共2页
基于对汉口坤厚里现状的测绘及多次调研,分析整理出该居住区的空间形态及其典型的居住特征。从改善居住环境出发,针对各个不适于居住的现状,从居住区层面和单体住宅户型层面,提出对该居住区保护与更新的一套策略,力求在不改变其使用性... 基于对汉口坤厚里现状的测绘及多次调研,分析整理出该居住区的空间形态及其典型的居住特征。从改善居住环境出发,针对各个不适于居住的现状,从居住区层面和单体住宅户型层面,提出对该居住区保护与更新的一套策略,力求在不改变其使用性质的情况下,为广大居民提供一个优化的居住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 居住更新
下载PDF
基于低影响开发分析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性更新——以武汉里分为例
20
作者 王海香 《中外建筑》 2019年第12期79-80,共2页
里分建筑是西方低层联排住宅和中国传统多进院落式建筑的融合标本,在汉口屹立百年,是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虽然政府一直致力于保护地方传统建筑,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与现代化的消弭,仍有大量里分建筑在高楼大厦... 里分建筑是西方低层联排住宅和中国传统多进院落式建筑的融合标本,在汉口屹立百年,是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虽然政府一直致力于保护地方传统建筑,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与现代化的消弭,仍有大量里分建筑在高楼大厦林立过程中被成片的夷为平地,令人扼腕。如何在保护历史街区及传统建筑文脉基础上,进行低影响开发(UD)更新其功能,成为新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保护 更新 LID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